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詠梅
(烏魯木齊市技工學校,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6)
中等職業(yè)教育是培養(yǎng)面向工廠企業(yè)生產第一線、既有一定專業(yè)理論知識又有熟練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中高級技能人才。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yè)知識和熟練的職業(yè)技能是每一個中職學生所應具有的,而且還應具有繼續(xù)學習的能力和適應職業(yè)變化的能力。因此,作為中職院校的教師,在教學中如何能做好教學和實踐有機結合,成為一個很重要的研究課題。筆者在承擔了機電專業(yè)三個班的《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課程中,從一開始的照本宣科,到能實踐與理論有機結合的教學過程,總結了一些心得,和大家一起探討。
事實表明,長時間的理論教學對機電專業(yè)班學生是不適宜的,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信心,使教學工作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而采用先動手實踐,獲得感性認識,再輔之以理論與原理,對于基礎差的技校學生是比較實際的,它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興趣。
《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這門課程由四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是常用低壓電器的結構、原理與維修,第二單元是電力拖動基本控制線路的安裝、調試與維修。以上兩個單元內容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只有掌握了常用電器的構造及用途,才能恰當地選擇電器類型與型號,才能及時排除設備運行時出現的故障。只有掌握了常見的基本控制線路,才能由淺入深地認識較復雜的控制線路,才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地按要求設計所需的控制線路,也為學生掌握第三單元常見機床控制線路打下基礎。對于第三單元,因為是常見機床,可以帶學生到車間實地參觀,對著實物講解線路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第四單元,則要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來適度地講解。
但事實上,如果在講完前面的電器知識才介紹控制線路,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先簡單介紹一些與控制線路有關的知識后,讓學生按照線路圖進行安裝接線的實習操作。比如,可以將“接觸器自鎖正轉線路”作為基礎,在簡單介紹低壓斷路器、按鈕、熔斷器、接觸器、熱繼電器等電器的符號、作用和結構后,讓學生進行安裝接線和通電試驗的實習訓練,讓學生了解這些電器的實際應用和工作情況,再在實操過程中輔以理論知識的深化。教師根據具體的電路,在適當的時機滲透必要的基礎理論,使學生在興趣中接受與鞏固基礎理論知識,然后引導他們反過來用理論去指導、解釋實踐現象。這樣,一方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求知欲,從而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技工學校學生的素質大多不如普高學生,根據他們理論接受力差而喜歡動手操作的特點,抓住學生對動手操作有興趣這個突破點,擴大他們的興趣范圍,引導他們學習專業(yè)理論。教學中,應盡可能少講繁鎖的理論,因為多數學生不但不能很好地接受理論知識,反而會影響他們學習本課程的信心,對多數學生起了得不償失的作用,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失去興趣,教學難度將增大,教師要開動腦筋,盡可能為學生組織一些與書本知識有聯系的教學實踐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同時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在講接觸器的結構和作用時,老師先將各部件拆卸和按其所起作用進行講解,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將接觸器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按老師所示范的順序拆卸,對拆卸下來的每個部件進行整理,熟悉各部件故障處理方法,然后再按逆序方向組裝回原形。講解其工作原理時,先將線圈通電試驗,讓學生們觀察接觸器的工作情況,強調觀察常開常閉觸頭的動作情況,強調選擇線圈電壓與線路電壓要相同。這樣通過教學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學生通過自己動手,能較快地認識接觸器內部各元件,掌握其工作原理,從而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進行實物與演示教學,多媒體課件解說,分組討論,啟發(fā)引導等形式,避免死板或千篇一律,使學生能夠充分地動腦、動口、動手;重視興趣活動、加強信息交流,讓學生愿學樂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一般電力拖動教材在組織《電力拖動控制線路》內容上基本上按電動機控制基本環(huán)節(jié)展開,但在形式上幾乎千篇一律地先給出原理圖紙然后再分析線路工作原理,缺乏學科內在知識結構聯系,結果是學生了解這個電路,但不知道這個電路是怎么來的,為了掌握它,只得死記硬背圖紙。這樣,大大削弱了學生的電路設計應用能力,對后續(xù)課程教學也不利。因此,加強學科內在知識結構聯系目的就在于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
首先,重點學好電動機自鎖控制、聯鎖控制及順序控制內容。利用一般方法將這些電路結構原理講透,做好技能訓練,使學生有一定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基礎。
其次,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問題方法。
再次,對學生進行語言和思想訓練。
總之,隨著經濟發(fā)展,技術不斷更新,教材改革與建設必須與時俱進,教學方法手段也應不斷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