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輝,莊友梅,姜 濤,王艷梅,木合塔爾·霍加*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口腔頜面外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2.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動物實驗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對實驗動物進行麻醉時,我們需要根據(jù)實驗的設計要求選擇一種適合的麻醉方案,使麻醉深度符合實驗的要求,麻醉藥的作用時長適中,并確保動物在實驗過程中的麻醉安全。我們在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期間對76只實驗兔采用阿托品、氯胺酮與安定靜脈復合麻醉,取得良好效果。
1.1 實驗動物的選擇 實驗動物及分組:選取新西蘭大白兔76只(新疆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4~5個月齡,體重1.8~2.7 kg,雌雄不限,單籠普通顆粒飼料喂養(yǎng)。隨機分為A組(阿托品氯胺酮安定復合麻醉組)、B組(戊巴比妥鈉麻醉組),每組38只。實驗前觀察確認兔唇活動正常,無面癱表現(xiàn)。
1.2 麻醉藥物及麻醉方法
1.2.1 麻醉藥物及配制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天津藥業(yè)集團新鄭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1ml:0.5mg,批號091207);安定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批號100807,規(guī)格2ml:10mg);氯胺酮注射液(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00716,規(guī)格2 ml:0.1 g)。取2支氯胺酮注射液,2支安定注射液,1支阿托品注射液以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至20 ml備用(氯胺酮1%,安定0.1%)。戊巴比妥鈉由上海化學試劑采購供應站分裝廠提供,批號87-02-22,配制成3%水溶液待用。
1.2.2 麻醉及手術方法 實驗兔的麻醉由兩人協(xié)作完成。以22#靜脈留置針行兔耳緣靜脈穿刺,成功后緩慢慢推注麻藥,并一邊注射,一邊觀察動物的角膜反射、肌松程度和疼痛反應,達到實驗所需麻醉狀態(tài)時,立即停止藥物的注射。麻醉成功后將套管針保留并用膠布妥善固定于兔耳,以方便術中給藥。A組給予阿托品,氯胺酮和安定混合液2~4 ml/kg經耳緣靜脈給藥。B組給予3%戊巴比妥鈉30 mg/kg靜脈麻醉。麻醉成功后消毒鋪巾,保護兔眼角膜,在瞼緣下2 cm設計平行瞼緣切口,長約3 cm,剪開皮膚,手術顯微鏡下顯露分離兔面神經上頰支建立兔面神經缺損修復模型。建模完成后絲線關閉皮膚創(chuàng)口,手術時間長度30~45 min。如術中發(fā)現(xiàn)兔有蘇醒躁動征象時可通過耳緣靜脈留置針緩慢追加麻醉藥物。
1.3 麻醉效果判定
1.3.1 有效麻醉判斷 呼吸平穩(wěn)而緩慢,角膜反射減弱或消失,骨骼肌松弛,手術切割及牽拉神經時動物無反應。
1.3.2 追加藥物時機的判斷 動物開始出現(xiàn)煩躁不安,對疼痛刺激有掙扎反應。
1.4 觀測指標 術中監(jiān)測動物呼吸、心率,記錄首次麻醉起效時間、維持時間、藥物用量、麻醉死亡數(shù)量。若動物出現(xiàn)麻醉意外,則以同品系同月齡健康動物代替該動物重新實驗并記錄數(shù)據(jù)。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分析,對兩組新西蘭大白兔麻醉時間進行兩獨立樣本t檢驗,兩組新西蘭大白兔死亡率進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麻醉時間 兩組術中麻醉維持時間比較A組麻醉維持時間為(35.2±5.3)min,B組麻醉維持時間為(70.5±7.5)min,兩組術中麻醉維持時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69,P<0.05)。
2.2 兩組麻醉死亡率比較 A組術中未見因麻醉意外死亡,B組有6只家兔術中發(fā)生麻醉意外經搶救無效死亡(6/38),兩組麻醉死亡率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67,P<0.05)。
家兔易于獲得、便于飼養(yǎng)、性情較溫順、抗病能力強,其面部表情肌相對發(fā)達,面部胡須運動明顯,便于比較觀察,其面神經上頰支較長,直徑相對較粗,且位置表淺容易定位,方便在手術顯微鏡下吻合神經及術后進行電生理學及組織病理學等一系列檢測,因此,家兔是面神經缺損修復動物模型的理想選擇。手術建立兔面神經上頰支缺損修復模型的時間為30~45 min,所以選擇一種合適的麻醉方案對家兔施行面神經顯微外科手術,術中麻醉尤為關鍵,要求麻醉深度適中,麻醉維持時間與手術時間相當。
戊巴比妥鈉用于兔全身麻醉,可獲較長麻醉時間,但動物個體間差異較大,戊巴比妥鈉對呼吸、循環(huán)抑制較嚴重,用于兔、鼠類死亡率較高[1]。本實驗中戊巴比妥鈉靜脈麻醉組的麻醉時間較阿托品、氯胺酮和安定靜脈麻醉組長。但由于戊巴比妥鈉對呼吸的抑制程度與劑量和靜脈注射速度有關,注射速度越快,呼吸抑制、停止的發(fā)生率越高[2]。本實驗中戊巴比妥鈉麻醉組由于在實驗初期麻醉技巧掌握不足,在實驗中未能很好控制給藥速度和觀察動物在麻醉過程中的反應,有3例家兔死亡因給藥速度過快,3例家兔死亡因麻醉過深造成。因此戊巴比妥鈉麻醉藥的注射速度必須緩慢,并且要密切觀察麻醉反應,不能單純以參考劑量作為用藥劑量的依據(jù)。
氯胺酮[3]是一種具有鎮(zhèn)痛作用的靜脈麻醉藥,對交感神經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有興奮作用,但對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大劑量、快速給藥可出現(xiàn)呼吸抑制和呼吸暫停,單獨使用可有唾液、氣管和支氣管分泌物增多,骨骼肌緊張等副作用??鼓憠A藥阿托品作為麻醉輔助藥,可解除麻醉藥物導致的平滑肌痙攣,抑制腺體分泌等癥狀,用于復合麻醉中,能更好地預防麻醉過深的發(fā)生。安定[4]是一種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tǒng)而達到緩解過度興奮和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藥物。因所用劑量不同而出現(xiàn)不同的藥理作用,小劑量時主要起鎮(zhèn)靜作用,隨著劑量加大,依次出現(xiàn)催眠、抗驚厥和麻醉作用。采用阿托品安定氯胺酮復合麻醉時,藥物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減少副作用。本實驗中該復合靜脈麻醉方案麻醉時間與本實驗中建模時間相當,方便試驗中連續(xù)處理數(shù)個動物,滿足了建模對麻醉的要求。
由于家兔個體間差異的存在,家兔術中常需再次給藥。給藥途徑可選擇靜脈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的方法給藥,但后兩種給藥方式起效時間均較靜脈注射給藥慢。由于建立兔面神經上頰支缺損修復模型時手術野位于家兔頭面部,消毒鋪巾手術開始后如果需耳緣靜脈給藥將干擾手術野,同時延長手術時間。本實驗麻醉過程中通過保留的22#靜脈留置針術中給藥具有起效快,不干擾家兔頭面部手術野的優(yōu)點。
綜上所述,阿托品、氯胺酮和地西泮聯(lián)合應用進行家兔麻醉,可優(yōu)勢互補、減輕各自的不良反應、增強麻醉效果、延長麻醉時間、鎮(zhèn)痛,肌肉松弛效果良好,并使單獨用藥的劑量減少,減輕毒性反應。與單獨運用戊巴比妥鈉麻醉相比安全性高,適合于手術時間為30 min左右的家兔外科手術。同時,術中通過保留固定靜脈留置針于家兔耳部,可方便手術中追加給藥,并且不干擾家兔頭面部手術野,尤其適合手術野位于家兔頭面部的手術。
[1]胡同增,張自云.實驗外科麻醉[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90.
[2]魏 泓.醫(yī)用實驗動物[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58-260.
[3]劉合年,黃曉新.麻醉與心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148.
[4]楊寶峰,蘇定馮.藥理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