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玲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焦慮狀況及影響因素
鄭玲
目的了解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焦慮狀況,分析焦慮的影響因素。方法本研究為描述性研究,應用Zung 1971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對50例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在所調查的50例患者中,有焦慮情緒者50例,達到100%,其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結果顯示,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焦慮狀況明顯高于正常人,性別、年齡、學歷、家庭平均月收入、付費方式不同的患者之間焦慮程度有差異性(P<0.05),而不同職業(yè)的患者之間焦慮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普遍存在較重的焦慮情緒,醫(yī)護人員在臨床護理患者時,應當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心理幫助,增強他們的信心,體現以人為本、全面護理的理念。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焦慮
重癥急性胰腺炎是一種綜合了起病急驟、病情危重、治療復雜、費用高、時間長、并發(fā)癥多等多方面特征的疾病。面對療程長,治療費用高,加之軀體所經受的各種不適,以及疾病的反復與波動,給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部分患者表現為情緒不穩(wěn)定,易沖動;有的很快出現焦慮癥狀,甚至發(fā)展為悲觀,消沉[1]。適宜的焦慮會讓患者產生康復的迫切愿望,但焦慮癥狀如太明顯太突出則不但不利于疾病的治療,還會加重病情的發(fā)展。極度焦慮緊張和極度不安的情緒很容易造成患者的心理障礙,進而導致機體調節(jié)功能減弱和抵抗力下降,不能積極配合接受治療[2]。由于病程延綿日久,恐懼、焦慮、消極心理加重,致使精神萎靡不振、情緒低落、食欲減退、夜不能眠,機體應激能力下降,易出現一系列并發(fā)癥,使病情惡化[3]。因此,了解SAP患者的焦慮情況并對癥采取措施對于患者的治療和預后的是至關重要的。
1.1 一般資料 本調查對象為來源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就診于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福建省立醫(yī)院符合SAP診斷的患者,年齡不限,樣本量為50例。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焦慮自評量表 (SAS)[4],該測試量表為焦慮自評量表分析系統(tǒng),是根據Zung于1971年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改編而成。該系統(tǒng)集心理學、精神病學、多元統(tǒng)計學、人工智能、計算機網絡技術于一體。準確-迅速地反映伴有焦慮傾向的被試的主觀感受。為臨床心理咨詢、診斷、治療以及病理心理機制的研究提供科學依據。本測驗應用范圍頗廣,適用于各種職業(yè)、文化階層及年齡段的正常人或各類精神患者。包括青少年患者、老年患者和神經癥患者,SAS含有20個項目,主要評定依據為項目所定義的癥狀出現的頻度,其標準為:“1”表示沒有或很少有時間有;“2”表示小部分時間有;“3”表示相當多時間有;“4”表示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有。評定的時間范圍應強調是“現在或過去1周”。
SAS的主要統(tǒng)計指標為總分,將20個項目的各個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經過公式換算[y=int 1.25x],就得到標準分。另外,SAS的 20個項目中,第 5、9、13、17、19 條共 5 個項目的計分必須反向計算。
1.2.2 調查方法 采用調查問卷法。對于不能理解者調查者將問卷中的問題及答案逐條讀給研究對象,要求研究對象根據自己情況做出獨立的評定,對于能較好的理解問卷內容者讓其獨立完成并一般在十分鐘之內做完,最后由調查者當場收回。本次共發(fā)放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5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問卷調查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般資料: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學歷、職業(yè)、家庭平均月收入、付費方式等;焦慮自評量表(SAS):含20個項目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每份問卷的焦慮評分總出粗分,再換算為標準分,應用SPSS 14.0軟件包進行處理,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t檢驗、方差分析。
見表 1、7。
表1 SAP患者與常模焦慮均分比較(±s)
表1 SAP患者與常模焦慮均分比較(±s)
注:t=36.6,P <0.01
1388 29.78±0.46 SAP患者組組別 例數 均分國內常模50 47.22±5.75
表2 不同性別SAP患者焦慮評分比較(±s)
表2 不同性別SAP患者焦慮評分比較(±s)
注:t=24.49,P <0.01
性別 例數 焦慮評分男21 43.09±4.32女29 50.21±4.73
表3 不同年齡SAP患者焦慮評分比較(±s)
表3 不同年齡SAP患者焦慮評分比較(±s)
注: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4組數據,F=9.79,P<0.05
組別 例數 焦慮評分未成年(<18歲)44.67±4.51青年(18~34歲) 17 43.65 ±4.43中年(35~60歲) 25 50.76 ±4.86老年(>60歲)3 5 43.20±4.87
表4 不同學歷SAP患者焦慮評分比較(±s)
表4 不同學歷SAP患者焦慮評分比較(±s)
注: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4組數據,F=7.20,P<0.05
24 49.67±4.97中專 5 40.20 ±1.79大專 7 43.00 ±5.29本科及以上組別 例數 焦慮評分中專以下14 47.64±5.21
表5 不同職業(yè)SAP患者焦慮評分比較(±s)
表5 不同職業(yè)SAP患者焦慮評分比較(±s)
注: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5組數據,F=8.73,P<0.05
組別 例數 焦慮評分離退53.25±3.40務農 15 46.00 ±5.29職工 14 47.21 ±5.31學生 6 43.83 ±4.88其他4 11 48.55±6.71
表6 不同家庭平均月收入SAP患者焦慮評分比較(±s)
表6 不同家庭平均月收入SAP患者焦慮評分比較(±s)
注: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5組數據,F=16.76,P<0.05
組別 例數 焦慮評分<1000 3 52.33 ±3.51 1000~3000 22 51.09 ±4.41 3000~5000 13 44.31 ±4.29>5000 12 42.00 ±3.30
表7 不同付費方式SAP患者焦慮評分比較(±s)
表7 不同付費方式SAP患者焦慮評分比較(±s)
注: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3組數據,F=13.56,P<0.05
組別 例數 焦慮評分自費25 50.64±3.44公費 3 42.33 ±5.86醫(yī)保22 44.00±5.67
3.1 由表1的調查結果表明SAP患者焦慮程度高于國內正常人。這與徐娟等[5]報道的結論一致。任何軀體疾病都可引起患者一定程度的心理反應,但反應的嚴重程度、性質及持續(xù)時間,依疾病的性質、個性特點和社會支持程度的方面的不同而異[6]。SAP患者病情危重,患者有腹痛、腹脹、胸悶、呼吸急促等癥狀并伴有恐懼感和瀕死感。進入病房陌生的環(huán)境、各種監(jiān)護儀的使用、特殊的治療方法等加重了患者的恐懼感。因此護理人員應當熱心接待患者及家屬,向他們作好入院宣教介紹,以增加患者安全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各種檢查治療如 MV、CRRT、EST、ERCP的目的、重要性、效果,配合方法等,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盡可能讓患者家屬陪伴,取得家屬的合作及支持,一起調動的積極健康情緒,增加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和機體免疫力。
3.2 由表2看出,不同性別SAP 患者的焦慮評分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女性患者焦慮評分高于男性患者的焦慮評分,這與文獻研究的結論相符。女性群體情感細膩,表現敏感,一般也是家庭的主要照顧者,故而思慮更多,焦慮情緒也更明顯[7]。由此也說明女性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情緒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普遍不如男性,這可能與女性的生理特點及社會性別角色差異有關。中國女性與男性承擔著同樣的社會責任,而傳統(tǒng)觀念對女性又有特殊要求,一旦患病,特別是如此突發(fā)且危重的疾病,他們便不能繼續(xù)承擔原來的角色,更多的是由照顧者轉變?yōu)楸徽疹櫿撸鲇趯巧蝗晦D變的不適應或其他原因都讓他們陷入緊張、焦慮的狀態(tài),所以,在對患者的心理護理過程中,更應關注女性群體,應給予更多的同情、關心,鼓勵她們表達內心的感受,以疏泄緊張、焦慮情緒。
3.3 由表3看出不同年齡SAP 患者的焦慮評分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年齡在35歲~50歲的中年人承擔著家庭和社會等多種角色,受到事業(yè)、經濟、家庭等多方面的沖擊和壓力比較集中,心身負擔沉重,一旦自己突然患病且病情危重易發(fā)生心理矛盾沖突,因而,焦慮程度較高。對于此年齡段的患者,醫(yī)護人員要給予幫助,要耐心解釋和疏導,使其心理平衡,情緒穩(wěn)定,以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3.4 由表4看出不同學歷SAP患者焦慮評分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文化程度越低,焦慮程度越高。說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由于受自身文化知識的限制,可能對疾病方面的信息了解較少,因而產生茫然和焦慮。根據調查可知,患者當中大多數來自農村且文化程度較低,有報道顯示:70℅以上的患者對急性胰腺炎的誘因、飲食治療不了解,93.3℅的患者要求用藥指導,80.0℅以上的患者強烈需要入院宣教、飲食指導[8]。文化程度較高者,對患者疾病的發(fā)展及轉歸的,認識比較明確,焦慮程度相對較低。因此醫(yī)護人員在對患者施行每一項操作時都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給患者,尤其是對文化程度低的患者,使其及早知道各種檢查治療的必要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消除其不必要的顧慮。
3.5 由表5看出不同職業(yè)SAP患者焦慮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然而也從此表中發(fā)現離退休人員焦慮程度較高,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年齡大的人對疾病的恐懼心理增加,另一方面離退休人員隨著社會角色的改變,與社會接觸減少,對陌生的醫(yī)院環(huán)境較難適應,易產生焦慮。
3.6 由表6看出不同家庭平均月收入SAP患者焦慮評分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SAP的治療費用高:少則數萬元,多達數十萬元甚至百萬元以上者并不罕見。面對如此巨額對于家庭收入小的患者來說未免是一個沉重的焦慮源,患者常因費用而陷入繼續(xù)治療與放棄的矛盾焦慮之中。
3.7 由表6看出不同付費方式SAP患者焦慮評分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自費患者的焦慮癥狀高于有醫(yī)保或明顯高于公費患者,同樣是擔心家庭負擔問題使患者陷入了焦慮之中。
護理工作的對象“人”,是一個身、心、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整體,不能忽略社會、心理和環(huán)境對患者的影響。對SAP患者焦慮程度的調查評定及影響因素的分析,有助于醫(yī)護人員針對具體心理問題進行科學的、整體的護理,降低患者的焦慮程度,使其提供更全面的心理護理,體貼、安慰、鼓勵和幫助患者,使患者能在最佳的生理心理狀況下接受治療,促進其早日康復。
[1]洪煒.醫(yī)學心理學.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6,(19):164-167.
[2]詹偉華,李清.心理測量對臨床心理護理的作用.實用護理志,1991,7(4):28.
[3]Coyne JC,Downey G.Social factors and psychopathology:Stress,soccial support,and the coping process.Annu Rev Psychol,1991,42:401-425.
[4]鄭曉華,舒良,趙吉岡,等.狀態(tài)-特質焦慮問卷在長春的測試報告.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3,72:60-62.
[5]徐娟,邱大宏,劉永忠,等.慢性病患者陪護親屬的生活質量調查.臨床心身雜志,2005,114:105-106.
[6]李心天.醫(yī)學心理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1:89.
[7]何麗儀,李雪冰,劉小英,等.監(jiān)護病房患者家屬的心理需要及護理對策.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3,247:798-799.
[8]任偉.急性胰腺炎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護理學雜志,2004,19(19):45-46.
350005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