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
聲波透射法在灌注樁樁身缺陷檢測中的應用
王建軍
安徽省六安市某公路橋橋跨組成為25m+30m+25m,橋梁全長80m,橋面寬度9.5m。兩岸橋臺順水流方向長8.4m,垂直水流向長2.1m,底高程61.20m。采用肋板式臺身,基礎為承臺加鉆孔灌注樁,每個承臺下四根樁,樁徑1.4m,樁底深入弱風化基巖內(nèi)1.0m。樁墩采用樁柱式橋墩,其下直接與鉆孔灌注樁連接,樁徑1.6m,柱底深入弱風化基巖內(nèi)1.0m。
橋址上游約70m處河底基巖出露,出露巖性為侏羅系中統(tǒng)朱集組微風化淺紫色細砂巖,而建橋址處未見基巖出露。根據(jù)鉆孔資料,將橋址處揭露的地層按由新至老的順序敘述如下:
①層(Qs):人工填土,分布于左岸導流堤及右岸分流堤處,除右岸分流堤上部2.5m為灰黃色中~輕壤土外,其余填土成分為含礫中粗砂,灰黃色,松散狀為主,標貫擊數(shù)一般為7~12擊,平均9.4擊。該層層厚5.40~7.10m,層底高程為61.75~62.06m。
②層(Qa4l):中粗砂,局部夾小礫石,礫石含量小于10%,灰黃色稍密~中密狀,稍濕~飽和,標貫擊數(shù)11~16擊,平均13.0擊。該層層厚1.00~4.40m,層底高程為57.35~61.06m,左岸較厚而右岸較薄。
③層(Qa4l):淤泥質(zhì)中~重粉質(zhì)壤土,青灰色,軟塑,濕,含少量腐殖質(zhì)。標貫擊數(shù)2~3擊,平均2.5擊。該層僅于右岸鉆孔ZK301中揭露,層厚5.20m,層底高程56.86m。該層于孔深7.90~9.00m夾小礫石,粒徑2~3cm,磨圓度好。
④層(Qa4l):砂卵石層,雜色,上部2~3m一般為稍密狀,下部一般為中密狀。砂主要為中粗砂,灰黃色,卵礫石含量一般在30%~40%,粒徑一般為 0.5~10cm,局部大于 10cm,次棱角狀~次圓狀,巖性以變質(zhì)巖及花崗巖等堅硬巖石為主。重型動探擊數(shù)6~18擊,平均12.1擊。該層層厚11.00~14.20m,層底高程為45.60~48.97m。
⑤層(J2Z):侏羅系中統(tǒng)朱集組細砂巖,局部含小礫石,淺紫色,局部石英含量較高者為灰白色,中厚層狀,交錯層理發(fā)育,巖質(zhì)較堅硬,鉆孔揭露為微風化~新鮮?;鶐r面頂高程為46.45~48.36m,巖面起伏不大,揭露基巖最大厚度為5.80m。根據(jù)除險加固期間所取巖樣的室內(nèi)試驗成果,新鮮細砂巖飽和抗壓強度為42.7~74.2MPa,平均值為 56.8MPa,屬中硬巖石。
本次檢測右側橋臺4根鋼筋混凝土灌注樁的完整性,4根樁樁長均為18.6m,樁徑1.2m,樁身混凝土強度C25,齡期均大于28d。
該工程基樁施工時,在自然地面機械鉆孔泥漿護壁、清孔、下籠、澆筑。成樁之后,開挖至標高,然后將樁頂浮漿鑿出,并清理干凈,再進行測樁。
聲波透射法是在樁體混凝土中預先埋設檢測管,每兩根檢測管為一組測孔,在任一檢測管內(nèi)放置聲波發(fā)射換能器,另一根檢測管內(nèi)放置聲波接收換能器。開啟儀器后,聲波發(fā)射換能器將儀器發(fā)射的脈沖級轉換為機械振動波,并通過檢測管內(nèi)的水耦合傳入樁體混凝土而向四周傳播,聲波接收換能器將傳至的振動波轉換成電信號送入儀器,儀器便自動接收到經(jīng)過兩換能器之間樁體的聲波傳播時間(t)和波的幅度(A),由兩換能器之間的距離計算聲波波速(Vp)。如果兩換能器之間的混凝土存在缺陷,將使傳播的聲波產(chǎn)生反射、繞射和折射,從而改變了聲波的傳播時間和幅度??梢罁?jù)這些聲波參數(shù)的變化來分析樁體混凝土的完整性。
本次聲波透射法檢測工作使用的儀器為RS-ST01C型智能數(shù)字超聲儀,頻帶寬度10Hz~500kHz,總增益0.01~8000倍可調(diào),液晶顯示屏。該儀器可以一次性完成采集、顯示、儲存、分析、打印等工作。發(fā)射、接收換能器為TYF-2型柱狀徑向振動換能器,其共振頻率為39kHz。換能器應能在全程范圍內(nèi)升降順暢。
檢測前準備工作有:①采用標定法確定儀器系統(tǒng)延遲時間。②計算聲測管及耦合水層聲時修正值。③在樁頂測量相應聲測管外壁間凈距離。④將各聲測管內(nèi)注滿清水,檢查聲測管暢通情況。
缺陷示意圖
聲波透射測試裝置有平測法、斜測法和扇面測法三種,本次檢測采用平測法和斜測法兩種方法。平測法是將發(fā)射和接收換能器始終保持在同一標高上進行測試,通過平測可得知缺陷在垂直方向上的區(qū)域大小和嚴重程度,但不能確定缺陷在水平方向上的大概部位。在平測法檢測出缺陷垂直方向的區(qū)域后,再用斜測法測試水平方向的范圍。斜測法是發(fā)射和接收兩個換能器不在同一標高上進行測試,在測試過程中采用固定的相差高程(即高差同步),同一剖面進行兩次單獨的測試,一般來說高程差越大,越能縮小缺陷在水平方面的范圍,斜測法可作為平測法的補充測試方法。
通過對右側橋臺4根灌注樁各曲線的分析,只有4號樁身存在缺陷。樁身缺陷位置的檢測,第一次采用平測法,測試方法見圖1。
4#樁A-B測孔SPD曲線在1.5m、4.5m及9.2m至10.5m處值較大,聲幅曲線在1.6m、9.2m至10.0m處局部超出聲幅臨界值;聲時及聲速曲線在4.0m、9.4m、11.6m稍微超出其對應臨界值;4#樁A-C測孔SPD曲線在0.4m處值較大,聲時及聲速曲線在0.4m處超出其對應臨界值;聲幅曲線未超出其對應臨界值;4#樁 B-C測孔 SPD曲線在 9.4m、12.3m處值較大,聲幅曲線在3.0m、3.6m處局部超出聲幅臨界值;聲時及聲速曲線在9.4m稍微超出其對應臨界值。
圖2 樁身缺陷位置檢測示意圖
綜合上述3組測孔分析,4#樁在0.4m、4.0m、9.4m、11.6m 處存在缺陷。第二次測試針對缺陷處采用局部加密對測(對測間距50mm),A高B低斜測(間距同加密對測),A低B高斜測(間距同加密對測),通過以上3種方法確定缺陷范圍、大小及缺陷的嚴重程度。樁身缺陷位置具體檢測方法示意圖見圖2。
通過常規(guī)對測發(fā)現(xiàn)樁身缺陷大致位置,然后采用局部加密對測、局部加密斜測來確定樁身缺陷范圍及缺陷嚴重程度。綜合上述方法判定4#樁在0.4m處存在微裂縫,可能由于破樁頭引起,在4.0m、9.4m、11.6m處存在局部范圍離析。
通過以上檢測實例,可知聲波透射法檢測樁身缺陷步驟為:異常測點判斷概率統(tǒng)計法→缺陷范圍判斷陰影重疊法→缺陷程度判斷層析成像法。
聲波透射法在橋梁、水閘等基樁完整性評價中是比較準確可靠的,其檢測結果可對有缺陷的部位實施處理措施時進行指導。它已廣泛運用于水利、公路基樁檢測中,在提高工程質(zhì)量、消除隱患、保證安全方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2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