朱偉一
如果這不是階級斗爭,還有什么是階級斗爭?
2011年2月下旬,美國中西部出現(xiàn)了聲勢浩大的群眾抗議活動,俄亥俄州和威斯康星州成千上萬的公立部門員工走上街頭,強烈抗議本州議會擬通過的不利于工會的法律。讓美國政府很是尷尬。美國一些幸災樂禍的人甚至還說怪話,說美國的中西部變成了中東,“開羅搬到了麥迪遜(威斯康辛州首府)”。
兩地共和黨人當選州長之后,迫不及待對工會舉起了屠刀,削減公立部門員工的工資并限制員工集體談判的權利。
集體談判是工人維權的重要手段,而共和黨人就是要釜底抽薪,削弱勞工的力量。威斯康辛州的共和黨州長表示自己也是事出無奈,自稱要做一個“財政上負責”的州長。
威斯康辛州的財政確實是捉襟見肘、預算吃緊,2008-2009年美國政府經(jīng)濟刺激計劃的效果也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了。
但普林斯頓大學經(jīng)濟學教授格魯克曼不這么看。格魯克曼是美國自由派的旗手,而自由派的一大原則是支持工會。在格魯克曼看來,打壓工會不是什么削減開支的問題,而是權力之爭,美國的金融寡頭及其代理人把美國進一步變?yōu)橐粋€由金融寡頭主導的國家。
其實,格魯克曼還不如直接說打壓工會就是階級斗爭。美國的金融家們與普通勞動者是兩股道上跑的車。金融危機主要是寡頭們所造成的,但共和黨人卻堅持要為富人減稅,同時卻要廣大美國人民過緊日子,還要閹割美國工會。如果這不是階級斗爭,還有什么是階級斗爭?
美國這次抗議的主力軍是中小學教師。美國大學教授并不組織自己的工會,理由是教授們學問了得,本領高強,無需通過任何組織即可自己維權。出于同一理由,美國的律師、醫(yī)生等專業(yè)人士也無需通過工會維權。
在中小學教師的維權斗爭中,奧巴馬總統(tǒng)的態(tài)度比較曖昧。他一方面反對共和黨人向工會下手,而另一方面他對工會的支持也是三心二意。奧巴馬鼓吹振興美國中小學教育,其主要內(nèi)容就是對中小學教師實行獎懲制,將學生的考試成績與老師的收入掛鉤。這種做法勢必遭到工會的強烈反對。所以盡管傳統(tǒng)民主黨依靠工會的力量,某些敵對勢力挫一挫工會的銳氣,奧巴馬不見得有什么不高興的。
從中國的情況看,不僅學生是分數(shù)的奴隸,家長和學校老師更加是分數(shù)的奴隸。教師之所以那么抓分數(shù),就是因為老師有壓力:學生的成績和升學率直接影響老師的晉級和收入。
真要提高學生的成績,倒是應當提高老師的待遇。美國私立學校學生的成績普遍高于公立學校學生的成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私立學校教師的收入高,士氣自然也高。而且教師人數(shù)與學生人數(shù)之比低,可以上小課,死盯學生,做耐心細致的工作??傊?,有錢并不一定能夠保證教師素質高,但沒錢的話教師素質肯定高不了。
有些朋友覺得,國內(nèi)中學教師的收入不低。學生家長們的孝敬不說,課外班收費的收入也很可觀。但人總是想站著掙錢,偷雞摸狗總不是件愉快的事。我總在想,如果老師的收入低,自己不開心,他們會善待孩子嗎?國內(nèi)許多公立部門開會,組辦方大多要主動表示,其首要任務是讓大家吃好、玩好、休息好。我們何不也讓我們的中學教師吃好、玩好、休息好,以便他們有個好心情,善待我們的孩子?
美國中小學教師是值得我們敬重的。他們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并沒有轉而把氣出在孩子身上,而是選擇了抗議。但與1960年代民權運動鼎盛時期的群眾抗議相比,金融危機之后的美國中小學教師的抗議實在是微不足道。當年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的講演在華盛頓紀念碑前回蕩的時候,美國首都街頭有20萬的抗議群眾。美國今天的維穩(wěn)工作真是做得叫好。發(fā)生金融危機這樣大規(guī)模人禍之后,老百姓也是逆來順受。中小學教師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金融寡頭及其代理人那一刀要是不砍到教師們的頭上,他們也不會抗議。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但這樣一來,金融寡頭就可以分而治之,各個擊破,為所欲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