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亞男,潘 衛(wèi)*,徐國賓
(1.貴陽醫(yī)學院醫(yī)學檢驗系,貴州貴陽550004;2.貴陽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生化科;3.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醫(yī)學檢驗科)
鋅原卟啉(ZPP)是Hb合成過程中的副產(chǎn)物。正常情況下,大部分原卟啉與鐵在血紅素合成酶的作用下結合形成血紅素,僅有微量的鋅與原卟啉結合形成ZPP。當機體鐵缺乏或血紅素合成酶受抑制(如鉛中毒)時,鋅與原卟啉結合增加,導致ZPP在紅細胞內蓄積[1]。因此,ZPP水平可以反映缺鐵性紅細胞生成從而評估體內鐵狀態(tài)[2]。但有研究報道在某些病人中ZPP與鐵狀態(tài)相關性并不好[3],且ZPP參考范圍在不同研究中具有一定差異[4]。血液鋅原卟啉熒光測定儀采用表面熒光法測定血液中ZPP含量,僅需一滴末梢血,操作簡便快捷,不需任何試劑[5],檢測便利。本研究采用進口AVIV 206D型血液熒光測定儀,檢測了健康人群ZPP中的水平,初步評價了其應用于住院病人IDA診斷的價值。
1.1 研究對象 1 908名于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進行健康體檢的成人,排除Hb、MCV和RBC異常者后,共1 500人納入該研究,年齡21-86歲,中位數(shù)39歲,其中男性328名,女性1 172名。100名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的住院貧血病人,收集其病史資料和血常規(guī)指標Hb、MCV、RBC和WBC等,生化常規(guī)指標膽紅素及鐵生化指標鐵蛋白(SF)、血清鐵(SI)和總鐵結合力(TIBC),排除血鉛、MCV、WBC和膽紅素升高者,73人用于研究,年齡18-100歲,中位數(shù)為59,其中男性27名,女性46名。貧血定義男性Hb<137 g/L,女性Hb<116 g/L(本院參考范圍)。由于研究中所測標本為臨床常規(guī)檢測完畢后的剩余標本,本研究未取得研究對象的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ZPP測定方法 接通電源,儀器預熱15 min,置潔凈蓋玻片于玻片槽中,測定并記錄玻片空白值;取EDTA抗凝靜脈血20 μ l于玻片上,混勻使其鋪滿測量環(huán)區(qū),勿有氣泡,測定ZPP。測定結果需減去玻片空白值,表達方式為ZPP與血紅蛋白比值(ZPP/H),單位為 :μ g/g Hb 。
1.2.2 血液熒光測定儀檢測穩(wěn)定性評價 低、中、高三個ZPP水平的新鮮EDTA抗凝靜脈血標本,1天內重復測定10次并計算批內精密度;低、中、高三個ZPP水平質控品連續(xù)測定10天并計算批間精密度。隨機取10份新鮮EDTA抗凝靜脈血標本立即檢測后,置于室溫保存24 h、48 h及4℃保存7天和14天后(避光)測定ZPP水平。
1.2.3 健康成人及住院貧血病人ZPP檢測 健康體檢成人及住院貧血病人在血常規(guī)檢測后,留取其EDTA抗凝靜脈血,AVIV 206D血液熒光測定儀測定ZPP,不能立即測定者4℃冰箱避光保存最多2天。
1.3 統(tǒng)計處理 用Medcalc11.2(Medcalc Software,Mariekerke,Belgium)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P<0.05被認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非正態(tài)分布資料用中位數(shù)表示,進行組間非參數(shù)檢驗;變量間的相關性用Spearman法進行分析。運用ROC曲線比較各IDA診斷指標間的診斷效能。
ZPP血液熒光測定儀的批內和批間精密度均小于10%,見表1。EDTA抗凝靜脈血標本在室溫保存24 h、48 h及4℃保存 7 d和 14 d后,測定結果無顯著差異。
表1 ZPP血液熒光測定儀精密度
ZPP在健康成人中呈非正態(tài)分布,見圖1。女性ZPP 中位數(shù)為 3.3 μ g/g Hb,范圍為 1.2-9.3 μ g/g Hb;男性ZPP 中位數(shù)為 2.8 μ g/g Hb,范圍為 1.4-5.1 μ g/g Hb。男性和女性ZPP 95%上限分別為3.9 μ g/g Hb 和 5.0 μ g/g Hb。 非參數(shù)Mann-Whitney 檢驗顯示,在健康人群中ZPP存在性別差異(t=12.106,P<0.000 1),男性較女性低。
圖1 ZPP在表面健康人群中的分布
非參數(shù)Mann-Whitney檢驗顯示,健康成人和住院貧血病人ZPP水平存在顯著差異(t=12.342,P<0.000 1),住院貧血病人ZPP水平較高,見表2。
表2 健康成人和貧血病人ZPP水平比較
經(jīng)Spearman分析發(fā)現(xiàn),在貧血病人和健康人群中,ZPP與Hb均呈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r=-0.516(P<0.000 1)和-0.306(P<0.000 1)。
以男性Hb<137 g/L,女性 Hb<116 g/L,SF<23.9 ng/ml為IDA診斷標準(Hb及SF均參照本院制定的參考值范圍)。73名貧血住院病人中有24名IDA患者,分別以TIBC、MCV、SI和ZPP為IDA 診斷指標繪制ROC曲線。各指標的AUC分別為0.862、0.812、0.750、0.629。以 4.1 μ g/g Hb 為診斷界值時,ZPP的診斷敏感性為95.24%,而診斷特異性僅僅為21.15%,而以5.0 μ g/g Hb為診斷界值時,ZPP的診斷敏感性為83.33%,而診斷特異性為32.65%。
該儀器具有較好的精密度,批內變異系數(shù)和批間變異系數(shù)均<10%,處于可接受范圍內。EDTA抗凝靜脈血標本可在室溫放置48 h,4℃放置2周而不影響測定結果。檢測樣本不能夠直接進行凍存,以避免溶血而降低測定值。該儀器可直接檢測全血或洗滌紅細胞的ZPP/H,測定所需標本量少,簡便快捷,不受血容量變化的干擾,但該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血漿熒光干擾物如膽紅素、核黃素及某些藥物都會引起結果偏高,用洗滌紅細胞進行檢測可消除這些影響。該儀器使用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因素:所用蓋玻片必須清潔,指紋或灰塵等都會引起結果偏高;測量時血滴應均勻鋪滿測量區(qū)且避免產(chǎn)生氣泡,否則會影響測定結果。
本研究發(fā)現(xiàn),ZPP在健康人群中呈非正態(tài)分布且存在性別差異,女性較男性高。但也有學者認為男女間ZPP水平無顯著差異。顧鳳蘭等人報道,男女ZPP水平95%上限分別為 3.13 μ g/g Hb和 3.10 μ g/g Hb,不具有顯著差異[6]。而Domell?f M 等人發(fā)現(xiàn)4月、6月和9月齡男性兒童比女性兒童ZPP水平高[7]。相關性分析顯示,無論在健康人群還是貧血病人中,ZPP和Hb都呈顯著負相關。ZPP水平女性較男性高,這可能與女性血紅蛋白濃度較低有關。由于地區(qū)環(huán)境、營養(yǎng)條件、健康人群的選擇、人群性別比例及環(huán)境鉛暴露水平等的不同,都可能引起ZPP分布不同,本研究中,男性和女性ZPP 95%上限分別為 3.9 μ g/g Hb 和 5.0 μ g/g Hb 。
ROC曲線分析顯示,在住院病人中MCV、TIBC、ZPP、IS診斷IDA時,ZPP的AUC最小(0.623)。以4.1 μ g/g Hb為診斷界值,ZPP的診斷敏感性為95%,診斷特異性僅為21%,而以 5.0 μ g/g Hb為診斷界值,ZPP的診斷敏感性為83%,診斷特異性僅為32%。由此可見在用于住院病人IDA診斷時,ZPP特異性并不太好。由于鋅可以代替鐵與原卟啉結合,一切限制鐵運轉到骨髓或者抑制骨髓內鐵運轉和刺激卟啉形成的病理過程都可能引起ZPP升高,如慢性鉛中毒時,鉛可以抑制亞鐵螯合酶的作用,使亞鐵離子無法與原卟啉結合而引起ZPP升高。Qi Wang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ZPP水平隨血鉛濃度的增高而增高[8]。孫麗萍等人對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研究發(fā)現(xiàn),陣發(fā)性睡眠綜合征、鐵粒幼細胞貧血、慢性病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及惡性血液病時,ZPP值均高于正常人[9]。本研究中貧血患者來源于住院病人,患有不同疾病如慢性腎衰竭、病毒感染、高血壓、惡性腫瘤等。另外,雖然本研究排除了膽紅素和血鉛濃度過高的血樣,但未對紅細胞進行洗滌,未能排除住院病人可能服用某些具熒光特性藥物的影響,這也可能引起ZPP診斷特異性不會的原因。因此,ZPP用于住院病人IDA診斷時具有一定的不足之處。本研究尚存在的局限性還有樣本例數(shù)較少,且未對各類疾病進行分組。
綜上所述,AVIV 206D型血液熒光測定儀具有較好的重復性,且靜脈全血標本穩(wěn)定性較好,其在健康人群IDA篩查中具有一定價值,但應注意ZPP用于住院病人IDA診斷時存在一些干擾因素。
[1]Labbe RF,Vreman HJ,Stevenson DK.Zinc protoporphyrin:A Metabolite with a Mission[J].Clin Chem,1999,45(12):2060.
[2]Cook JD.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ron-deficiency anaemia[J].Best Pract Res Clin Haematol,2005,18(2):319.
[3]Hastka J,Lasserre JJ,Schwarzbeck A,et al.Washing erythrocytes to remove interferents in measurements of zinc protoporphyrin by front-face hematofluorometry[J].Clin Chem,1981,27(1):153.
[4]張基美.原卟啉測定有關問題的回顧與展望[J].職業(yè)醫(yī)學,1993,20(5):366.
[5]Blumberg WE,Eisinger J,Lamola AA,et al.The hematofluorometer[J].Clin Chem,1977,23(2):270.
[6]顧鳳蘭,楊躍煌,李永萍,等.正常成人全血鋅卟啉測定正常值探討[J].大理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02,11(2):26.
[7]Domell?f M,L?nnerdal B,Dewey KG,et al.Sex differences in iron status during infancy[J].Pediatrics,2002,110(2):545.
[8]Wang Q,Zhao HH,Chen JW,et al.δ-Aminolevulinc acid dehydratase activity,urinary δ-Aminolevulinc acid concentration and zinc protoporphyrin level among people with low level of lead exposure[J].Int J Hyg Environ Health,2009,45(12):2060.
[9]孫麗萍,王永才,王忠利,等.鋅卟啉在貧血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及臨床意義[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14):2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