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安 ,翟 剛 ,李天艷 ,汝國林 ,董維亞 ,張德亮 ,韋景平 ,軒秋艷
(1.河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0;2.青龍滿族自治縣青龍鎮(zhèn)獸醫(yī)站,河北 青龍 066500;3.河北省遷安市鎮(zhèn)政府,河北 遷安 064400;4.唐山市開平區(qū)農林畜牧水產局,河北 唐山 063021)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以母豬發(fā)熱、流產,斷奶前后仔豬死亡率升高,不同年齡豬呼吸障礙等為臨床特征的一種傳染病[1-2]。1991年,荷蘭學者Terpstra等人在感染豬體內分離到歐洲型PRRSV,命名為Lelystad病毒(LV)[1,3];同年,美國學者 Benfield 等人分離到美洲型PRRSV,命名為VR-2332[4]。我國學者郭寶清等(1996)首次從國內疑似感染豬群中分離出PRRSV,從而證實本病在國內的存在[4]。我國流行的PRRSV為美洲型毒株,當前又稱為經典PRRSV(classical PRRSV,C-PRRSV)。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是由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ryndorme virus,HP-PRRSV)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是PRRSV的變異株,其顯著特點是高發(fā)病率和高死亡率,仔豬發(fā)病率可達100%,死亡率可達50%以上,母豬流產率可達30%以上,也可致育肥豬發(fā)病死亡。該病于2006年的6-8月份集中發(fā)生于我國的江西、湖南、湖北等南方少數省份發(fā)生,由于當時確定不了病因,但所有發(fā)病豬只均出現高熱癥狀,故稱為“高熱病”。 隨后該病毒逐漸擴散和蔓延到相臨省份以及我國大部分養(yǎng)豬省份和地區(qū)。截至2007年7月份,我國農業(yè)部通報全國已有26個省、市發(fā)生了高致病性豬生殖與呼吸綜合征,疫點309個,防控形勢相當嚴峻。該疫情在全國范圍內廣泛流行,導致生豬大批死亡和淘汰,給養(yǎng)豬生產造成了嚴重損失[5]。后來經過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證實,豬“高熱病”的主要致病病原為Nsp2缺失30個氨基酸的高致病性PRRSV[6]。本研究利用PRRSV鑒別RT-PCR檢測方法對2007—2010年采自全省11個地市樣品進行檢測,旨在了解PRRSV不同毒株在我省豬群中的隱性感染情況,為PRRSV的綜合防制提供參考。
檢測樣本采自全省11個地區(qū)272個縣級屠宰場(4年分別為40個、65個、87個和80個)商品豬的肺臟或肺門淋巴結,共計2159份(4年分別為108份、383份、958份和710份)。
Heraeus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美國熱電公司生產;Biometra PCR基因擴增儀:英國Whatman公司生產;UVP紫外凝膠成像處理系統:美國UVP公司生產;Tanon EPS100型電泳儀:北京六一儀器廠生產;DNM-9602型酶標分析儀和DNX-9620電腦洗板機由北京普朗新技術有限公司生產。PRV PCR檢測試劑盒、PCV-2 PCR檢測試劑盒、CSFV RT-PCR檢測試劑盒均由北京愛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PRRSV鑒別 RT-PCR檢測試劑盒由中國動物衛(wèi)生與流行病學中心監(jiān)測室提供。
對所采集的樣品先進行PRRSV病原學檢測,然后對檢測出的HP-PRRSV和C-PRRSV陽性樣品再分別進行CSFV、PRV和PCV-2病原學檢測。具體檢測方法按檢測試劑盒規(guī)定的要求進行。
PRRSV病原學檢測場總體陽性率為38.97%,4年場陽性檢出率分別為72.50%、44.62%、28.74%和28.75%(見表1);樣品總陽性率為11.90%,4年樣品陽性檢出率分別為44.44%、15.93%、8.77%和9.01%。HP-PRRSV病原學檢測樣品總陽性檢出率為9.77%,4年樣品陽性檢出率分別為40.74%、12.01%、7.31%和7.18%(見表2);C-PRRSV病原學檢測樣品總陽性檢出率為2.13%,4年樣品陽性檢出率分別為3.70%、3.92%、1.46%和1.83%(見表3)。
表1 屠宰場PRRSV場陽性率
表2 HP-PRRSV檢測樣本陽性率
表3 C-PR R SV檢測樣本陽性率
PRRSV同CSFV、PRV和PCV-2混合感染所占的總比率為55.64%(143/257);HP-PRRSV同其他病原體混合感染所占的總比率為58.76%(124/211),C-PRRSV同其他病原體混合感染所占的總比率為41.30%(19/46)。不同年度多病原混合感染情況見表4。
表4 多病原混合感染情況
從全省11個地區(qū)的樣本中均檢測到PRRSV,且4年樣本的場陽性檢出率均較高,說明PRRSV在河北省的豬群中普遍存在,污染面積較大。由于不同地區(qū)同一年度樣本場陽性率差別不大,表明樣本的陽性率高低與樣本來源地的地理位置、當地的豬只存欄量的多少無明顯的相關性。
從PRRSV鑒別檢測結果分析,HP-PRRSV對豬群的危害相對較大,C-PRRSV對豬群的危害相對較輕。從樣本陽性率四年變化趨勢方面分析,HP-PRRSV基本呈逐年下降趨勢,且下降趨勢明顯,尤其是2009年和2010年,陽性率已經低于8%。該結果基本反映了河北省近年來HP-PRRSV的發(fā)病情況。河北省HP-PRRS流行始于2006年9月,傳播途徑是從南向北,從平原向山區(qū)逐步擴散,到2007年底,HP-PRRS疫情得到有效的遏制,此后疫情基本穩(wěn)定,未出現大的疫情發(fā)生。C-PRRSV從2006年至2008年對豬群的危害程度雖然略呈逐年上升趨勢,但四年的樣本陽性率均比較低,且后三年的樣本陽性率差別不大。
對4年來檢測的PRRSV陽性的樣品分別進行CSFV、PRV和PCV-2病原學檢測,結果表明多病原混合感染比較普遍。從病原體數量上分析,混合感染多以二重和三重感染為主,沒有出現了4重感染現象;從病原體種類上分析,HP-PRRSV多與PRV和PCV-2混合感染為主,與CSFV混合感染現象出現較少,尤其是在2007年。沒有檢測的HP-PRRSV和CSFV混合感染的樣品。根據資料報道,HP-PRRSV與其他病原體混合感染已非常普遍。王連想(2009)等[7]研究結果表明,PRRSV變異株同CSFV、PRV、PCV2混合感染陽性率分別為5.35%、0.89%、15.6%,25個場(群)存在病毒二重和三重混合感染,其中與PCV2混合感染比率較高;鞠厚斌(2010)等[8]、高許雷(2009)等[9]認為混合感染主要以二重感染為主。他們的結論與我們的進行結論相符。范仲鑫(2008)等[10]用RT-PCR的方法對采集湖南的3個市級定點屠宰場50份豬肺門淋巴結進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的檢測,結果陽性率為 16%(8/50);高許雷(2009)等[9]對2008—2009年我國五省區(qū)發(fā)病豬場235份、屠宰場的218份樣品進行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HP-PRRSV)RT-PCR檢測,結果表明,屠宰場的檢出率平均44%;而我們相同年度的檢測結果分別為12.01%(46/383)和 8.65%(116/1341),他們的檢測結果相對較高。
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在同一份樣品中不能同時檢測到HP-PRRSV和C-PRRSV,這表明HP-PRRSV和C-PRRSV不能同時感染同一頭豬。檢測結果同時也表明,在河北省豬群中存在HP-PRRSV和C-PRRSV共同感染現象,增添了對PRRS防治的難度,這就要求養(yǎng)殖戶在以后控制PRRS時考慮對HP-PRRSV和C-PRRSV進行區(qū)別,采取不同的措施應對PRRSV的感染。
C-PRRSV隱性感染陽性率雖然在河北省豬群中一直較低,但其略呈上升的趨勢;而HP-PRRSV隱性感染陽性率雖然在河北省豬群中呈逐年下降趨勢,但其污染面積較大,應值得高度重視。
[1]Wensvoort G,Terpstra C,Pol JM,et al.Mystery swine disease in The Netherlands:the isolation of Lelystad virus[J].Vet Q,1991,13(3):121-130.
[2]姜平,陳溥言,姜志華,等.我國兩個不同地區(qū)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ORF5基因序列比較[J].病毒學報,2000,16(3):70-72.
[3]Albina E.Epidemiology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an overview[J].Vet Microbiol,1997,55(1-4):309-316.
[4]郭寶清,陳章水,劉文興,等.從疑似PRRS流產胎兒分離 PRRSV 的研究[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1996,2(2):1-5.
[5]馬靜云,李浩波,王玲玲,等.高致病性PRRSV的分離及其Nsp2和ORF5基因的序列分析[J].中國獸醫(yī)科學,2008,38(8):650-657.
[6]侯麗麗,趙鐵柱,遇秀玲,等.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分子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獸醫(yī)學報,2009,29(6):667-682.
[7]王連想,馬靜云,謝青梅,等.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變異株與豬瘟病毒等混合感染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獸醫(yī)雜志,2009,45(10):3-5.
[8]鞠厚斌,曹火仁,張維誼,等.近年來上海地區(qū)病死豬主要病毒感染狀況調查 [J].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2010,18(1):40-44.
[9]高許雷,吳發(fā)興,朱紫祥,等.我國五省區(qū)部分豬場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毒感染情況檢測與分析[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9,30(11):32-36.
[10]范仲鑫,劉道新,何世成,等.湖南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隱性感染情況調查 [J].中國動物檢疫,2008,25(1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