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紅
(連城縣醫(yī)院,福建連城 366200)
我院于2008年12月購進一臺東芝TBA-40FR全自動分析儀,主要用于對血液、尿液、漿膜腔積液等液體樣本進行臨床化學檢驗及免疫學檢驗,具有自動化程度高、精密度高、準確性好、重復性好等優(yōu)點,經過近三年的運行總體情況良好,但也出現不少故障?,F將造成測試結果異常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針對具體原因的檢修方法總結如下,供同行參考。
當出現測試結果異常時,首先要分析是所有項目還是個別項目異常;結果異常的項目是否存在規(guī)律性;是采用單試劑的還是雙試劑的項目;是采用速率法還是終點法分析的項目;測試結果重復性是否良好。然后再進一步分析。
1.1 個別標本的酶類結果如AMY、CK、ALT、AST等為零。
原因分析:樣本酶活性異常增高,其測試結果超過該項目參數設置時所設定的檢出范圍。處理:察看反應曲線,判斷底物是否被耗盡。標本稀釋數倍后,再行檢測。
1.2 個別標本結果異常,重測后正常。原因可能是個別反應杯中有干擾物質或試劑針正好吸到氣泡。
1.3 個別檢測結果異常,重測后仍然異常,可能樣本本身有干擾成分,應離心后重新檢測或選擇其他方法進行檢測。
2.1 單個檢測項目結果為零或負數或增高,但重復單獨做此項目檢測時,結果無異常。
原因分析:試劑交叉污染。(1)試劑針攜帶污染,試劑針長期應用后表面氧化,引起針表面肉眼不可見粗糙,粘染試劑導致試劑交叉污染;(2)未合理安排測試順序。處理:做試劑針攜帶污染檢查,合理安排項目檢測順序。生化分析儀的攜帶污染是一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前一個項目污染后一個項目的試劑成分,直接參與后一個反應過程和改變反應條件等引起結果的誤差,在儀器參數設置中可以通過增加清洗步驟或改變測試通道順序等使交叉污染降到最低。
2.2 單個項目測試結果為零或負數或增高,重復檢測此項目測試結果仍然異常,但測試結果重復性好。
原因分析:(1)試劑失效;(2)校準過程和方式不當;(3)校準品變質。處理:(1)更換試劑;(2)檢查校準方式及校準過程是否恰當;(3)更換新批號試劑后,檢查吸光點,反應方向,上下界線等參數的設置是否正確;(4)更換校準品,重新定標。
原因分析:清洗機構造成的比色杯清洗不干凈,觀察可見反應盤上有水或泡沫溢出。(1)干燥噴嘴的干燥棒缺損,比色杯未擦拭干凈;(2)清洗機構管路漏氣、漏液、注射器密封性不良等真空不良致使廢液吸不干凈導致測試結果異常。處理:檢修清洗機構,觀察干燥捧是否損毀、各管道注射器是否有漏氣、漏液現象以及各泵閥開啟/閉合是否正常,作出相應處理。
原因分析:吸樣針堵塞或部份堵塞。細心觀察可見加樣針加樣后沖洗時,水不呈直線,水流斷續(xù)或成斜線,說明吸樣針內壁不光滑,有蛋白黏附。處理:用儀器配備的探針清潔金屬絲疏通吸樣針 (注意不能損傷樣品針內壁,否則對以后的樣品測定會存在加樣誤差的隱患),并用去蛋白酶的洗液清洗探針。在日常工作中,標本放至水浴箱至少10min,特別是一些凝血功能障礙的病人標本放置時間要延長至30min,關鍵是使離體的血液凝血過程充分完成,再在離心機的作用下使血清析出,保證有足夠的血清用量,也可以把血清轉移到儀器配套的樣品杯中,以免堵塞吸樣針。
原因分析:(1)單試劑項目結果異常,攪拌棒1可能有問題;(2)雙試劑的項目結果異常,攪拌捧1和2都可能有問題。當攪拌捧位置偏移或旋轉不良,導致反應不充分。處理:對攪拌捧及配套部件檢修。6所有速率法酶類項目(主波長340nm)結果異常如ALT、AST,等測試結果偏低甚至為零。
原因分析:光路因素造成的測試結果異常(1)燈泡老化;(2)比色杯臟污;(3)光窗脫落滲水;(4)反應槽臟污。處理:檢修光路系統(tǒng),確認燈泡是否使用超限;比色杯放置在堿性洗液中浸泡30分鐘;清洗反應槽,擦拭光窗;檢查水質是否符合要求。
本人在長期使用全自動分析儀的過程中體會到,為了保證儀器的正常運轉,必須由專人對儀器進行操作,定期對儀器進行日常維護和保養(yǎng),及時按規(guī)定更換儀器部件。儀器操作人員要善于從異常測檢數據中判斷故障原因,針對具體原因進行維修。不斷總結經驗,充分發(fā)揮該儀器特有的檢測作用,以保證檢驗結果真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