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wèi)忠
(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廣東廣州510500)
2011年美軍推行新的陸軍體能測試計劃,內容包括身體準備測試 (APRT)和陸軍戰(zhàn)斗準備測試 (ACRT),后者是此次體能訓練改革的重要部分,30年以來也是美國陸軍體能測試首次將作戰(zhàn)技能與身體訓練相結合。因此,本文將重點介紹ACRT的各個組成項目的具體內容,為我軍從事軍事體育研究和訓練的官兵提供參考借鑒。
圖1 ACRT測試場地
ACRT測試融入了作戰(zhàn)任務并提供了對身體準備訓練計劃以及單兵能力的精確評估。測試時須著陸軍作戰(zhàn)服,佩戴作戰(zhàn)頭盔,攜帶武器,內容包括400 m跑,跨越障礙,高姿匍匐,拖拉傷亡者(沙袋擔架代替),短距離沖刺和一些移動中射擊瞄準等操練。ACRT強調模擬戰(zhàn)場環(huán)境、氛圍,直接提高戰(zhàn)士作戰(zhàn)能力。按照新標準要求,美軍士兵必須能在手持兩個約15 kg彈藥箱的情況下在平衡木上奔跑;拖著80磅的沙袋移動,持槍跨越障礙。ACRT測試場地為20碼×60碼 (1碼=0.9144 m或3英尺)長方形平整草地或地面,除400 m跑步外,每個項目占10碼寬,見圖1。
1.1 400 m 跑
要求頭戴鋼盔,著作訓服,作戰(zhàn)靴,攜帶武器,沿運動場跑400 m。始終點在ACRT場地 (20×60碼)左下角5碼以外。見圖2(注:大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視頻截圖)。可測試肌肉耐力和有氧能力。需要動員受試者的協(xié)調性、速度和穩(wěn)定性等運動素質。
1.2 跨低欄
400 m高強度跑步后,緊接著第一個障礙物是兩個低欄,要求被試克服高強度疾跑后的疲勞,保持身體平衡,準確測算兩欄間的步幅距離,連續(xù)跨過兩個低欄。同時要求正確握持武器,作出隨時射擊的準備動作。
圖2 武裝400 m跑
1.3 高低姿過欄
跨過兩個低樁后,轉身匍匐行進10碼距離,然后高姿匍匐鉆過高低欄中的高欄。同時迅速調整腳步,取跨欄姿勢從高低欄的低欄上跨過。這個動
圖4 匍匐
1.4 拖拉沙袋擔架
圖3 跨越低樁
用肩或手拖拉沙袋擔架行進10碼距離,繞過作可以測試單兵的移動技能。需要動員受試者的靈活性、平衡性、協(xié)調性、速度和穩(wěn)定性等運動素質。見圖4、5、6。標志點后繼續(xù)拖拉沙袋折返繞過出發(fā)點并放好沙袋。沙袋擔架重180磅。見圖7。
圖5 準備跨越低欄
圖6 鉆過高欄后跨越低欄
圖7 拖拉沙袋
1.5 平衡木運送彈藥箱
從拖拉沙袋擔架出發(fā)點繞過標志點,跑到負重平衡木出發(fā)點,彎腰雙手提起兩個35磅重的彈藥箱,踏上三段垂直曲折的平衡木,跑向終點繞過標志點,然后折回,按原路線反向跑回起點。見圖8。
圖8 負重平衡木
1.6 瞄準目標移動
從平衡木下來后必須按原位放好兩個彈藥箱,并按指定路線 (標志點指示)來到下一個出發(fā)點。雙手持槍瞄準目標靶心,沿 “墻根”側向移動,要求眼睛和槍口始終瞄準靶心。然后按相同要求原路折返。見圖9。
圖9 移動目標瞄準
1.7 100碼折返跑
在規(guī)定的起點處,有兩個彈藥箱,受試者必須雙手提起彈藥箱,直線跑到前方10碼標志點,把彈藥箱輕放在地上,然后徒手跑回起點,經(jīng)起點折返標志點折回去終點,提取兩個彈藥箱放回起點。再接著一次徒手折返跑,回到起點把彈藥箱再次拎到終點處,空跑折返一趟后,最終把彈藥箱從終點處拎回到起點放好。即負重4次×10碼,徒手6次×10碼。見圖10~11。
圖10 單程負重折返跑
1.8 20碼蛇形跑
最后一個內容是進行蛇形跑。應按標志點規(guī)定的路線跑過四個拐點。
圖11 蛇形跑
ACRT測試按照項目內容分為五類。第一類是400 m跑,主要測試身體肌肉耐力和有氧功能、協(xié)調性、速度和穩(wěn)定性。第二類是單兵移動技能,測試上下肢肌肉耐力、靈活性、平衡性、協(xié)調性、速度和穩(wěn)定性。第三類是彈藥箱折返跑,測試全身肌肉力量和耐力靈活性、協(xié)調性、速度、穩(wěn)定性和力量。第四類是拖拉傷員,測試全身肌肉力量和耐力、靈活性、協(xié)調性、速度、穩(wěn)定性和力量。第五類是靈敏蛇形沖刺跑,測試下肢有氧力量、速度和爆發(fā)力,見表1。
表1 ACRT測試目標分類表
根據(jù)美軍的宣傳資料,ACRT測試特點有以下五方面。
2.1 ACRT是新體能測試改革的一個部分。以往只有運動素質測試部分,即身體準備測試部分,新增戰(zhàn)斗準備測試是此次體能訓練測試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
2.2 新測試有眾多項目來評估戰(zhàn)斗員的有氧、無氧和肌肉靈活性。
2.3 新測試著眼于功能性的體能,即根據(jù)部隊作戰(zhàn)需要,戰(zhàn)斗員身體 (進行作戰(zhàn)的)準備程度。比如,戰(zhàn)士能做1 000個俯臥撐,但無法穿越一座山;能象瞪羚一樣奔跑,卻不能搬動一名傷員脫離險境。這些體力活動要求一項全面的體能評測,原有的體能制度無法達成此目標,也無法精確評估作戰(zhàn)任務對體能的需求。因此,新測試更注重測試的結果,而非考核過程。
2.4 新測試將是 “中性”的。男女戰(zhàn)斗員的測試并沒有分開,項目內容相同,但評分等級標準不同,將會在8個戰(zhàn)區(qū)10 000名戰(zhàn)士為期4個月的實驗中,進一步實施論證確定。
2.5 新測試設計的目標之一是減少損傷。據(jù)粗略統(tǒng)計,有四分之一的戰(zhàn)士在體育訓練中受傷。但不要以為新測試減少損傷就是更輕松容易,相反的,
新測試項目將迫使受試者趨于運動極限。
3.1 高層領導重視,親自宣傳推廣
負責軍人基礎訓練的赫特林中將是美國陸軍訓練暨條令司令部的高官,三星中將,親自主抓美軍體能訓練計劃與測試工作,領導新一代體能訓練計劃與測試標準的編修工作,全程指導了計劃的擬定、論證、實驗,測試內容的審定和對部隊官兵的宣傳推廣工作。他提出的總目標是 “摒棄過時的體育訓練,聚焦當前和未來戰(zhàn)爭士兵的需要”。赫特林視察杰克森堡時表示,“我們必須讓訓練內容與現(xiàn)代戰(zhàn)場上的條件產(chǎn)生關連”。
美國陸軍征兵司令部總指揮本杰明·弗雷克中將在視察基本作戰(zhàn)訓練理事會和美國陸軍體能訓練學校時說,陸軍的體能訓練應該轉向 “實戰(zhàn)任務和訓練”。弗雷克認為,體能測試新規(guī)劃的可貴之處在于注重士兵在不同強度作戰(zhàn)任務中的訓練,而不僅限于象伊拉克和阿富汗戰(zhàn)爭這樣的持久戰(zhàn)。
美國陸軍參謀長喬治·凱西親自向陸軍時報作宣傳,稱新的復式測試方法是一項 “好改革”,是時候對體育訓練作出改變了。他介紹新計劃 “著眼于測量那些在實戰(zhàn)中戰(zhàn)士所需要的素質”,“它摒棄了耐力至上,有氧耐力就是一切”,他解釋新計劃轉向測量各種力量等全面身體素質。
3.2 基層部隊普遍歡迎,廣大體能教練身體力行
具體負責新一代體能訓練計劃和測試標準編修任務的美國陸軍體能訓練學校校長波柯斯卡說,“我們調整了所有的體能活動、跑步運動和戰(zhàn)斗技巧,讓士兵們能夠變得更強壯、更有力和更敏捷”。通過對士兵攜帶裝備以及作戰(zhàn)任務需求進行考量,訓練方案最后被集結成一本434頁的指導手冊,訓練內容包括攀巖模擬、滾動訓練、橫向跑動等項目,受到基層部隊的普遍歡迎。
拉露·羅賓遜上尉認為新計劃在預防未來訓練傷方面邁出一大步,“舊的體能測試計劃是一項可怕的體力工作,而且仰臥起坐對后背和脊椎有損傷”,“也許許多戰(zhàn)士會抱怨,但很快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新計劃的好處。”
3.3 新測試仍存在部分問題
任何一項新政策出臺,都不可能是皆大歡喜,全員接受。尤其是習慣了舊訓練計劃的官兵,對新版本會不適應,甚至也有不接受的。一些官兵反映,新的測試改革要求進行兩次測試,需要更多時間和場地,正是在外執(zhí)行任務的部隊所缺少的。戰(zhàn)斗準備測試的項目和考核不僅對受試官兵是個考驗,對實施考核任務的人員也是個考驗,在考核中要適當引導,監(jiān)督受試者動作準確性,使用秒表精確測定時間等,是個繁雜的過程。另外,考核的成績評定也需要一段時間在部隊實際應用后經(jīng)過統(tǒng)計處理,最后確定陸軍標準。
[1]http://www.armytimes.com/news/2010/11/army-pt-new-way-to-meaure-fitness-110610w/
[2]http://www.ncosupport.com/military-news/new-army-APFT-pt-test.html
[3]http://www.npr.org/2010/12/28/132407022/army-ditches-boot-camp-in-favor-of-new-age-fitness
[4]http://www.military.com/news/article/army-drops-bayonets-in-training-revamp.html
[5]http://www.ftleavenworthlamp.com/news/around-the-force/x1174966221/Army-to-pilot-two-new-physical-fitnesst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