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艦,夏新華
(1.湖南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藥系,湖南 衡陽 420001;2.湖南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降糖靈顆粒成型工藝的研究
李成艦1,夏新華2*
(1.湖南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藥系,湖南 衡陽 420001;2.湖南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目的 篩選出最佳的降糖靈顆粒劑成型工藝條件。方法 采用單因素考察方法,以其成型性、溶化性、吸濕性等為評價指標,篩選出其處方中加入輔料的種類、配比及最佳的成型工藝條件。結果 確定最佳成型工藝條件為干浸膏粉與輔料的比例為2∶3,用5%PVPk32加入90%乙醇溶液制顆粒,其用量為32%~36%。結論 降糖靈顆粒的優(yōu)化成型工藝合理、可行。
降糖靈顆粒;成型工藝;吸濕性;溶化性
降糖靈顆粒是湖南中醫(yī)藥大學陳大舜教授的臨床經(jīng)驗方,由山茱萸、菟絲子、丹參等藥制備而成。多年臨床應用證實,該方用于治療腎性糖尿病具有良好的療效。為確定合理的成型工藝條件,保證該制劑的療效,本文以溶解性、成型性與吸濕性為評價指標,對其成型工藝進行了考察研究。
MA11O型電子分析天平,上海天平儀器廠;ZK-82A型真空干燥箱,上海實驗儀器總廠;CS101-2AB型電熱鼓風干燥箱,重慶試驗設備廠。乳糖:化學純,20030712,上海試劑二廠;可溶性淀粉:化學純,20020702,天津塘沽鄧中化工廠;糊精:北京宏利發(fā)糊精廠;PVPk32為聚乙烯呲咯烷酮,簡稱聚維酮,K32型號批號20060417,生產(chǎn)廠家為廣東勤天化工廠有限公司;其他均為藥用輔料。
常用的輔料有淀粉、糊精、乳糖、糖粉等,本品是糖尿病患者用藥,不能采用糖粉,故主要考察淀粉、糊精與乳糖。根據(jù)本處方生藥的日服用量和干浸膏得率等,可確定干浸膏粉與輔料的比例為2∶3。
2.1.1 輔料種類的優(yōu)選[3-5]分別制備4組顆粒:1組為純浸膏粉;2組為浸膏粉:乳糖=2∶3;3組為浸膏粉:可溶性淀粉=2∶3;4 組為浸膏粉:糊精=2∶3。 按照以上比例將干膏粉與輔料(已經(jīng)干燥)均勻混合,加入適量的5%PVPk32的90%乙醇制備軟材,過12目篩制成顆粒,在烘箱中60℃烘15 min,過12目篩整粒,再于60℃烘干??疾祛w粒的制粒難易度、外觀與溶解性,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輔料制得顆粒的指標檢查
2.1.2 測定吸濕率[6]稱取一定量的干燥浸膏粉,將其置于五氧化二磷干燥器內(nèi)干燥48 h至恒質(zhì)量。將底部盛有氯化鈉過飽和溶液的干燥器放于25℃恒溫培養(yǎng)箱內(nèi)恒溫48 h,此時干燥器內(nèi)的相對濕度為75%。在已恒質(zhì)量的稱量瓶底部放入厚約2 mm的顆粒,準確稱質(zhì)量后置于干燥器內(nèi)(稱量瓶蓋打開)于 25 ℃保存,定時(6、12、24、48、60、72 h)取出,精密稱量,每組平行做3份,計算吸濕百分率(%),取均值。結果:不同輔料與干膏粉等比混合后,都降低了原浸膏粉的吸濕性,但其影響程度不同,4組樣品中2組的吸濕率顯著低于其他組;結合不同輔料制得顆粒的制粒難易、溶解性與外觀,同時考慮簡化工藝,故選擇能滿足各個條件的乳糖作為輔料。見表2。
表2 不同輔料所制得顆粒的吸濕率 (%)
2.2.1 潤濕劑與黏合劑種類的優(yōu)選 按比例稱取浸膏粉與輔料適量混勻,并且均分為6份,然后每份分別噴入不同濃度的乙醇及PVPk32(用無水乙醇溶解)并攪拌混合,用10目篩網(wǎng)制成濕顆粒,制得的濕顆粒于60℃干燥,再通過10目篩整粒,過篩后的顆粒用80目篩去掉細粉,稱取各自的質(zhì)量,計算顆粒得率。并觀察制軟材情況及軟材過篩情況:根據(jù)軟材是否起團、有無細粉、過篩難易、成品性狀、顆粒收率等指標考察不同潤濕劑的顆粒制備情況。結果:90%的乙醇和5%PVPk32明顯優(yōu)于其他潤濕劑和黏合劑。據(jù)此,確定本制劑處方的潤濕劑和黏合劑為5%PVPk32的90%乙醇溶液。見表3。
表3 潤濕劑與黏合劑種類的考察
2.2.2 潤濕劑與黏合劑用量的考察[2-4]按比例稱取浸膏粉與輔料適量混勻,并且均分為5份,然后每份分別噴入5%PVPk32的90%乙醇溶液并攪拌混合,用10目篩網(wǎng)制成濕顆粒,制得的濕顆粒于60℃干燥,再通過10目篩整粒,過篩后的顆粒用80目篩去掉細粉,稱取各自的質(zhì)量,計算顆粒得率。并觀察制軟材情況及軟材過篩情況,根據(jù)軟材是否起團、有無細粉、過篩難易、成品性狀、顆粒收率等指標考察不同潤濕劑的顆粒制備情況。結果:潤濕劑與黏合劑的用量在32%~36%之間效果最佳。據(jù)此,確定本制劑處方的潤濕劑和黏合劑為5%PVPk32的90%乙醇溶液,其用量為32%~36%。見表4。
表4 潤濕劑與黏合劑用量的考察
2.2.3 制粒工藝條件的驗證 另取3份已按照比例混合均勻的原料和輔料,分別噴入藥粉質(zhì)量35%的5%PVPk32的90%乙醇溶液,以顆粒收率、軟材性狀、過篩情況等為指標考察工藝的穩(wěn)定性,結果:3份樣品所制得的顆粒,從顆粒收率、軟材性狀、過篩情況等指標來看,均符合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附錄顆粒劑項下有相關的規(guī)定且工藝較為穩(wěn)定。因此可以確定最佳成型工藝條件為干浸膏粉與輔料的比例為2∶3,用5%PVPk32的90%乙醇溶液制顆粒,其用量為32%~36%。見表5。
表5 制粒工藝條件的驗證
2.3.1 吸濕百分率的測定 將制備好的顆粒干燥至恒質(zhì)量后,按照“2.2.2”的方法測定成品的吸濕率,結果其吸濕百分率分別為:3.35、5.79、7.14、8.45、9.08、9.24、9.40,表明吸濕性良好。
2.3.2 顆粒臨界相對濕度(CRH)的測定[6]在已恒質(zhì)量的稱量瓶底部放入適量的顆粒,準確稱質(zhì)量后置于表2所列的具有不同濃度的硫酸溶液或過飽和鹽溶液的干燥器內(nèi),于25℃恒溫培養(yǎng)箱中保持7 d后稱質(zhì)量,計算吸濕百分率,結果見表6。以吸濕百分率為縱坐標,相對濕度(RH%)為橫坐標作圖。圖中兩曲線兩端的切線,兩切線交點對應的橫坐標即為臨界相對濕度。由圖1可知,顆粒的臨界相對濕度(CRH)約為61%。因此,分裝時應控制環(huán)境的RH在60%以下,以免干顆粒吸潮而影響成品的質(zhì)量。
表6 不同相對濕度下顆粒的吸濕百分率
2.3.3 流動性的測定 采用固定漏斗法,將3只漏斗串聯(lián)并固定于水平放置的坐標紙上1 cm的高度處,小心地將干顆粒沿漏斗壁倒入最上的漏斗中直到坐標紙上形成的干顆粒圓錐體尖端接觸到漏斗口為止,由坐標紙測出圓錐底部的直徑(2R),計算出休止角(tgα=H/R),重復5次并取平均值,結果為0.285,可滿足裝量差異的要求。
本制劑為全浸膏制粒,日服用生藥處方量與干浸膏得率已經(jīng)確定,輔料的用量隨之確定,可確定干浸膏粉與輔料的比例為2∶3。
根據(jù)輔料對干浸膏吸濕性的影響,篩選出乳糖作為本品的主要輔料。由于乳糖已經(jīng)能符合成型工藝的要求,為簡化工藝考慮,故未再考察復合輔料的情況。
從吸濕性、成型性、分散性等方面考察各輔料的種類與用量,確定了本品成型的制備工藝。
[1]李德秀,程天貴.扶正防喘顆粒劑的成型工藝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4,15(12):831-832.
[2]殷勇冠,朱全紅,張瓊光,等.鼻咽炎消顆粒成型工藝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7,18(1):152-153.
[3]席秋紅,呂大玲.金柴感冒顆粒的成型工藝研究[J].新疆中醫(yī)藥,2006,24(5):74-75.
[4]姜清華,宮麗娜,高林林,等.治咽顆粒的成型工藝[J].中國藥師,2008,11(3):305-307.
[5]羅 堃,滕久祥,彭芝配,等.九香止瀉片素片成型工藝研究[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29(2):40-42.
[6]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S].2005:附錄ⅡC.
(本文編輯 徐愛良)
Study on moulding process of Jiangtangling granules
LI Cheng-jian,XIA Xin-hua
(Hunan Environment Biologic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Hengyang,Hunan 420001,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a moulding process of Jiangtangling granules.Methods The single factor method was used with the indexes of moulding ability,solubility and anti-hygroscopicity to sift the accessories,matching and the best processing conditions.Result The best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 were that the ratio of dry extract powder and accessories was 2∶3,90%ethanol with 5%PVPk32prepared the granules and the amount was 32%to 36%.Conclusion The optimum moulding process i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Jiangtangling granules;moulding process;anti-hygroscopicity;dissolution
R283.6
B
10.3969/j.issn.1674-070X.2011.01.013.046.03
2009-11-26
李成艦(1974-),男,湖南衡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中藥藥劑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 夏新華,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E-mail:xiaxinhua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