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王守仁與湖湘屈原文化

        2011-03-20 09:32:32梁頌成
        武陵學刊 2011年3期
        關(guān)鍵詞:王守仁龍場武陵

        梁頌成

        (湖南文理學院 文史學院,湖南 常德 415000)

        王守仁與湖湘屈原文化

        梁頌成

        (湖南文理學院 文史學院,湖南 常德 415000)

        王守仁因遭貶謫于正德三年春赴貴州龍場驛擔任驛丞,至正德五年春離開龍場去江西擔任廬陵縣令,來去途中都經(jīng)過了“沅湘”地區(qū)的常德,住在城西潮音閣(寓賢閣)。他在這里憑吊屈原,寫下了《吊屈平賦》和一批體現(xiàn)遷謫情懷的詩文作品,從而成為湖湘屈原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時也豎起了湖湘學術(shù)文化的一面旗幟。在王守仁及其“王學”的研究中如果忽視這一點,將難以厘清陽明思想及其“王學”形成的文化根源。

        王守仁;常德;潮音閣(寓賢閣);《吊屈平賦》

        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最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王守仁本人并沒有直接研究過屈原和楚辭。據(jù)他自己稱,談?wù)撉捌渥髌返臅r候也不多?,F(xiàn)存《王陽明全集》中,有一封他寫給族叔祖的信提到:“若初往年亦常有意左、屈,當時不暇與之論,至今缺然。”[1]983后來也不見與此相關(guān)的言論。然而,他在正德年間的一段特殊經(jīng)歷,卻讓他有機會在三年內(nèi)往返了屈原“行吟澤畔”的“沅湘”地區(qū),使他親身感受了這里的屈原文化氛圍,并留下了《吊屈平賦》和一批反映遷謫情懷的詩歌作品,從而使他成為湖湘屈原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時也豎起了湖湘學術(shù)文化的一面旗幟。王守仁的這一經(jīng)歷,在其“心學”理論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中,毋庸置疑是一個重要的轉(zhuǎn)折點,“王學”研究者如果忽視了這一點就很難厘清其思想及其學術(shù)成型的文化根源。

        一 驚心動魄之中來到常德

        王守仁因遭貶謫,于正德三年(1508年)春赴貴州龍場驛擔任驛丞,至正德五年(1510年)春離開貴州,并于這年三月十八日到達江西廬陵縣就任縣令。

        王守仁為何遭貶謫,這里不妨回顧一下,以便了解他在“沅湘”地區(qū)感受屈原文化的背景。他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進士,授刑部主事,五年后改兵部主事。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宦官劉瑾專權(quán),南京科道戴銑、薄彥徽等人因進諫忤旨被關(guān)進了大牢,王守仁出于義憤上疏營救,公開對抗劉瑾,結(jié)果也被逮系詔獄。不久,即被判處廷杖四十,貶謫貴州今修文縣境內(nèi)龍場驛充任驛丞。他于正德二年(1507年)夏天啟程,走到錢塘,劉瑾又派刺客尾追而來,欲置他于死地。王守仁機靈一動,假托投江而死,才幸免遇害。后來偷偷上了一艘商船往舟山方向進發(fā),沒料到又遇到海上風暴,最終漂到福建沿海。其《泛?!吩姡瑢懙木褪沁@一次遭遇海難的情景:“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p>

        之后,王守仁再由福建出發(fā),經(jīng)過浙江、江西,于正德三年(1508年)春天進入湖南。走過長沙、漢壽,到達常德,又被春汛所阻,于是在常德古城大西門(清平門)外雙圣寺旁的潮音閣住了一段,并在這里寫下著名的《吊屈平賦》和十幾篇詩文作品,其中《墨池遺跡》、《桃花源》以及多種地方文化典籍上所載的《觀音山》、《晚泊沅江》等4首詩,則是《王陽明全集》所未刊者。其中的《天心湖即事》,就是王守仁初入武陵地區(qū),經(jīng)歷了沅江縣、漢壽縣之間天心湖的驚濤駭浪之后,在心有余悸情況下的真實寫照。他開篇便稱“掛席下長沙,瞬息百余里。舟人共揚眉,予獨憂其駛”。這是一種典型的湖上風暴。詩中記敘了作者所乘的木帆船遇險、歷險、脫險的全過程,結(jié)合人們在各種情況下的心理狀態(tài),將人們在風口浪尖進行生死搏斗的情景描繪出來了。最后以“濟險在需時,僥幸豈常理。爾輩勿輕生,偶然非可恃”作結(jié),說明在人生遇到艱險和挫折的時候,不應(yīng)該放棄任何努力,只有毅力和耐心,才是戰(zhàn)勝困難的關(guān)鍵。這是王守仁在經(jīng)歷種種風波,包括劉瑾所派殺手的追殺、幾乎奪命的海上風暴和天心湖的驚濤駭浪之后得出的人生經(jīng)驗。他是告誡人們,更是勉勵自己!

        據(jù)詩中所描寫的情景推測,《天心湖即事》是寫在渡過天心湖到達漢壽縣城之后的情形。因為王守仁在漢壽縣城還慕名拜訪過唐代張旭的“墨池遺跡”,并留下了詩作。由此可見,王守仁在進入“沅湘”之后,就特別關(guān)注本地特有的地方文化,沿途路過了具有豐富內(nèi)涵的文化名勝如德山、河洑山、桃花源等,并留下了精美的詩作。

        漢壽縣城再往西數(shù)十里,就是屈原當年行吟澤畔同漁父問答的“滄浪之水”,名為滄港。滄港是一個湖鄉(xiāng)小鎮(zhèn),當時是從漢壽由水路到常德的必經(jīng)之地。這里歷代有屈原廟、三閭大夫祠、天乙宮、濯纓橋、滄溪寺、清斯亭、釣魚臺等大量屈原文化遺跡,還有相傳為屈原《九歌》祭神處的七星堆等。其中的滄溪寺,就是滄港紀念屈原的重要建筑。滄港早就引起古今屈原研究者的重視。王守仁經(jīng)過這里,對這些情況不可能沒有了解,只是行程匆匆,沒來得及寫下的感受而已。

        二 春汛阻隔之時寓居江閣

        過了滄港,王守仁走過三國時李衡種橘的樊洲(橘洲),就到了常德德山屈原“朝發(fā)枉渚”之處。再往前行,便是武陵城東門外的招屈亭。這一帶屈原文化遺跡比比皆是,船工漁父耳熟能詳,他們不會不為生性善于探索的王守仁熱情介紹。到達常德,正值沅水春汛時期,春雨連綿,王守仁住進了西門外的潮音閣。

        當時的潮音閣,后來稱為“寓賢閣”,具體位置在今常德市屈原公園東頭“九重天”房產(chǎn)開發(fā)小區(qū)南臨沅水的磯頭上。這里是古代常德城來往官員、名人的寓居之所。在王守仁之前,著名理學家薛瑄監(jiān)沅州銀場,也是往來“巡寓于此”。到正德五年(1510年),劉瑾倒臺之后,王守仁升任江西廬陵知縣,回來途中還是住在這里。

        王守仁當時雖然地位還不是很高,同時又是遭貶謫的官員,但他正直的行為和在學問方面的名氣卻已經(jīng)是天下皆知。路過常德,他本來并沒有特別的打算。只是天公湊緣,一連下了十多天雨,沅水春泛,潮音閣下一浪高過一浪,于是便有時間讓王守仁在常德展開一系列活動。

        當年常德人是怎樣了解王守仁的呢?明過庭訓《本朝分省人物考》載:“(正德)五年,陽明赴謫龍場,寓郡西潮音閣,有醫(yī)杜仁夫者,攜其《復春詩卷》以謁陽明,一見驚以為奇,遂因杜氏偕闇齋見之?!盵2]焦竑的《國朝獻征錄》卷一百三的記載更為詳細:

        五年庚午,陽明先生赴謫龍場,寓郡西潮音閣,有醫(yī)杜仁夫者,攜其《復春詩》卷以謁先生。常題絕句云:“安排必定非由我,變理從來自屬人??皣@世人渾不解,九環(huán)丹里苦偷生。”陽明先生一見驚以為奇,遂因杜氏偕闇齋見之。陽明先生后語冀曰:“如卿實便可作顏子矣?!睙o何,先生偶抱羸,疾久之,病益甚。先生乃謝絕醫(yī)樂,借寓道林寺,祗以一力自隨。閉目趺足,默坐澄心,常達晝夜,不就枕席。一日,忽香津滿頰,一片虛白,烱烱見前,冷然有省之間,而沉疴巳脫然去體矣。[3]

        應(yīng)該說明的是,王守仁去龍場經(jīng)過常德是明正德三年春,離開龍場去江西廬陵經(jīng)過常德是明正德五年(1510年)春。記載中籠統(tǒng)地稱“五年”“赴謫龍場”則容易讓人產(chǎn)生錯覺。從這一記載,可見是當年在潮音閣附近行醫(yī)的杜仁夫,帶著蔣信的《復春試卷》最早去拜訪了王守仁。而王守仁則是在讀過蔣信的詩之后,叫杜仁夫讓蔣信來見一見。蔣信則邀上了同窗好友冀元亨,一道去潮音閣拜望了心中仰慕的大學者。這一拜,可謂是春風得意遇知音,桃花含笑映江臺。從此蔣道林(蔣信)學術(shù)立道,展露雄才。至于二生如何傳承師說,使武陵文化增添異彩,內(nèi)容繁復,筆者將另文專述。

        除了蔣信和冀元亨,當初王守仁在常德停留期間還與以下一些有影響的人物過從甚密,并產(chǎn)生了不可忽視的文化影響。

        楊褫,字介福,武陵人。弘治五年(1492年)中鄉(xiāng)試第一名解元,弘治九年(1496年)進士。由科給事中升吏科都給事中。直言敢諫,有忠鯁聲譽。其時外藩以方士進獻皇上,楊褫上疏,說“羽流幻術(shù),不宜蠱惑圣心”。正德初年,他幾乎和王守仁同時因忤逆宦官劉瑾而被“致仕”歸鄉(xiāng)。楊褫回到武陵,在府西清平門城內(nèi)創(chuàng)辦了“聞山精舍”[4],后來稱為聞山書院(今育英小學一帶)。當時王守仁在常德有那么大的影響,同楊褫的介紹應(yīng)該是分不開的。劉瑾倒臺,楊褫被起用為通政司謄黃右通政,九年(1514年)升南京太仆寺卿,十年致仕。楊褫關(guān)心民間疾苦,曾多次上書,反映榮藩王府剝削常德百姓、危害地方的情況。

        龍翔霄,是武陵名士龍膺的祖父。其家就在今常德詩墻漁父閣以北一帶,離王守仁住的潮音閣不足百米。龍翔霄的父親龍珣生他時做了個夢,夢見他“擢叢桂”(科舉及第),于是為他取名“飛霄”。后進聞山精舍,跟楊褫讀書,適逢王守仁路過武陵,楊褫便把這個學生介紹給他。王守仁很喜歡這個學生,建議他把名字中的“飛”換成“翔”,并取字“潛之”。意即要實現(xiàn)騰空高翔的理想,先要腳踏實地養(yǎng)晦韜光。有趣的是,王守仁替龍翔霄更名這件事從此在武陵傳為佳話,后來許多人寫文章都提到這件事。龍翔霄曾任閬中縣令,后補太和令,升南京軍車駕左主事,晉員外郎,徙南京戶部郎中,出為程番知府(今貴州惠水縣境),所在多有政績,明穆宗繼位后,曾“詔贈官”予以褒獎?!顿F陽名宦傳》評價他:“翔霄之學,雖源出守仁(王守仁)、若水(湛若水),不盡主其師說。比為郎,善何吉陽(何遷)、楊忠愍(楊繼盛),抱方負圓,與古為徒。子孫率以清白承家,出入不倍(背)其教。”

        文澍,當時已致仕(退休)養(yǎng)老,住在河洑山沅水對岸木塘垸,以正直廉潔著稱于世。文澍是成化二年(1466年)進士,授南京刑部主事。歷郎中,出補四川重慶知府。政尚寬平,有古循吏風。因與監(jiān)司齟齬,調(diào)貴州思南府,于是告休歸鄉(xiāng)。他一生勤學博聞,文思古澹,世人十分敬重他。王守仁拜望他時剛滿36歲,文澍則至少是60歲以上了。后來文澍去世,葬于“府西三十里武山側(cè)”。王守仁為撰墓志銘稱:“尚書王陽明守仁題其墓曰:人也,樸而理,直而虛。篤學審問,比耄而不衰。吾聞其蒞官矣,執(zhí)而恕,惠而界,其張叔之儔歟!吾聞其居鄉(xiāng)矣,勵行飭己,不言而俗化,其太丘之儔歟!嗚呼!于今時為難得也矣。”[1]934充分肯定了文澍為人的謙虛好學與為政的愛民濟眾。

        此外,王守仁路過桃源,還專程拜訪了隱居在桃花源東側(cè)綠蘿山的武陵隱士楊應(yīng)源。清嘉慶《常德府志》卷四十四《傳第九·隱逸》記載:楊應(yīng)源,字昆東,武陵人?!芭c王陽明友善,而講學不合?!币饧此跏厝蕚€人關(guān)系很投緣,但學術(shù)觀點不一樣。然而,王守仁對這位“講學不合”的朋友卻很尊重,事后還寫信給他:

        綠蘿別后,脫盡鴆媒,歷覽青溪云林,步步尋到源頭,覺此道中另辟一番幽邃世界。斜陽古驛,芳草天涯,閑時讀君近作詩古文詞,欲歌欲泣,不須把酒讀《離騷》也。《易詮》錯綜盡致,而取象處不出考亭法門。某竊謂宋儒釋經(jīng)只是天地間糟粕物事耳。杜句“重與細論文”,不足為外人道也。浮梗薄軀,有時邀恩歸里,當訪君于桃花流水間,君其掃開閭巷以待。[5]

        此信王守仁本集中不見,但被楊氏后人輯入家譜,《常德府志》即據(jù)楊氏家譜所轉(zhuǎn)錄,應(yīng)該是王守仁確切的逸文?!傍c媒”,語出屈原的《離騷》:“吾令鴆為媒兮,鴆告余以不好?!边@里借指仕進之心。據(jù)信中“浮梗薄軀”的情景和“有時邀恩歸里,當訪君于桃花流水間”的約定,可以斷定王守仁訪楊應(yīng)源應(yīng)是在赴龍場驛途中,而此信則是在貴州龍場驛之后讀到楊應(yīng)源“近作詩古文詞”以后的回信。也就是說,他們見面討論了許多問題,雖然很多看法不一(“考亭法門”,指朱熹釋經(jīng)的門徑??纪?,在福建建陽縣西南,為朱熹晚年居處。從信的內(nèi)容可見,他們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對《易詮》取象、宋儒釋經(jīng)的看法上),但二人討論問題的余興未盡,于是分別后便一直保持通信。后來王守仁約定,若有機會“邀恩歸里”,就會到桃花源去拜訪楊應(yīng)源。

        可見,王守仁路過常德,廣泛地接觸了武陵先賢、莘莘學子,也了解了這里的屈原文化,在給楊應(yīng)源的回信當中,稱讀了楊應(yīng)源的“詩古文詞,欲歌欲泣,不須把酒讀《離騷》也”,就是從楊應(yīng)源的作品之中,他感受到了屈原文化在武陵的影響。既如此,王守仁也就不可能不將屈原的遭遇同自己對照,從而在內(nèi)心產(chǎn)生思緒。這就是他能在武陵潮音閣寫出《吊屈平賦》的思想基礎(chǔ)。

        三 思緒徘徊之際憑吊屈原

        王守仁滯留常德城西潮音閣,感受了入湘以來濃郁的屈原文化氛圍,聯(lián)系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今古同慨,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吊屈平賦》。將《吊屈平賦》寫作定在常德城西潮音閣,除了上文提到的眾多客觀前提外,還有如下理由。

        一是正德三年(1508年)春天,王守仁由閩、浙、贛進入湘,經(jīng)過長沙、漢壽,到達常德,被春汛阻隔,住進城西清平門外潮音閣之前,一路除了正常的行程住宿外,基本上沒有過停留,這從其行程詩文中可看出來。而醞釀《吊屈平賦》這樣的文章,畢竟不比一路上的見聞詩歌,沒有一段比較成熟的思考是不行的。

        二是王守仁入湘之前并沒有特意接觸和研究屈原及其作品,他是以貶謫之身進入“沅湘”之后,從長沙、沅江、漢壽(龍陽)到常德,一路上廣泛接觸了屈原文化遺跡、感受了屈原文化氛圍之后,才開始對照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進行思考,從而醞釀了《吊屈平賦》的寫作。

        三是他到達常德,住進潮音閣,每天觀望閣下奔騰的洪流,向東望便是舉目可觸的招屈亭和德山枉渚。招屈亭在今詩墻東段江灣處,站在城西潮音閣,當時是觸目可及。招屈亭以東斜對岸即屈原“朝發(fā)枉渚”之處。每日寓目所及,聯(lián)系個人經(jīng)歷,思想家不可能沒有感受。

        四是《吊屈平賦》開頭便稱“正德丙寅,某以罪謫貴陽,取道沅湘,感屈原之事,為文而吊之”。正德丙寅,是正德元年(1506年),這是他開始遭禍的時間,實際入湘是在正德三年初春?!叭〉楞湎?,感屈原之事”,意即在經(jīng)過沅湘之后。后來春汛結(jié)束,王守仁溯沅水而上,途中也沒再停留。這種憑吊文章往往產(chǎn)生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因此判定《吊屈平賦》作于常德城西潮音閣應(yīng)該是沒有問題的。

        五是《吊屈平賦》中表現(xiàn)的情緒是抑郁不平的?!叭瘴飨忏湎媪?,楚山嵯峨兮無冬秋。累不見兮涕泗,世愈隘兮孰知我憂?”誰知道我的憂和愁?誰能理解我?這種情緒和后來平反被重新起用之后充滿希望的情景截然不同。正德五年春,劉瑾倒臺,王守仁被任命為廬陵縣令之后,歸途中他還是住在這潮音閣,同樣也被春汛所阻。他留下的《潮音閣》詩中說:“江天云鳥自來去,楚澤風煙無古今。”“新春尚阻東歸楫,落日誰堪話此心?!边@時的心情雖然感慨良多,但卻是平靜的、欣慰的。

        六是《吊屈平賦》的具體內(nèi)容,同他此時在潮音閣寫的《閣中遇雨》三首的思想情緒一致。“道意蕭疏慚歲月,歸心迢遞憶鄉(xiāng)園。年來身跡如漂梗,自笑迂癡欲手援”(見第一首),這不正是和屈原一樣的忠而被逐的痛苦和無奈么?王守仁在這里也產(chǎn)生過思想上的徘徊,“問津久已慚沮溺,歸向東皋學耦耕”(見第二首),這不正是屈原在《漁父》中所表現(xiàn)的思想矛盾么?他甚至也產(chǎn)生過自覺不可為而為之的感慨:“也知世事終無補,亦復存心出處間。”(見第三首)一腔“忍而不能舍”的“忠君愛國”之情。這些,都可說是一脈相承。

        總之,王守仁被貶貴州龍場驛,經(jīng)過一年多的出生入死、顛沛流離之后,于正德三年(1508年)春天到達常德。這時他精力疲憊,情緒低沉,思想徘徊,有過矛盾的心境和出世的念頭。在對屈原的憑吊之中,他結(jié)合屈原忠而遭謗,繼而見疑,乃至被逐的不幸遭遇,以“幽業(yè)薄兮疇侶,懷故都兮增傷(冥冥之中命運相同啊我和屈原您結(jié)為伴侶,系念國家啊我和你一樣心傷)”為關(guān)紐,將古與今、屈原與自己聯(lián)系在一起,一股怨憤之情替屈原而發(fā),也是替自己而發(fā),可謂千載共鳴。這反映了貶謫途中的王守仁在流傳著善卷歸隱等傳說又具有濃郁的屈原文化氛圍的武陵這一特殊環(huán)境之中的特別感受。

        當然,我們今天站在歷史長河的下游,有條件回過頭來觀察和比較歷史上這兩位曾經(jīng)在武陵心息相通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所處的不同時代背景和最終結(jié)局。屈原處在國破家亡的楚國末期,忠而被逐之后“行吟澤畔”,救國無望之際,最后赴汨羅江以身殉國;而王守仁則是生活在大一統(tǒng)的明王朝中期,宦官劉瑾專權(quán)只是王朝發(fā)展中的一個插曲。劉瑾倒臺之后,他復得重用,并且以自己的智慧和膽略平定“宸濠之亂”,為維護明王朝的統(tǒng)一作出了貢獻,最終成為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這自然是歷史所提供的機遇完全不同所造成的。

        綜上所述,王守仁一方面在這里感受屈原文化的影響,深入思考人生問題;一方面廣泛接觸地方先賢,同時接收有志青年為徒,從而開啟了武陵學術(shù)文化的新篇章。因此,《明儒學案》卷二十八專列《楚中王門學案》,并在《前言》稱:“當陽明在時,其信從者尚少。道林(蔣信)、闇齋(冀元亨)、劉觀時出自武陵,故武陵之及門,獨冠全楚。”[6]其影響的深遠,可以想見。

        [1](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明)過庭訓.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之八十二[M].明天啟刻本.

        [3](明)焦竑.國朝獻征錄:卷一百三[M].明萬歷四十四年徐象枟曼山館刻本.

        [4](清)鄧顯鶴.沅湘耆舊集(二):卷十二[M].長沙:岳麓書社,2009:229.

        [5]涂春堂,等.清嘉慶常德府志校注[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1175.

        [6](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卷二十八[M].乾隆四年鄭氏補刊本.

        G127

        A

        1674-9014(2011)03-0107-04

        2011-03-12

        梁頌成(1954-),男,湖南常德人,湖南文理學院文史學院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為湖湘文化和文藝學。

        (責任編輯:劉英玲)

        猜你喜歡
        王守仁龍場武陵
        貴州水城龍場銳鈦礦礦床地質(zhì)特征及成因
        王守仁的“膽小”
        《王陰明 教條元龍場諸生》之改過
        中華詩詞(2017年5期)2017-11-08 08:48:01
        書生惹上錦衣衛(wèi)
        陽明學
        晚晴(2016年10期)2016-11-16 22:07:48
        『武陵追夢』湖南省文藝家采風創(chuàng)作活動藝術(shù)作品選
        文藝論壇(2016年15期)2016-09-08 09:07:30
        王守仁:圣人不走尋常路
        百家講壇(2016年11期)2016-09-01 18:37:21
        自作詩《武陵追夢》(書法)
        文藝論壇(2016年3期)2016-03-28 06:54:10
        武陵晨曦
        中華奇石(2015年5期)2015-07-09 18:31:07
        威寧小黃姜帶富一方
        手机av在线观看视频| 天堂在线www中文|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天堂 | 国产午夜免费高清久久影院| 九九99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av第一区第二区| 邻居少妇张开腿让我爽了一夜| 人妻av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第一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中文字幕| 风韵少妇性饥渴推油按摩视频| 嗯啊哦快使劲呻吟高潮视频|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绿色|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中文字幕福利视频| 在线免费观看亚洲毛片| 人妻av有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_k频道| 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欧洲多毛裸体xxxxx| 国内露脸中年夫妇交换| 女女同性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亚洲日韩成人无码|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无码伊人久久大杳蕉中文无码| 99久久久人妻熟妇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18|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佳柔| 777精品出轨人妻国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国内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亚洲天堂av一区二区|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国色天香| 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