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力
(湖南文理學(xué)院,湖南 常德 415000)
語言是表達思想的工具,修辭則是語言表達的藝術(shù)。表意確切,表達新穎應(yīng)該是修辭的主旨。為達此目的,首先,表達內(nèi)容必須豐富深刻。而在此之后根據(jù)文體的修辭要求,適當運用修辭手段,即通常所說的修辭格就顯得尤為重要。關(guān)于修辭格,依據(jù)所使用的手段不同,主要可分為:使用語音手段的修辭格;使用詞匯手段的修辭格;使用句法手段的修辭格三大類。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到今天的當代美國文學(xué)中,有兩部小說經(jīng)過三十多年時間的考驗,已被認為是“現(xiàn)代經(jīng)典”:一部是黑人作家拉爾夫·艾里森的《看不見的人》,另一部就是《麥田里的守望者》。本書以文中的主人公——霍爾頓自述的口吻講述了他被學(xué)校開除后在紐約城游蕩將近兩晝夜的經(jīng)歷和內(nèi)心感受。它不僅生動細致地描繪了一個不安現(xiàn)狀的中產(chǎn)階級子弟彷徨苦悶、憤世孤獨的精神世界和青少年特有的極其矛盾的心理特征,同時,也批判了成人社會的虛偽和做作。J.D.塞林格是美國當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充滿了神秘色彩?!尔溙锢锏氖赝摺肥瞧湮ㄒ灰徊块L篇小說,然而這部小說在美國當代文學(xué)界和讀者中引起了巨大反響。除了作品的主題深刻地揭示了二戰(zhàn)結(jié)束以后,美國發(fā)達的科技、富裕的物質(zhì)生活背后隱藏著巨大的精神危機,大量修辭格在小說中的妙用為小說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英語的明喻是英語中運用最為廣泛的一種修辭格,在文學(xué)作品中尤其如此?!队⒄Z實用修辭學(xué)》中定義明喻是一種“表現(xiàn)一事物像另一事物”的修辭格。明喻的精髓就在于用喻體來比喻主體。英語的主體有兩種說法:一是primary term;二是tenor 。喻體也有兩種說法:一是 secondary term;二是 vehicle。明喻中的主體就是我們意欲表現(xiàn)的事物。這種事物,我們當然可以直接的不加任何修飾的敘述出來。《麥田里的守望者》中明喻的使用有個顯著的特點,在于作者通常將明喻用于修飾主人公的內(nèi)心獨白。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
(1)December was cold as a witch’s teat.
(2)She was sitting smack in the middle of the bed, outside the covers, with her legs folded like one of those Yogi guys.
例句(1)和(2)是主人公霍爾頓在不同心情與環(huán)境下的獨白,是典型的明喻修辭格。從屬連接詞as和like將主體和喻體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例句(1)中提到的主體December(十二月)清楚的介紹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而喻體a witch’s teat(巫婆的奶頭)則明確的反映了主人公此刻的內(nèi)心情感——生在這冷漠與邪惡的世界有多么痛苦!例句(2)是霍爾頓描述自己最心愛的妹妹菲比的一段文字。菲比在霍爾頓的心中是天真與純潔的象征。因此,在這個句子里,作者把菲比化身成印度的修行僧。在塞林格寫作這部作品的時候,他迷戀上了東方的禪學(xué)和道教,這是塞林格不自覺地把他的宗教傾向通過明喻這種修辭格反映到了作品當中。這兩個明喻的使用,使讀者深刻體會到主人公由于內(nèi)心情感的變化而引起的語言表達的差異。
隱喻是一種隱含著比喻的修辭格。其通常和基本的用法是,表述某一事物的詞或者詞組被用來比喻另外的事物。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說 “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of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在隱喻的使用中,本體和喻體的關(guān)系顯得更加緊密。因為,這種比喻是隱藏著的。小說中的隱喻多用于修飾主人公的長輩,是為了表現(xiàn)霍爾頓對成人世界的虛偽的厭惡與無奈。
(3)Life is a game, boy. Life is a game that one play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例句(3)是霍爾頓的老師Mr. Spencer 對霍爾頓的 “好心忠告”。
霍爾頓本想通過與老師的談話來解答內(nèi)心對社會的迷惑與彷徨,然而,作為這虛偽的成人世界中一分子,Mr. Spencer 給他指明的方向卻是讓他把生命(life)視作是一場必須遵守規(guī)則的游戲(game)。例句(3)運用典型的隱喻修辭手法,即絕不使用“as”“l(fā)ike”之類的比喻詞,用“is”表現(xiàn)了Mr. Spencer對于成人世界的完全妥協(xié)和霍爾頓停止從老師那里探索真相的斬釘截鐵。正是成人世界的“卑劣與虛偽”,才促使霍爾頓甘愿做一名麥田里的守望者,他期望能以自己的力量來保護天真純潔的孩子,守護他們避免摔下成人世界的峭壁懸崖。
平行結(jié)構(gòu),即漢語修辭中的排比,是并列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意義相關(guān)或并重, 語氣一致的詞、短語或句子來表達相關(guān)或相連的事物。其結(jié)構(gòu)整齊, 節(jié)奏鮮明, 條理清晰, 很有說服力和感染力。這種表達情感的方式通常出現(xiàn)在詩歌和散文中,然而小說中的平行結(jié)構(gòu)同樣對表達主人公和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們看下面的這個例子:
(4)You never saw anybody nod as much in your life as old Spencer did. You never knew if he was nodding a lot because he was thinking and all, or just because he was a nice old guy that didn't know his ass from his elbow.
例句(4)描述了霍爾頓的老師old Spencer 在與霍爾頓談話時的肢體語言。“你這輩子再也沒有見過還有誰比他更會點頭。你也沒法知道他一個勁兒點頭是由于他在動腦筋思考呢,還是由于他只是個挺不錯的老家伙,連自己的屁股和胳膊都分不清了”。例句(4)用了一套平行結(jié)構(gòu)“You never...”和一套從屬平行結(jié)構(gòu)“because...”表達了霍爾頓作為迷惑、彷徨的青少年的代表,對成年人的極度失望:成年人在自己生活都不能處理好的情況下,孩子們怎么指望他們幫忙?這種強烈的情感,作者通過兩套平行結(jié)構(gòu)細致又生動的表達了出來。
夸張,是故意夸大或故意縮小以表達某種強烈的感情或產(chǎn)生一種深刻印象,其最大的特點當然是“言過其實”。一般說來, 夸張是注重氣氛的渲染和感情的抒發(fā), 而不注重對客觀事實的表述??鋸埦褪菫榱瞬皇箓鬏?shù)男畔⒃馐軗p失的一種有效的語言中介手段。這種具有感染力的語言中介,我們把它歸于語言的藝術(shù)中介范疇。在《麥田里的守望者》中,數(shù)詞的大量使用是塞林格對于夸張修辭手法的最好體現(xiàn)。
(5)I dropped about a thousand hints, but I couldn’t get rid of him.
(6) He’d already told me about is a hundred times.
例句(5)和(6)是描述霍爾頓與他的同學(xué)Ackley在一起的一個片段?;魻栴D對這個外形邋遢,內(nèi)心空虛的同齡少年厭惡至極,他認為在同齡人中也很難找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他們一般也都流于世俗,活得無聊空虛?!皌housand”,“hundred” 等表數(shù)字的詞語常用來取得強烈的夸大的修辭效果。一般數(shù)字的多少或大小沒有確切的界限,只是用于表達極致。只有運用夸張的語言,才能淋漓盡致地傳達說話者的感情。夸張在很大的程度上涉及的是人的情感世界,并設(shè)法感染受話者,以此渲染氣氛,加深印象,從而提高作品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在這部描寫霍爾頓這樣一個中產(chǎn)階級子弟苦悶、彷徨的精神世界的作品中,塞林格道出了自己的心聲,描繪了當時社會的精神狀態(tài)。塞林格惟妙惟肖地表達出主人公以及作者本人的真實感受,簡單的直白不足以表達他的激動情緒,因而要巧妙地借助各種修辭手段,把他的感情淋漓盡致地展示給了讀者。任何修辭方法的運用只有和一定的語境相適應(yīng), 才能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其修辭作用,充分地顯示出修辭效果及魅力。大量修辭格的使用,是塞林格在試圖通過書中的人物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他的這種嘗試在當時乃至當今都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它提醒人們:人活著除了物質(zhì)生活以外,還要有精神上的追求。
我們緬懷塞林格這位文學(xué)巨匠,也希望借此有更多的讀者關(guān)注這部作品,因為《麥田里的守望者》實在是一部充滿魅力與智慧的杰作。
參考文獻:
[1]李鑫華.英語修辭格詳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潘紹嶂 .英語修辭與寫作[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xué)出版社,1998.
[3]黃任.英語修辭與寫作[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