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導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敝?、仁、勇,是成功者的必備品質(zhì),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內(nèi)容。我們要接觸科學,了解科學,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家勤奮刻苦、堅持不懈、不怕困難、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品質(zhì),培養(yǎng)自身查閱收集資料、探索主題、進行語言表達的能力。同學們,請以你們的純真和熱情來關(guān)注科學技術(shù)吧。也許,未來的科技世界正因為有了你們,才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引子: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日本化學家福井謙一在寫給中國青少年的信中說:我希望青少年們知道我所走過的學問之路,是一條尊重自然的路。
在剛懂事時,福井謙一就經(jīng)常蹲在庭院里,瞪大眼睛盯著叫不出名字的雜草出神。他有時還會把雜草連根拔起,那翠綠的嫩葉會讓他仔細地看上半天。蝴蝶飛舞的季節(jié),小謙一會為追逐蝴蝶情不自禁地跑進附近的山里去。山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大自然的杰作令小謙一百看不厭,并使他產(chǎn)生了探索大自然奧秘的遐想。而每一次的新發(fā)現(xiàn),都會讓小謙一興奮好幾天,并終生難忘。
福井謙一在談到他是如何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時說:
我生長在一個與科學沒有什么緣分的普通家庭,正是在大自然中積累起來的豐富、切身體驗,促使我后來選擇了從事科學研究的道路。大自然不僅把我引向了化學王國,它也是我探求化學理論時的一位不可缺少的老師。我的理論獲得了承認,并且榮幸地獲得諾貝爾獎。每當提起此事,我就不能不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yōu)槲业纳倌陼r代創(chuàng)造了一個能與大自然自由交往的家庭環(huán)境。
導練:用一兩句話說說你對材料的感悟。(如:親近自然,了解自然,熱愛自然,以自然為師,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樹立攀登科學高峰的理想……)
一、講故事、探精神
學生甲:愛迪生小時候就熱愛科學。有一次,他看到母雞在孵蛋,就好奇地問媽媽:“母雞為什么臥在蛋上不動呢?是不是生病了?”媽媽告訴他,這是母雞在孵小雞。愛迪生感到新奇極了,人臥在上邊行不行?他決定試一試。愛迪生在鄰居家找了個僻靜的地方,他先搭好一個窩,在下邊鋪上柔軟的茅草,再把雞蛋擺好,然后就蹲坐在上邊。家人找到愛迪生時,見他坐在一個草窩上一動也不動,身上、頭上沾有不少草葉,真是又生氣又好笑。
討論: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結(jié)合故事,說說愛迪生小時候具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zhì)?
明確:從小熱愛科學,有強烈的好奇心,敢于思考問題,善于尋根究底,樂于行動實踐。
學生乙:1879年10月22日,愛迪生研制出了第一盞真正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為了延長燈絲的壽命,他又重新試驗,大約試用了6000多種纖維材料,才找到了新的發(fā)光體——日本竹絲,可持續(xù)1000多小時,達到了耐用的目的。
明確:失敗孕育成功,探索科學,勇于實踐,一次失敗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算一次成功。
學生丙:牛頓和蘋果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善于思考。
明確: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币朴谒伎迹⑶宜伎己蛯W習要結(jié)合。
二、集名言、懂真理
學生甲:如果我們過于爽快地承認失敗,就可能發(fā)覺不了我們非常接近于正確。
——[英國]卡爾·波普爾
學生乙:真理可能在少數(shù)人一邊。
——[古希臘]柏拉圖
學生丙:問號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
——[前蘇聯(lián)]巴甫洛夫
三、展成果、顯智慧
科學小發(fā)明,是指我們在日常學習、生活、勞動中,對那些感覺到用起來不稱心、不方便的東西或方法,運用自己學過的科學知識,設(shè)計、制造出目前還沒有的更稱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一件優(yōu)秀的小發(fā)明應(yīng)具備“三性”,即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和實用性。
學生甲:簡易溫度計。
先找來一個墨水瓶和一根吸管。再用鉆子在瓶蓋上鉆一個洞。然后把吸管從洞中插入,在周圍打上蠟,以免漏氣。最后,在吸管上標明刻度,往瓶內(nèi)倒入紅色的水,擰緊瓶蓋即可。
學生乙:一次性吸塵煙灰缸。
1.將礦泉水瓶剪成兩半,選取有底部的那半空瓶。2.將寬膠布按照空瓶的口徑剪成兩條,以空瓶的高為基礎(chǔ),將膠布分別貼在空瓶內(nèi)底部和約高1/2處。將膠布固定。這樣一個簡易煙灰缸就做好了。當有煙蒂落在膠布上時會被粘住,即使膠布會因為煙蒂產(chǎn)生的熱而溶化,也會被底部的膠布再牢牢粘住,就不必擔心煙蒂會落到別處而煩惱了。
四、辯話題、明是非
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也帶來了一些麻煩,如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破壞、資源短缺等社會問題。核可以用來發(fā)電,也可以用來制造原子彈;基因工程可以用來治病,也可以用來毀滅人類。
全班分成兩大陣營:正方、反方。請以“總有一天科技會毀滅人類”為題展開辯論。辯論時注意:立場要堅定,資料要翔實,說話要有條理,緊扣中心。
五、寫感言、談收獲
請以敏捷的思維,生花的妙筆,寫下你參與這次活動的感言。
■
在科學的天空盡情飛揚
□李麗娟
春日的陽光和著花草味兒在校園里醞釀,教室里同學們火一般的熱情似乎要把空氣點燃。這節(jié)語文實踐活動課,大家精心準備了一周。
語文老師走上講臺,面帶微笑,眼睛里滿是欣賞、鼓勵和愉悅:今天我只帶來了一份好心情,來分享同學們的學習成果。
“老師,先講故事?!?/p>
“老師,先展成果?!?/p>
“老師,先進行辯論賽?!?/p>
……
同學們摩拳擦掌,爭先恐后地想第一個展示自己的才華。
此時,老師點到了李利明。他呀,上課幾乎沒舉手回答過問題,下課常常獨自一人靜靜地坐著。李利明很意外,迅速站了起來,整了下衣服,走上講臺,撓了撓后腦勺,說:“我……我……我喜歡科學,我先講愛迪生孵小雞……雞的故事?!蓖瑢W們一聽,笑得前仰后合。李利明也臉紅到了耳根,他頓了頓繼續(xù)說:“有一次……”大家確實沒想到,后來他越說越流利了,簡直是滔滔不絕。
劉曉花講了富蘭克林的故事:風雨交加,電閃雷鳴,富蘭克林爬上屋頂……同學們邊聽邊擔心、驚嘆、佩服,如同身臨其境。
探究科學家的精神時,大家各抒己見,很有見地。
而辯論賽更是將這次活動推向了高潮。正反雙方唇槍舌劍,“知識專家”“智多星博士”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知識專家”為我們列舉了“馬斯河谷煙霧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多諾拉事件”……大家聽著聽著,不禁臉色凝重起來?!斑@些全都是人類自己所造成的!”“智多星博士”按捺不住了,站起來發(fā)言道。臺上臺下鴉雀無聲?!翱茖W技術(shù)就像一把雙刃劍。核可以用來發(fā)電,也可以用來制造原子彈;基因工程可以用來治病,也可以用來毀滅人類。如果從事科學技術(shù)工作而缺乏人文關(guān)懷,就有可能迷失方向。”語文老師語重心長地作了補充總結(jié)。很多人微微低下了頭,陷入沉思之中。
整個活動,我們思緒飛揚,仿佛乘著科學的翅膀,飛向了浩瀚的宇宙。
這僅僅是一次語文實踐活動嗎?
點評
作者用明晰的思路、簡練的語言完整地展示了活動的全過程。文中的場面描寫有點有面。但文中客觀冷靜的描述不夠,略顯不具體。比如加入“講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時同學的開心”“講富蘭克林實驗避雷針時同學的驚恐”等情節(jié),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
1.走近科學名人。
(1)班刊“科學成就”專欄要求有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請在《辭海》“愛因斯坦”的釋義中選擇適用的信息摘錄下來。
愛因斯坦①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生于德國,1933年因受納粹政權(quán)迫害,遷居美國。②在二十世紀初的一些新發(fā)現(xiàn)的推動下,建立了狹義相對論(1905年);并在此基礎(chǔ)上推廣為廣義相對論(1916年)。③還提出了光的量子概念,并用量子理論解釋了光電效應(yīng)、輻射過程和固體的比熱。④在闡明布朗運動,發(fā)展量子統(tǒng)計法方面都有成就。⑤后期致力于相對論“統(tǒng)一場論”的建立,企圖把磁場和引力場統(tǒng)一起來,惜無成效。⑥因理論物理學方面的貢獻,特別是發(fā)現(xiàn)光電效應(yīng)定律,于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適用的信息:
(2)學校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作報告,你作為??男∮浾呷ゲ稍L,請你設(shè)計兩個使同學們對科學家能有更多了解的問題。
①
②
2.搜集科學名言。
如果你在網(wǎng)絡(luò)上搜集下列科學名言,請寫出搜索的關(guān)鍵詞。
(1)馬克思說: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關(guān)鍵詞:
(2)鄧小平說:科學技術(shù)是第一生產(chǎn)力。
關(guān)鍵詞:
(3)愛因斯坦說: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一個永恒之謎。
關(guān)鍵詞:
3.博覽科學成果。
讓我們先回顧一下科學的光輝歷程:
1913年,亨利·福特創(chuàng)立世界上第一條規(guī)模生產(chǎn)汽車的流動裝配線;
20世紀20年代,吸塵器、電剃刀、脫水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出現(xiàn);
1923年,蘇格蘭工程師約翰·貝爾德發(fā)明電視;
1924年,埃德溫·哈勃首次發(fā)現(xiàn)銀河系外還有星系;
1928年,亞歷山大·弗萊明發(fā)現(xiàn)青霉素;
1945年,首枚原子彈在美 國新墨西哥州爆炸成功,一個月后原子彈落在日本廣島和長崎;
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
1954年,首例腎移植手術(shù)成功;
1957年,前蘇聯(lián)發(fā)射了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震驚了整個世界;
1969年,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
1996年,用單個成年哺乳動物細胞培育的克隆羊“多利”在英國誕生;
21世紀初,輕薄便攜的筆記本電腦誕生;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 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州5號”發(fā)射成功。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科技成果,涉及到我們社會生活的哪些方面?請用幾個詞語概括。
(2)對上述科技成果你印象最深或最感興趣的是哪幾項?請用一個排比句寫下來。
(3)請發(fā)揮你的想象寫一段話,對未來科學的發(fā)展做一個美好的展望,語言要力求生動。
4.探索科學奧秘。
一盞小小的紅綠燈,卻綜合了數(shù)學、物理學、統(tǒng)籌學等多種科學技術(shù)。
你家或?qū)W校附近的交通路口有沒有塞車現(xiàn)象?紅綠燈的轉(zhuǎn)換周期和時間比是否合理?
(1)設(shè)計一張統(tǒng)計表用以記錄車流量。
(2)分時間段記錄該路口各個方向上每分鐘的車流量,求出平均值。
(3)根據(jù)車流量,確定紅綠燈的時間比。
(4)根據(jù)高峰時每分鐘的車流量,確定紅綠燈的轉(zhuǎn)換周期,保證在一個周期內(nèi)南北向(或東西向)綠燈亮時,東西向(或南北向)路口的車輛能基本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