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曉燁 楊圣俊 溫志謙 李芳
胰島素抵抗與胰島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發(fā)病的兩個主要因素,胰島素抵抗幾乎貫穿2型糖尿病的整個發(fā)病過程。某些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糖尿病病情的加重,胰島素缺乏逐漸加重,最終需要胰島素補充或替代治療,由于存在胰島素抵抗,雖然胰島素用量較大且超過生理分泌量,而血糖仍然控制不佳[1]。本研究收集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門診及住院患者80例,均為使用了大劑量胰島素而血糖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天麥消渴片后,療效良好。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選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齡45~70歲;體重指數(shù)24~29 kg/m2;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FPG)>9.5 mmol/L,餐后2 h血糖(2 hPG)>12 mmol/L,糖化血紅蛋白(HbA1c)>7.5%,肌酐 <133μmol/L,ALT<80 U/L,無嚴重心血管疾病,并且單純應用胰島素治療4周以上,每日用量>50 U。
1.2 方法 入選患者維持原治療方案不變,并在嚴格控制飲食和運動的基礎上隨機分為2組,每組40例。對照組單純應用胰島素(諾和靈30 R早晚),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服天麥消渴片0.24 g/次,2次/d。2組治療12周,觀察治療前后 FPG,2 hPG、HbA1c、血漿胰島素水平、胰島素用量的變化。
2.1 治療前后FPG、2 hPG、HbAlc、血漿胰島素水平、胰島素因素變化 治療12周后,治療組FPG、2 hPG及HbA1c,胰島素用量均明顯下降,且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1),空腹血漿胰島素水平及餐后2 h血漿胰島素水平均有明顯降低且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FPG、2 h PG、HbA1c、血漿胰島素水平、胰島素用量變化n=40,±s
表1 2組治療前后FPG、2 h PG、HbA1c、血漿胰島素水平、胰島素用量變化n=40,±s
注:與治療前比較,*P <0.05,#P <0.01;與對照組比較,△P <0.05,☆P<0.01
組別 時間 FBG(mmol/L) 2 hPG(mmol/L) HbA1c(%) 空腹血漿胰島素水平(U/L)餐后2 h血漿胰島素水平(U/L) 胰島素用量(U)對照組 治療前 14.8±2.1 19.3±2.3 8.4±2.1 9.2±2.7 23±5 59.3±2.2治療后 14.1±1.9# 18.7±2.2# 7.8±1.7# 8.7±2.0* 18±5* 50.8±2.6#治療組 治療前 14.6±1.2 18.9±2.0 8.3±2.4 9.6±1.8 23±7 58.4±2.0治療后 10.8±2.6#☆ 14.2±1.8#☆ 6.8±1.9#☆ 7.2±2.8*△ 15±7*△ 45.9±1.7#☆
2.2 不良反應 2組治療過程中未見肝、腎、心電圖、血液等方面的異常改變。對照組出現(xiàn)水腫1例,治療組未見不良反應。
2型糖尿病發(fā)病過程中往往伴有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所以改善胰島素分泌不足,降低胰島素抵抗,延緩β細胞功能進行性衰竭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主要目標。很多2型糖尿病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口服降糖藥物繼發(fā)性失效,需要應用胰島素治療,臨床應用胰島素超過50~70 U/d,考慮存在胰島素抵抗,長期大劑量胰島素治療,會出現(xiàn)體重增加等不良反應,加用增敏劑后能夠提高胰島素的使用效率,減少胰島素用量。天麥消渴片是一種新型的胰島素増敏劑其成份是吡考啉酸鉻、天花粉、麥冬、五味子,其中主要成份吡考啉酸鉻是人體生物利用度較高的有機鉻[2]。能夠促進組織細胞中具有生物活性的葡萄糖耐量因子(GTF)、低分子鉻結合物(LMWCr)的形成,并且參與形成多種金屬激活酶。GTF作為胰島素的一種“協(xié)同激素”,促使胰島素與靶細胞受體相結合,使胰島素功能穩(wěn)定,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從而使血糖代謝恢復正常[3];在鉻的存在下,具有小劑量的胰島素即可發(fā)揮最大的生物學效應[4]。LMWCr能夠與胰島素受體結合,幫助其維持活性構象進一步增強胰島素受體酪氨酸激酶活性,從而放大胰島素信號;三價鉻一方面通過促進葡萄糖轉動因子4(GLUT4)移位到細胞膜內表面,另一方面可以激活AMPK激酶及P38MAPK激酶活性,增強信號傳導,誘導移位的GLUT4融合到細胞膜,從而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體外研究顯示,三價鉻主要通過增加胰島素受體的“相對”數(shù)目即增加了受體的敏感性,從而增加胰島素和受體的結合率[5]。實驗研究表明,吡考啉酸鉻可使糖尿病模型鼠胰島內胰島素免疫反應陽性的β細胞數(shù)增多,β細胞的免疫強度逐漸增強,并且胰島內細胞死亡間隙逐漸減少或消失,表明吡考啉酸鉻可以改善胰島β細胞的形態(tài)及功能[6]。
本研究表明,胰島素與天麥消渴片合用,有很好的協(xié)同作用,能夠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FBG、HbAlc和胰島素水平,且能夠減少外源性胰島素的用量。在12周的臨床觀察中,天麥消渴片安全性良好,未見任何不良反應。因此,天麥消渴片與胰島素聯(lián)合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其對改善胰島素抵抗,延緩β細胞功能衰竭有重要意義。
1 蔣升,李新巖,嚴麗君,等.不同標準空腹血糖受損人群葡萄糖負荷后血糖代謝特征及相關因素分析.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3:1566-1568.
2 周保學,周定.鉻(Ⅲ)與高血糖和高血脂研究進展.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1999,15:88-91.
3 黃富生.鉻的代謝及生化功用.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3,11:151-155.
4 Rjchard AA.Chromium.glucose tolerance and diabetes.Biol Trace Elem Res,1992,32:19-24.
5 孔令芳,錢聰,李強,等.三氯化鉻對2型糖尿病患者紅細胞胰島素受體的影響.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5,10:20.
6 楊利敏,楊子安,姚海濤,等.有機鉻對實驗性糖尿病大鼠胰島β細胞形態(tài)結構及功能的影響.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06,15:2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