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硯銘曰:“體自渾樸,質(zhì)自堅硬。雖不能言,有言必應?!彪`書,下署“癸未菊月澄懷主人題”九字行書。另有“古希”及“松齋”連珠小印,字跡不同,當屬后刻。松齋者多,亦不可考。故宮有張廷玉銘長方抄手端硯,銘文亦隸書,風格與此相同而筆劃稍弱,彼有雙胞胎,許修直硯譜有銘文相同而硯體略異者,吾皆未睹原物,不知孰是或俱不是。硯隨形而作,荷葉樣,兩枝,一為硯堂,一為硯池,蔓莖相纏,周圍碎刀琢之,制作古樸。色棕灰,略泛綠意,不詳何石,表層沁作灰白色。此早年得之天津古肆者,于一堆破硯中檢出。
癸未當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張廷玉三十二歲,據(jù)《澄懷主人自訂年譜》,時張氏授翰林院檢討,奉旨充《康熙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后蒙康熙賜書“澄懷”二字,雍正賜園而有澄懷園號,此作澄懷主人,當是先有其號。
張廷玉字衡臣,號研齋、澄懷居士、澄懷主人、澄懷老人??滴跞拍赀M士,歷任檢討,內(nèi)閣學士,刑、戶、禮、吏部侍郎、尚書,官至文淵閣、文華殿、保和殿大學士兼署吏部尚書、軍機大臣,加太保??滴跛氖哪暧}傳經(jīng)堂扁額,五十二年蒙賜書“澄懷”二字,雍正三年以賜園名之,園在圓明園東半里許,故齋號亦有傳經(jīng)堂、澄懷園者。晚求榮反遭辱,既卒仍得與侑享之典,謚文和,得配太廟。歷康、雍、乾三朝,備受雍正、乾隆倚重,賜子爵,旋晉伯爵,開清代漢族文臣封侯伯先例,富貴尊寵為清季漢臣之最。三代榮顯。清吳振棫《養(yǎng)吉齋從錄》曰:“張英(父)、張廷玉、張廷瓚(按此人無載)、張廷璐(弟)、張若靄(子)、張若澄(子),一門之內(nèi),祖父子孫先后相繼入直南書房,自康熙至乾隆經(jīng)數(shù)十年之久,此他氏所未有也?!敝鞒志幾搿肚迨プ鎸嶄洝贰肚迨雷趯嶄洝返?,修纂《明史》。并充三禮館、明史館、國史館、會典館總裁。著有《傳經(jīng)堂集》《焚余集》《澄懷園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