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杜巧新
聽障兒童聽覺言語能力影響因素的研究
王娜,杜巧新
目的探討影響聽障兒童聽覺言語能力的相關因素。方法對43名聽障兒童的助聽聽閾、聽覺能力、言語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測查。結果性別、助聽方式對聽障兒童的聽覺言語能力無顯著性影響(P>0.05);助聽聽閾對聽障兒童的聽覺能力有顯著性影響(P<0.05);語言能力與學習能力呈顯著正相關(P<0.05);聽覺能力對言語能力有非常顯著性正向預測作用(P<0.001)。結論及時、有效地給予聽覺補償,抓住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盡早進行康復訓練,有助于聽障兒童聽覺言語能力的康復。
聽障兒童;聽覺能力;言語能力;影響因素;學習能力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聽障兒童康復研究工作的進展,聽障兒童的聽力及言語康復工作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關注和重視。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diào)查結果顯示,我國0~17歲聽力殘疾人有58.1萬,其中0~6歲聽力障礙兒童有13.7萬,每年由于各種致病因素新增聽力障礙兒童約2.3萬名[1]。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對減少聽力言語殘疾的發(fā)生至關重要。
聽覺能力和言語能力是聽障兒童康復工作的兩項重要指標。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討哪些因素會影響到聽障兒童的聽覺言語能力,為科學有效地開展聽障兒童的康復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據(jù)。
1.1 對象 研究對象為本中心申報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中國獅子聯(lián)會北京分會“知樂行動”第二期愛心捐贈的43名聽障兒童,均為語前聾。其中男性29名,女性14名;3歲22名,4歲17名,5歲4名;雙耳佩戴助聽器的17名,單獨一側植入人工耳蝸的10名,一側植入人工耳蝸對側佩戴助聽器的16名。
1.2 方法
1.2.1 助聽聽閾測試 用GSI-61聽力計,在標準隔聲室進行測試,室內(nèi)環(huán)境噪聲<30 dB(A),測試范圍為250~4000 Hz。
1.2.2 聽覺能力、言語能力評估 采用《聽力障礙兒童聽覺、語言能力評估標準及方法》[2]進行評估。
聽覺能力評估:使用聽障兒童聽覺能力評估系列詞表,以圖畫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內(nèi)容包括自然聲響識別、語音識別、數(shù)字識別、聲調(diào)識別、單音節(jié)詞識別、雙音節(jié)詞識別、三音節(jié)詞識別、短句識別和選擇性聽取9項。本研究只選取語音識別(包括韻母識別和聲母識別)和雙音節(jié)詞識表,分別計算這三項(韻母、聲母和雙音節(jié))的得分(最大識別率),最后的聽覺能力是這三項得分的平均數(shù)。
言語能力評估:主要評估聽障兒童對語言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語法能力、交往能力,言語清晰度以及等級詞匯量6個方面,通過測試可以獲得聽障兒童的語言發(fā)展水平與正常幼兒相當?shù)恼Z言年齡。本研究選取其中的語法、理解、表達和交往4個方面進行評估,分別得出聽障兒童在這4個方面的語言年齡,最后的言語能力為4個方面得分的平均數(shù)取整。
1.2.3 學習能力評估 本研究采用非言語的希-內(nèi)學習能力測驗(Hiskey-Nebraska Test of Learning Aptitude)。對于3~8歲兒童使用前8項分測驗,內(nèi)容分
別是穿珠、記顏色、辨認圖畫、看圖聯(lián)想、折紙、短期視覺記憶、擺方木和完成圖畫。采用我國1994年修訂的《希-內(nèi)學習能力測驗中國聾人常模修訂版》[3]計算其離差智商(DIQ)。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性別、年齡對聽障兒童聽覺能力和言語能力的影響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不同性別、年齡的聽障兒童聽覺能力和言語能力得分進行差異性檢驗。結果表明,聽障兒童的聽覺能力和言語能力在性別維度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但言語能力在年齡維度上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4歲以上聽障兒童的言語能力要好于4歲以下的聽障兒童。見表1、表2。
表1 聽覺能力和言語能力的性別差異
表2 聽覺能力和言語能力的年齡差異
2.2 助聽方式對聽障兒童聽覺能力和言語能力的影響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不同助聽方式的聽障兒童的聽覺能力和言語能力得分進行差異性檢驗。結果表明,不同助聽方式的聽障兒童在聽覺能力和言語能力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3。
表3 助聽方式對聽障兒童聽覺能力和言語能力的影響
2.3 助聽聽閾對聽障兒童聽覺能力和言語能力的影響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不同助聽聽閾的聽障兒童的聽覺能力和言語能力得分進行差異性檢驗。結果表明,助聽聽閾對聽障兒童的聽覺能力有影響,助聽聽閾小于40 dB的聽障兒童的聽覺能力好于助聽聽閾大于40 dB的聽障兒童(P<0.05)。助聽聽閾對言語能力的影響不顯著(P>0.05)。見表4。
表4 助聽聽閾對聽障兒童聽覺能力和言語能力的影響
2.4 聽障兒童言語能力、聽覺能力與學習能力的相關
聽障兒童言語能力、聽覺能力與學習能力的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見表5。對他們的言語能力、聽覺能力和學習能力作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表明,語言能力與學習能力呈顯著性正相關(P<0.05),與聽覺能力呈非常顯著性正相關(P<0.001)。見表6。
表5 聽覺能力、言語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n=43)
表6 聽障兒童聽覺能力、言語能力與學習能力的相關性分析(n=43)
2.5 年齡、聽覺能力、學習能力對言語能力的預測用年齡、聽覺能力和學習能力作預測變量,對聽障兒童的言語能力作多元回歸分析。結果表明,聽覺能力對言語能力有非常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P<0.001),年齡和學習能力對言語能力的預測作用不顯著(P>0.05)。見表7。
表7 言語能力的回歸分析(n=43)
本研究對聽障兒童的聽覺言語能力的影響因素進行初步探討。研究結果表明,年齡對聽障兒童的言語能力有顯著影響,4歲以上聽障兒童的言語能力要好于4歲以下的聽障兒童。究其原因,一方面2~6歲是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在此期間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言語能力(詞匯量、語法以及語言表達等)也隨之提高;另一方面,越早、越長時間接受康復訓練的兒童康復效果越好。本研究中4歲以上的聽障兒童來本中心進行康復的時間至少有半年,最長可達兩年,他們接受語言訓練的時間平均高于4歲以下的孩子。
聾兒聽覺能力康復的有效措施之一便是通過助聽設備。本研究結果顯示,助聽聽閾對聽障兒童的聽覺能力有影響,這與吳盛奎[4]的研究結果一致。改善助聽后聽閾是聽障兒童聽覺能力康復的有效途徑。韓睿等認為,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助聽器配戴及聽覺訓練,聽障兒童聽聲音的能力會有所提高[5],因為聽力提高是通過適宜的助聽聽閾來實現(xiàn)的。
言語能力是兒童智力發(fā)展的一項重要指標。對于聽障兒童,一般采用非語言測試對其智力進行評估。本研究采用國際通用的非語言文字智力測驗——希-內(nèi)學習能力測驗,對聽障兒童的聽覺言語能力與學習能力進行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言語能力與學習能力呈顯著正相關。曲成毅等[6]的研究也顯示,3~7歲的聾兒智力發(fā)育水平落后于同齡健聽兒童,蘇永華[7]運用瑞文智力測驗也得出相似的結果。但也有研究顯示,當語言不作為測評因素時,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的智力水平大致相等[8]。聽障兒童的智力發(fā)育水平是否低于正常兒童,還有待于深入研究。
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學習能力和聽覺能力都會影響聽障兒童的言語能力。但將這三個變量作為預測變量對言語能力進行預測時,只有聽覺能力對聽障兒童的語言能力有顯著地預測作用,這與陳益青等[9]的研究結果相一致。說明聽覺能力是語言康復的必要條件。兒童的語言發(fā)展過程是伴隨聽覺、視覺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此外,兒童的語言發(fā)展過程也是從聽到說的過程。從出生到1歲,嬰兒的言語知覺、發(fā)音能力和對語言的理解能力逐步發(fā)展起來,之后發(fā)展到詞、語法、表達和交流。所以兒童先要聽見聲音才能學會說話,聽見、聽清、聽懂是學習語言的前提條件。
科學地選配助聽設備,及時、有效地給予聽覺補償,抓住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盡早進行康復訓練,并持之以恒,多數(shù)聽障兒童都會獲得較好的康復效果,回歸主流社會。
[1]孫喜斌,于麗玫,曲成毅,等.中國聽力殘疾構成特點及康復對策[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8,(2):21-24.
[2]孫喜斌.聽力障礙兒童聽覺、語言能力評估標準及方法[M].北京:三辰影庫電子音像出版社,2009.
[3]曲成毅,孫喜斌,鄭日昌,等.希-內(nèi)學習能力測驗在中國聾兒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7,(2):70-72.
[4]吳盛奎.聾兒聽覺能力康復效果影響因素的研究[D].太原:山西醫(yī)科大學,2005.
[5]韓睿,李炬,巴重惠,等.嬰幼兒助聽器的驗配及隨診[J].耳鼻咽喉頭頸外科,1999,(5):259-261.
[6]曲成毅,孫喜斌,張芳,等.3~7歲聽障兒童智力發(fā)育現(xiàn)狀研究[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0,18(6):545-548.
[7]蘇永華.瑞文標準推理測驗在聾童中的使用報告[J].心理學報,1991,23:107-112.
[8]McCay V.Fifty years of research on the intelligence of deaf and hard-of-hearing children:A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discussion of implications[J].J Deaf Studies Deaf Education,2005,10:225-231.
[9]陳益青,韓睿,龍墨.人工耳蝸植入后言語康復效果的相關因素[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6,21(7):617-620.
Influential Factors on Deaf Children's Hearing and Speech Performance
WANG Na,DU Qiao-xin.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 for Deaf Children,Beijing 100029,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n the deaf children's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Methods43 deaf children were involved in our study.They performed the hearing thresholds,hearing ability,speech ability and learning aptitude tests.ResultsGender and hearing aid mode didn't correlate with the children's hearing and speech performance(P>0.05).Hearing thresholds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hearing ability(P<0.05),and the speech ability had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the children's learning aptitude(P<0.05).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hearing ability wa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speech ability(P<0.001).ConclusionGiving hearing compensation timely and effectively and grasping the critical period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to do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s soon as possible are very important to deaf children's rehabilitation of hearing and speech ability.
book=373,ebook=110
deaf children;hearing ability;speech ability;influential factors;learning aptitude
[本文著錄格式]王娜,杜巧新.聽障兒童聽覺言語能力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1,17(4):372—374.
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市100029。作者簡介:王娜(1981-),女,北京市人,碩士,實習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殘疾兒童康復。
R764,R493
A
1006-9771(2011)04-0372-03
2011-03-16)
·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