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下發(fā)了《關于建設中小學生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開展質量教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依托國內質量管理先進企業(yè)、質檢系統(tǒng)檢驗檢測機構等單位聯合建立中小學生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開展質量教育活動。
國家質檢總局聯合教育部開展中小學質量教育活動,建設中小學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是一項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重要活動。這對于人們從小就樹立正確的質量、誠信觀念,培育質量人才,形成全社會關心質量重視質量的氛圍,提高全社會的質量安全意識,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為此,本刊特對這項工作的主要內容進行解讀。
建設中小學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意義重大,質檢總局責無旁貸。《通知》指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需要對中小學生進行的教育內容越來越多,傳統(tǒng)的單一式課堂教學已經難以滿足學生全面成長的需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探索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展中小學社會實踐機制建設,中小學生質量教育基地的建設就是一項重要內容,是“培養(yǎng)質量意識從娃娃抓起”的有效手段。開展中小學質量教育的有效途徑是組織學生走出學校,到社會實踐中親身體驗和學習。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質檢部門要探索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發(fā)揮各行業(yè)、企業(yè)開展質量教育的資源優(yōu)勢,共同建設中小學生質量教育基地。
另外,當前,質量問題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產品和服務質量關系到百姓的安全健康,關系到企業(yè)生存發(fā)展,建設質量教育基地,就是要通過具體的產品生產、管理和質量檢驗檢測等實踐活動,生動地向中小學生講解產品質量的基本含義,普及質量法律知識,了解質量管理基本內容,懂得標準和標準化在生產中的作用,理解質量創(chuàng)新是保障品牌具有競爭力的道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念,培養(yǎng)學生做事認真負責的精神;就是要通過具體產品的特點,普及產品質量監(jiān)督和檢驗檢疫知識,講授產品安全的基本知識和防止不安全產品傷害的簡單技能,講解與質量有關的商業(yè)信譽對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培養(yǎng)學生從小樹立崇尚自主品牌使用自主品牌的觀念等。
《通知》規(guī)定,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的承擔單位主要包括質量管理水平高、質量信譽好的企業(yè)以及品牌創(chuàng)建示范區(qū)內的骨干企業(yè)和國家級省級科研院所、國家檢驗檢測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機構。
《通知》還對這些企業(yè)和機構分別給出了具體的“明細條件”:在基礎條件方面,要明確實踐活動的基本場所、提供的設施設備和指導人員,具有滿足需要的觀摩參觀路線、體驗感受內容、動手操作方案等;在教育內容設置方面,要求與企業(yè)或檢驗檢測機構的具體生產和工作任務相結合,根據中小學質量教育要求的一個或多個方面的具體教育內容,形成按步實施的完整活動方案,并明確適合的年級;在活動形式方面,要求活動形式的設計要與教學內容設置相適應,充分發(fā)揮基地現場教學的特點,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采用現場參觀、動手實踐、圖文講解、論壇講座等多種形式,便于學生理解產品質量相關知識,培養(yǎng)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及對產品標準、計量、檢測手段等相關知識的學習與探究能力;在時間安排上,要根據生產和工作的時間安排,結合中小學開展質量教育的具體內容、課程安排以及其他質量教學需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并盡量制度化,向社會和周邊學校公告;在服務規(guī)范方面,明確實現質量教育社會實踐的預期目標,提出參與指導實踐活動的企業(yè)或檢驗檢測機構相關人員的知識、能力和行為規(guī)范要求。以對接受指導、輔導和安全保護的中小學生進行適當培訓的要求。明確活動整個過程各環(huán)節(jié)服務規(guī)范;在安全保障方面,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和預案,切實保證活動場地、設施、器材的安全性,配備安全保護人員,設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標志,向學生講清與實踐內容相關的操作程序、安全制度,培養(yǎng)學生安全生產和操作的意識,防止意外事故發(fā)生;在質量水平方面,作為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的企業(yè)應當是質量管理水平在全國領先,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強,沒有發(fā)生過重大質量事故,具有優(yōu)良的社會信譽和企業(yè)信用,公眾形象良好。檢驗檢測機構應配備國內外先進的儀器設備,擁有專業(yè)技術精通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取得國家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嚴格依據ISO/IEC 1702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建立、實施并保持管理體系。同時擁有現代化的電子閱覽室或大型會議室等配套設施。
今年2月底,教育部與質檢總局初步商討聯合建設中小學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后,總局領導高度重視,指示抓緊工作部署。3月,對部分可以提供實踐活動的企業(yè)、機構進行考察,親身體驗現場教學內容和動手操作方案。4月,組織有關專家起草《全國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建設規(guī)范》(草稿),并征求企業(yè)和行業(yè)意見,不斷修改與完善。5月,與教育部聯合下發(fā)《關于建立中小學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開展質量教育的通知》,要求各地質檢部門會同當地教育部門推薦符合條件的候選單位。
《通知》要求,按照選擇試點、積累經驗、分步實施的指導原則,從本通知下發(fā)之日起至7月底止,教育部和質檢總局要啟動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工作,由省級質檢部門會同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推薦符合條件的1~2個候選單位,由教育部和質檢總局組織專家評審后,對確定符合條件的單位命名為“全國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并于2011年9月期間由教育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授牌。
《通知》強調,各級質檢、教育行政部門要緊密合作,發(fā)揮各自資源優(yōu)勢和能動作用,共同制定質量教育的活動方案和組織工作方案;各地教育、質檢部門可參照制定相應的規(guī)范,建立符合各地實際的各級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教育部和質檢總局將在第一批全國實踐基地建設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制定《全國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建設規(guī)范》,全面推進中小學生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