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曉慧 魏艾紅
大連解放軍第210醫(yī)院中醫(yī)血液科,大連 116021
45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舌微循環(huán)、骨髓病理及超微結構觀察
常曉慧 魏艾紅
大連解放軍第210醫(yī)院中醫(yī)血液科,大連 116021
目的:觀察45例慢性粒細胞白血?。–ML)患者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前后的舌尖微循環(huán)、骨髓病理及骨髓超微結構變化。方法:對45例復方黃黛片聯合羥基脲治療的CML患者治療前后的舌尖微循環(huán)及骨髓組織病理、超微結構進行對比觀察。結果:CML患者治療前舌尖微循環(huán)超微結構改變,微血管擴張、內皮腫脹、微血管腔數量增多;骨髓組織病理表現為中晚幼粒細胞增生明顯,呈"多樣性"特征,散在分布于小梁間區(qū),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纖維化;超微結構可見中晚幼細胞密集,大部分細胞結構完整,部分細胞出現破裂。經復方黃黛片聯合羥基脲治療2個月后舌尖組織微循環(huán)明顯改善,舌菌狀乳頭大小正?;蚱?,絲狀乳頭增多,微血管數目較治療前明顯減少,但仍有管徑增寬,邊緣模糊不清;骨髓增生度恢復,中晚幼粒細胞明顯減少,纖維組織明顯減少,微血管結構擴張或不清晰,基質及纖維細胞減少,組織間隙增大,骨髓纖維化得到改善;超微結構出現原始及幼稚細胞的細胞器結構消失、核固縮、核染色質濃縮等典型的細胞凋亡形態(tài)學改變。結
論:CML患者治療前后的舌尖微循環(huán)、骨髓病理及超微結構的觀察結果,為CML的中醫(yī)辨證論治、指導治療及判斷療效提供了理論依據;復方黃黛片聯合羥基脲可以通過誘導骨髓中粒細胞凋亡治療C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