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 唐叢林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二氧化碳氣腹是LC前十分重要的措施,它可為手術提供清晰的視野。但二氧化碳氣腹可導致腹內壓增加,下腔靜脈回流受阻及二氧化碳吸收后的高碳酸血癥,從而引起嚴重的呼吸、循環(huán)和內分泌系統的紊亂,尤其對高血壓患者影響更大[1]。本院自2007年7月~2010年7月,在高血壓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應用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共68例,年齡53~74歲,平均年齡60.34歲。ASA I~Ⅲ級。其中35例心電圖提示有左心室肥大、ST-T改變。有心絞痛病史者15例,陳舊性下壁心梗8例。本組病例選擇均為擇期手術,人院后經過卡托普利、心痛定等降壓治療,使血壓波動在(140±10)/(80±15)mm Hg方可實施麻醉手術。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常規(guī)用苯巴比妥鈉0.1g、阿托品0.5m g肌注。入手術室后靜脈輸注乳酸鈉林格氏液8~10m l/kg。先施行T8~9或T9~10硬膜外腔穿刺,置管3cm。平臥測定呼吸、循環(huán)基礎值后,經硬膜外導管注入2%利多卡因5m l,確認為硬膜外阻滯后,開始全麻誘導:面罩吸氧下靜注安定0.2rng/kg、芬太尼2g/kg、異丙酚2m g/kg和琥珀膽堿2m g/kg后行氣管內插管,連接麻醉機,間歇正壓通氣,VT 8~10m l/kg,RR10~12tpm。麻醉維持用1%異丙酚和維庫溴銨靜注,并常規(guī)硬膜外追加局麻藥,按需吸入少量安氟醚。每隔50~60m in硬膜外追加上述局麻藥5m l。術中連續(xù)監(jiān)測脈搏血氧飽和度、心電圖、心率、血壓、平均動脈壓和氣道壓。膽囊取除后停用全麻藥,待完全清醒后拔除氣管導管。接靜脈自控鎮(zhèn)痛泵(芬太尼0.8~1mg,氟哌利多5m g稀釋至100m1,2m l/h靜脈泵輸入[2]。呼吸循環(huán)功能正常穩(wěn)定后安全送回病房,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項。
本組所有病例均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術中血壓穩(wěn)定,生命體征平穩(wěn),鎮(zhèn)痛完全,意識消失,腹肌松弛,應激反應控制在適當水平,循環(huán)功能穩(wěn)定,停藥后自主呼吸恢復快而平穩(wěn),麻醉蘇醒快而安靜。術后鎮(zhèn)痛完善,患者無痛苦,恢復快,住院時間短。所有患者術后均無缺氧、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及低血壓等嚴重并發(fā)癥。
腹腔鏡手術中使用二氧化碳氣腹對循環(huán)、呼吸系統的主要影響有:①對心臟直接壓迫,心舒張障礙;②胸內壓升高,靜脈回流量降低;③壓迫腹主動脈、腹內臟器官及靜脈。④若合并高碳酸血癥,還可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血管加壓素等分泌增加,可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率、血壓升高[3];⑤氣腹時腹內壓增加,膈肌上升,可造成回心血量減少,循環(huán)阻力增加,同時影響膈肌運動,肺順應性降低,潮氣量減少,肺擴張運動受限,導致高碳酸血癥。
高血壓患者應激狀態(tài)下對循環(huán)系統改變的適應能力和代償能力差,麻醉和手術期間血壓更易波動而誘發(fā)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或充血性心衰等嚴重并發(fā)癥。因此,對高血壓患者的LC,應該選擇適當的麻醉方法,以減輕圍術期應激反應,維持循環(huán)功能的穩(wěn)定。近年來,不斷有文獻報道LC麻醉的選擇以全麻聯合硬膜外為安全,本組68例高血壓患者行腹腔鏡手術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效果顯著,分析理由如下:⑴全麻只能抑制大腦皮層、邊緣系統和下丘腦對大腦皮層的投射系統,而不能有效阻斷手術區(qū)域傷害性刺激向交感神經低級中樞的傳導,從而使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系統興奮,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索分泌增加;⑵而硬膜外麻醉能夠阻滯交感傳入神經,各種非生理性刺激和干擾不能傳入交感神經的低級中樞,應激不易產生,同時阻滯交感傳出神經末梢使其釋放去甲腎上腺素減少,從而降低交感神經緊張性,減慢心率,同時擴張外周血管,減少心肌做功及氣管插管時的心血管反應;⑶硬膜外阻滯可以松弛腹部肌肉,部分阻滯腹膜及膈肌分布區(qū)域的神經,因而明顯減少切口、氣腹及術中外周傷害性刺激向神經中樞的傳導,使全麻用藥量明顯減少,患者蘇醒快;⑷患者清醒后術區(qū)無疼痛,減輕了拔管時因傷口疼痛、清醒后躁動所致的心血管反應。
術中注意事項有:⑴應加強麻醉監(jiān)測,防止因鎮(zhèn)靜藥物應用減少而發(fā)生術中知曉;⑵由于全麻和硬膜外阻滯擴血管的相加作用,容易引起血壓降低,麻醉前應注意適當擴容[4];⑶硬膜外采取小量多次給藥的方法,防止低血壓的發(fā)生;⑷術中使用能量合劑和心血管藥物改善心肌代謝、擴張冠脈,預防心肌缺血、缺氧和心律失常[5];⑸注意保溫,術中應加強體溫監(jiān)測并采取積極的保暖措施,使體溫不低于36℃;⑹注意預防二氧化碳排出綜合征,術中應保持腹壓<1.6k Pa,術畢注意二氧化碳排出速度不要過急過快,注意監(jiān)測和及時處理。
總之,高血壓患者行LC術時采用全麻聯合硬膜外阻滯,具有止痛完善,全麻藥和局麻藥用量少,術中血壓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調控便易,術后清醒完全、切口鎮(zhèn)痛方便、有效,煩躁反應發(fā)生率降低等優(yōu)點,是較為合理安全的麻醉方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張玉良.不同靜脈全麻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嘔吐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1,17(2):89-90.
[2]杭燕梅,張馬中,徐燕南,等.老年病人上腹部手術硬膜外阻滯復合全麻的研究[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0,20(2):139-141.
[3]應雋,劉存明,錢燕寧,等.胸段硬膜外鎮(zhèn)痛對開胸手術病人血糖,胰島素和皮質醇水平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1,17(3):134-136.
[4]葛寧花,薛張綱,蔣豪.硬膜外阻滯復合全身麻醉對血液動力學和血管外肺水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1,21(4):239-240.
[5]周廣利,于金貴,類維富.全麻復合含硬膜外阻滯在老年病人上腹部手術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2,18(12):637-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