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宇虹
(番禺中心醫(yī)院 廣州 511400)
兒童失語癥指部分獲得或者已經(jīng)獲得口語能力以后所發(fā)生的失語癥狀。兒童失語癥的主要病因是腦外傷以及神經(jīng)中樞感染導致患兒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聽力理解障礙,口語表達障礙。因此,對本癥治療尤為重要?,F(xiàn)將有關資料報道如下。
針對我院2008年收治的兒童失語癥9例,男4例,女5例,年齡2~7歲,平均年齡4.5歲。其中腦外傷7例,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2例。均經(jīng)頭顱CT或MR檢查確診,病前均智力正常,語言流暢。
聽力理解障礙是失語癥的常見癥狀,患兒對口語的理解能力降低或喪失??谡Z表達障礙表現(xiàn)為言語速度減慢、說話量少而且費力、聲音低弱以及韻律失常、閱讀書寫均有不同障礙。失語癥也有不同的分類,例如:(1)運動性失語癥,也稱表達性失語癥、口語性失語癥、皮質運動性失語。(2)感覺性失語癥,特點為患者聽覺正常,但不能聽懂他人評價的意義。(3)失寫癥,患者能聽懂別人的語言,但自動書寫能力喪失,默寫和抄寫也是不可能的。(4)失讀癥,看到原來認識的字符讀不出音,也不知道其意義。
訓練場所選定在光線充足、安靜的室內(nèi),要避開視覺和聽覺上的干擾,最好是在有隔音設施的房間進行。一般30min~1h/次,3~5次/周,3個月為1個療程。以一對一訓練為主,適當?shù)募w訓練,以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和興趣。
(1)聽解訓練:①聽覺訓練:利用聽音樂、聽廣播,念書等形式刺激患兒思維,提高語言理解能力,5次/d,10~20min/次。②手勢訓練:通過患兒熟悉的手勢激發(fā)其理解能力。如訓練師做刷牙、吃飯等簡單動作,讓患兒模仿。③實物刺激:讓患兒說出所看到的實物名稱,訓練師適當提醒,反復練習。④圖片刺激:在桌面上擺放2~12張圖片,治療師取2張擺放在患兒面前,讓患兒根據(jù)指令進行指認,然后變換順序反復進行之后,增加4張或6張,進行4選1、6選1,熟練后可6選2,8選2訓練,也可增至9選3、12選3等。
(2)表達能力訓練:①命名訓練:將實物或圖片逐一放在患兒面前,讓患兒命名,也可給予視覺刺激,口形提示。②復述訓練:患兒隨訓練師進行勾述,根據(jù)患兒水平,選擇單詞、短句、兒歌、故事等,注意讓患兒觀察訓練師的口形,注意聽訓練師的音準。③書寫訓練:從抄寫開始,將字卡放在患兒面前,讓患兒抄寫,聽寫日記單詞或看圖片讓患兒寫出有關單詞,能完成的,進行短句、長句、短文的聽寫,或讓患兒看情景畫寫出內(nèi)容。
(1)發(fā)音器官的訓練:①訓練唇運動:指導患兒作反復的張口、鼓腮、伸舌、呲牙以及抿嘴、撅嘴等唇部訓練。訓練時要面對鏡子,這樣會使患兒便于模仿和糾正動作。嚴重唇運動障礙的患兒,治療師可以把左手放在患兒頜下,右手放在頭部,幫助做下頜上舉和下拉的運動,使雙唇閉合。唇的訓練是為患兒發(fā)雙唇音做準備。②訓練舌運動:指導患兒盡量向外伸舌,反復做伸縮動作,同時用舌尖舔上下唇、左右唇角,然后順向或逆向舔全唇動作,速度由慢到快,20~30次/d,5~10min/次,可用棒棒糖引導,嚴重障礙的可采取被動運動,治療師戴上指套或用壓舌板協(xié)助患兒做舌的各種運動。
(2)發(fā)音訓練:患兒可以完成以上動作后,要讓其盡量長時間地保持這些動作,如:雙唇閉合、伸舌等。隨后做無聲的構音運動,最后輕聲地引出靶音,先發(fā)元音,后發(fā)輔音。輔音由易到難。待能發(fā)輔音后,要訓練將已掌握的輔音與元音相結合。這些發(fā)音比較熟練后,就采取元音加輔音再加元音的形式,最后過渡到單詞和句子的訓練。
(3)辯音訓練:患兒對音的分辨能力對正確發(fā)音很重要,所以要訓練患兒對音的分辨,首先要能分辨出錯音,可以通過口述或放錄音,讓患兒掌握正確發(fā)音,也可充分利用視覺能力,如:通過畫圖讓患兒了解發(fā)音的部位和機制,指出其主要問題所在,并告訴他(她)準確的發(fā)音部位。此外,也可結合手法準確的發(fā)音。
(4)語調、音量的訓練:多數(shù)患兒常表現(xiàn)為音調低或單一音調,訓練時指出患兒的音調問題所在,訓練發(fā)音由低到高,利用樂器的音階變化來克服單一的音調;在調節(jié)患兒音量上,主要調節(jié)自主呼吸對音量的控制,讓患兒延長呼氣時間,采用吹氣球、吹哨等方法達到訓練目的,增加發(fā)音動力。另外,帶有音量控制開關的聲控玩具用在訓練上也很有效。
(1)上述治療方法對失語癥患者的訓練康復治療起到很大作用,對失語患者的聽、說、讀、寫等不同形式的語言早期康復綜合訓練,有一定效果。(2)治療結果:治愈9例,好轉1例,總有效率為100%。
失語癥是原已習得的語言、功能缺失的一種語言障礙綜合征。障礙的形式取決于腦損害部位,一般分為運動和感知2類,分別涉及言語生成和言語理解兩方面。發(fā)音訓練是首要的,功能康復訓練包括發(fā)音訓練、短語訓練、會話訓練、朗讀訓練等等。訓練從患兒熟悉的物品、動作開始,由易到難。針對兒童的天性,采取一些兒童喜歡接受的方式,用兒童喜歡的圖片,增加視覺刺激。在語言理解方面,應從視覺、感覺、聽覺等多途徑刺激;在引導表達方面,在訓練師帶領下學一些模擬聲音。寓教于樂,在游戲中訓練。家長可以建立家庭訓練模式,促進患兒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