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雙
河北省冀州市職教中心 河北衡水 053200
中職學生心理教育研究
王志雙
河北省冀州市職教中心 河北衡水 053200
中職學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學生正處于從少年向青年轉型的關鍵時期,也處于從學校走向社會的轉型時期。這一階段學生生理和心理逐漸成熟,青春期特征凸現,求新、個性化是他們的時代特征,但其心理健康問題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因此對其適時地開展心理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既是學生成長的需要,也是我國社會發(fā)展、經濟發(fā)展的要求。
2010年新聞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富士康跳樓事件,不僅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眼球,而且無時無刻不在揪起中國人民的心,一跳、二跳、三跳……十二跳,直到十三跳,傷亡者的親人在流淚,中國人民心里在流血,世界人民在譴責。一時間富士康成了眾矢之的,薪酬、管理、企業(yè)文化、工作環(huán)境……所有的一切,在世界人民的指責聲中和我國政府的積極引導下,富士康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和改革,但這樣就會絕對避免跳樓事件的發(fā)生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v觀國內企業(yè)員工的自殺事件,不僅僅只是富士康有過,其他企業(yè)如華為等也有過,而且自殺的員工絕大部分是剛從學校畢業(yè)參加工作沒多長時間的新員工,這都說明一個問題:員工自殺,企業(yè)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員工自身也有問題,那就是自身的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水平不僅影響著員工的工作狀態(tài),甚至威脅到了員工的生命。一個個血淋淋的事實再次提醒我們的社會:心理健康是個社會問題,必須引起全社會的足夠重視;一個個為生命畫上句號的尸體所形成的巨大感嘆號再次警示我們的學校:心理教育不能缺失,不能忽視,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1.學生的思想狀況
中職學生的思想狀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怕學、厭學情況嚴重
不少中職學生由于在初中階段沒有打好基礎,教師講的一些知識有的聽不懂,課余時間又不好意思請教教師或同學,自己也不肯下工夫補習功課,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不懂的知識越來越多;其次就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知道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來提高學習效率,一切都隨心所欲,教師催緊了或想起來了就學會兒,教師不催或想不起來就不學,這樣日積月累不懂的東西越來越多,越聽越聽不懂,越聽不懂越不聽,最后干脆不聽,一提上課學習就害怕、就厭煩。
(2)心里焦躁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一是來自學業(yè)的焦慮。不少學生對專業(yè)課程不感興趣,也不思進取,不能牢固掌握并靈活運用專業(yè)知識,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對自己的學業(yè)沒有信心。二是來自就業(yè)的焦慮。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由于自身學歷低,所學專業(yè)就業(yè)范圍比較窄,加之自己專業(yè)技術水平一般,所以對自己沒有信心,對自己未來的工作感到渺茫。
(3)自卑心理嚴重
由于家庭條件比較差,上不起高中尤其將來上不起大學,一部分初中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被迫無奈選擇了中職,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學業(yè)上都感覺低人一等,對自己的未來缺乏信心;另一類學生是家庭條件不差有些家庭條件還比較好,初中學習成績比較差,感覺自己的智力不如別人,對自己的未來不抱希望。
(4)心里空虛
由于沒有明確的目標,學習自然缺乏動力,整天混日子,談戀愛、抽煙、喝酒、上網聊天玩游戲、打架斗毆成了每天生活的內容,個別學生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學校心理教育狀況
大部分學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學生就業(yè)和專業(yè)知識教育上,而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卻重視不夠,沒有認識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其健康狀況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學生個人素質的重要標志。一些學校領導認為只要學生在學校別出事就行了,學生一畢業(yè)就與學校沒關系了,學校沒必要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去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教育。有的學校更錯誤地認為心理教育是個別教育,是專門針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進行的,如果學校大規(guī)模地開展心理教育,一些用人單位反倒認為這所學校的所有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都不好,進而影響學生的就業(yè)和學校的招生。一些學校雖然設立了心理教育機構,也有專兼職心理學教師,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沒能有效改變學生頹靡不振的精神狀態(tài),沒能去除學生的自卑焦慮心理,所以學生對心理教育的認同度不高。
1.提高重視程度,加強心理教育
學校面對新形勢、新情況要有危機感、緊迫感,要清醒地認識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把心理教育放在一個新的高度上來抓。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
(1)針對全體中職學生定期設置心理學課程
學校應把心理教育與招生就業(yè)放在同一個高度上進行管理,提高重視程度,針對全體學生定期設置心理學課程,并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
(2)結合實際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
心理教育課屬于活動課程,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真實的心理體驗,掌握實用的心理知識和心理調節(jié)技術,來促進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理論聯系實際,密切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輔導、心理咨詢,有聲有色地開展心理教育課程,幫助學生重新樹立自信心,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人生規(guī)劃,使學生擁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徹底走出心底陰影。
(3)定期舉辦心理知識講座
定期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是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學校根據不同性別、不同專業(yè)、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具體需求,針對一些熱點、難點、敏感問題邀請專家進行現場演講和座談,積極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反映自己的真實想法和看法,并對困擾自身的一些問題進行解答和探討。
(4)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中職學校從事心理教育的教師大都是由相關人員兼任,缺乏相應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因此,首先學校應該招聘一些專業(yè)教師任教,也可聘請一些專家任兼職教師或顧問。其次,學校應該加強對兼任教師心理學理論知識的培養(yǎng),可鼓勵兼任教師上心理學教育培訓班或讓兼任教師去相應學校進修。最后,學校應該定期對所有教師進行心理學理論知識培訓,并定期針對學生的一些實際情況或典型案例開會進行討論。
2.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提高學生心理水平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心理教育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校園環(huán)境,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情操。
首先,發(fā)揮職業(yè)學校的特色,結合各種專業(yè),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如各種技能競賽、心理測試、文體表演、職業(yè)規(guī)劃講座、校企聯誼、拓展訓練、社會實踐等,幫助學生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鼓勵學生去一些企業(yè)參觀學習,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和戶外拓展活動,使學生擁有愛心,懂得感恩,不怕吃苦,意志堅強,能夠承受壓力,學會合作、擁有團隊精神。其次,營造良好的心理學教育氛圍。多出反映以心理教育為主題的校報、黑板報,充分利用校園網站、校園廣播等宣傳工具,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宣傳和教育。
3.建立網絡心理教育平臺
由于網絡具有隱蔽、虛擬性,學生處在一個寬松無需戒備的交流環(huán)境中,便于把自己的壓抑、苦悶、困惑傾訴出來,也便于學生就一些敏感的問題與教師和同學溝通。如利用學校已有網絡資源,開設資源共享的心理網站,向學生介紹心理健康知識、緩解或調適心理壓力的技巧以及提供心理健康測試等;開通網絡咨詢熱線實現師生心靈互動。學生不用擔心和害怕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會暴露在大家面前,能真實地表述自己的問題和期望,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
4.實現學校心理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形成教育合力
心理教育作為系統(tǒng)工程,它有賴于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在學校、家庭、社會這三位一體的心理教育網絡中,學校與家庭對中職生的教育與影響極為深遠。所以,學校在對中職生進行心理教育的過程中,應加強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形成心理教育合力。學校在積極開展心理教育的同時,應主動密切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定期召開家長會,讓學生家長全面了解其子女在校表現情況,針對學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主動與家長協商溝通。通過校訊通等網絡管理平臺與家長及時保持溝通,主動向家長介紹一些心理學知識、教育知識和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子觀,使家長清楚地知道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要保持一個適當的度,愛不能發(fā)展成溺愛,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自理、自立、自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總之,提高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提高其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要靠學校、家庭及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轉變觀念,采取各種措施,把這項工作做好、做實,這樣才能使我們職業(yè)學校源源不斷地培養(yǎng)出大批身心健康、專業(yè)合格、獻身社會的職業(yè)技能人才,保證職業(yè)教育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1] 江蘇省溧陽市旅游學校.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性與對策研究[EB/OL].http://www.zjxedu.com/ E_ReadNews.asp?NewsID=123
[2] 林園茜.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性與對策研究[EB/OL].http://tvzz.szrtvu.com.cn/ html/42/0/810/1.htm
[3] 汪藝.淺析中等職業(y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5,9:106~107
[4] 劉聲揚.談中職生的心理健康[J].貴州教育,2004,7
王志雙,本科,中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