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實際削減比例遠遠大于12.45%、14.29%
“十一五”期間,我國各種經(jīng)濟參數(shù)遠遠超過預期值,“兩高一資”產品產能大幅度擴張,產量大幅度增加,帶來的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始料未及.
具體來說,GDP增幅和能源消費總量遠超預期,城鎮(zhèn)化、工業(yè)化快速推進,為應對金融危機增加了4萬億元的投資.所有這些,都給污染減排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十一五”時期,GDP預期增長7.5%,實際年均增長11.2%,不僅遠高于同期世界經(jīng)濟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時期年平均增速快1.4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快的時期之一.
《能源發(fā)展“十一五”規(guī)劃》提出,到2010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為27億噸標準煤左右,年均增長4%.實際上,“十一五”期間,能源消耗總量增長達到了32.5億噸標準煤,超出控制目標5.5億噸.其中,煤炭消費量由23.4億噸增加到33.9億噸,凈增了10億多噸.
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7%、煙塵排放量的70%、人為源大氣汞排放量的40%,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都來自于燃煤.能源消費總量的快速增長,給節(jié)能減排帶來了巨大壓力.
摘自《中國環(huán)境報》
201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