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劉國順,敬海霞,解昌盛,向永光,楊超,鄭文冉,葉協(xié)鋒*
(1.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國家煙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煙草行業(yè)煙草栽培重點實驗室,河南鄭州 450002;2.重慶市煙草公司巫溪分公司,重慶 巫溪405800;3.重慶市煙草公司,重慶400023;4.重慶市煙草公司武隆分公司,重慶武隆 408500)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共同參與和推動土壤中各種有機質的轉化及物質循環(huán)過程,使土壤表現(xiàn)出正常代謝機能,對土壤生產(chǎn)性能和土地經(jīng)營產(chǎn)生很大影響,當前采用其作為評價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的重要指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1-3]。據(jù)研究,土壤微生物量碳與土壤有機質含量具有良好的相關性[4,5],施用有機物料對其影響很大,當?shù)首鳛榛适┯脮r,由于作物苗期從土壤中吸收的N素非常少,易導致N素損失。與此同時,土壤微生物對N的固定對防止N素損失則十分重要,隨著作物的生長,這些固定的養(yǎng)分又被釋放出來供作物吸收利用[6,7]。而土壤酶促作用直接影響到土壤有機物質的轉化、合成及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土壤酶活性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
近年來,對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研究已成為土壤學界研究的熱點,許多學者對不同作物根際或非根際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土壤酶活性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保護性耕作[8-11]、土地利用方式[12-16]、施用化肥[17-19]和秸稈還田[20-22]等處理下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變化,對涉及綠肥及植煙土壤方面[23]的研究較少,而且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數(shù)量及類群[24,25]以及綠肥對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和理化性質方面[26,27],綠肥作為一種重要的有機肥料,其在減少化肥用量、提高作物產(chǎn)量、培肥土壤地力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關于翻壓綠肥對植煙(Nicotiana tabacum)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響,尤其翻壓綠肥后煙株整個生長期內系統(tǒng)動態(tài)變化的研究相對較少。因此,本試驗旨在研究翻壓綠肥對植煙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和酶活性的影響,闡明綠肥養(yǎng)分釋放過程和煙株對礦質營養(yǎng)吸收過程的協(xié)調作用機理,為植煙土壤改良和特色煙葉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
試驗于2007-2008年在重慶市武隆縣趙家鄉(xiāng)新華村老街自然村進行(海拔1 036 m,東經(jīng)107°33.588′,北緯29°16.593′),供試綠肥品種為黑麥草(Lolium),供試土壤類型為水稻土,土壤基礎肥力為有機質24.19 g/kg,速效磷21.88 mg/kg,速效鉀150.78 mg/kg,pH 5.43??緹熎贩N為云煙87,大田行距1.2 m,株距0.55 m,密度15 000株/hm2。移栽時間為5月5日。基肥使用烤煙專用復合肥600 kg/hm2,過磷酸鈣75 kg/hm2。追肥使用硝酸鉀150 kg/hm2。設置綠肥翻壓量為 T1(7 500 kg/hm2)、T2(15 000 kg/hm2)、T3(22 500 kg/hm2)和T4(30 000 kg/hm2)共4個處理,每個處理小區(qū)面積為334 m2,以不翻壓綠肥,只種植烤煙的地塊為對照(CK),每個處理重復3次,綠肥在移栽前20 d左右翻壓。
每個處理分別于移栽后10 d(移栽期),30 d(團棵期),45 d(旺長期),60 d(現(xiàn)蕾期),75 d(圓頂期),90 d(成熟期)隨機選取煙壟上2株煙正中位置(距煙株27.5cm處)0~20cm土層采集5個土樣,混勻,測定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過氧化氫酶活性。
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的測定采用氯仿熏蒸法[6,28],土壤脲酶采用比色法;磷酸酶采用磷酸苯二鈉比色法;過氧化氫酶采用KMnO4滴定法;蔗糖酶采用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29]。
測定結果采用DPS 6.55和Excel 2003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1 翻壓綠肥對植煙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響 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消長反映微生物利用土壤碳源進行自身細胞建成并大量繁殖和微生物細胞解體使有機碳礦化的過程[30]。微生物量碳在土壤全碳中所占比例很小,一般只占土壤有機碳的1.3%~6.4%[31],但它是土壤有機質中的活性部分,可反映土壤有效養(yǎng)分狀況和生物活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是評價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和活性及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之一[32]。翻壓綠肥后所有處理微生物量碳均顯著高于對照(表1),說明翻壓綠肥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數(shù)量。從綠肥不同翻壓量的效果來看,T3處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在各生育時期均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與對照相比,T3處理在不同生育時期提高幅度為66.09%~161.28%,所有處理微生物量碳的動態(tài)變化表現(xiàn)出相似的規(guī)律性,即在30和60 d出現(xiàn)峰值,T1、T2、T3、T4在30 d時分別比對照提高了21.80%,33.13%,66.09%和 41.78%,在60 d時分別比對照提高了42.26%,98.02%,127.21%和106.17%。這可能與綠肥腐解規(guī)律及煙株吸肥規(guī)律有關,在移栽初期,由于化肥的施入尤其氮肥的增加,較低的碳氮比,加速了綠肥的分解,綠肥翻入土壤后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大量有機碳源,移栽30 d左右,微生物的數(shù)量迅速上升。隨后,綠肥中易分解的有機物質逐漸減少,并逐漸進入相對復雜的有機物質分解階段[33],煙草進入旺長期后,微生物生命活動旺盛,消耗土壤中大量的碳源,同時作物生長正處旺盛季節(jié),對碳源需求較多,使構成微生物體的碳源減少。隨著綠肥中的復雜有機物被進一步分解,構成微生物體的碳源增加,微生物量碳在60 d左右達到第2個高峰,隨后逐漸下降,圓頂以后,除對照微生物量碳繼續(xù)下降外,翻壓綠肥的處理都略有回升。
2.1.2 翻壓綠肥對植煙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響 土壤微生物量氮是指活的微生物體內所含有的氮,不同土壤類型及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下其變異很大,土壤微生物量氮一般為20~200 mg/kg,占土壤全氮的2.5%~4.2%[31],在數(shù)量上低于或接近作物吸氮量[34],但在土壤氮素循環(huán)與轉化過程中起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由于微生物量氮的周轉率比土壤有機氮快5倍之多,因此,大部分礦化氮來自于土壤微生物量氮[35]。翻壓綠肥的各處理微生物量氮都高于對照(表2),T1處理在10和45 d與對照差異不顯著,其余處理與對照在各時期差異均顯著;T3處理在10和75 d與T4差異不顯著,其余時期均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與對照相比,T3處理在不同生育時期提高了76.88%~257.10%。微生物量氮和碳的動態(tài)變化呈相似的規(guī)律性,隨著煙株的生長,微生物量氮的變化也呈雙峰曲線,在移栽后30和75 d出現(xiàn)峰值,T1、T2、T3、T4在30 d時分別比對照提高了84.98%,109.14%,148.41%和125.58%,在75 d時分別比對照提高了139.67%,149.58%,178.43%和165.79%。這可能是在烤煙移栽前,施入了化肥做基肥,而在移栽初期,煙株對礦質營養(yǎng)的吸收量較小,一部分氮素被微生物固定,微生物量氮在30 d左右達到高峰,煙株進入團棵期以后,吸氮量增加,隨著煙草的生長,被固定的微生物氮又釋放出來,以供煙草生長發(fā)育需要,煙株圓頂以后對氮素的需求量明顯減少,多余氮素被微生物再次固定[17,21],因此,微生物量氮在旺長期、現(xiàn)蕾期均保持較低水平,在圓頂期達到峰值,成熟期則明顯降低。
表1 翻壓綠肥對植煙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burying green manure o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of the soil mg/kg
表2 翻壓綠肥對植煙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響Table 2 Effect of burying green manure on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of the soil mg/kg
土壤微生物活性與土壤酶活性密切相關[29]。酶作為土壤的組成部分,其活性的大小可較敏感地反映土壤中生化反應的方向和強度[29,36]。
2.2.1 翻壓綠肥對植煙土壤脲酶活性的影響 土壤脲酶直接參與土壤中含氮有機化合物的轉化,其活性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土壤供氮水平狀況[29]。翻壓綠肥的各處理土壤脲酶活性與對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圖1),說明翻壓綠肥有利于土壤中氮元素的轉化。T3處理除在60 d時低于T4外,其余時期均高于其他處理,與對照相比,T3處理在不同生育時期提高幅度為31.88%~54.05%。所有處理土壤脲酶活性的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相似,均在45 d時出現(xiàn)峰值,T1、T2、T3、T4在45 d時分別比對照提高了 24.83%,35.99%,54.05%和41.70%。這是由于綠肥在腐解過程中為微生物提供了大量的有機碳源,微生物活性增強,而煙株在進入團棵以后,對營養(yǎng)物質尤其氮素吸收量劇增,根系活動強烈。由于土壤酶是由微生物、動植物活體分泌及由動植物殘體、遺骸分解釋放于土壤中的一類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質,主要來源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動植物殘體腐解過程中釋放的酶[29]。土壤脲酶活性在移栽45 d進入旺長期時最強,使土壤能水解出更多的有效氮供煙株吸收,促進了土壤中氮向煙株可以直接利用的氮素形態(tài)轉化,土壤供氮能力較強,這可能就是煙草追肥主要在團棵期以前,一般在移栽后25~30 d以內施入的重要原因[37]。
2.2.2 翻壓綠肥對植煙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響 磷酸酶活性是評價土壤磷元素生物轉化方向與強度的指標。土壤磷酸酶活性的高低可以反映土壤速效磷的供應狀況[29]。土壤有機磷轉化受多種因子制約,磷酸酶的參與,可加速有機磷的脫磷速度,在pH 4~9的土壤中均有磷酸酶,積累的磷酸酶對土壤磷素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翻壓綠肥使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明顯增強(圖2),T3和T4在整個生育期內大致相近,但明顯高于T1、T2和對照,與對照相比,T3、T4在不同的生育時期提高幅度分別為11.15%~17.62%和11.54%~19.27%。不同處理酸性磷酸酶活性在煙株生育期的動態(tài)變化大致相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在45 d時磷酸酶活性最強,T1、T2、T3、T4在45 d時分別比對照提高了6.51%,12.95%,17.62%和14.18%,隨后所有處理磷酸酶活性都逐漸降低,這可能與煙株進入旺長期后需要大量的磷素營養(yǎng)來滿足植株莖稈生長需要有關。綠肥不但能通過自身所帶磷的循環(huán)再利用改善磷素營養(yǎng)、降低土壤對磷的解吸以及通過無機磷向有機磷轉化提高磷肥的利用率,而且還能通過還原、酸溶、絡合融解作用,促進解磷微生物增殖等過程活化土壤中難利用的磷為可利用磷[38],同時翻壓綠肥使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強,能促進土壤中有機磷化合物水解,生成能為植物所利用的無機態(tài)磷。因而,翻壓綠肥顯著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
2.2.3 翻壓綠肥對植煙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響 蔗糖酶的活性強弱反應了土壤熟化程度和肥力水平[27],是土壤中碳的轉化與呼吸強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對增加土壤中易溶性營養(yǎng)物質起重要作用。翻壓綠肥各處理土壤蔗糖酶活性明顯高于對照(圖3),隨著煙株的生長,不同處理蔗糖酶活性的動態(tài)變化呈相似的規(guī)律,在60 d以前,所有處理蔗糖酶活性變化幅度較小,但總體上有降低的趨勢,T2、T4處理此時期活性接近,T3處理降低幅度最為明顯。60 d以后所有處理蔗糖酶活性逐漸升高,T3、T4在此時期變化幅度較接近,說明煙株移栽后60 d左右,隨著綠肥的腐解和養(yǎng)分的積累,土壤的熟化程度和肥力水平逐漸提高,最有利于土壤中碳的轉化和煙株對肥料的吸收,這對綠肥翻壓時間的確定具有重要意義。在整個生育期內,T3和T4處理蔗糖酶活性的變化比較明顯,與對照相比,在不同生育時期提高幅度分別為16.05%~101.06%和15.98%~131.69%。
2.2.4 翻壓綠肥對植煙土壤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 過氧化氫酶廣泛存在于土壤中和生物體內,直接參與生物呼吸過程的物質代謝,同時可以解除在呼吸過程中產(chǎn)生的對活細胞有害的過氧化氫,它可以表示土壤氧化過程的強度[39],過氧化氫酶與土壤有機質的轉化有密切關系。翻壓綠肥的各處理土壤過氧化氫酶活性明顯高于對照(圖4),說明翻壓綠肥促進了土壤中有機物質的轉化,這與翻壓綠肥為土壤微生物提供大量營養(yǎng),增加了其轉化的底物,微生物數(shù)量大幅增加,使其具有較高的活性有關??傮w來看,T3處理在整個生育期內都明顯高于其他處理,與對照相比,在不同生育期提高幅度為41.38%~71.43%,T2、T4在生育期內變化幅度接近,所有處理都是在煙株移栽后45和75 d時出現(xiàn)峰值,T1、T2、T3、T4在45 d時分別比對照提高了25.36%,31.07%,45.36%,34.64%,在75 d時分別比對照提高了29.63%,51.85%,55.56%,44.44%,這是由于煙草在移栽后35 d內,植株地上部分生長緩慢,葉面積較小,光合產(chǎn)物少,但這個過程對氮素的吸收量卻較大,是煙株對氮素的積累階段,吸收氮素約占總吸氮量的40%,移栽后35~70 d這一階段是煙株生長最旺盛、干物質積累最大的時期,這是煙草對氮、磷、鉀和其他營養(yǎng)元素吸收量最大的階段[37]。土壤中積累了大量的過氧化氫,而過氧化氫酶活性在45和75 d達到高峰,從而解除旺盛生長積累的過氧化氫等有毒物質對煙株和土壤產(chǎn)生的毒害作用。說明過氧化氫酶活性與煙株生長發(fā)育進程密切相關。
圖1 翻壓綠肥對植煙土壤脲酶活性的影響Fig.1 Effect of burying green manure on the activity of soil urease
圖2 翻壓綠肥對植煙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響Fig.2 Effect of burying green manure on the activity of soil acid phosphatase
圖3 翻壓綠肥對植煙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響Fig.3 Effect of burying green manure on the activity of soil sucrase
圖4 翻壓綠肥對植煙土壤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Fig.4 Effect of burying green manure on the activity of soil catalase
前人研究表明,秸稈還田[40-42]、施用餅肥[43,44]等培肥措施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本研究結果表明,翻壓綠肥能顯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過氧化氫酶的活性,這與武雪萍等[43]研究芝麻餅肥的結果一致。本試驗通過對煙株生育期內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動態(tài)變化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峰值均出現(xiàn)在煙株生長最旺盛的時期,這與宋日等[21]研究玉米(Zea mays)根茬留田后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峰值均出現(xiàn)在作物生長最旺盛的時期結果一致。綠肥能促進土壤中真菌、細菌、放線菌三大類群微生物的總量成倍或成十幾倍的大幅度增加[26]。但綠肥翻壓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不同綠肥處理以22 500 kg/hm2效果最好,這是因為綠肥腐解過程需要大量微生物的參與,同時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大量的有機碳源。而木質素含量高的禾本科綠肥,由于碳氮比較高,其有機物礦化比較緩慢,綠肥腐解過程和煙株生長過程同步進行,綠肥腐解需要土壤中相當?shù)貋斫档妥陨淼奶嫉?綠肥翻壓量越多,腐解過程和煙株生長過程爭奪氮素的矛盾越突出,而22 500 kg/hm2的翻壓量可能正是腐解過程和煙株生長過程中氮素“固定-釋放-吸收”達到平衡的閾值。翻壓綠肥提高土壤酶活性的原因在于,綠肥腐解提供了大量的有機營養(yǎng),能促進煙株根系發(fā)育,使根系分泌物增多,微生物活性增強,繁殖速度加快,從而促進了土壤酶活性的提高。
武雪萍等[43]研究芝麻餅肥時發(fā)現(xiàn),在煙草不同生育期,根際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動態(tài)變化不同,根際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峰值出現(xiàn)在現(xiàn)蕾期,微生物量氮的峰值出現(xiàn)在團棵期。本研究結果表明,翻壓綠肥后微生物量碳、氮的動態(tài)變化均呈雙峰曲線,微生物量碳的高峰出現(xiàn)在團棵期和現(xiàn)蕾期,而微生物量氮的高峰出現(xiàn)在團棵期和圓頂期。這是由于團棵期綠肥腐解迅速,土壤有機碳源充足,微生物大量繁殖,同時,由于化肥基施和追施的作用,在移栽初期土壤中氮含量較高,而煙株此時期利用較少,其中一部分被微生物固定,使土壤微生物量氮增加。隨著煙草的生長發(fā)育,土壤中氮素被大量消耗,土壤微生物氮逐漸降低,表明一部分微生物氮又被釋放出來,以供煙株生長發(fā)育需要,從旺長期到圓頂期,由于當?shù)靥幱诙嘤昙竟?jié),高溫高濕促使土壤中殘存的有機物料進一步發(fā)酵分解,微生物活性增強,微生物數(shù)量再度增加,同時有機物料分解使土壤中氮含量增加,而煙株生育后期對氮素需求減少,多余的氮素再次被微生物固定,因此,微生物量碳在60 d左右達到第2個高峰,而微生物量氮在75 d左右達到第2個高峰。到成熟期以后,微生物量碳、氮明顯降低,但微生物量碳與對照相比,施用綠肥的所有處理圓頂期以后都略有回升,說明施用綠肥后土壤產(chǎn)生了一定的保肥性。而微生物量氮的變化則反映出土壤微生物氮在協(xié)調土壤氮素供應以及煙株對氮素吸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可見,綠肥的翻壓時期非常關鍵,如果翻壓過晚或過早,到煙草生長后期會導致氮供應量過大,不符合煙草對氮“少時富老來貧”的需求規(guī)律,從而影響到煙葉的品質。
劉天毅等[44]研究認為施用菜籽餅和花生餅后土壤磷酸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在團棵期明顯增強。而本試驗結果表明,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過氧化氫酶活性均在煙株生長旺盛、需肥量大的旺長期出現(xiàn)峰值,蔗糖酶活性在60 d以后逐漸升高,說明土壤酶活性與翻壓綠肥后綠肥的腐解規(guī)律[33]、土壤養(yǎng)分供應規(guī)律和煙株的吸肥規(guī)律[37]密切相關。翻壓綠肥能夠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有機營養(yǎng),促進土壤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微生物活性增強,同時,由于翻壓綠肥的處理明顯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狀,煙株地上地下部分生長旺盛,旺長期發(fā)達的根系產(chǎn)生大量的根系分泌物,而翻壓綠肥后土壤酶可能主要來源于土壤微生物、動植物殘體及煙株根系分泌物[29],因此微生物的活動和煙株的旺盛生長共同促進了土壤酶活性在45 d左右明顯增強。
總體來看,翻壓綠肥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動態(tài)變化反映出綠肥腐解過程中土壤養(yǎng)分供應和煙草生長發(fā)育之間的協(xié)調性。綠肥能夠固氮、吸碳,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種植綠肥與現(xiàn)代社會倡導的“低碳經(jīng)濟”是和諧統(tǒng)一的。綠肥是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與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的有機結合體,是協(xié)調人與自然、協(xié)調消耗與保護的紐帶。因此,通過研究翻壓綠肥對植煙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闡明土壤的生化變化過程和礦質營養(yǎng)在煙草生長期間的供應狀況,進而研究綠肥在現(xiàn)代煙草農(nóng)業(yè)中的重要作用,可為修復植煙土壤,改良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探索發(fā)展低碳煙草農(nóng)業(yè)、構建資源節(jié)約型和環(huán)境友好型農(nóng)業(yè),實現(xiàn)煙葉生產(chǎn)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特色煙葉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
[1]Cong T,Ristaino J B,Hu S.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activity in organic tomato farming systems:Effects of organic inputs and straw mulching[J].Soil Biology&Biochemistry,2006,38:247-255.
[2]Devi N B,Yadava P S.Seasonal dynamics i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N and P in a mixed-oak forest ecosystem of Manipur,Northeast India[J].Applied Soil Ecology,2006,31:220-227.
[3]Singh J S,Raghubanshi A S,Singh R S,et al.Microbial biomass acts as a source of plant nutrients in dry tropical forest and savanna[J].Nature,1989,338:499-500.
[4]Jenkinson D S,Ladd J N.Microbial biomass in soil[A].In:Paul E A,Ladd J N.Soil Biochemistry[M].New York:Marcel Dekker,1981.
[5]Smith J L,Paul E A.The role of type and vegetation on microbical biomass and activity[A].In:Mergusar F,Gantar M.Perspectives in Microbial Ecology[C].Liubljan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bial Ecology,Slovene Society for Microbial Ecology,1986.
[6]王巖,沈其榮,史瑞和.有機無機肥料施用后土壤生物量C、N、P的變化及 N素轉化[J].土壤學報,1998,35(2):227-233.
[7]文啟孝,張曉華,杜麗鵑.太湖地區(qū)主要集中的固定態(tài)銨及其有效性[J].土壤學報,1988,25(1):22-30.
[8]趙有翼,蔡立群,王靜,等.不同保護性耕作措施對三種土壤微生物氮素類群數(shù)量及其分布的影響[J].草業(yè)學報,2009,18(4):125-130.
[9]張潔,姚宇卿,金軻,等.保護性耕作對坡耕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7,21(4):126-129.
[10]楊晶,沈禹穎,南志標,等.保護性耕作對黃土高原玉米-小麥-大豆輪作系統(tǒng)產(chǎn)量及表層土壤碳管理指數(shù)的影響[J].草業(yè)學報,2010,19(1):75-82.
[11]王麗宏,楊光立,曾昭海,等.稻田冬種黑麥草對飼草生產(chǎn)和土壤微生物效應的影響[J].草業(yè)學報,2008,17(2):157-161.
[12]韓發(fā),李以康,周華坤,等.管理措施對三江源區(qū)“黑土灘”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J].草業(yè)學報,2007,16(3):1-8.
[13]楊青華,韓錦峰.棉田不同覆蓋方式對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響[J].土壤學報,2005,42(2):348-351.
[14]王光華,金劍,韓曉增.不同土地管理方式對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影響[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7,18(6):1275-1280.
[15]宇萬太,姜子紹,周樺,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對潮棕壤微生物量碳及其周轉率的影響[J].生態(tài)學雜志,2008,27(8):1302-1306.
[16]徐雄,張健,廖爾華.四種土壤管理方式對李園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的影響[J].土壤通報,2006,37(5):901-905.
[17]王繼紅,劉景雙,于君寶,等.氮磷肥對黑土玉米農(nóng)田生態(tài)系統(tǒng)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4,18(1):35-38.
[18]王光華,齊曉寧,金劍,等.施肥對黑土農(nóng)田土壤全碳、微生物量碳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J].土壤通報,2007,38(4):661-666.
[19]馬冬云,郭天財,宋曉,等.尿素施用量對小麥根際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07,27(12):5222-5228.
[20]周文新,陳冬林,卜毓堅,等.稻草還田對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樣性的影響[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8,28(2):326-330.
[21]宋日,吳春勝,牟金明,等.玉米根茬留田對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動態(tài)變化特征的影響[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2,13(3):303-306.
[22]曹志平,胡誠,葉鐘年,等.不同土壤培肥措施對華北高產(chǎn)農(nóng)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06,26(5):1486-1493.
[23]劉國順,李正,敬海霞,等.連年翻壓綠肥對植煙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0,16(6):1472-1478.
[24]王旭,曾昭海,朱波,等.燕麥與箭筈豌豆不同混作模式對根際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的影響[J].草業(yè)學報,2009,18(6):151-157.
[25]榮麗,李賢偉,朱天輝,等.光皮樺細根與扁穗牛鞭草草根分解的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及優(yōu)勢類群[J].草業(yè)學報,2009,18(4):117-124.
[26]劉國順,羅貞寶,王巖,等.綠肥翻壓對煙田土壤理化性狀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6,20(1):95-98.
[27]盧萍,單玉華,楊林章,等.綠肥輪作還田對稻田土壤溶液氮素變化及水稻產(chǎn)量的影響[J].土壤,2006,38(3):270-275.
[28]Vance E D.An extraction method for measuring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J].Soil Biology Biochemistry,1987,19(6):703-707.
[29]關松蔭.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6.
[30]張成娥,梁銀麗.不同氮磷施肥量對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響[J].中國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學報,2001,9(2):72-74.
[31]陳國潮,何振立.紅壤不同利用方式下微生物量的研究[J].土壤通報,1998,29(6):276-278.
[32]胡誠,曹志平,葉鐘年,等.不同的土壤培肥措施對低肥力農(nóng)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06,26(3):808-814.
[33]王巖,劉國順.綠肥中養(yǎng)分釋放規(guī)律及對煙葉品質的影響[J].土壤學報,2006,43(2):273-279.
[34]任天志,Stefano G.持續(xù)農(nóng)業(yè)中的土壤生物指標研究[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00,33(1):68-75.
[35]Puri G,Ashman M R.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gross Nmineralisation[J].Soil Biology Biochemistry.1992,(30):251-256.
[36]周禮愷.土壤酶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37]劉國順.煙草栽培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3.
[38]李壽田,周健民,王火焰,等.太湖水稻土中磷的固定和釋放特性的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3,30(2):123-127.
[39]樊軍,郝明德.長期施用化肥對黑筍土酶活性影響[J].土壤肥料,2003,(5):34-37.
[40]孫建,劉苗,李立軍,等.免耕與留茬對土壤微生物量C、N及酶活性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09,29(10):5508-5514.
[41]張電學,韓志卿,李東坡,等.不同促腐條件下秸稈還田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5,16(10):1903-1908.
[42]路磊,李忠佩,車玉萍.不同施肥處理對黃泥土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影響[J].土壤,2006,38(3):309-314.
[43]武雪萍,劉增俊,趙躍華,等.施用芝麻餅肥對植煙根際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碳、氮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5,11(4):541-546.
[44]劉天毅,李春英,熊德中,等.烤煙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效應的探討[J].中國煙草科學,2000,(4):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