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禮全(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學院,四川 成都 611731)
物流中心是集中完成物流七項功能的區(qū)域性物流節(jié)點,這七項功能包括:運輸、倉儲、包裝、流通加工、裝卸搬運、配送和信息處理,其中運輸服務和倉儲服務是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企業(yè)物流中心根據服務的對象不同而分為生產型物流中心和銷售型物流中心。生產型物流中心主要在供應鏈中的上游,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運輸、倉儲和配送服務,銷售型物流中心在供應鏈的下游,提供產成品的銷售、運輸、倉儲、加工和其他物流服務。鋼材物流中心是典型的銷售型物流中心,它一方面提供入場鋼材企業(yè)進行現貨交易的功能,另一方面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完成倉儲、加工和配送的功能。
建設鋼材物流中心,集中經營銷售,有利于促進鋼材行業(yè)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信息系統是鋼材物流中心的靈魂,通過對鋼材市場進行整合,優(yōu)化業(yè)務流程,再造組織結構,應用信息技術和現代化物流機械與設備,推行科學分析與控制,實現物流與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統一。因此,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是鋼材物流中心能否發(fā)揮作用的關鍵。
在設計鋼材物流中心信息系統的功能時,需要圍繞物流中心的業(yè)務展開,形成貿易、結算、加工、配送、綜合服務于一體的物流體系。為適應電子商務的需要,還需要建立電子商務平臺,鋼材消費者可通過物流中心的電子商務平臺,隨時了解全國鋼材的行情資訊。根據物流中心的需求,其信息系統的功能模塊架構如圖1所示:
這個功能架構是鋼材物流中心的總控模塊,其功能細化說明見表1。
圖1 信息系統的功能模塊架構
由于鋼材業(yè)務工作的多樣化,現在的鋼材物流中心信息系統應具有靈活多變的業(yè)務處理方式,一般來講,下列特點是我們在設計信息系統時應該具備的:
(1)實現倉位管理的計算機化。在物流中心進行
的倉儲空間、倉儲設備、倉儲編碼等工作完成后,系統就可以實現儲位的安排,儲位的安排可以分成人工安排、計算機輔助安排、計算機自動安排等方式。對于不同的倉庫管理模式可以采用不同的儲位安排方式,要因地制宜,配合鋼材的儲存單元來評估選擇儲位安排方式。表2是不同的儲位安排方式與儲存單元之間的關系表:
表1 鋼材物流中心信息管理系統功能說明
表2 儲位安排方式與儲存單元對應表
①個別儲存單元:每一儲位的儲存狀況均列入管理狀態(tài)。
②縱深儲存單元:以每道縱深的儲位為一個管理單元,每單元以放置一種貨品為原則,其儲存狀況均列入管理狀態(tài)。主要儲放設備為后推式料架、駛入式料架、流動式棧板料架。
③區(qū)域儲存單元:以客戶單一貨品的最常進貨批量、最適宜進貨批量或最少進貨批量為公倍數,設置一個儲區(qū)作為管理單元,例如6個棧板所占的區(qū)域為一個單位,每區(qū)域單元儲位以放置一種鋼材為原則,其儲存狀況列入管理狀態(tài)。
(2)鋼材批次跟蹤。系統對進出倉庫鋼材進行批次安排,在物流中心的業(yè)務操作中進行批次跟蹤,在系統中的裝卸、運輸、加工、配送等業(yè)務操作中通過批次跟蹤,物流中心和貨主能跟蹤到鋼材的去向、位置和狀態(tài),這些跟蹤可通過回單管理、GPRS跟蹤軟件或GPS跟蹤器實現。
(3)多倉庫、多編碼、多計量單位支持。對物流中心來說,可能有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上的多個倉庫。在設計的物流信息系統中應支持對多個倉庫的管理和運作。系統設計上,物流中心管理層應能對鋼材信息進行統一安排,而在物流中心作業(yè)層的信息可以按倉庫進行處理,從而物流中心做到統一管理、統一調度、分布作業(yè)。
為了保證信息的唯一性,系統對訂單進行唯一性編碼,同時保留訂單上客戶方的編碼,以供物流中心與客戶對單之用,在數據庫設計上,系統可對訂單留下增加編碼的空間。
鋼材物流中心的鋼材可采用不同的計量單位,提供各種單位互換功能,比如鋼材可以以噸入庫、以公斤出庫,在建立鋼材檔案時可計入多單位互換因子,以便系統進行互換處理。
(4)全面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應對物流中心的客戶關系進行全面的管理,包括:客戶、合同、貨物、價格等市場敏感信息的管理,為進一步建立鋼材供應鏈管理系統奠定基礎。
(5)開放的平臺。為增強系統可維護性,系統應采用面向對象的B/S結構軟件設計模式,為物流中心的系統維護、節(jié)約商家入場成本打下基礎。
系統應提供和其他系統連接的接口,比如和其他商家ERP系統連接的EDI等。
(6)支持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是當前鋼材物流中心建立信息系統必須規(guī)劃的模塊,通過電子商務可以建立中心鋼材的供應鏈管理,提升中心的社會形象和經濟效益。因此,系統應該具備強大的網上查詢、委托、配送功能,通過因特網建立與鋼材廠、商家和重點客戶的緊密聯系,在網上實現搜索、下單等一條龍物流服務。
上述的信息系統規(guī)劃是目前鋼材物流中心基本的要求,隨著時代的進步,技術的發(fā)展,物聯網必將進入物流中心,因此,物流信息系統還要求有與物聯網的接口設計,甚至有可能需要重新規(guī)劃,這是我們信息系統開發(fā)工作者的新課題、新任務。
[1]周凌云.物流中心規(guī)劃與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劉麗艷.物流中心運作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王微怡.物流信息系統規(guī)劃與建設[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4]秦天保.現代物流信息系統[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5](美)Hartmut Stadtler.供應鏈管理與高級規(guī)劃——概念,模型,軟件與案例分析[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