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中藥》投稿須知
《中國現代中藥》(原名《中藥研究與信息》)是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主管,中國中藥協會、中國醫(yī)藥集團總公司和中國藥材公司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中藥行業(yè)綜合性科技期刊,國際統一刊號ISS N1673-4890,國內刊號CN11-5442/R。《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全文收錄。
以推進中藥產業(yè)現代化為己任,宣傳國家有關中藥政策,傳遞科技與市場信息,研究探討產業(yè)發(fā)展中的技術和經濟問題,交流推廣中藥研發(fā)的技術成果和經驗,力求為政府宏觀決策、企業(yè)生產經營、科技研發(fā)教育等廣大中藥界人士提供交流平臺和全方位服務。
雜志集政策性、科學性、實用性、信息性于一體,設置的主要欄目有專稿、綜述、資源、栽培、化學、質量、工藝、藥理、飲片、貿易等。
1.投稿內容要求立意創(chuàng)新、資料真實、數據可靠、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通順。 作者單位應對稿件的真實性、保密性、無署名爭議等負責。
2.投稿盡量通過電子郵件附件形式(E-mail:zybjb@163.com)發(fā)送,來稿必須是未公開發(fā)表的文章,請勿一稿兩投。 所有來稿一律不予退稿。 3個月后未收到編輯部的稿件處理情況通知,可自行改投他刊,但改投前請來函向編輯部聲明。
3.本刊已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字化期刊群》、《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本刊支付的稿費已包括上述數據庫和光盤的使用報酬。 若作者不同意文章被上述數據庫收錄,請于來稿時注明。
4.來稿一經刊用本刊將支付稿酬并寄樣刊。 編輯部對錄用的稿件有權作適當文字刪改。 稿件涉及保密、專利等方面的問題,請作者自行征得有關部門的同意,并附證明文件,否則出現的糾紛本刊概不負責。
1.論文字符數以2000~6000為宜;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等要素齊全。
2.計量單位以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為準;統計學符號須按國家標準《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規(guī)定書寫;標點符號使用準確;表格設計合理,推薦使用三線表;圖片清晰,注明圖題、圖號。
3.稿件須注明通訊作者的詳細聯系方式(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電話、電子信箱等)。
4.論文所涉及的課題若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請附基金證書復印件),并腳注于文題頁下方。
5.層次標題的分級編號,采用阿拉伯數字,如1、1.1。 序號后不用黑點,標題層次不超過4級,文內接排的序號用圓括號。 標題序號后應擬定標題,正文內標題一律頂格。
6.稿件中的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的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高低應區(qū)別明顯。 容易混淆的字母、符號等在首次出現時,請注明。 文中計量單位務必使用新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量和單位》中頒布的法定計量單位名稱和符號。
7.摘要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 實驗研究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 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題名,全部作者姓名及工作單位。 綜述文章只附指示性摘要。
8.參考文獻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 參考文獻中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過3名時,后加“,等”或其他與之相應的文字。 文章名后注明文獻類型,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 參考文獻必須由作者與其原文核對無誤。
電 話:010-88468213 傳真:010-88468211 E-mail:zybjb@163.com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西四環(huán)北路15號依斯特大廈8層 郵編:10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