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河
樂作人才梯和橋
○王曉河
“直腰為人梯,彎腰為人橋”,總后勤部副部長秦銀河這樣評價著名分子遺傳學家、我國生物工程奠基人之一、軍事醫(yī)學科學院一級研究員黃翠芬的高尚品德。不容易爭到的出國名額,黃翠芬讓給有發(fā)展?jié)摿Φ闹心曛R分子,自己則以探親的名義,自費去美國考察。她還發(fā)動在國內外結識的朋友、老師、同事,千方百計地打通各種渠道,先后把幾十位優(yōu)秀的年輕人介紹出國進修學習,同時又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條件,吸引學成后的年輕人回國建功立業(yè)。愛才惜才,甘做人梯和人橋,此種精神當大力弘揚。
作人梯,要蹲下,讓人才踏著自己的肩膀上去;作人橋,要彎腰,讓人才踩著自己的身體走過去,境界誠可貴,精神殊可嘉。我們的事業(yè)需要大量的人才,既需要我們放開眼界識人才,也需要敢為事業(yè)用人才,更需要蹲身彎腰渡人才。
作為領導和先哲,不僅要愛才惜才,樂為人才鼓與呼,更要幫才助才,身體力行為人才搭橋鋪路。這需要寬闊的胸襟和境界,日中天有時要急流勇退,騰出位子、讓出場子,讓人才登臺上位,自己甘做配角,為人才牽馬墜蹬;花正紅有時要“俏也不爭春”,讓出名譽和機會,讓人才嶄露頭角、施展身手,甘做綠葉扶紅花?!爱敶吷蓖踹x,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于一身,一生做過多次選擇,他作出的人生第六次抉擇,是他人生中最燦爛的抉擇:讓年輕人的思想開出鮮花,一年把三位不同年齡段的年輕人同時推上研究室主任的位子。他說,“伏櫪老驥”最好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實現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壯志。他衡量自己貢獻大小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發(fā)現了多少年輕才俊。
樂做人才梯和橋,目的是渡人,不但要有渡人之胸,還要有渡人之勇,勇于沖開壁壘、打破框框,破格用人才?!俺源箦侊垺辈恍?,就要“開小灶”;論資排輩壓制人才,就要打破成規(guī)。華羅庚成為偉大的數學家,固然有個人的勤奮努力,更在于先輩和領導慧眼識才的破格培養(yǎng)、使用和提拔,1931年華羅庚為熊慶來所識,被破格聘請到清華算學系工作;1933年,清華大學理學院將華羅庚從屬于職員系統的圖書室助理員調任為屬于教員系統的助教;1934年,學校再次把他從助教破格提拔為教員;1938年,華羅庚越過了講師、副教授,又一次被破格聘為西南聯大也是清華大學數學系的教授。華羅庚幾次破格,一次一個階梯,一個階梯一個飛躍,使得他如魚得水,茁壯成長。
人才輩出,既需后者繼往開來,也需前者引領扶持,作人梯人橋是題中應有之義,需要的是高潔堅固。著意化為橋,躬身作人梯,那是無私的奉獻,那是摯愛的情懷,無需投桃報李,不求謝恩私門,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只求人才脫穎而出。這是大境界、大胸懷、大作為,然而也有人不做此為此想,在人才培養(yǎng)上存在太多的功利思想、名利思想,如有的把培養(yǎng)人才作為爭名奪利的籌碼,有的把優(yōu)秀人作為自己上升的墊腳石,誤人肥己,禍國害業(yè)。清朝龔自珍有詩云:“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弊鳛辄h的組織人事工作者,應該放大胸懷,提升境界,誠心誠意,蹲身彎腰,甘為人才梯和橋。
(作者單位 河北省安平縣人大委員會)
(責任編輯 張 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