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效釗 陳太平 孔祥云 楊賽
(1安徽省合肥工業(yè)大學化工學院 230009;2安徽金地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3合肥工業(yè)大學金地肥業(yè)技術中心)
番茄富含維生素 A、C、B1、B2以及胡蘿卜素和鈣、磷、鉀、鎂、鐵、鋅、銅、碘等多種元素,還含有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纖維素,能夠軟化血管、幫助胃液消化脂肪和蛋白質。番茄果實營養(yǎng)豐富,具特殊風味,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番茄對N、P、K的吸收量隨著生育期的延長而增加,需鉀最多,其次是氮,磷較少。開花初期吸收量逐漸增加,盛果期至末果期養(yǎng)分的吸收量約占全期的90%以上,其中盛果期占2/3左右。一般在第1穗果開始膨大時到乒乓球大小時進行第1次追肥;第2次追肥在第1穗果即將采收、第2穗果膨大至兵乓球大小時進行;第3次追肥在第2穗果即將采收、第3穗果膨大到兵乓球大小時進行。
微量元素在植物體中是多種酶和輔酶的結構成分或活化劑,它們參與酶、維生素和激素的形成與激活作用,調節(jié)物質代謝,當微量元素供應不足時作物生長受到抑制、產量減少、品質下降。根外追施鉬、錳等微量元素,對番茄葉片硝酸還原酶有激活作用,可使植株內硝酸鹽含量下降;硼在番茄生理作用中參與碳水化合物的運輸和代謝;鋅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起著其它元素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對番茄的生產效果非常明顯;鐵元素在番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鐵不足使葉片褪綠,栽培番茄時,應注意配施鐵肥,但不宜過量。然而各微量營養(yǎng)元素之間會發(fā)生化學反應而導致養(yǎng)分的有效性降低,同時葉面肥料在作物葉面上的停留時間直接影響?zhàn)B分的利用率。因此,需要對微量元素進行螯合,對肥液要進行潤濕性能處理。
為了進一步驗證本研究室研制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上的實際應用效果,我們于2009年委托江蘇省土肥站和靖江市土肥站進行了小區(qū)肥效試驗,以期為大面積推廣提供科學依據?,F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供試作物為番茄,品種為航育太空3號。供試肥料為合肥工業(yè)大學研制,安徽金地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其中Cu+Fe+Mn+Zn+B+Mo≥100g/L,同時含有大、中量元素,產品形態(tài)為水劑,產品執(zhí)行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農業(yè)行業(yè)標準(NY 1428-2007)。
供試土壤為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試驗前采集耕層混合土樣測定土壤基本理化性狀,有機質含量24.58g/kg、全氮 1.35g/kg、有效磷 25.9mg/kg、速效鉀96.5mg/kg,pH值為7.7。試驗于2009年11月21日播種,2010年2月2日定植,667m2栽2600株,收獲期為2010年5月14日至7月20日。每667m2施腐熟農家肥 3500kg、 高效復合肥 (N∶P2O5∶K2O=15∶15∶15)50kg作基肥;第1穗果核桃大小時結合澆水每667m2追施尿素6.5kg,第2、3穗果迅速膨大期每次每667m2追施尿素7.5kg,共追肥3次。單稈整枝,每穗留3~4個果。除噴施葉面肥外,各處理的肥水運籌、病蟲害防治、農藝措施均一致。葉面肥噴施時間為1月27日,3月15日、23日。
試驗設3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20m2。處理1:常規(guī)對照(ck1),基肥追肥按當地常規(guī)使用情況進行,不使用水溶性肥料和調節(jié)劑。處理2:清水對照 (ck2),每667m2每次同處理3葉面噴施等量清水,其他措施同處理1。處理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每667m2每次用合肥工業(yè)大學提供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100mL兌水80kg(稀釋800倍)葉面噴施,分別于苗期(花芽分化前)噴1次、果實膨大期噴2次(間隔8d),其它施肥措施同處理1。
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番茄667m2產量達4497.0kg,比常規(guī)和清水對照分別增產 339.6kg、323.3kg,增產率分別為8.2%、7.7%。(見表1)
表1 不同處理對番茄產量的影響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F值為73.81大于F0.01,進一步對產量結果進行平均值多重比較結果表明,經新復極差測驗,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均與兩對照差異極顯著(見表2、表3)。
表2 產量結果方差分析表
表3 各處理番茄產量的差異顯著性測定(LSR法)
本產品含有番茄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配方以微量元素為主,大、中量元素為輔,合理噴施可使番茄667m2產量達4497.0kg,比常規(guī)和清水對照分別增產 339.6kg、323.3kg, 增產率分別為 8.2%、7.7%,經方差分析,增產效果達極顯著水平。每667m2噴施3次,每次噴施100mL,每667m2增產339.6kg。按照目前市場水劑葉面肥料零售價和番茄售價計算,農民購買肥料成本為18元,增收820元,投入產出比為 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