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中國很多事情都很奇怪。
比如,北京下雨導致交通癱瘓,本來這是明明白白的市政工程設計問題,結果卻是雨的責任——“太大了”,成了老天爺?shù)膯栴}。
比如,發(fā)生在陜西的藥家鑫案,本來其就是殺人兇手,卻被很多專家說成了“他殺人的時候是在彈鋼琴”,好像藥家鑫因為彈鋼琴而殺人一樣,成了鋼琴的問題。
比如,道路兩邊不能停車,因為影響交通,你停放了就罰款200元。那怎么樣才不影響交通呢?答案是等我劃上線,將道路變成停車場就行了。劃上線,你交錢了,這個車停下來就不阻礙交通了。好像影不影響交通與道路無關,只與劃線收費有關。
我們都知道這些“比如”很幼稚,但是這些“比如”卻依然在我們身邊不斷上演,最近關于生乳標準的爭論就是其中一例。有兩派觀點:一派說,中國養(yǎng)牛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標準要下降,要保護農民的利益;一派說,標準下降會導致生奶質量下降,這是歷史的倒退。
不管怎么說,最終結果是:標準還是下降了。為什么?要保護農民的利益??!在這里,農民利益無疑成了一個最大的擋箭牌,讓那些指責標準下降的專家學者一時語塞,無以應答。問題是,收低質量的生奶,農民就掙錢了嗎?肯定不然。因為低質量的生奶價格也低,這是市場規(guī)律。
給上面談民生,給下面講規(guī)律,于是農民成了低標準的冤大頭,給人的印象就是中國農民養(yǎng)不好牛。這似乎與城市建設和老天爺、藥家鑫和鋼琴的問題一樣,風馬牛不相及??墒?,在很多專家的心里,“關公戰(zhàn)秦瓊”是他的常識,是他的智慧。
有人說是企業(yè)綁架了標準制定部門,我們無法糾察這其中有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是企業(yè)要利潤,最好的結果就是奶源價格低,產品價格高,這確實是現(xiàn)實。這一高一低,利潤就大了。
可是,養(yǎng)牛也要成本,要有好奶源,成本自然就高。雖然銷售的價格也不會低,但是企業(yè)就實現(xiàn)不了奶源價格低而導致的高利潤了。所以,企業(yè)綁架標準的說法并非子虛烏有,從理論上講,別人的懷疑和猜測是有一定依據(jù)的。
資本是血淋淋的!馬克思說這話的時候可能挺輕松,可是到了中國乳業(yè),我們卻無法輕松,因為那關系到13 億人的生命健康。
2008年,我們已經血淋淋了一次,難道要讓中國乳業(yè)“9.11”重演嗎?從今天的標準制定來看,有關部門是好了傷疤忘了痛,很多企業(yè)也是如此。
現(xiàn)在,面粉摻雜增白劑、轉基因植物油、轉基因大米、地溝油等問題不斷出現(xiàn),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了。這也是血淋淋的資本問題。若人為了錢沒有了底線,損害的不是一群人,而是一個民族。
問題的表象是錢的問題,本質卻是社會價值觀的問題。我們這個社會為了錢不顧人民的生命了!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為了我們能夠喝上高質量的牛奶,建議有關部門放下架子,重新修訂標準。那將是中國之福、民族之福、您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