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婧,李興源,魏 巍
(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成都 610065)
超速保護器OPC(overspeed protection controller)是數(shù)字式電氣液壓DEH(digital electric hydraulic)調節(jié)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熱動系統(tǒng)(汽輪機及調速系統(tǒng))處于安全穩(wěn)定的運行狀態(tài)是機組超速保護的目標。當OPC的轉速是額定轉速的103%時,通過快速關閉調節(jié)汽閥可實現(xiàn)對機組的超速保護[1]。在單一故障模式下,通常根據(jù)OPC所在電網(wǎng)的情況靈活整定OPC的動作特性[2],但OPC控制策略的正確性需要在實際電網(wǎng)事故中進行校驗[3]。發(fā)電機組并網(wǎng)運行時,如果OPC控制策略選擇不當,不僅無法實現(xiàn)超速保護,而且會使汽門頻繁開關,產生“乓乓”現(xiàn)象,給機組軸系和熱力系統(tǒng)造成頻繁沖擊,嚴重影響機組安全,甚至可能使電網(wǎng)大規(guī)模地甩負荷,發(fā)生頻率振蕩或頻率失穩(wěn)事故,最終造成整個電網(wǎng)崩潰。
在電站汽輪機調速系統(tǒng)中常常包括時滯、慣性、干擾、死區(qū)和飽和等非線性環(huán)節(jié)[3]。模糊控制由于無需知道被控制對像的數(shù)學模型,具有較強的魯棒性等特點,廣泛應用于難于獲得精確數(shù)學模型、非線性和大滯后系統(tǒng)的控制。
生物免疫系統(tǒng)具有獨特的識別機制、強大的自適應和記憶功能,已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的重視。許多領域的科研人員對生物免疫系統(tǒng)中蘊含的機制和功能進行了深人研究,期望從中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適應性免疫應答過程中T細胞具有促進和抑制兩種作用,能保證免疫系統(tǒng)獲得較快的響應速度和足夠的穩(wěn)定性,這種調節(jié)機制可用來有效改進控制系統(tǒng)的性能[4~6]。
在以往的模糊控制器設計中,通常的控制準則是離線整定,其缺點是不能修改,適應性較差。本文在OPC動作引起系統(tǒng)振蕩的機理分析基礎上,結合模糊控制的原理實現(xiàn)對OPC動作邏輯的修改,并通過免疫算法結合國際通行的NETOMAC仿真軟件分析得到的模糊控制規(guī)則對其控制規(guī)則進行自適應整定從而抑制系統(tǒng)的振蕩,實際系統(tǒng)的仿真論證了該OPC附加控制的效果。
DEH的保護系統(tǒng)OPC功能設定為轉速達到103%n0時快關中壓調節(jié)汽閥;在n0×103%<n<n0×110%時,超速控制系統(tǒng)通過OPC電磁閥快關高、中壓調節(jié)汽閥,實現(xiàn)對機組的超速保護[7~10]。
OPC的簡單動作特性如圖1所示[11]。可知OPC實現(xiàn)的是典型的開環(huán)控制快關快開規(guī)律。
圖1 OPC簡單動作特性圖Fig.1 Simpl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OPC
OPC的基本動作描述如下:
通過邏輯電路控制調速和OPC動作的選擇,即當指令條件不滿足,OPC不動作時控制通路保持調速器調節(jié),由調速器的調頻環(huán)節(jié)進行跟蹤調節(jié);當指令條件達到,屏蔽調速器,控制通路轉到OPC邏輯,完全由OPC進行控制閥門。OPC的動作邏輯簡單類似于一個由轉速整定的二值電平控制模型,即轉速升至3090 r/min,由執(zhí)行機構動作,汽門全關;轉速降至3000 r/min,由執(zhí)行機構動作,閥門全開。
圖2表示OPC動作后系統(tǒng)的頻率振蕩,假如在t=0時,負荷突減,機組功率過剩,轉速上升。若一次調頻能力不足,轉速上升至3090 r/min,OPC動作,全占閥門控制,關閉高壓調節(jié)門和中壓調節(jié)門,轉速降低至3000 r/min,OPC動作全開閥門,由于存在慣性和時滯,機組轉組繼續(xù)下降,如果OPC的控制策略不當,有可能會下降至低頻減載的動作值,從而使轉速重新升高至OPC的動作值,如此造成系統(tǒng)頻率振蕩。
圖2 OPC動作下的頻率動態(tài)Fig.2 Frequency dynamics of OPC when operating
如圖1所示,OPC的動作是一個數(shù)字控制器,其動作邏輯是可以修改和整定的,見圖3,修改后的OPC動作特性中可以人為調整的參數(shù)有:
(1)上升階段和下降階段采取的控制策略;
(2)汽門最小開度x1;
(3)汽門最終開度x2;
(4)汽門關閉時間tno。
圖3 修改后的OPC動作特性圖Fig.3 Simpl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OPC after the revision
模糊控制是建立在人類思維具有模糊邏輯特性的基礎上的。其控制核心是在于它用具有模糊性的語言條件語句,作為控制規(guī)則去執(zhí)行控制。但模糊控制規(guī)則存在精度不高,自適應能力有限和易產生振蕩現(xiàn)象等問題,使模糊控制器的應用場合受到了很大限制。免疫是生物體的一種特性生理反應。生物的免疫系統(tǒng)對于外來侵犯的抗原,可產生相應的抗體來抵御??乖涂贵w結合后會產生一系列的反應,通過吞噬作用或產生特殊酶的作用而毀壞抗原。通過免疫控制的反饋機理對模糊控制規(guī)則的加權函數(shù)進行自適應調整,可在保持控制本身優(yōu)點的同時,也提高模糊控制的精度。
生物的免疫系統(tǒng)由淋巴細胞和抗體分子組成,淋巴細胞又由胸腺產生的T細胞(分別為輔助細胞TH和抑制細胞TS)和骨髓產生的B細胞組成,當抗原侵入機體并經過周圍細胞消化后,將信息傳遞給T細胞,即傳遞給TH和TS細胞,然后刺激B細胞,B細胞產生抗體以消除抗原。當抗原較多時,機體內的TH細胞也較多,而TS細胞卻較少,從而會產生較多的B細胞。隨著抗原的減少,體內TS細胞增多,它抑制了TH細胞的產生,而B細胞也隨著減少[12~14]反饋系統(tǒng)便趨于平衡。抑制機理和主反饋機理之間的相互協(xié)作,是通過免疫反饋機理對抗原的快速反應和穩(wěn)定免疫系統(tǒng)完成的[15],見圖4。
圖4 體液免疫響應過程示意圖Fig.4 Diagram of humoral immune respone process
生物信息系統(tǒng)的這些智能行為,為科學和工程領域提供了各種理論參考和技術方法?;谏鲜雒庖叻答佋恚鱾€領域的專家學者提出了多種免疫控制算法。比較典型一種的是模糊免疫控制算法:假設第k代的抗原數(shù)量為ε(k),由抗原刺激的TH細胞的輸出為TH(k),TS細胞對B細胞的影響為TS(k),則B細胞接收的總刺激為
其中TH(k)=k1ε(K)
TS(k)=k2f(S(k),ΔS(k))ε(k)
若以抗原的數(shù)量ε(k)作為偏差e(k),B細胞接收的總刺激S(k)作為控制輸入u(k),則有
本文采用上述模糊免疫反饋原理所設計的OPC附加控制器中的控制規(guī)則加權函數(shù)α(t)隨控制器輸出的變化而變化,具備自適應的功能。
由此,得到如下的反饋控制規(guī)律
其中kp1=K(1-ηf(u(k),Δu(k))),K=k1,K為控制反應速度,
事故前,貴陽南部電網(wǎng)發(fā)電出力為1050 MW,負荷為917 MW,通過青巖變向500 k V系統(tǒng)上網(wǎng)86 MW。事故中,解網(wǎng)后,貴陽南部電網(wǎng)因功率過剩,造成頻率上升,約5 s時上升到最高頻率(記錄到的最高頻率為51.44 Hz),爾后下降至最低頻率(46.47 Hz),隨后出現(xiàn)多次大幅波動,機組有功也在波動。
貴陽電廠8號和9號機組因機組過速跳閘保護(3100 r/min、0”關主汽門,機組跳閘)動作而造成機組跳閘。清鎮(zhèn)電廠7號和8號機組因機組過速保護OPC(3090 r/min、0”關調節(jié)汽門,機組不跳閘)動作造成功率波動,關閉調節(jié)汽門,7號機組功率的波動從200 MW降至0后,由于OPC保護在電網(wǎng)頻率降至50 Hz以下時,OPC返回,全打開調節(jié)汽門,造成功率又上升至200 MW,電網(wǎng)頻率上升至51.5 Hz,OPC又動作,機組調節(jié)汽門全關,功率的波動又從200 MW降至0,共重復19次。由于8號機組OPC動作后,8號機組機調節(jié)汽門的開度置為0,故在OPC第一次動作關閉調節(jié)汽門后,8號機組功率的波動從200 MW降至0后,由于OPC保護在電網(wǎng)頻率降至50 Hz以下時,OPC返回,不打開調節(jié)汽門,功率僅在0到20 MW間波動,共波動12次,直至逆功率保護動作,#8機跳閘。
圖5 貴陽南部電網(wǎng)故障前接線方式Fig.5 Connection mode of guiyang southern power grid before the fault
本文所設計的OPC附加模糊控制器結構如圖6所示。
圖6 OPC附加模糊控制器Fig.6 Fuzzy controller added to OPC
從OPC的動作條件及其引起系統(tǒng)振蕩機理分析可知,對OPC的控制信號中頻率變化和功率變化同等重要,因此本文在設計OPC的附加控制時,將頻率變化及頻率變化率同時作為模糊控制器的輸入,而功率變化信號對OPC的控制作用則體現(xiàn)在對控制規(guī)則加權函數(shù)α(t)的修正上,這樣既避免了模糊控制器輸入量導致的規(guī)則維數(shù)災,又可以在OPC的控制中同時計及頻率和功率的影響,更好地反饋系統(tǒng)的狀態(tài)。
在實際功頻電液調節(jié)系統(tǒng)中,本應測取汽輪機的實發(fā)功率,由于技術上的困難而采用了用發(fā)電機功率代替汽輪機功率。但由此而帶來的問題是反調現(xiàn)象的產生。在本文所設計的控制器中采用了發(fā)電機功率信號對加權函數(shù)進行修正,為避免上述反調現(xiàn)象的產生,引入轉速微分信號,把發(fā)電機功率信號校正成為汽輪機功率信號。
本文通過輸入頻率偏差和頻率偏差變化率,輸出OPC的閥門控制指令,采用模糊控制原理對OPC的控制邏輯進行整定。
4.1.1 模糊控制器的輸入變量和輸出變量
輸入變量為頻率偏差E和頻率偏差變化率ΔE,輸出變量為閥門開度指令u。
4.1.2 輸入變量和輸出變量的語言描述
ΔE和u的模糊集均為
[NB,NM,NS,O,PS,PM,PB]
E的模糊集為
[NB,NM,NS,NO,PO,PS,PM,PB]
E和ΔE的論域均為[-6,6],u的論域為[-7,7]。
4.1.3 模糊控制規(guī)則的確定
當誤差較大時,選擇控制量以盡快消除誤差為主;而當誤差較小時,選擇控制量要注意防止超調,以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為主要出發(fā)點。
根據(jù)以上原理,得到初始控制規(guī)則如表1所示。
表1 初始模糊控制規(guī)則Tab.1 Initial fuzzy control rules
以上得出的控制規(guī)則是經離線整定得出的,不能適應外界干擾條件的變化,因此本文把控制規(guī)則數(shù)字化,把語言變量值定義為相應的整數(shù)對應的控制基[16],選擇一個帶有加權因子調整控制規(guī)則的輸出量解析表達式
其中α(t)為調整函數(shù),又稱加權函數(shù)。
根據(jù)生物免疫系統(tǒng)的反饋規(guī)律可知免疫控制實際上是一個將比例系數(shù)采用模糊免疫調節(jié)的變比例控制,參數(shù)K控制反應速度,參數(shù)η控制穩(wěn)定效果。因此,合理的調整K和η,可以使系統(tǒng)響應加快,超調量減小,偏差[4]。
將功率變化ΔP作為模糊調節(jié)器的抗原,輸出的閥門指令u(t)作為模糊調節(jié)器的輸入。則有
令
f(·)采用模糊控制規(guī)則逼近。經仿真調整后取K=20為一固定比例系數(shù),η為控制穩(wěn)定效果調整系數(shù),這里設置為1。
首先將輸入變量u(k),Δu(k)模糊化,其基本論域分別定義為[-u,u]和[-Δu,Δu]。u的語言變量定義為NB,NM,NS,NO,PO,PS,PM,PB;Δu的語言變量定義為NB,NM,NS,PS,PM,PM,PB。描述模糊子集的隸屬函數(shù)均為正態(tài)分布型隸屬函數(shù)。
將對應的輸出變量f(·)在(-1,+1)區(qū)間采用正態(tài)分布型隸屬函數(shù)定義為NB,NM,NS,O,PS,PM,PB。依據(jù)OPC的動作原理并經仿真實驗調整,制定模糊控制規(guī)則共48條,具體內容如表2所示。
輸入量u(k),Δu(k)由模糊產生器映射為模糊集合后,經模糊推理及重心法去模糊,得到確定的輸出量f(·),然后代入上式,計算出α(k)。
表2 加權函數(shù)的調整控制規(guī)則Tab.2 Regulation control rules of weighting function
得到控制規(guī)則的自適應調整后,可存儲于OPC的控制邏輯中,實時控制時,不斷根據(jù)功率變化、頻率變化及其變化率進行掃描以查詢控制表得到相應的控制值。
本文利用2006-07-07貴陽南部電網(wǎng)故障及發(fā)生的OPC的動作過程,用NETOMAC程序建立原動機,調速器和OPC及其控制邏輯的詳細模型。圖7和8給出了仿真測試結果。
圖7 未投入OPC附加模糊控制器時的仿真圖Fig.7 Simulation results when not inputting the extra-OPC fuzzy controller
將本文所設計的OPC附加模糊控制器分別加入到清鎮(zhèn)電廠7號和8號機組OPC的控制策略中,得到的結果如圖8所示。
圖8 投入OPC附加模糊控制器后的仿真圖Fig.8 Simulation results when inputting the extra-OPC fuzzy controller
故障發(fā)生時,清鎮(zhèn)電廠7號機組的OPC完全代替調速器對汽輪機高中壓閥門進行控制,最終導致7號機組的有功功率大幅度波動,系統(tǒng)振蕩。對實際機組的動作特性進行仿真,得到故障時未加入OPC附加模糊控制器時貴陽南部電網(wǎng)頻率偏差、清鎮(zhèn)電廠7、8號機組的高壓閥門、中壓閥門以及有功功率的結果如圖7所示。
從圖7和圖8可以看出,采用控制規(guī)則的加權函數(shù)自適應調節(jié)的模糊控制器以后,系統(tǒng)不會出現(xiàn)切機,切負荷等情況,可以迅速穩(wěn)定系統(tǒng)頻率,較好地抑制系統(tǒng)振蕩。
本文基于OPC的動作原理及模糊免疫方法設計了OPC附加模糊控制器。該控制器設計方案可以有效解決汽輪機調速系統(tǒng)中的時滯,非線性及數(shù)學模型不易獲取的難點,易于編入OPC的控制邏輯中,便于工程實現(xiàn)。此控制器可根據(jù)系統(tǒng)頻率變化及頻率變化率得到閥門輸出指令,并根據(jù)功率的變化對控制規(guī)則加權函數(shù)進行自適應調整,具有一定的魯棒性。通過OPC簡單控制邏輯與本文所設計的控制器對比用Netomac仿真結果證明了其有效性。
[1] 肖增弘,徐豐.汽輪機數(shù)字式電液調節(jié)系統(tǒng)[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
[2] 宋銘,葉昭龍,何奉奎(Song Ming,Ye Zhaolong,He Fengkui).納雍發(fā)電總廠4#300MW機組OPC功能改造(Nayong power 4#300MW generator′s OPC function remoulding)[J].貴州電力技術(Guizhou Power Technology),2005,77(11):1-3.
[3] 王爽心,姜妍,李亞光(Wang Shuangxin,Jiang Yan,Li Yaguang).汽輪機調速系統(tǒng)模糊免疫PID控制的混沌優(yōu)化策略(Chaos optimization strategy on fuzzy-im-mune-PID control of turbine regulating system)[J].系統(tǒng)仿真學報(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2006,18(6):1729-1732.
[4] 王斌,李愛平(Wang Bin,Li Aiping).模糊免疫非線性PID控制的優(yōu)化設計(Optimal design of fuzzy immune nonlinear PID control)[J].控制工程(Control Engineering of China),2007,14(S):81-83,95.
[5] Perelson A S.Immune network theory[J].Immunological Review,1989,110(8):5-36.
[6] 王磊,潘進,焦李成(Wang Lei,Pan Jin,Jiao Licheng).免疫算法(The immune algorithm)[J].電子學報(Acta Electronica Sinica),2000,28(7):74-78.
[7] 田豐,張俊杰(Tian Feng,Zhang Junjie).大型機組電超速保護裝置綜述(Comment on over-speed protection control system of large size turbine unit)[J].國際電力(International Electric Power For China),2001,(4):13-18.
[8] 張鎮(zhèn)一,朱程濱(Zhang Zhenyi,Zhu Chengbin).電超速保護裝置的分析與評價(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overspeed protection device)[J].汽輪機技術(Turbine Technology),1995,37(6):321-326.
[9] 田豐,余天龍(Tian Feng,Yu Tianlong).大型機組甩負荷試驗若干問題的探討(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in load-rejection test of large size generating units)[J].電力建設(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2000,33(9):48-51.
[10]田豐,余天龍,歐堅,等(Tian Feng,Yu Tianlong,Ou Jian,et al).珠海電廠700MW機組超速限制系統(tǒng)特性分析(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to overspeed limiting system of 700 MW unit at Zhuhai power plant)[J].熱力發(fā)電(Thermal Power Generation),2001,(2):46-48,58.
[11]黃宗君,晁劍,李興源,等(Huang Zongjun,Chao Jian,Li Xingyuan,et al).貴陽南部電網(wǎng)高頻問題與超速保護器仿真研究(High frequency phenomenon caused by fault occurred in southern part of Guiyang power grid and simulation of overspeed protection controller)[J].電網(wǎng)技術(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7,31(15):26-32.
[12]廖亦凡,劉忠,侯玉寶(Liao Yifan,Liu Zhong,Hou Yubao).數(shù)字液壓系統(tǒng)的模糊免疫PID控制研究(Research on fuzzy immunity PID control of digital hydraulic system)[J].微計算機信息(Microcomputer Information),2008,24(5-1):68-69,7.
[13]江中央,蔡自興,龔濤(Jiang Zhongyang,Cai Zixing,Gong Tao).一種改進的模糊免疫反饋PID控制器(An improved fuzzy immune feedback PID controller)[J].控制工程(Control Engineering of China),2008,15(5):485-488.
[14]呂崗(LüGang).免疫算法及其應用研究(Study on Immune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D].北京:中國礦業(yè)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Beijing: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2003.
[15]鄭恩讓,回立川(Zheng Enrang,Hui Lichuan).免疫優(yōu)化模糊控制及其應用(Fuzzy control with immune optim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J].控制工程(Control Engineering of China),2006,13(5):460-462.
[16]周力,崔袆(Zhou Li,Cui Yi).一種帶折衷因子的FUZZY控制器的研究(Fuzzy controller with compromise factor)[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2004,19(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