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論中國古代戲曲演進之軌跡*"/>

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北宋歌舞形式“傳踏”形成初探
        ——兼論中國古代戲曲演進之軌跡*

        2011-02-10 00:53:15吳晟

        吳晟

        北宋歌舞形式“傳踏”形成初探
        ——兼論中國古代戲曲演進之軌跡*

        吳晟

        北宋歌舞形式“傳踏”源于宮廷或民間藝人演出開始時表演的致語,“傳”即傳頌之意;“踏”即踏歌亦即歌舞相兼之意。后來文人宴集省略了致語,只創(chuàng)作一詩一詞迎互循環(huán)的形式,故又稱“轉(zhuǎn)踏”。當(dāng)轉(zhuǎn)踏只歌不舞時,轉(zhuǎn)踏又稱“轉(zhuǎn)達”。當(dāng)傳踏的勾隊詞和放隊詞演進為引子和尾聲時,更稱“纏達”。最后簡要勾勒了從傳踏—鼓子詞—唱賺—諸宮調(diào)—戲曲的演進之軌跡。

        傳踏;致語;鼓子詞;諸宮調(diào);戲曲;聯(lián)章體

        昔者王子猷之愛竹,造門不問于主人;陶淵明之臥輿,遇酒便留于道上。況西湖之勝概,擅東潁之佳名。雖美景良辰,固多于高會;而清風(fēng)明月,幸屬于閑人。并游或結(jié)于良朋,乘興有時而獨往。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至歡然而會意,亦傍若于無人。乃知偶來常勝于特來,前言可信;所有雖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舊闋之辭,寫以新聲之調(diào),敢陳薄伎,聊佐清歡。?唐圭璋編纂,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輯:《全宋詞》第1冊,第153—154頁。

        不難看出,這段“念語”雖然屬于交代創(chuàng)作動機的序言之類,但明顯留下了模仿藝人演出開始時說唱的“致語”形式,“念語”只是說明以上一段只說不唱,而且是用在“并游或結(jié)于良朋”的宴集上“聊佐清歡”。它屬“合若干首而詠一事者”,即述西湖之勝。至于“每一首詠一事,共若干首則詠若干事”者,試看鄭僅的【調(diào)笑轉(zhuǎn)踏】:

        良辰易失,信四者之難并;佳客相逢,實一時之盛事。用陳妙曲,上助清歡。女伴相將,調(diào)笑入隊。

        秦樓有女字羅敷,二十未滿十五余。金環(huán)約腕攜籠去,攀枝摘葉城南隅。使君春思如飛絮,五馬徘徊芳草路,東風(fēng)吹鬢不可親,日晚蠶饑欲歸去。

        歸去,攜籠女,南陌春愁三月暮,使君春思如飛絮,五馬徘徊頻駐。蠶饑日晚空留顧,笑指秦樓歸去。

        石城女子名莫愁,家住石城西渡頭,拾翠每尋芳草路,采蓮時過綠洲。五陵豪客青樓上,醉倒金壺待清唱,風(fēng)高江闊白浪飛,急催艇子操雙槳。

        雙槳,小舟蕩,喚取莫愁迎疊浪,五陵豪客青樓上,不道風(fēng)高江廣。千金難買傾城樣,那聽繞梁清唱。

        繡戶朱簾翠幕張,主人置酒宴華堂;相如年少多才調(diào),消得文君暗斷腸。斷腸初認(rèn)琴心挑,么弦暗寫相思調(diào),從來萬曲不關(guān)心,此度傷心何草草。

        草草,最年少,繡戶銀屏人窈窕,瑤琴暗寫相思調(diào),一曲關(guān)心多少。臨邛客舍成都道,苦恨相逢不早。

        ……

        放隊

        新詞宛轉(zhuǎn)遞相傳,振袖傾鬟風(fēng)露前,月落烏啼云雨散,游人陌上拾花鈿。①王國維著,楊揚校訂:《宋元戲曲史》,第41—42,42頁。

        第一段用駢語交代創(chuàng)作動機,即“勾隊詞”,亦明顯屬于“致語”一類。以下三曲一詩一詞相間,分詠羅敷、莫愁、文君三事。終以“放隊詞”,七絕形式。王國維指出,纏達即由傳踏“勾隊之詞,變而為引子;放隊之詞,變而為尾聲;曲前之詩,后亦變而用他曲;故云引子后只有兩腔迎互循環(huán)也”②王國維著,楊揚校訂:《宋元戲曲史》,第41—42,42頁。。如果說歐陽修述西湖之勝是連疊十三首【采桑子】,那么至鄭僅已變?yōu)橐辉娨辉~相間形式,早在鄭僅之前,黃庭堅已作了嘗試,如【調(diào)笑歌】:

        詩曰:海上神仙字太真,昭陽殿里稱心人。猶思一曲霓裳舞,散作中原胡馬塵。方士歸來說風(fēng)度,梨花一枝春帶雨。分釵半鈿愁殺人,上皇倚闌獨無語。

        無語,恨如許。方士歸時斷腸處。梨花一枝春帶雨,半鈿分釵親付。天長地久相思苦,渺渺鯨波無路。③唐圭璋編纂,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輯:《全宋詞》,第515,747,829,4613頁。

        沿襲這一路數(shù)的還有秦觀的【調(diào)笑令】十首并詩、晁補之的【調(diào)笑】轉(zhuǎn)踏、王安中的【蝶戀花·六花冬詞】、毛滂的【調(diào)笑令】轉(zhuǎn)踏、李邴【調(diào)笑令】和無名氏的【調(diào)笑集句】等。其中,晁補之、毛滂的【調(diào)笑令】轉(zhuǎn)踏和無名氏的【調(diào)笑集句】仍保留了“致語”。晁氏云:“蓋聞民俗殊方,聲音異好。洞庭九奏,謂踴躍于魚龍;子夜四時,亦欣愉于兒女。欲識風(fēng)謠之變,請觀調(diào)笑之傳。上佐清歡,深慚薄伎?!雹芴乒玷熬幾耄踔俾剠⒂?,孔凡禮補輯:《全宋詞》,第515,747,829,4613頁。毛氏云:“掾白語竊以綠云之音,不羞春燕;結(jié)風(fēng)之袖,若翩秋鴻。勿謂花月之無情,長寄綺羅之遺恨。試為調(diào)笑,戲追風(fēng)流。少延重客之余歡,聊發(fā)清尊之雅興?!雹萏乒玷熬幾耄踔俾剠⒂?,孔凡禮補輯:《全宋詞》,第515,747,829,4613頁。無名氏云:“蓋聞:行樂須及良辰,鐘情正在吾輩。飛觴舉白,目斷巫山之暮云;綴玉聯(lián)珠,韻勝池塘之春草。集古人之妙句,助今日之余歡?!雹尢乒玷熬幾耄踔俾剠⒂?,孔凡禮補輯:《全宋詞》,第515,747,829,4613頁。而黃庭堅【調(diào)笑歌】、秦觀【調(diào)笑令】已取消了“致語”一類套話,可能是詩人作于自娛,故“致語”一類的套話可以略去。但保留了一詩一詞轉(zhuǎn)換的形式,我們認(rèn)為這大概是“傳踏”又稱“轉(zhuǎn)踏”之名的由來。所謂“轉(zhuǎn)”,一詩一詞迎互循環(huán)也。它可能源自唐代的《轉(zhuǎn)應(yīng)曲》,《詞譜》云:“此詞(指《調(diào)笑》)凡三換韻,起用疊句,第六、七句,即倒疊第五句末二字轉(zhuǎn)以應(yīng)之,戴叔倫所謂轉(zhuǎn)應(yīng)者,意蓋取此?!雹咄蹀惹宓染?《御定詞譜》卷2,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戴叔倫《轉(zhuǎn)應(yīng)曲》云:“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眲⒂罎忉屨f:“轉(zhuǎn)踏之體,觀此放隊詞曰:‘新詞宛轉(zhuǎn)遞相傳’,蓋歌女以調(diào)笑一曲展轉(zhuǎn)歌之也?!雹賱⒂罎?《宋代歌舞劇曲錄要》,見《元人散曲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93頁。文人宴集,作《調(diào)笑歌(令)》而歌只是為了助興,不必踏舞,正如王國維指出“宋人宴集,無不歌以侑觴;然大率徒歌而不舞”,故“轉(zhuǎn)踏”又稱“轉(zhuǎn)達”。王國維謂“纏達之音,與傳踏同,其為一物無疑也”,我們則認(rèn)為兩腔迎互循環(huán)的說唱形式,逐漸省去了“致語”,仍稱“傳踏”已名不符實,故改稱“纏達”,“纏”,重疊之意,“近世樂府為繁聲加重疊,謂之纏聲”②劉攽:《中山詩話》,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第1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50—451頁。。張曉蘭、趙建新就認(rèn)為“纏達”“是一種說唱伎藝”③張曉蘭、趙建新:《宋“轉(zhuǎn)踏”與“纏達”及二者關(guān)系考》,《蘭州大學(xué)學(xué)報》2006年第3期。,便抓住了“纏達”以“說唱”為主的文體特征之實質(zhì)。

        吳自牧《夢粱錄》卷20“妓樂”條載:“紹興年間,有張五牛大夫,因聽動鼓板中有【太平令】或賺鼓板,即今拍板大節(jié)抑揚處是也,遂撰為‘賺’。賺者,誤賺之之義也,正堪美聽中,不覺已至尾聲,是不宜為片序也。”④孟元老等:《東京夢華錄》外四種,第310頁?!百嵲~者,取一宮調(diào)之曲若干,合之以成一全體?!雹萃鯂S著,楊揚校訂:《宋元戲曲史》,第53頁。接著他舉出了《事林廣記》中一段賺詞,其中保留了“致語”,如“遏云致語”(筵會用)【鷓鴣天】:“遇酒當(dāng)歌酒滿斟,一觴一詠樂天真。三杯五盞陶情性,對月臨風(fēng)自賞心。環(huán)列處,總佳賓,歌聲繚亮遏行云。春風(fēng)滿座知音者,一曲教君側(cè)耳聽?!雹揸愒n:《事林廣記》辛集卷上,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197頁。

        從上所引傳踏作品不難看出,它多用《調(diào)笑》詞調(diào),《全唐詩》題注《調(diào)笑令》云:“一名《宮中調(diào)笑》,一名《轉(zhuǎn)應(yīng)曲》,一名《三臺令》?!雹吲矶ㄇ蟮染?《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10054頁。《三臺》是北朝催酒歌曲,韋絢《劉賓客嘉話錄》云:“蓋因北齊高洋毀銅雀臺,筑三個臺,宮人拍手呼上臺,因以送酒?!雹囗f絢:《劉賓客嘉話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這一催酒歌曲至中唐發(fā)展為新興的酒令藝術(shù)——拋打令,其特點“是通過巡傳行令器物,以及巡傳中止時的拋擲游戲,來決定送酒歌舞的次序……‘拋打’二字的涵義原指拋擲,亦即拋擲香毬、酒盞、花束、柳枝等巡傳之物;由于這些拋擲行為亦用入舞蹈,故‘拋’與‘打’后來都被用為小舞與小唱的代名。”⑨王昆吾:《唐代酒令藝術(shù)》,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年,第22—23頁。可見,傳踏與唐代酒令有著淵源關(guān)系。

        傳踏的正格為何以一詩一詞循環(huán)迎互?試看無名氏的《九張機》:

        醉留客者,樂府之舊名;九張機者,才子之新調(diào)。憑戛玉之清歌,寫擲梭之春怨。章章寄恨,句句言情。恭對華筵,敢陳口號。

        一擲梭心一縷絲,連連織就九張機。從來巧思知多少,苦恨春風(fēng)久不歸。

        一張機??椝蠊饩叭ト顼w。蘭房夜永愁無寐。嘔嘔軋軋,織成春恨,留著待郎歸。

        兩張機。月明人靜漏聲稀。千絲萬縷相縈系??棾梢欢?,回紋錦字,將去寄呈伊。

        三張機。中心有朵?;▋?。嬌紅嫩綠春明媚。君須早折,一枝濃艷,莫待過芳菲。

        ……

        歌聲飛落畫梁塵,舞罷香風(fēng)卷繡茵。更欲縷成機上恨,尊前忽有斷腸人。斂袂而歸,相將好去。⑩唐圭璋編纂,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輯:《全宋詞》第5冊,第4615—4616頁。這是傳踏的初期形式。與鄭僅《調(diào)笑轉(zhuǎn)踏》比較,同樣有勾隊詞、正文、破子、放隊詞,不同之處是,它只在正文中出現(xiàn)一首詩,以下便以“一張機……”聯(lián)章,即沒有一詩一詞循環(huán)迎互。是否一詩一詞均為歌舞呢?從“恭對華筵,敢陳口號”透露,詩是念誦而詞是歌舞的,這還可從曾慥的《調(diào)笑令并口號》作品得到證明:

        五柳門前三徑斜,東籬九日富貴花。豈惟此菊有佳色,上有南山日夕佳。

        佳友。金英輳。陶令籬邊常宿留。秋風(fēng)一夜摧枯朽。獨艷重陽時候。剩收芳蕊浮卮酒。薦酒先生眉壽。?唐圭璋編纂,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輯:《全宋詞》第2冊,第1191頁。

        “口號”,古詩標(biāo)題用語。表示隨口吟成,與“口占”相似。題中“口號”在此只有指前面的七言絕句。還可從體制類似轉(zhuǎn)踏或受轉(zhuǎn)踏影響而創(chuàng)作的王安中的《蝶戀花·六花冬詞》得到旁證,它一詩一詞相間形式,共六詩六詞詠六種花,而每首詩題注明“口號”,足見,詩是念誦的,而詞則是歌唱或歌舞的。

        綜上所述,北宋歌舞形式最早稱謂是“傳踏”,后來文人宴集省略了致語,只創(chuàng)作一詩一詞迎互循環(huán)的形式,故又稱“轉(zhuǎn)踏”。當(dāng)轉(zhuǎn)踏只歌不舞時,轉(zhuǎn)踏又稱“轉(zhuǎn)達”。當(dāng)傳踏的勾隊詞和放隊詞演進為引子和尾聲時,更稱“纏達”。宋人或謂之“傳踏”(曾慥《樂府雅詞》卷上),或謂之“轉(zhuǎn)踏”(王灼《碧雞漫志》卷3),或謂之“纏達”(吳自牧《夢粱錄》卷20),由于稱謂不一,便造成后世認(rèn)識上的混亂。如上所引,王國維就認(rèn)為“其歌舞相兼者,則謂之傳踏,亦謂之轉(zhuǎn)踏,亦謂之纏達”,“纏達之音,與傳踏同,其為一物無疑也”。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認(rèn)為,從文體視角觀照,由“傳踏”—“轉(zhuǎn)踏”—“轉(zhuǎn)達”—“纏達”的稱謂變化,實際上不僅經(jīng)歷并留下了由民間藝人到文人階層創(chuàng)作的悄然演變之軌跡,也傳遞出文體演變的信息:“傳踏”“這一歌舞形式,至北宋末演變?yōu)檎f唱形式”①齊森華等主編:《中國曲學(xué)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7頁。。

        源于“傳踏”的纏達形成后,對后來的戲曲形成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王國維指出:“今纏達之詞皆亡,唯元劇中正宮套曲,其體例全自此出?!雹谕鯂S著,楊揚校訂:《宋元戲曲史》,第42頁。然后舉出了元劇中幾個劇本運用纏達之例:馬致遠(yuǎn)《陳摶高臥》第一折,(仙呂)第五曲名,實以【后庭花】、【金盞兒】二曲迎互循環(huán);鄭廷玉《看錢奴買冤家債》第二折,【端正好】一曲當(dāng)纏達中引子,而以【滾繡球】、【倘秀才】二曲循環(huán)迎互,【隨煞】則為纏達之尾聲。

        歐陽修的十三首【采桑子】“述西湖之勝”只唱無說,至鄭僅的【調(diào)笑轉(zhuǎn)踏】才有了念唱相兼,從黃庭堅【調(diào)笑歌】中“詩曰”來看,鄭僅的【調(diào)笑轉(zhuǎn)踏】中詩是念誦的,而詞是歌舞的。但一味說韻語,聽眾可能會感到單調(diào),亦不易明白。于是有了趙令畤【商調(diào)·蝶戀花】鼓子詞,它取材于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會真記》,將之截成十段,首尾各加一段議論說白,另填十二首【蝶戀花】詞分別插入說白中間,全套共十章,前面加一段總敘,最后加一段評論。在由說轉(zhuǎn)唱之處都有演唱者請伴奏者奏樂的話,如在初由序轉(zhuǎn)入唱之處是“奉勞歌伴,先聽格調(diào),后聽蕪詞”,以下各段說白結(jié)束時則是“奉勞歌伴,再和前聲”,構(gòu)成說唱交替的形式,以便講述故事。從宋人話本中兼有話本和鼓子詞兩者體制特點的《刎頸鴛鴦會》來看,“趙作有很大可能是模仿民間鼓子詞寫成的”③劉光民:《古代說唱辨體析篇》,北京:首都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6年,第104頁。。

        趙令畤【商調(diào)·蝶戀花】鼓子詞將傳踏的韻白改造成散白,大大增強了講述故事的聽覺效果,但是,歌唱只限于一個曲牌反復(fù)一支曲子而缺少變化,至南宋紹興年間,民間藝人張五牛聽到鼓板(即鼓、笛、拍板的合奏)伎藝中“太平令”與“賺鼓板”音樂上抑揚起伏的繁復(fù)變化,受到啟發(fā),于是重新改造了“賺”的聲腔與唱法,使唱賺兼收了各種樂曲的長處。賺即用同一宮調(diào)中若干支不同的曲子構(gòu)成的一個套曲。南宋唱賺歌詞,現(xiàn)存僅有宋末人陳元靚的《事林廣記》所收宋人詠蹴球的《圓社市語》一套,共用了【中呂宮·紫蘇丸】【縷縷金】【好女兒】【大夫娘】【好孩兒】【賺】【越恁好】【鶻打兔】和【尾聲】九支曲子,歌詠一個子弟到圓社中與女子社員踢球之事?!百崱彪m然較之鼓子詞在反復(fù)一支曲子上有所演進,但仍只限于同一宮調(diào),故不宜演述比較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后來便出現(xiàn)了“覆賺”:“今又有‘覆賺’,又且變花前月下之情及鐵騎之類?!雹苊显系?《東京夢華錄》外四種,第97頁??梢姟案操崱笔怯蓛蓚€以上套曲組成,能夠演述更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了。但完整不一定是曲折復(fù)雜的長篇故事,諸宮調(diào)的出現(xiàn)則解決了這一難題,它是由多種不同的宮調(diào)的許多樂曲構(gòu)成,間以說白的大型說唱伎藝。王灼《碧雞漫志》卷2載:“熙豐、元祐間……澤州(今山西晉城)孔三傳者,首創(chuàng)諸宮調(diào)古傳,士大夫皆能誦之?!雹僖娞乒玷熬?《詞話叢編》第1冊,第84頁。孔三傳創(chuàng)諸宮調(diào)在北宋中后期,而張五牛創(chuàng)“賺”卻在南宋初期,但《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卻說“諸宮調(diào)”“比以前的唱賺等說唱形式發(fā)展了一步”(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年,第616頁)。李昌集《中國古代散曲史》認(rèn)為,“賺”有三種涵義:一是曲體之賺,又分三體:纏達、纏令、插【賺】;二是歌法之賺即唱賺,用同一宮調(diào)中若干支曲子構(gòu)成一個套曲;三是曲牌之賺,為南宋藝人張五牛所創(chuàng)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1年,第49頁)。因此,《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所謂“以前的唱賺”當(dāng)指“纏達”、“纏令”和“唱賺”等說唱伎藝,它們流行于北宋時期。創(chuàng)制于前的“諸宮調(diào)”竟然較創(chuàng)制于后的“賺”更能演述曲折復(fù)雜的故事情節(jié)而對元雜劇曲牌聯(lián)套的形成產(chǎn)生重大作用,那么“賺”的創(chuàng)制有何意義呢?合理的解釋只有:一是“賺”的說唱方式與“諸宮調(diào)”的說唱方式不同;二是孔三傳于北宋中后期創(chuàng)制了諸宮調(diào),盡管“士大夫皆能誦之”,但在當(dāng)時并未用于戲劇演唱,直到南宋“覆賺”的局限暴露出來后,人們才猛然發(fā)現(xiàn)“諸宮調(diào)”在演唱曲折復(fù)雜的故事情節(jié)上優(yōu)于“覆賺”,于是元雜劇的曲牌聯(lián)套主要運用“諸宮調(diào)”形式。《都城紀(jì)勝》“瓦舍眾伎”條也載:“諸宮調(diào)本京師孔三傳編撰,傳奇、靈怪、八曲、說唱?!雹诿显系?《東京夢華錄》外四種,第96頁?,F(xiàn)存完整的諸宮調(diào)作品只有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diào)》,它具有敘事和演唱的雙重功能,由于可以靈活組合多種不同宮調(diào)的許多樂曲來敘述曲折復(fù)雜的長篇故事,所以對戲曲曲牌聯(lián)套形式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義。現(xiàn)錄其中一段如下:

        閑尋丈室高僧語,悶對西廂皓月吟。是夜月色如畫,生至鶯庭側(cè)近,口占二十字小詩一絕。其詩曰:“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詩罷,繞庭徐步?!局袇握{(diào)·鶻打兔】對碧天晴,清夜月,如懸鏡。張生徐步,漸至鶯庭。僧院悄,回廊靜;花陰亂,東風(fēng)冷。對景傷懷,微吟步月,淘寫深情。詩罷躊躇,不勝情,添悲哽!一天月色,滿地花陰。心緒惡,說不盡。疑惑際,俄然聽;聽得啞地門開,襲襲香至,瞥見鶯鶯?!疚病磕槂猴倜纳?,出得門兒來慢慢地行。便是月殿里里姮娥,也沒恁地?fù)?青天瑩潔,瑞云都向鬢邊來;碧落澄輝,秀色并顰眉上長。料想春嬌厭拘束,等閑飛出廣寒宮。容分一捻,體露半襟。軃羅袖以無言,垂湘裙而不語。似湘陵妃子。斜偎舜殿朱扉;如月殿姮娥,微現(xiàn)蟾宮玉戶?!鞠蓞握{(diào)·整花冠】整整齊齊忒稔色,姿姿媚媚紅白;小顆顆的朱唇,翠彎彎的眉黛。滴滴春嬌可人意,慢騰騰地行出門來。舒玉纖纖的春筍,把顫巍巍的花摘。低矮矮的冠兒偏宜戴,笑吟吟地喜滿香腮,解舞的腰肢,瘦巖巖的一搦。簌簌的裙兒前刀兒短,被你風(fēng)韻韻煞人也猜,穿對兒曲彎彎的半折來大弓鞋?!疚病空谡谘谘谏纼赫?,那些裊裊婷婷體態(tài),覷著剔團圓的明月伽伽地拜。不知心事在誰邊,整頓衣裳拜明月。佳人對月,依君瑞韻,亦口占一絕。其詩曰:“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yīng)吟長嘆人?!鄙勚@喜。③引自朱平楚:《西廂記諸宮調(diào)注譯》,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8—42頁。

        說唱藝術(shù)在表演上的主要特點,是由一位藝人,以全知者的身份即第三人稱來說唱故事,盡管他也時而有以故事中的人物口吻即第一人稱“代言”,這從【商調(diào)·蝶戀花詞】已能見出,如趙令畤的【蝶戀花】,中間十首,或代鶯鶯自述,或代張生獨白,來展示他們的情感世界。戲曲文學(xué),則均由劇中人物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舞臺上現(xiàn)身說法,“全知者”角色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由說唱文學(xué)一人說唱的體制轉(zhuǎn)為舞臺上角色的“代言體”,中國古代成熟的戲曲形式終于形成了。以下節(jié)錄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試作對照:

        (末上云)搬至寺中,正近西廂居址。我問和尚們來,小姐每夜花園內(nèi)燒香。這個花園和俺寺中合著。比及小姐出來,我先在太湖石畔墻角兒邊等待,飽看一會。兩廊僧眾都睡著了。夜深人靜,月朗風(fēng)清,是好天氣也呵!正是“閑尋方丈高僧語,悶對西廂皓月吟”?!驹秸{(diào)·斗鵪鶉】玉宇無塵,銀河瀉影;月色橫空,花陰滿庭;羅袂生寒,芳心自警。側(cè)著耳朵兒聽,躡著腳步兒行:悄悄冥冥,潛潛等等?!咀匣▋盒颉康却驱R齊整整,裊裊婷婷,姐姐鶯鶯。一更之后,萬籟無聲,直至鶯庭。若是回廊下沒揣的見俺可憎,將他來緊緊的摟定;只問你那會少離多,有影無形。(旦引紅娘上云)開了角門兒,將香桌出來者。(末唱)【金蕉葉】猛聽得角門兒呀的一聲,風(fēng)過處衣香細(xì)生。踮著腳尖兒仔細(xì)定睛,比我那初見時龐兒越整。(旦云)紅娘,移香桌兒近太湖石畔放者!(末做看科云)料想春嬌厭拘束,等閑飛出廣寒宮??此莘忠荒?,體露半襟,軃香袖以無言,垂羅裙而不語。似湘陵妃子,斜倚舜廟朱扉;如玉殿嫦娥,微現(xiàn)蟾宮素影。是好女子也呵!【調(diào)笑令】我這里甫能、見娉婷,比著那月殿嫦娥也不恁般撐。遮遮掩掩穿芳徑,料應(yīng)來小腳兒難行。可喜娘的臉兒百媚生,兀的不引人魂靈!(旦云)取香來!(末云)聽小姐祝告什么?(旦云)此一炷香,愿化去先人,早生天界!此一炷香,愿堂中老母,身安無事!此一炷香……(做不語科)(紅云)姐姐不祝這一炷香,我替姐姐祝告:愿俺姐姐早尋一個姐夫,拖帶紅娘咱!(旦再拜云)心中無限傷心事,盡在深深兩拜中。(長吁科)(末云)小姐倚欄長嘆,似有動情之意。【小桃紅】夜深香靄散空庭,簾幕東風(fēng)靜。拜罷也斜將曲欄憑,長吁了兩三聲。剔團圞明月如懸鏡。又不是輕云薄霧,都是香煙人氣,兩般兒氤氳得不分明。我雖不及司馬相如,我只看小姐頗有文君之意。我且高吟一絕,看他則甚:“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旦云)有人墻角吟詩。(紅云)這聲音便是那二十三歲不曾娶妻的那傻角。(旦云)好清新之詩,我依韻做一首。(紅云)你兩個是好做一首。(旦念詩云)“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yīng)吟長嘆人?!?末云)好應(yīng)酬得快也呵!①王實甫著,王季思校注:《西廂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0—32頁。

        以上所引為張生與鶯鶯月下聯(lián)吟。略去《王西廂》對《董西廂》的情節(jié)改動不表,《董西廂》中對張生的吟詩、心理活動、對鶯鶯容貌體態(tài)的描寫以及鶯鶯的和韻,均由說唱藝人第三人稱角度講述,而《王西廂》則由張生、鶯鶯自述。戲曲文學(xué)語言的個性化是說唱文學(xué)不能比擬的。說唱文學(xué)中的人物全由說唱藝人逐一介紹,而戲曲中的角色則全部登臺演出,因此觀眾不明其身份,于是戲曲(元雜劇)必須增加登臺角色的自我介紹——自報家門,自述姓名、籍貫、年齡、行業(yè)、身份、家世,或交代與劇情有關(guān)的人物和情節(jié),有時代為介紹與他(她)同時登臺的人物。

        戲曲是一種綜合藝術(shù),中國古代成熟的戲曲形式之形成經(jīng)歷了一個極其復(fù)雜和緩慢的過程,它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jié)果。上述所勾勒中國古代戲曲形成之軌跡,只是就其主要方面而言,其他路徑,學(xué)術(shù)界從不同角度作過詳細(xì)探論,此不贅言。本文側(cè)重的是傳踏這一歌舞形式對中國古代戲曲形成的重要作用,傳踏從文體角度言,屬聯(lián)章體;從音樂文學(xué)角度言,屬于不同于樂曲體的詩贊體。過去學(xué)術(shù)界在探討中國古代戲曲成熟形式時,將較多的注意力放在樂曲體上,而忽略了詩贊體。聯(lián)章體與散白的敘述功能比較,雖然略遜一籌,但它之所以成為戲曲文體的主要構(gòu)成因素,除了抒情功能外,其較強的敘事功能是一個重要因素②參見拙文:《聯(lián)章: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言說體式》,《文學(xué)前沿》第10輯,北京:學(xué)苑出版社,2005年。。南戲各支樂曲與北劇諸宮調(diào)各支只曲中的歌詞,在內(nèi)容上構(gòu)成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均具有聯(lián)章體的特點。隨意抽樣出戲文《張協(xié)狀元》第三出貧女所唱【大圣樂】【叨叨令】【叨叨令】三支樂曲的歌詞——自述身世:白天“與人緝麻,夜間獨自個,宿在古廟”,抒發(fā)虛度青春的“愁悶”、“寂寥”,希望“遇得一個意中人,共作結(jié)發(fā),夫妻相與諧老”。抒情兼具敘事,內(nèi)容統(tǒng)一,結(jié)構(gòu)完整。元刊本《關(guān)大王單刀會》第一折喬國老所唱【仙呂點絳唇】【混江龍】【油葫蘆】【天下樂】【那吒令】【鵲踏枝】【寄生草】【金盞兒】【醉扶歸】【金盞兒】【后庭花】【賺煞尾】十二支樂曲歌詞,敘述三國鼎立局勢形成以及各自的優(yōu)勢,通過對魯肅所定取回荊州三計的質(zhì)疑,渲染了關(guān)羽的勇武膽識。盡管一支樂曲之中或樂曲與樂曲之間插入了人物賓白,但并不影響歌詞在內(nèi)容上的關(guān)聯(lián),顯然具有聯(lián)章詩的特點。這從《元刊雜劇三十種》更可以看出?!对s劇三十種》中絕大多數(shù)劇本沒有賓白,但并不影響讀者對其劇情的大致了解,正好說明其歌詞在內(nèi)容上具有連貫性。

        如前所引《碧雞漫志》卷3載:“世有般涉調(diào)拂霓裳曲,因石曼卿取作傳踏,述開元天寶舊事。”聯(lián)章體之傳踏的敘事功能略見一斑。盡管《拂霓裳轉(zhuǎn)踏》沒有留下文本,但從后來的南戲與北雜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傳踏”被廣泛運用的明證,以施惠《王瑞蘭閨怨拜月亭》南戲與關(guān)漢卿《閨怨佳人拜月亭》為例:前者第四出用【北點絳唇】【混江龍】【北端正好】【破陣子】【點絳唇】【混江龍】,第三十五出用【青衲襖】【紅衲襖】【青衲襖】【紅衲襖】;后者第一折用【仙呂·點絳唇】【混江龍】【油葫蘆】【天下樂】【醉扶歸】【后庭花】【金盞兒】【醉扶歸】【金盞兒】【賺尾】,第三折用【正宮·端正好】【滾繡球】【倘秀才】【呆骨朵】【倘秀才】【滾繡球】【伴讀書】【笑和尚】【倘秀才】【叨叨令】【三煞】【二煞】【煞尾】。其所用“傳踏”均兼具抒情與敘事的雙重功能。它表明“傳踏”在推進中國古代戲曲形成和成熟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責(zé)任編輯:李青果;責(zé)任校對:李青果,趙洪艷】

        I206.2

        A

        1000-9639(2011)01-0016-07

        2010—05—23

        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xué)重點研究基地項目“俗文化形態(tài)關(guān)系研究”(08JDXM5004)

        吳晟(1957—),男,江西南昌人,文學(xué)博士,廣州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教授(廣州510006)。詩一章,謂之‘口號’,皆述德美及中外蹈詠之情。初致辭,群臣皆起,聽辭畢,再拜。”①脫脫等:《宋史》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第2239頁。這里的“致語”(致辭)者即“竹竿子”,從它與“傳踏”“相似,或同實異名”的“隊舞”②王國維著,楊揚校訂:《宋元戲曲史》,第43,44,40頁??梢钥闯觥!秳ξ琛?“樂部唱曲子,作舞《劍器曲破》一段。舞罷,二人分立兩邊。別二人漢裝者出,對坐。桌上設(shè)酒桌。竹竿子念:‘伏以斷蛇大澤,逐鹿中原,佩赤帝之真符,接蒼姬之正統(tǒng)。皇威既振,天命有歸,量勢雖盛于童瞳,度德難勝于隆準(zhǔn)……’”③王國維著,楊揚校訂:《宋元戲曲史》,第43,44,40頁。要言之,所謂“致語”(致辭)即藝人演出開始時說唱的傳頌語——“頌辭”,“皆述德美及中外蹈詠之情”?!皞魈ぁ敝皞鳌奔础皞黜灐敝?,即在歌舞之前的致語,大概為“天下太平,國泰民安,良辰美景,聽歌賞舞,及時行樂”之類的套語。“踏”即踏歌——拉手而歌、以腳踏地為節(jié)拍,它原是民間一種大型的群眾性活動,《西京雜記》卷3載:“十月十五日……既而相與連臂踏地為節(jié),歌《赤鳳凰來》?!雹軇㈧ё?,葛洪集,王根林校點:《西京雜記》卷3,見《歷代筆記小說大觀·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97—98頁。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4也載:“醉則男女聚而踏歌。農(nóng)隙時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數(shù)人吹笙在前導(dǎo)之。”⑤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4,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45頁。但作為歌舞節(jié)目,最早見諸唐代崔令欽的《教坊記》所載:“北齊有人姓蘇鼻。實不仕而自號為郎中。嗜飲酗酒,每醉輒毆其妻。妻銜悲訴于鄰里。時人弄之,丈夫著婦人衣,徐步入場行歌。每一疊,旁人齊聲和之,云:‘踏謠,和來!踏謠娘苦!和來!’以其且步且歌,故謂之‘踏謠’;以其稱冤,故言‘苦’,及其夫至,則作毆斗之狀,以為笑樂?!雹拗袊鴳蚯芯吭壕?《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1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第18頁。《踏謠娘》亦作《踏搖娘》、《談容娘》。《舊唐書·音樂志二》載:“《踏搖娘》,生于隋末。隋末河內(nèi)有人貌惡而嗜酒,常自號郎中,醉歸必毆其妻。其妻美色善歌,為怨苦之辭。河朔演其曲而被之弦管,因?qū)懫淦拗?。妻悲訴,每搖頓其身,故號《踏搖娘》?!雹邉d等:《舊唐書》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725頁。劉餗《隋唐嘉話·補遺》載:“隋末有河間人,皻鼻使酒,自號郎中,每醉必毆擊其妻。妻美而善歌,每為悲怨之聲,輒搖頓其身。好事者乃為假面以寫其狀,呼為踏搖娘,今謂之談容娘?!雹鄤M著,程毅中點校:《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57頁。《教坊記》所載《踏謠娘》、《舊唐書》所載《踏搖娘》均保留了歌舞形式之“踏”,《隋唐嘉話》則載時人謂之“談容娘”,董每戡辨正說:“‘談容’和‘踏謠’音近,可能是音誤?!雹岫筷?《說劇》,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3年,第135頁。王國維指出:“宋人宴集,無不歌以侑觴;然大率徒歌而不舞,其歌亦以一闋為率。其有連續(xù)歌此一曲者,如歐陽公之【采桑子】,凡十一首;趙德麟之【商調(diào)·蝶戀花】,凡十首。一述西湖之勝,一詠《會真》之事,皆徒歌而不舞,其所以異于普通之詞者,不過重疊此曲,以詠一事而已。”⑩王國維著,楊揚校訂:《宋元戲曲史》,第43,44,40頁。歐陽修在以十三首【采桑子】“述西湖之勝”之前有一段“西湖念語”:

        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jì)勝》載:“唱賺在京師日,有纏令、纏達:有引子、尾聲為‘纏令’;引子后只以兩腔互迎、循環(huán)間用者,為‘纏達’?!雹倜显系?《東京夢華錄》外四種,上海: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6年,第97,42頁。吳自牧《夢粱錄》亦有類似記載。據(jù)此,纏令和纏達當(dāng)是唱賺的前期形式。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認(rèn)為,纏令、纏達源于北宋初的傳踏:“纏達之音,與傳踏同,其為一物無疑也。”②王國維著,楊揚校訂:《宋元戲曲史》,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5年,第42,40—41頁?!皞魈ぁ币辉~,最早見于李邴《調(diào)笑令》:“彩袖初呈,傳踏來至?!雹厶乒玷熬幾耄踔俾剠⒂?,孔凡禮補輯:《全宋詞》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1234頁。而作為歌舞形式的“傳踏”之記載,則最早見諸王灼《碧雞漫志》:“世有般涉調(diào)拂霓裳曲,因石曼卿取作傳踏,述開元天寶舊事。曼卿云,本是月宮之音,翻作人間之曲。近夔帥曾端伯,增損其辭,為勾遣隊口號,亦云開寶遺音?!雹芡踝?《碧雞漫志》卷3,見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98頁?!皞魈ぁ敝w的特點:“其歌舞相兼者,則謂之傳踏,亦謂之轉(zhuǎn)踏,亦謂之纏達。北宋之轉(zhuǎn)踏,恒以一曲連續(xù)歌之。每一首詠一事,共若干首則詠若干事。然亦有合若干首而詠一事者?!雹萃鯂S著,楊揚校訂:《宋元戲曲史》,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5年,第42,40—41頁。

        作為北宋初期的一種歌舞形式,“傳踏”的語義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卻未見著述。我認(rèn)為“傳踏”源于宮廷藝人或民間藝人演出開始時由竹竿子念的韻文贊頌辭——“致語”。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7“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條載:“諸軍百戲,呈于樓下。先列鼓子十?dāng)?shù)輩,一人搖雙鼓子,近前進致語,多唱‘青春三月驀山溪’也?!雹廾显系?《東京夢華錄》外四種,上海: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6年,第97,42頁?!端问贰肪?42樂志17載:“每春秋圣節(jié)三大宴……樂工致辭,繼以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综合日韩一二三区| 欧美顶级少妇作爱| 少妇人妻出水中文字幕乱码|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腿丝袜一区二区| 亚洲一线二线三线写真| 日本熟妇中出高潮视频|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夜鲁很鲁在线视频| 日本免费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杨幂国产杨幂| 玩弄放荡人妻少妇系列视频| 风韵丰满妇啪啪区老老熟女杏吧| 国产一极内射視颍一| 成人av在线免费播放| 久操视频新免费伊人|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激情 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少妇人妻|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熟妇大图综合色区| 欧美老肥妇做爰bbww|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天堂2017| 丁香五香天堂网|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超碰97香蕉|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精品人妻av区乱码| 久久综合伊人有码一区中文字幕| 肉体裸交丰满丰满少妇在线观看|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 久久青青草原一区网站| 亚洲熟妇丰满大屁股熟妇| 成人久久黑人中出内射青草|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 影音先锋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亚洲国产黄色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