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希忠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梨狀肌綜合征是指臀部深層軟組織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及無菌性炎癥的侵襲后刺激和卡壓坐骨神經(jīng),引起肌肉緊張痙攣,以臀部疼痛、下肢麻木、困痛及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探討電針加痛點注射治療梨狀肌綜合征的療效,筆者對本院50例患者進行了分組對照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09年3月到2011年3月期間50例梨狀肌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25例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 (45±13.2)歲,對照組25例中男11例,女14例,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 (44±12.7)歲,病程3d~1y,所有患者均為單側(cè)發(fā)病。
電針治療:患者側(cè)臥,取膀胱俞、胞肓為主穴,伴下肢疼痛者加環(huán)跳,殷門,承扶,委中,陽陵泉,足三里,承山,昆侖等,每兩穴一組,分別接入電針治療儀 (江蘇無線電廠微波針灸治療儀Ⅰ型),以連續(xù)波治療30min,1~2次/d,8次為1療程。
痛點注射:患者俯臥位,在梨狀肌表面投影區(qū) (臀中部溉骨側(cè)方兩橫指范圍內(nèi))為進針部位,作好標志。再選用9號腰穿針從標志點垂直皮膚刺入,抵梨狀肌時有刺豆腐干樣感覺,坐骨神經(jīng)分布區(qū)出現(xiàn)麻、脹或 (和)酸痛感,用注射器回抽無回血時,快速注入混合鎮(zhèn)痛液 (強的松龍25mg,2%利多卡因3~5ml,維生素B6100mg,維生素B121000μg)。拔針后用棉球或紗布覆蓋針眼,粘貼膠布,局部按摩兩分鐘左右,觀察30min。
痊愈:癥狀和陽性體征消失,下肢功能恢復,梨狀肌緊張試驗陰性,局部無壓痛;
顯效:癥狀和體征顯著好轉(zhuǎn),梨狀肌處偶有不適,下肢功能恢復;
好轉(zhuǎn):疼痛有所好轉(zhuǎn),梨狀肌壓痛緩解,下肢功能有改善;
無效:癥狀和體征無顯著改善。
采用SPSS13.0軟件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顯著差異性,提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療效比較果如表1所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38%,顯著高于對照組 (89.23%),χ2=4.835,P<0.05,提示組間比較存在顯著差異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梨狀肌起自骶前孔外側(cè),部分起自髓骼關節(jié)的關節(jié)囊前方及骼棘韌帶和骸結(jié)節(jié)韌帶的骨盆面,向外經(jīng)坐骨大孔抵止于股骨大轉(zhuǎn)子尖端。梨狀肌肌膜和肌纖維、軟組織因肩負重物,久站久蹲,外傷及感受寒涼、潮濕會發(fā)生充血、水腫、痙攣、粘連和攣縮等病理改變,該肌間隙或該肌上、下孔變狹窄,擠壓其間穿出的神經(jīng)、血管,而出現(xiàn)的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和體癥[1]。發(fā)病人群集中于青壯年體力勞動者,臨床表現(xiàn)為患側(cè)臀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無法自如行走或跛行??人?、打噴嚏等腹壓增加時疼痛加重,嚴重者臀部呈“刀割樣”劇痛,強迫體位,嚴重影響睡眠[2]。中醫(yī)理論認為梨狀肌綜合征屬“痹癥”范疇,認為在上述病因病機作用下梨狀肌會發(fā)生阻滯脈胳,血脈不通,不通則痛,嚴重者還會引發(fā)下肢功能障礙[3]。電針治療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擴張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增加組織細胞血供,改善缺氧,調(diào)和氣血、疏理肌筋,達到解除肌纖維痙攣、消除坐骨神經(jīng)壓迫、促進組織新陳代謝的作用。輔以痛點注射有助于減少細胞充血、水腫、滲出等組織炎性反應,消除局部組織腫脹與疼痛,緩解肌肉痙攣,避免惡性循環(huán),起到標本兼治的療效[4]。本組實驗中,筆者對電針加痛點注射與單純電針治療梨狀肌綜合征進行了分組對照研究,結(jié)果表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38%,顯著高于對照組(89.23%),χ2=4.835,P<0.05,提示輔以痛點注射可通過推注壓力分離粘連組織,有助于消除炎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快組織修復。
[1]彭力群,何玲娜.電針配合推拿手法治療梨狀肌綜合征隨機對照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yī),2011,(08)
[2]唐克平,易洪城.三聯(lián)療法治療梨狀肌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0,(06).
[3]張鵬貴,趙道洲.梨狀肌綜合征的機理與治療進展[J].甘肅中醫(yī),2007,(06).
[4]立鶴.梨狀肌綜合征的中醫(yī)治療[J].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