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玲 (長江大學臨床醫(yī)學院荊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內(nèi)科,湖北荊州434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數(shù)發(fā)生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基礎上,精神緊張、情緒激動、過度疲勞、飽餐、飲酒、持續(xù)緊張工作等是心肌梗死重要的誘發(fā)因素?,F(xiàn)回顧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18例的臨床資料,總結其發(fā)病誘因,探討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18例,其中男80例,女性38例。年齡60~81歲。臨床癥狀及心電圖、血清酶學檢查均證實為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依據(jù) 《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1]。按心肌梗死部位分:前間壁58例,下壁34例,廣泛前壁20例,前側壁4例,心內(nèi)膜下2例。并發(fā)癥:心律失常81例 (68.64%),心力衰竭22例 (18.64%),腦血管意外13例(11.02%),低血壓7例 (5.93%)。
本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18例中,有精神刺激誘因78例,其中有激怒史56例,一般心理刺激22例,另外過度勞累26例,失眠5例,飽餐3例,肺部感染1例,排便用力1例,無誘因4例。本組病例中有精神刺激誘因者占66.10%(78/118),其中激怒占47.46%(56/118),一般心理刺激占18.64%(22/118)。其他誘因中,過度勞累占22.03%,失眠占4.24%,飽餐占2.54%,肺部感染和排便用力各占0.85%,無明顯誘因者占3.39%。見表1。
表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118例發(fā)病誘因分析(n=114) 例(%)
本組資料顯示,老年心肌梗死發(fā)病誘因中比例最高是家庭糾紛引起的激怒,占25.42%,其中女性(13.56%)更高于男性 (11.86),表明家庭的氛圍、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已成為引發(fā)老年人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應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和諧社會、和睦家庭不僅是社會學要求,而且也是醫(yī)學要求。Jurman等人發(fā)現(xiàn)激怒能降低射血分數(shù) (EF)作用比運動及一般心理刺激都要大。激怒是一種危險的因素,激怒時盡管EF顯著減少,但患者并無胸悶主訴及ST段改變,說明激怒時EF的影響與運動時發(fā)生的心肌供血不足的病理機制有不同。激怒時,使體內(nèi)兒茶酚胺濃度增高,興奮冠狀動脈的——受體引起冠狀動脈痙攣。而運動誘發(fā)心肌缺血是心肌供氧與需氧出現(xiàn)失衡狀態(tài)。假如這種激怒刺激延長或是更加強烈,所引起的EF減少,最終導致ST段改變。尤其是心肌缺血時,兒茶酚胺產(chǎn)生不良作用,致使心肌耗氧增加,血液速度減慢,并促使血小板聚集。所以說激怒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心理刺激。老年人的冠狀動脈多有不同程度的硬化,血管順應性降低,心肌處于低灌注狀態(tài),對外來刺激閾值較低。激怒時,冠狀動脈在硬化基礎上發(fā)生痙攣,即可誘發(fā)心肌梗塞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臟驟停[2]。因此,老年人保持良好情緒,對于預防心肌梗塞心肌梗死及猝死大有幫助。本組中過度勞累引發(fā)心肌梗死占22.03%,處于第二位,提示老年人要注意勞逸結合。此外,心情悲痛、人際關系緊張、意外事件、恐懼、失眠、飽餐、過度興奮、肺部感染、用力排便等也是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發(fā)病誘因。
1)保持心情舒暢。約翰格雷認為 “心情愉快是肉體和精神的最衛(wèi)生法”。心情舒暢可消除雜念和煩惱,有利于生理功能正常發(fā)揮,從而增強心理免疫力。如何保持心情舒暢,可使用如下一些方法:①自我排解。在日常生活中將一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老年人往往會面臨不少的煩惱事,對家庭瑣事要多寬容,對年青人多理解,少管閑事。社交方面,尤其在個人得失上少計較,要有 “退一步,天地寬”的度量等。②活動轉移。從事樂趣活動以轉移不良心理,如以體育活動、聽音樂、下棋、練書法等來化解惡劣心情。③疏泄情緒。找知心的親朋好友傾談或發(fā)泄煩惱悶。在寬慰中平息煩惱,凈化情緒。④改造不良性格。老年人易固執(zhí)、急躁、愛發(fā)脾氣或孤僻、有心事習慣自我壓抑等。這些不良心理,使其與周圍環(huán)境格格不入或自尋煩惱。老年人應克服自身的弱點,調(diào)理心理上的不平衡,放松精神,愉快生活,對任何事情要能泰然處之。
2)注意生活中的細節(jié)。①絕對不搬抬過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時必然彎腰屏氣,這對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與用力屏氣大便類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誘發(fā)心梗的常見原因。②洗澡要特別注意。不要在飽餐或饑餓的情況下洗澡。水溫最好與體溫相當,水溫太熱可使皮膚血管明顯擴張,大量血液流向體表,可造成心腦缺血。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洗澡間一般悶熱且不通風,在這樣環(huán)境中人的代謝水平較高,極易缺氧、疲勞,老年冠心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程度較嚴重的病人洗澡時,應在他人幫助下進行。③氣候變化時要當心。在嚴寒或強冷空氣影響下,冠狀動脈可發(fā)生痙攣并繼發(fā)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氣候急劇變化,氣壓低時,冠心病病人會感到明顯的不適。國內(nèi)資料表明,持續(xù)低溫、大風、陰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誘因之一[3]。所以每遇氣候惡劣時,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適當加服硝酸甘油類擴冠脈藥物進行保護。
3)懂得和識別梗死的先兆癥狀并給予及時處理。心肌梗死病人約70%有先兆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①突然明顯加重的心絞痛發(fā)作。②心絞痛性質(zhì)較以往發(fā)生改變或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緩解。③疼痛伴有惡心、嘔吐、大汗或明顯心動過緩。④心絞痛發(fā)作時出現(xiàn)心功能不全因此而加重。⑤心電圖示ST段一時性上升或明顯壓低,T波倒置或高尖,或伴有心律失常。上述癥狀一旦發(fā)生,必須認真對待。老年人首先嚴格臥床,保持安靜,避免精神過度緊張;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甘油噴霧吸入。立刻與附近大醫(yī)院聯(lián)系,同時做好送往醫(yī)院的準備。交通工具必須能平穩(wěn)轉運。病人應避免起床,情況相對穩(wěn)定時以擔架運送。運送途中可持續(xù)或間斷使用硝酸甘油,吸氧,并應嚼服1片阿司匹林 (150~300mg)。
總之,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降低對外界易感性,控制穩(wěn)定情緒,再結合運用其它多種心理療法,則能收到更大的心理效應,降低心肌梗死的發(fā)生。
[1]高潤霖.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12):710-725.
[2]王學芳.淺談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J].中國醫(yī)學研究與臨床,2008,6(3):456.
[3]周桂英,鄒志易.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要點 [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08,5(9):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