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江蘇蘇州,215003)
隨著急救、診療技術和重癥監(jiān)護技術的進步,腦損傷患者病死率已明顯降低。但仍具有高致殘率。高熱是二次腦損傷的危險因素之一,一直被許多學者和臨床工作者所重視[1]。高熱對各器官組織均產生一定的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尤為明顯 ,超高熱可由于蛋白質變性和酶功能失常引起腦細胞不可逆的損害[2]。為了減少二次腦損傷的發(fā)生,必須控制高熱對腦組織的損害,才能提高腦損傷患兒的生存質量,減少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本院采用亞低溫治療儀對64例高熱伴腦損傷患兒降溫,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ICU共收治64例腦損傷高熱患兒,男35例,女29例,年齡3個月~10周歲。其中腦炎32例,腦外傷8例,溺水8例,捂熱綜合征16例。格拉斯哥評分8分25例,7分17例,5分19例,3分3例?;純后w溫在38.5~41.5℃。
采用HGT-200型亞低溫治療儀,將冰毯平鋪于患兒背部,冰帽平鋪于枕部,雙耳及后頸部墊軟毛巾,以免凍傷。將體溫探頭輕輕插入肛門6 cm后固定,調節(jié)水溫在4~10.0℃,肛溫在36~37.0℃??刂平禍厮俣纫韵陆?.5~1.0℃/h為宜。
平均使用時間2~6 d,一般使用4~24 h后可降至37.0℃以下,控制體溫在36~37.0℃。64例中無1例心律失常、壓瘡、凍瘡等并發(fā)癥發(fā)生。29例在4~8 h降至設定體溫,23例在9~12 h降至設定體溫,10例在24 h降至設定體溫,2例合并肺部感染在48 h降至38.0℃。
亞低溫治療儀使用前應檢查機器運轉是否良好,觀察水箱的水面標志,及時添加,以免缺水影響使用效果。檢查冰毯、冰帽有無漏水。冰毯上鋪單層透氣的棉質床單,勿與銳器接觸以防扎破毯面漏水而影響使用。導水管避免折疊,保持通暢。使用前先啟動機器待水溫降到10.0℃以下,再給患兒戴冰帽。每周清洗壓縮機冷凝器進風側灰塵,以免影響散熱[3]。
根據(jù)年齡選擇冰毯、冰帽的大小,學齡前兒童一般選用兒童冰毯、冰帽,學齡兒童選用成人冰毯、冰帽。根據(jù)年齡、體溫、病情選擇單毯、單帽還是毯帽合用;嬰兒單用冰帽,不用冰毯,本組嬰兒均單用冰帽,體溫都能在6~12 h左右降到設定范圍。若患兒體溫在38.5~39.0℃時,一般僅用冰帽。若體溫持續(xù)高于39.0℃以上,毯帽合用。伴有末梢循環(huán)不良的患兒一般也單用冰帽,足部保暖。待循環(huán)好轉后根據(jù)體溫控制情況決定是否加用冰毯。
使用過程中要控制降溫速度,使體溫不致于降得過快、過低。快速降溫容易出現(xiàn)心律失常[4],導致患者寒戰(zhàn),反而增加產熱[5];過低時并發(fā)癥出現(xiàn)相對增多,如低血壓[6]。一般下降0.5~1.0℃/h,保持患兒肛溫在36~37.0℃。若體溫低于36.0℃,可調節(jié)水溫至10~15.0℃,或關機,予棉被保暖。有5例患兒體溫降至35.2~35.6℃,其中2例予調節(jié)水溫至10~15.0℃,加蓋棉被保暖后體溫上升,3例予直接停機棉被保暖后體溫上升。若降溫效果不理想,可調節(jié)設定體溫至35~36.0℃,加用藥物降溫,密切觀察體溫變化,防止低溫的發(fā)生。待患兒體溫降至設定溫度,觀察一段時間穩(wěn)定后,可逐漸停機。
降溫治療是否有效、是否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在一定程度上與體溫的控制情況密切相關[7],因此必須保證體溫監(jiān)測的正確性。使用過程中必須固定好體溫探頭,探頭輕輕插入肛門6 cm,并做好標志,以彈力膠帶固定在大腿內側。經(jīng)常檢查探頭有無脫出及插入深度,有無彎曲及打折;發(fā)現(xiàn)體溫變化有較大差異時首先要檢查探頭有無脫出及插入深度。每4 h用肛溫表測量,與監(jiān)測體溫相比較,兩者體溫應相差無幾。隨時觀察并每小時記錄體溫,發(fā)現(xiàn)異常需查找原因及時糾正。
注意觀察患兒皮膚的色澤、溫度,肢體末梢循環(huán)情況。如發(fā)現(xiàn)皮膚顏色青紫,有花紋,四肢末梢涼,給予保暖,必要時予血管活性藥物;如毯帽合用的可先停用冰毯,單用冰帽;或調高水溫至10~15.0℃,待癥狀改善后再調低水溫。因背部和臀部與毯面直接接觸,皮膚表面溫度較低,血流減慢,容易發(fā)生壓瘡、凍瘡。予以每小時翻身、拍背,翻身時不能拖拉,以免引起皮膚擦傷。翻身后肢體置于功能位,保護易受壓部位,水囊墊于骨突部位,棉墊墊于雙上肢與冰毯直接接觸面,雙耳廓以小毛巾保護,避免與冰帽直接接觸。同時保持床單清潔、干燥、平整,潮濕及時更換。在本組使用亞低溫治療儀降溫過程中,無1例皮膚凍瘡或壓瘡的發(fā)生。
在使用過程中予心電、脈氧監(jiān)測,護士應密切觀察患兒體溫、心率、心律、血壓,注意有無心率減慢、心律失常等情況的發(fā)生,警惕出現(xiàn)致命的室性心律,本組64例無1例室性心律發(fā)生。觀察患兒的呼吸頻率、節(jié)律、脈氧、呼吸道分泌物的顏色、量、性狀等,如出現(xiàn)呼吸困難、脈氧降低、分泌物粘稠等,提示可能并發(fā)肺炎,應加強氣道濕化,及時吸痰,必要時建立人工氣道。觀察患兒的意識、瞳孔、各種反射、有無煩躁、抽搐等情況,如出現(xiàn)頻繁抽搐、昏迷程度加深、瞳孔光反應變遲鈍或消失,有可能患兒的腦水腫加重,應增加脫水劑、利尿劑等的用量。同時也應觀察患兒有無消化道出血,盡早喂養(yǎng),恢復胃腸道功能。
本組患兒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各種反射均減弱或消失,又長期臥床易造成墜積性肺炎。因此,做好基礎護理預防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顯得至關重要。2次/d做好口腔護理、會陰護理,同時做好皮膚護理、眼部護理、各類留置管道護理等。護士每小時予以翻身、拍背,適時清除口腔、氣管分泌物,保持氣道暢通。毯帽合用的患兒建議使用深靜脈置管,因為低溫可使外周靜脈收縮,增加靜脈穿刺的難度,而且此類患兒常規(guī)使用甘露醇等對血管刺激較強的藥物,低溫可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液循環(huán)減慢,加大了刺激性藥物對血管的損傷。
[1] 費 舟,章 翔.二次腦損傷[J].中華神經(jīng)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06,5(5):471.
[2]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上冊)[M].第10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656.
[3] 李曉風.顱腦降溫治療儀的工作原理及臨床應用[J].儀器原理與使用,2010,25(5):50.
[4] 邱 靜.高熱患者應用亞低溫治療儀降溫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8,7(5):379.
[5] 付群波,朱吉翠,羅戀秋.亞低溫治療儀治療小兒乙腦極期的護理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9,13(12):377.
[6] 楊麗君,蔡振華,徐 兵,等.亞低溫治療儀在危重癥高熱患兒中的應用及護理[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0,35(9):948.
[7] 葛燕軍.亞低溫治療儀在手足口病中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3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