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健,李敏慧
(1.泗縣第二中學,安徽 宿州 234300;2.安慶市高琦小學,安徽 安慶 246133)
儒德結合的中學道德教育模式探析
——基于安徽省泗縣二中的調查分析
孫 健1,李敏慧2
(1.泗縣第二中學,安徽 宿州 234300;2.安慶市高琦小學,安徽 安慶 246133)
道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要求。安徽省泗縣二中以儒家文化為底蘊,開創(chuàng)了儒德結合的道德教育模式:構建和雅文化、禮樂文化、忠孝文化和智信文化等精品校園文化;實施誦讀經(jīng)典、聆聽音樂、砥礪品行、詩意校園、健康心理、課間跑步唱歌、自主開班會和班設校長助理等立體德育。以儒家文化作底蘊,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對道德品質的塑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學道德教育;儒家文化;立體德育
道德教育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關注道德教育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普遍趨勢。經(jīng)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網(wǎng)絡化飛速發(fā)展的趨勢,對處于身心成長階段的青少年產(chǎn)生重要影響。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養(yǎng)既有國際視野,又有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主義精神的青少年學生,已成為擺在學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緊迫課題。安徽省泗縣二中近年來以儒家文化為底蘊,在德育建設方面獨辟蹊徑,開創(chuàng)了儒德結合的道德教育模式。
儒為國之本,和為儒之尊?!昂驼?,天下之大道也。”泗縣二中提出了“同事和敬、上下和暢、心境和悅、內外和順、整體和諧”的“和文化”理念,并以“雅”為落腳點,在全校全面落實。在同事關系方面,相互謙遜禮讓、心氣平和。在領導與群眾關系方面,學校善于溝通,“大家事大家提,大家事大家議,大家事大家辦”,對話渠道暢通,民主氣氛濃郁。泗縣二中人強調通過改變自我來改變世界,做到善教、樂教。在處理內外關系上,二中人對內和睦,對外和諧,體現(xiàn)包容開放的胸襟。泗縣二中的師生自身和悅、彼此敬愛、整體和諧,為學校更好更快地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與條件。
“雅文化”是“和文化”精神內核的外在表達。2009年,泗縣二中創(chuàng)建了第一屆博雅女子班,提出了培養(yǎng) “外表優(yōu)雅、內涵博雅、談吐文雅、舉止典雅、氣質高雅”的現(xiàn)代知識女性的人才教育目標,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將這個目標推廣到塑造全體學生。學校還提出了“和聲細語展淑女形象,禮讓謙恭顯紳士風范”“做秀外慧中人,行溫文爾雅事”等口號,通過“校園風雅作文大賽”、“感動校園人物評選”、“文明禮儀教育”、“做紳士淑女”等活動,為校園文化建設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立于禮,成于樂?!笨鬃油ㄟ^禮樂實現(xiàn)“教化”的觀念,對我們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有著很深刻的啟示。 泗縣二中把禮儀教育和日常行為規(guī)范結合起來,寓禮儀教育于各種活動和各科教學之中。從抓禮儀教育入手,將禮儀品德教育制度化、經(jīng)?;?,促進良好品德的養(yǎng)成。開展 “互敬愛,互問好 ”“講秩序,講衛(wèi)生”“正形象,正行為 ”和“尊師長、知感恩、有誠意、講誠信 ”等文明禮儀系列教育活動,舉辦“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禮儀品德先進個人評選”等活動,遴選禮儀形象大使、文明禮儀標兵等,予以表彰。
泗縣二中重視“以樂為教”,采取了多種措施。班有班歌,校有校歌;每個時段學校都設計不同的歌曲,讓學生在歌聲中陶冶性情,慰藉心靈。
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孝、忠是中國社會基礎性的道德價值觀。在人口老齡化、獨生子女普遍化的今天,讓孝文化走進校園,越來越具有緊迫性。為此,泗縣二中提出建構孝文化的理念,采取了多種積極有效的措施,例如,利用校會、班會等形式進行孝文化宣傳;通過評比“校園十大孝星”,樹立榜樣。
孝道教育重在實踐,學生只有真實地行動,才會有深切的情感體驗。泗縣二中引導師生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以各種方式向父母和長輩表達孝心。
儒家文化在強調“孝文化”的同時,更注重從對國家民族責任感的高度,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學校開展了大量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如“唱紅歌”“社區(qū)服務”“祭掃烈士陵園”等,倡導“奉獻社會、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觀。
“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薄叭硕鵁o信,不知其可也?!痹谌逦幕?,“智”乃君子之道,“信”乃為人、立國之本。泗縣二中大力弘揚“智”文化,培養(yǎng)學生勤于運智,慎思明辨,三思后行。引導學生從點滴做起 ,“少一點呆板多一點機智,少一點糊涂多一點明智,少一點沖動多一點理智”,善于“腦筋急轉彎”,做智慧達人。
“信”是人所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道德品質,是一個人形象和聲譽的標志,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重要保障,也是個人修德達善的內在要求。泗縣二中在信文化宣傳上特別強調“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如設置誠信考場、簽守信承諾書等,使學生做到誠實無欺、守信然諾。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靈魂,是學校發(fā)展的重要軟實力。泗縣二中以校園文化建設統(tǒng)領學校發(fā)展,向傳統(tǒng)文化尋根,用傳統(tǒng)文化的“藥方”,療養(yǎng)、滋補學生的心靈。“小墻壁、大論語”、“小樹林、大閱讀”、“小路徑、大文化”,科學廣場、餐廳宿舍、奇石雕塑、文化燈箱、書山路、狀元文化長廊等,每一個角落都散發(fā)著濃郁的儒香!
孟子說:“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薄胺蛑菊撸瑲庵畮浺?。”志氣是換骨金丹,學校專門編纂了泗縣二中校本經(jīng)典詩文誦讀教材《古汴雅韻》,所選篇目以正志養(yǎng)氣類為主,兼有一般性的小品文和美文。每天早晨全校6000多名學生在7:50到8:00齊聲誦讀經(jīng)典詩文,瑯瑯書聲振奮了學子的精神,華章妙語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學校將感恩歌曲欣賞排入課表,精心遴選出《父親》、《母親》、《懂你》、《感恩的心》等歌曲,下午 1:50 至 2:00、5:40 到5:50播放。當音樂響起,學生們合手閉目,用心聆聽。音樂靜靜流淌,感恩的心悄悄成長。優(yōu)美的音樂撫慰了學生的心靈,撥動著學生的感恩之心。
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便艨h二中擬定了“文明禮儀品德教育系列主題”,精心編制了極具可操作性的《文明禮儀細則》,成立了文明禮儀宣講團,在全校范圍巡回演講;開展文明禮儀系列教育活動;舉行了禮儀品德先進個人評選、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如今,點頭、微笑、問好、行禮在二中校園蔚然成風,禮讓謙恭、真誠得體的言行風度,讓心與心更加貼近,讓校園變得更加溫馨和諧。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主張,讓每一面墻壁都說話。美國教育家布萊森說:“任何一所學校的環(huán)境都默默地對孩子們發(fā)表演說,而且孩子們的確會注意它,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熏陶和影響?!便艨h二中的每個班外墻上設有兩個專欄,一是教師專欄,是科任教師寫給學生的寄語,為學生的發(fā)展指明方向;二是學生的學習園地,學習園地是學生增長知識、放飛理想的空間與舞臺。校園處處皆育人,每塊墻壁都說話。泗縣二中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創(chuàng)建博雅課堂,營造博雅文化,培養(yǎng)出一大批“外表優(yōu)雅、內涵博雅、談吐文雅、舉止典雅、氣質高雅”的優(yōu)秀學生。
和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當前中國正在精心打造和諧中國,對于校園而言,我們則要創(chuàng)建和諧的校園,建設“心境和悅、上下和暢、內外和順、整體和諧”的文化氛圍。為此,泗縣二中成立了以校長為首的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專職潛能開發(fā)心理輔導員。學校同時在各班選出一名心理委員,針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采取老師與心理委員相結合、共性問題集體講座與個性問題個別輔導相結合、當面溝通與信件交流相結合的方法,做教育的有心人,做學生的知心人。潛能開發(fā)室每天中午、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和晚自習對學生開放,有效解決了學生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
教育部提出“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健身口號,號召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泗縣二中從實際出發(fā),合理利用學校活動場地,精心設計跑步路線,大力開展激情震撼課間跑活動。每天上午大課間,各班組成方陣,由體育教師統(tǒng)一指揮。師生們步伐一致,行進整齊,班級的個性化口號此起彼伏,全校統(tǒng)一的口號聲震云霄,跑步結束后,立在原地齊聲高歌一曲。課間跑步健康了身體,大聲唱歌抒發(fā)了心靈。一路奔跑,一曲高歌,使校園煥發(fā)青春的活力,綻放火熱的激情。
泗縣二中有一種特殊的班會課,就是各班級根據(jù)學校制定的計劃開展的自主班會。在自主班會上,各班級或研討,或辯論,或演講,或表演;從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教育到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從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到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同學們激情洋溢,展示風采,張揚個性,收效頗豐。學生人人有事做,個個都是官,管花草的有“花長”,管桌椅的有“桌長”,管窗簾的有“簾長”…… 他們因為服務他人而實現(xiàn)自我。法國哲學家笛卡爾說:“我思考,所以我存在?!眰€個都是官的二中學生則說:“我服務,所以我存在。”服務意識和實踐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8年9 月份以來,泗縣二中每月舉辦一次勵志報告會。報告者用平易近人的語言、深入淺出的道理引導學生自信地度過中學時代。每個班級通過民主選舉產(chǎn)生一名校長助理,學校組建校長助理團。校長助理們負責收集、反饋學生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每周提交一份報告,學校經(jīng)過整理,在報欄里予以公示。這密切了領導和學生的關系,使學校能夠更及時的為學生服務,更有效地開展學校各項工作。
泗縣二中的德育實踐以儒家文化作底蘊,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對師生道德品質的塑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學校作為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既要遵循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規(guī)律,還要適應青少年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堅持以人為本,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
[1]朱小蔓,梅仲蓀.道德情感教育初論[J].思想·理論·教育,2001(10):28-32.
[2]閻世笙.中小學道德教育創(chuàng)新談[J].廣西社會科學,2002(6):222-223.
[3]班華.高中班主任[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G632
A
1674-1102(2011)04-0155-02
2011-05-10
孫?。?965—),男,安徽泗縣人,泗縣第二中學校長,高級教師,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中學地理教學和教育管理工作;李敏慧(1972-),女,安徽安慶人,安慶市高琦小學教師,研究方向為思想品質教育。
[責任編輯:束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