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青,王大翠 (鐘祥市人民醫(yī)院功能科,湖北鐘祥431900)
我們分析9例輸卵管卵巢膿腫患者術前超聲檢查結果,并與術后病理結果對照,探討輸卵管卵巢膿腫的聲像圖特征及鑒別診斷意義。
本組9例為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病人,年齡16~49歲,平均年齡31歲。術前均行超聲檢查,術后病理檢查證實為輸卵管卵巢膿腫。其中8例已婚 (3例有人工流產史,5例有生育、上環(huán)或取環(huán)史),1例未婚。就診時8例有不同程度發(fā)熱伴下腹痛,體檢時有下腹部壓痛。1例無明顯發(fā)熱及腹痛。7例可觸及包塊,2例未觸及明顯包塊。
使用麥迪遜SA-8000CMT型彩色多普勒彩色診斷儀,凸陣探頭頻率3.5MHz。受檢查者取仰臥位,并適度充盈膀胱,暴露恥骨以上部位,經(jīng)腹部探測子宮及雙側附件,重點觀察腫塊的部位、形態(tài)、大小、邊界及內部回聲特征,注意腫塊與周圍臟器的關系。
9例輸卵管卵巢膿腫發(fā)病部位,7例位于子宮后方,1例位于子宮左側,1例位于子宮右側。囊性腫塊6例,囊實性腫塊3例。腫塊直徑5.1~9.2cm,腫塊邊界欠清,邊緣增厚,不規(guī)則。囊性腫塊囊壁厚,內部為無回聲區(qū)(圖1),或有少許點狀回聲。囊實性腫塊內部為低回聲中散在不規(guī)則無回聲小暗區(qū) (圖2)。本組誤診2例,1例因患者為一未婚少女,囊實性腫塊位于子宮右側,同時伴有高熱及轉移性右下腹痛,誤診為闌尾周圍膿腫;另1例患者無明顯發(fā)熱及腹痛,有痛經(jīng)史,誤診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圖1 子宮后方囊性腫塊
圖2 子宮后方囊實性腫塊
盆腔炎為婦科的常見病,炎癥可局限于一個部位,也可幾個部位同時發(fā)病,按其發(fā)病過程,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急性盆腔炎主要包括急性輸卵管炎、輸卵管積膿、輸卵管卵巢膿腫、急性盆腔腹膜炎[1]。我們主要討論輸卵管卵巢膿腫。卵巢很少單獨發(fā)炎,白膜是良好的防御屏障,卵巢常與發(fā)炎的輸卵管傘端粘連而發(fā)生卵巢周圍炎。炎癥可通過卵巢排卵的破孔侵入卵巢實質形成卵巢膿腫,膿腫壁與輸卵管積膿粘連并穿通,形成輸卵管卵巢膿腫[2]。典型的輸卵管卵巢膿腫聲像圖表現(xiàn)為大小不等的增厚迂曲的連續(xù)管狀結構,內部呈無回聲區(qū),或有少許細弱光點,有時可見由膿液碎屑形成的液平分層征,管狀長形腫塊的邊緣增厚,不規(guī)則或模糊?;颊叱S胁煌潭鹊陌l(fā)熱及下腹痛,部分患者下腹部可有壓痛、反跳痛、及腹肌緊張。輸卵管卵巢膿腫應注意與闌尾周圍膿腫、宮外孕破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等鑒別。以上幾種疾病超聲檢查時盆腔內均可見或囊性或囊實性、囊壁厚、邊緣不規(guī)則的包塊回聲,需結合臨床綜合分析。宮外孕破裂時,常表現(xiàn)有急腹癥情況,聲像圖檢查除附件部腫塊回聲外,子宮有輕度增大,宮腔中心部有蛻膜反應所形成的光團回聲,患者有停經(jīng)史,血尿妊娠試驗陽性。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則腫塊大小可隨月經(jīng)周期而有變化,且疼痛與月經(jīng)周期有關。本組1例誤診為闌尾周圍膿腫,患者16歲,未婚,性生活史不詳,腹痛3d,發(fā)熱1d入院,T 39.2℃,自訴于3d前無誘因感臍周疼痛并逐漸轉至右下腹部。體檢下腹腹肌緊張明顯,右下腹明顯壓痛及反跳痛。B超提示:子宮右后方混合性腫塊 (闌尾周圍膿腫可疑)。該患者術中見:闌尾位于盲腸下位,表面輕度充血,無穿孔,與周圍組織無粘連。于子宮右后方有一類腸管狀腫塊約8cm×5cm×6cm,與周圍器官廣泛粘連,經(jīng)分離粘連后,證實為擴張的右側輸卵管,無傘端。切開腫塊有大量膿液,證實診斷為右側輸卵管先天閉塞并輸卵管卵巢膿腫。本例誤診原因:患者為未婚,未行常規(guī)婦科檢查,且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酷似急性闌尾穿孔及闌尾周圍膿腫。另外輸卵管先天發(fā)育不全 (閉塞)在臨床罕見,幾乎均為手術時偶然發(fā)現(xiàn)。對此類未婚患者應詳細詢問病史及性生活史,同時可行肛診,以觀察有無宮頸或宮體舉痛或搖擺痛,可有助診斷;另1例誤診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是因為僅注意患者當時無明顯癥狀,未追問既往病史,但術后仔細詢問,患者曾有過腹痛及發(fā)熱史,在外院間斷消炎治療過,癥狀緩解后便停止用藥,同時患者的痛經(jīng)史進一步誤導而誤診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梢?超聲診斷不能僅就圖論圖,應緊密結合臨床,才能減少誤差,提高正確診斷率。當超聲所示盆腔腫塊鑒別診斷發(fā)生困難時,應在細致辨別聲像圖特征的基礎上,密切結合臨床資料、實驗室檢查或其他影像結果如CT等。必要時行超聲導向下后穹隆穿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漏診及誤診,為臨床制定正確診療方案提供參考。
超聲對輸卵管卵巢膿腫的診斷,雖無明顯的特征性圖像,但結合病史的詢問、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和必要的婦科檢查綜合分析作出診斷,仍不失為一項有意義的檢查方法。
[1]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yī)學[M].4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1305-1306.
[2]樂杰.婦產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29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