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
天津市東麗區(qū)務本一村小學是2008年7月獨立的一所區(qū)屬公辦全日制完全小學。目前,學校占地面積3900多平方米,教學樓1353平方米;學校有教學班6個,學生168人。在校在職教師19人,其中大學本科學歷10人,大學??茖W歷8人,中專學歷1人,專科以上學歷為95%;其中小學高級教師14人,小學一年級教師2人,新教師3人,區(qū)級學科帶頭人1名、校級學科帶頭人2名,校級骨干教師7人,校級以上骨干教師占任課教師的比例為37%。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學校校園環(huán)境和辦學條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學校今后的發(fā)展提供了美好的前景。
2008年7月,剛剛組建的校級領導班子面對學校的實際情況,經過多次研究討論確立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務實、正本”。務實就是指管理上要務科學管理之實;教師要務全面育人之實、學生要務全面發(fā)展之實。正本就是指以教育為本、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
在辦學理念的指引下,確立了學校的校風、學風等。
1.校風:團結務實,勤學進取。
2.教風:博愛,善教,嚴謹,合作。
3.學風:勤學,求真,文明,善思。
4.學校精神:正視困難,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進取,求真務實。
5.辦學目標:注重基礎,爭創(chuàng)一流,辦村民滿意學校。
6.學校校訓:務本重德,博學健康,和諧創(chuàng)新。
7.校歌:我們美麗的校園,陽光多么燦爛。我們可愛的師生,揚起學海風帆。牢記校訓務本和諧,立志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學習學習永無止境,努力努力祖國召喚。
我們美麗的校園,四季都是春天。我們可愛的師生,揚起幸福笑臉,大志在胸大愛無邊,小小心兒志向高遠,團結團結一往無前,奮斗奮斗為了明天。
8.校徽:紅、綠、藍三種顏色組成。綠葉圖形組成鴿子的翅膀,代表人之本——生命、健康和希望。紅色圓形,代表初升的太陽,體現向上的活力和愛。紅和綠組成飛翔的鴿子,代表了和諧。藍色代表海河,寓意學校地處海河之濱。
隨著學校的現代化建設,應該從傳統(tǒng)的經驗管理向制度管理,最后向文化管理過渡。打造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操,需要學校文化的熏陶,更需要繼承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
學校雖地處偏遠,但這里的人民質樸、淳厚、文化底蘊較深,為此,學校力求挖掘鄉(xiāng)土文化資源,積淀學校文化。經過學校領導班子的深思熟慮,在征得了廣大教師的認同和詩人許向誠同意的情況下,由他本人精心挑選出一些作品,由學校編寫了校本教材《許向誠的詩》,開展許向誠的詩文和古詩文文化完美結合的誦讀活動。通過詩文的誦讀激發(fā)學子們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形成學校的辦學優(yōu)勢。
學校管理現代化是指適應現代社會、現代教育發(fā)展的客觀要求,通過樹立現代管理觀念,建立合理的管理組織,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和管理方法,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以協(xié)調組織內部人、財、物等資源,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的過程。
1.科學化管理。學校上下在工作中達成共識:摒棄落后思想,用科學的理念管理學校。學校積極參加專業(yè)管理系列培訓,提升管理水平。尊重教師的人格與勞動,為教師的工作做好服務保障,為教師的成長搭建平臺。尊重和重視每一位學生,關心、服務于學生,幫助生活有困難的學生,為學生的成長鋪平道路。建立學校、家庭、社區(qū)三結合的教育網絡,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2.規(guī)范化管理。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辦法、機制和管理人員的配置科學合理,為被管理者所認同;管理過程科學規(guī)范,做到了公正、公平、公開。學校編印了《務本一村小學學校制度手冊》,規(guī)章制度齊全,各類人員崗位職責明確,在工作中嚴格落實規(guī)章制度和崗位職責。
3.信息化管理。根據先進管理理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學校的設施、資源和活動的數字化,實現統(tǒng)一的校務管理,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優(yōu)化、協(xié)調各種信息資源,最終實現管理過程的全面信息化。
4.民主化管理。就是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前提下,學校充分發(fā)揚民主,發(fā)揮教職工大會的作用,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之參與管理的過程,從而有效地推進各項工作,促進學校發(fā)展。
5.開放化管理。一是學校教育資源盡可能多的向社區(qū)開放,使之服務社會,全民共享;二是積極挖掘和培育學校周邊的教育資源為我所用,如引導學生走出校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三是與天津市其他學校開展學術及教育交流活動,取長補短,攜手發(fā)展;四是開展無界線的網絡辦學,開展網上教育教學及教育科研活動等。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學校長期堅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使教師的思想現代化;二是不斷主動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設施的建設,完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三是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和制度;四是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五是加強學校文化建設,以積極的文化進行引導、熏陶,努力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一是制定《務本一村小學關于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方案》,每位教師簽訂師德承諾書,開展了《做一名幸福老師》演講比賽。二是思想政治引領,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創(chuàng)新師德建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和《新義務教育法》等文件,提高教師思想覺悟。三是深入挖掘教師群體中的優(yōu)秀師德典型,樹立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師德高尚的典型形象,發(fā)揮以點帶面作用,全面提高師德水平。
2.加強學科帶頭人和青年骨干教師培養(yǎng)。建立并完善教師培養(yǎng)使用機制,對學科帶頭人和青年骨干教師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分梯次、分批次進行培養(yǎng),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師徒結對子”等各種形式加強對教師的培養(yǎng)。一方面發(fā)揮學科帶頭人的引領作用;另一方面按計劃要求對青年教師進行分階段培養(yǎng),建立教師成長檔案,促進他們的專業(yè)成長。
3.注重校本研修,提升教師業(yè)務水平。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落實《務本一村小學教師校本培訓計劃》,采取多種形式及時總結和積累研修成果。加強集體研究,以學科組為單位,圍繞高效課堂教學主題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強化交流反思。在獨立備課與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實踐,并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總結,促進教師自學能力的提高。學校實行推門聽課、跟蹤聽課制度,尤其是加強對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的跟蹤與指導。
4.開展教科研,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學校堅持以課題研究為載體,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學校重視根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以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與此同時,學校還積極參與市級課題的申報,2009年6月申報的課題《高效教學中教學預設與生成關系的研究》已通過市級立項,目前研究正在進行中。
5.建立評價體系,實行績效考核。學校建立并完善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單一評價與綜合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首先以考促學,定期組織各學科的業(yè)務考核。在2009年暑期區(qū)全員考核中,學校各學科綜合成績名列全區(qū)第九,取得數學單科第二、英語單科第五的好成績。其次每學期對教師進行綜合評價,并把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納入到學期綜合考核。
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取得的成效可歸納為一次騰飛和四次跨越。一次騰飛是指2008年7月終于告別三個村兩個教學分點的聯(lián)校制,成立了務本一村小學,孩子們從此告別了上學難的問題。四次跨越分別是:第一次,2008年學校獨立后,村隊出資為學校配置飲水設施并免費供水供電;第二次,2009年,區(qū)政府、教育局對學校鼎力支持,添置了各種教學設備,對操場進行了翻新,新建了學校食堂,整體布置了校園文化環(huán)境;第三次,2010年暑假,區(qū)政府、教育局投資為學校翻新了圖書閱覽室,生均圖書26冊,翻建了4個功能教室,同時改造了操場、建起了校園網;第四次,務本一村、三和管樁公司、濱海鋼材城出資美化綠化了校園環(huán)境。學生們望著整潔的校園、齊全的教學儀器設備興奮不已。村民們贊嘆:我們的學校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