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張繼芬,吳芳洲,張輝,徐曉玉(西南大學藥學院/西南大學中藥研究所,重慶市 400715)
雙花顆粒系西南大學中醫(yī)藥學院徐曉玉教授在中醫(yī)藥理論的指導下精心研制的中藥復方制劑。其主要成分為山銀花,具有抑菌、消炎、保肝的功效[1,2]。2005年版《中國藥典》中記載山銀花含綠原酸,為其公認的主要有效成分,因此本研究采用綠原酸作為雙花顆粒含量測定的指標成分。
有關綠原酸含量測定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3]、薄層色譜-紫外分光光度(TLC-UV)法[4]、毛細管區(qū)帶電泳法[5]、薄層掃描法[6]等。本試驗采用HPLC法測定雙花顆粒中綠原酸的含量,方法準確、簡便、可靠,可用于雙花顆粒的質(zhì)量控制。
1200 series HPLC儀(美國Agilent公司);KQ5200E型超聲波清洗器(江蘇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JA2003N電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綠原酸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753-200413);雙花顆粒(西南大學中藥研究所研制,規(guī)格:每袋2 g,批號:2009102502、2009102601、2009102701);乙腈為色譜純,磷酸、甲醇為分析純,水為超純水。
2.1.1 對照品溶液 精密稱取綠原酸對照品10.8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108μg·mL-1的對照品溶液。
2.1.2 供試品溶液 稱取雙花顆粒約2 g,研細,精密稱取約0.3 g,置25 mL容量瓶中,用50%甲醇20 mL超聲(功率:200 W,頻率:40 kHz)溶解30 min,放冷,加50%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xù)濾液1 mL,置10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用微孔濾膜(0.22μm)濾過,取續(xù)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2.1.3 陰性對照溶液 取不含山銀花的顆粒作為陰性樣品,按“2.1.2”項下方法制備陰性對照溶液。
色譜柱:Shimpack VP-ODS(150 mm×4.6 mm,5μm);流動相:乙腈-0.2%磷酸(10∶90);流速:1.0 mL·min-1;檢測波長:326 nm;柱溫:30℃;進樣量:20μL。采用外標法進行定量。
分別吸取供試品溶液、對照品溶液和陰性對照溶液,按“2.2”項下色譜條件分別進行檢測。結果可得,綠原酸峰形良好,與其他組分能較好分離,陰性對照在綠原酸相應的保留時間附近無干擾峰。色譜見圖1。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8 μg·mL-1)0.5、1.0、2.0、4.0、5.0 mL,置1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用微孔濾膜(0.22μm)濾過,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20μL,記錄峰面積。以綠原酸進樣濃度(c)為橫坐標,峰面積積分值(A)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為A=33.795c-34.767(r=0.9997,n=5)。結果表明,綠原酸進樣濃度在5.4~54.0μg·mL-1范圍內(nèi)與峰面積積分值呈良好線性關系。
圖1 高效液相色譜圖A.對照品;B.供試品;C.陰性對照;1.綠原酸Fig 1 HPLC chromatogramsA.substance control;B.test samples;C.negative control;1.chlorogenic acid
取對照品溶液適量,重復進樣6次,測定綠原酸的峰面積。結果,RSD=0.15%(n=6),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取同一供試品溶液適量,分別于0、2、4、6、8、12、24 h進樣,測定綠原酸的峰面積。結果,RSD=0.67%(n=7),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nèi)穩(wěn)定。
精密稱取同一批樣品(批號:2009102701)適量,共6份,分別按“2.1.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測定綠原酸的含量。結果,綠原酸的平均含量為10.01 mg·g-1,RSD=1.4%(n=6),表明方法重復性良好。
稱取9份已知含量(10.12 mg·g-1,批號:2009102701)的樣品約0.15 g,精密稱定,分別加入對照品3個濃度梯度共9份,按“2.1.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計算加樣回收率,結果見表1。
取3批樣品(批號:2009102502、2009102601、2009102701)適量,分別按“2.1.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取20μL進樣,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峰面積,計算含量。結果,3批樣品中綠原酸的含量分別為 9.95、10.01、10.12 mg·g-1。
取綠原酸對照品在200~400 nm波長范圍內(nèi)進行掃描。結果表明,其最大吸收值在326 nm波長處,因此選用326 nm作為檢測波長。
表1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n=9)Tab 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n=9)
試驗在檢測波長為326 nm、進樣量為20μL、流速為1.0 mL·min-1的條件下,分別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乙腈-0.1%磷酸溶液(17∶83)、甲醇-水-冰醋酸(7∶92∶1)、乙腈-0.2%磷酸溶液(10∶90)為流動相,測定綠原酸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結果表明,流動相為乙腈-0.2%磷酸溶液(10∶90)時,綠原酸的保留時間為28.4 min,且峰形良好。在此條件下對樣品進行分析,綠原酸與其他組分能較好分離,故選其作為流動相。
[1]林 都,王 榮,徐曉玉,等.雙花顆粒對小鼠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2(6):48.
[2]王 榮,林 都,徐曉玉.雙花顆粒體外抑菌效果觀察[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2(6):85.
[3]陳 黎,王啟斌,朱海濤,等.HPLC法測定風濕Ⅱ號合劑中綠原酸的含量[J].中國藥房,2010,21(31):143.
[4]張 軍,莊桂東,韓榮偉,等.TLC-UV法測定金銀花中綠原酸[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8,29(3):122.
[5]劉志梅,韓丹丹,李彩瑞,等.毛細管區(qū)帶電泳法測定中草藥中的有機酸[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7,30(6):114.
[6]王瑞明,靳秋萍,郝旭亮,等.薄層掃描法測定口腔寶中綠原酸含量[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3,14(6):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