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育林,付 松,楊學勇,劉宇航,王 輝,周更須
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yī)院小兒心臟外科,北京 100700
先天性氣管狹窄(congenital tracheal stenosis,CTS)是一種比較罕見的先天性疾病。其特點為早期出現(xiàn)反復呼吸道感染、呼吸窘迫、嚴重低氧血癥和慢性心功能不全。目前對于其發(fā)病機制還不清楚,可能與胚胎期咽氣管溝發(fā)育障礙有關。常常合并心血管以及其他畸形,加快病情進展[1-2]。CTS手術治療,風險大、難度高,除了手術技巧、麻醉、體外循環(huán)技術外,術后監(jiān)護亦有其獨特性。本文總結我院收治的12例小兒CTS矯治術以及術后監(jiān)護,現(xiàn)報道如下:
從2006年5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小兒CTS 12例,其中,男 7 例,女 5 例;年齡 22 d~13 歲,平均(5.0±2.1)歲;體重2.1~48.0 kg,平均(10.2±3.7)kg。 按照 Grundfast法分期:Ⅰ期CTS 1例(狹窄長度<5 mm,直徑>6 mm,質(zhì)地軟);Ⅱ期 4例(狹窄長度 5~10 mm,直徑 6~4 mm,質(zhì)地硬);Ⅲ期 5 例(狹窄長度 10~15 mm,直徑 4~2 mm,質(zhì)地軟骨樣);Ⅳ期 2 例(狹窄長度>15 mm,直徑<2 mm,質(zhì)地為混合性)。其中伴肺動脈吊帶(PAS)6 例,動脈導管未閉(PDA)5 例,房間隔缺損(ASD)4 例,室間隔缺損(VSD)6 例,中度肺動脈狹窄(PS)1例,法洛四聯(lián)癥(TOF)1 例,肺動脈高壓(PH)2 例,右室雙出口(DORV)3例,雙腔右心室(DCRV)3 例,永存左上腔靜脈(LSVC)2 例。
所有患兒均在全麻體外循環(huán)下行氣管狹窄矯治術,同期糾正其他合并畸形。手術采用胸骨正中入路,縱行劈開胸骨,剪開心包并懸吊,肝素化后,經(jīng)主動脈及上腔靜脈和下腔靜脈插管建立體外循環(huán),平行循環(huán),灌注溫度32~34℃,維持心率,充分游離主動脈、肺動脈、氣管以及周圍組織。氣管狹窄位于隆突上(9例)及右支氣管(4例)。狹窄段長度小于8個氣管環(huán)或小于氣管長度的30%均可行端端吻合。氣管狹窄段長度占氣管總長度比例大,無法行狹窄段切除后端端吻合術,行Slide氣管成形術和自體游離氣管片移植術兩種術式。自體氣管補片材料比較小或氣管狹窄長度大于總長度70%可采用自體心包補片氣管成形法。氣管吻合完畢,縱隔注水,氣道內(nèi)加壓至 35~40 mm H2O(1 mmH2O=0.009 8kPa),檢測氣管吻合口處無漏氣,縫合縱隔胸膜。其他畸形均按照常規(guī)手術進行。術后采用改良超濾,調(diào)整流量,停機,中和肝素,止血,術畢。
安全返回ICU病房,將患兒置于開放式暖箱上,維持環(huán)境溫度28~32℃,適宜濕度50%左右,避免強對流空氣。維持體溫在正常范圍內(nèi)。呼吸機通氣模式采用同步間歇指令通氣(SIMV)、壓力控制通氣(PCV)、壓力支持通氣(PSV)、呼氣末正壓(PEEP)、持續(xù)氣道正壓(CPAP)。按照不同病種、手方法、生后日齡,維持適宜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酸堿值(pH)。 體外膜肺(5 例)改善心肺功能。術后低心排可預防性采用正性肌力藥物,包括多巴胺(2例)和米力農(nóng)(2例)。術后48 h啟用營養(yǎng)支持,包括全部或部分靜脈營養(yǎng),有腸鳴音時以鼻飼配方奶為主。必要時給予20%人體白蛋白或血漿支持。經(jīng)呼吸機調(diào)整難以恢復的持續(xù)性低氧血癥和低心排,可以采用體外膜肺(ECMO)改善癥狀和血氣分析。同時加強基礎護理,尤其皮膚、臍、口腔,強調(diào)接觸患兒之前清洗雙手。
氣管端端吻合術5例,Slide氣管成形術3例,自體游離氣管片移植術3例,心包補片移植術1例。手術死亡1例,死亡率為8.3%,死亡原因為多臟器功能衰竭。手術時間為(241±36)min,體外循環(huán)時間為(179±42)min。 術后并發(fā)癥包括低氧血癥7例,低心輸出量綜合征(低心排)6例,氣管軟化1例,氣管再狹窄2例,氣管吻合口漏2例,乳糜胸1例,敗血癥1例和二次手術2例(1例心包填塞,1例因低氧血癥再加做Blalock術),再次氣管插管4例(原因低氧血癥2例和喉水腫2例),肺不張4例,氣胸2例,心包壓塞1例。主要并發(fā)癥為低氧血癥(58.3%)和低心排(50.0%)。術后7例采用改良超濾,4例延遲關胸以及5例ECMO,4例使用正性肌力藥物,低氧血癥和低心排得到改善。ICU 時間:(43±11)d,呼吸機輔助時間:(29±13)d,住院天數(shù):(47±15)d。 術后 6 個月~2年隨訪中,除2例輕度支氣管狹窄外,心肺功能均良好。
隨著外科技術越來越成熟,氣管狹窄的解除也有多種方法。短段氣管狹窄(氣管環(huán)病變段≤8環(huán))可行單純狹窄段切除端端吻合。長段狹窄(氣管環(huán)范圍在6~18環(huán))可以實施手術包括Slide氣管成形術和自體游離氣管片移植術兩種方法。端端吻合和Slide氣管成形術是比較常用的方法,此兩種術式均保留氣管軟骨支撐,避免術后再狹窄。自體游離氣管片移植術時,前面縱行切開狹窄段,切除狹窄段中間約1.0 cm的氣管作為游離補片,氣管后壁間斷縫合,游離氣管補片覆蓋在氣管前壁[3]。對于自體氣管游離補片比較小或氣管狹窄段大于70%以上,可以采用自體心包片氣管成形術。自體心包片氣管成形術后并發(fā)比較多,氣管再狹窄發(fā)生率較高,術后呼吸機輔助時間長,其優(yōu)點是取材方便,手術操作簡單[4]。本研究中,采用氣管端端吻合術比較多(5例),此方法比較簡單,術后恢復快,而且保留氣管軟骨支撐,避免了術后再狹窄發(fā)生。Slide氣管成形術自體游離氣管片移植術各3例,兩種也是比較常用的方法,用于相對比較長段的氣管狹窄,但手術操作有一定難度,實施此方法需要有較好的外科基礎。心包補片移植術較少(1例),此方法雖然操作簡單,但并發(fā)癥比較多、術后恢復周期比較長、呼吸機輔助時間比較長、易并發(fā)感染。手術死亡1例,死亡率為8.3%,死亡原因為多臟器功能衰竭。低氧血癥和低心排是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證實,防治術后低氧血癥和低心排是降低CTS術后病死率的關鍵,包括施行改良超濾、延遲關胸、體外膜肺和預防性靜脈應用強心藥物等。
以往認為,CTS合并心血管畸形分期手術治療更加穩(wěn)妥,本研究證明CTS合并心血管畸形可行同期矯治,先行氣管矯治,再行心血管畸形矯治。同期治療手術效果良好,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低。氣管狹窄術后并發(fā)癥比較多,包括:①氣管軟化;②氣管狹窄;③氣管吻合口瘺;④乳糜胸;⑤氣管食管殘余梗阻;⑥主動脈食管瘺;⑦次氣管插管;⑧敗血癥;⑨二次手術;⑩肺不張及氣胸[5]。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為低氧血癥(58.3%)和低心排(50.0%)。對于術后患兒,應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術前存在氣管壓迫,因此術后可能發(fā)生氣管軟化,而全麻氣管插管和手術操作也可能導致術后喉水腫。故此類患者術后應予以加強氣道內(nèi)濕化,吸除分泌物,胸部理療,應用恰當?shù)目股仡A防或治療肺部感染。嚴重的氣管吻合口瘺可導致縱隔感染,甚至死亡。術后如證實吻合口瘺應再次手術修補,并延長呼吸機時間、ICU及住院時間。由于手術操作范圍較大,器官、組織需要充分游離,粘連帶也應完全松解,因此術后部分病例會發(fā)生乳糜胸。對于乳糜胸患兒,多數(shù)情況經(jīng)保守治療后痊愈,給予禁食水,低脂肪、高蛋白靜脈營養(yǎng),每日檢測乳糜物形狀和引流量。如乳糜胸持續(xù)不愈則需手術結扎胸導管。對于肺不張的患者,定期翻身叩背,1次/2 h,給予霧化吸入,4~6 次/d,同時加強呼吸道管理[6]。 由于本文納入病例數(shù)目比較少,近期并發(fā)癥和遠期的治療效果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總之,小兒CTS和并發(fā)畸形可以同期糾治,而且手術效果良好。防治術后低氧血癥和低心排量是降低CTS術后病死率的關鍵,具體措施包括施行改良超濾、延遲關胸、ECMO和預防性靜脈應用強心藥物等。此外,加強基礎護理、營養(yǎng)支持、預防感染也很重要。
[1]王薇,付達豐,吳克烽,等.新生兒先天性氣管狹窄二例[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8,23(1):52.
[2]王榮品,梁長虹,黃美.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伴氣管支氣管狹窄的多層螺旋CT診斷[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0,44(8):811-815.
[3]李楊,周更須,洪小楊,等.先天性肺動脈吊帶畸形1報告并文獻復習[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9,11(8):1369-1370.
[4]Uchida DA,Morgan-Wallace V,Richards K,et al.Congenital tracheal stenosis masquerading as asthma in an adolescent:the value of spirometry[J].Clinical Pediatrics,2009,48(4):432-434.
[5]Okamoto T,Nishijima E,Maruo A,et al.Congenital tracheal stenosis: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associated cardiovascular anomalies and the optimal timing of surgical treatment[J].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09,44:325-328.
[6]韓萍,何萍萍,唐妍.先天性心臟病合并氣管狹窄的護理[J].上海護理,2010,10(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