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 濤,馬樹人,鮑 智,李江津,于 昆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淮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江蘇 223300)
辛伐他汀預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觀察
蒙 濤,馬樹人,鮑 智,李江津,于 昆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淮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江蘇 223300)
目的觀察辛伐他汀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作用。方法將126例首次就診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成辛伐他汀治療組63例和常規(guī)治療組63例。辛伐他汀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服辛伐他汀20 mg,1次/晚,治療12周后監(jiān)測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及心功能情況。結果辛伐他汀治療組出現(xiàn)下肢深靜脈血栓3例(4.8%),常規(guī)治療組17例(27.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辛伐他汀治療組治療后血栓前狀態(tài)(PTS)標志物水平明顯低于常規(guī)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辛伐他汀能有效預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心力衰竭;靜脈血栓形成;辛伐他汀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6例CHF患者。CHF診斷依據(jù)為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的分級標準,心功能Ⅲ級77例,Ⅳ級49例。排除標準:規(guī)律性心絞痛發(fā)作(>2次/周),明顯肝、腎功能損害,急性感染,近3個月內(nèi)有急性缺血事件,糖尿病,高脂血癥,惡性腫瘤,血小板功能性疾病,出、凝血性疾病,血栓形成并發(fā)癥及正在應用激素替代療法者。所有患者近1個月未應用抗炎、抗氧化等藥物。隨機分為兩組,辛伐他汀治療組和常規(guī)治療組各63例。辛伐他汀治療組男38例,女25例,平均年齡(63±6)歲;基礎疾病:冠心病18例,高血壓心臟病12例,擴張型心肌病17例,風濕性心臟病7例,肺心病9例 。對照組男35例,女28例,平均年齡(65±3)歲;基礎疾病:冠心病 19例,高血壓心臟病13例,擴張型心肌病18例,風濕性心臟病6例,肺心病7例。正常對照組(體檢的健康志愿者)30例。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選前1個月內(nèi)除阿司匹林外,未服用華法林、噻氯匹定、氯吡格雷、肝素等抗凝藥物。常規(guī)治療組進行常規(guī)心力衰竭治療,辛伐他汀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口服辛伐他汀20 mg,1次/晚。治療前和治療12周后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患者有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并進行心功能療效評定。下肢深靜血栓診斷標準:病變處深靜脈管腔增寬,管腔內(nèi)可見實質(zhì)性低回聲,充滿或占據(jù)部分管腔,加壓探頭后,靜脈管腔不能被壓癟;血栓成片狀或不規(guī)則形狀,部分血栓表現(xiàn)為“泥沙樣”堆積或“水草樣”飄浮,當管腔完全阻塞時,在病變部位無彩色血流信號;部分管腔阻塞時,可在血栓邊緣或中間見到散在的點狀或較細的血流通過,血流粗細不一,部分患者僅在加壓遠端肢體后方可見到點狀血流。心功能療效評定標準,顯效:心功能改善Ⅱ級;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級;無效:心功能無改善。
1.3 PTS標志物水平檢測 研究對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4 mL,置于含有枸櫞酸鈉抗凝液的試管中,4℃、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漿待測。以凝固法測定纖維蛋白原(Fg)濃度,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血漿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α顆粒膜蛋白(GMP-140)、1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l-1)等。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情況 126例患者中20例出現(xiàn)下肢深靜脈血栓,辛伐他汀治療組3例(4.8%),常規(guī)治療組17例(27.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心功能改善情況 辛伐他汀治療組顯效37例,有效24例,總有效率為96.8%;常規(guī)治療組顯效36例,有效24例,總有效率為95.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比較PTS標志物水平檢測結果 CHF患者與正常對照組相比,PTS標志物水平明顯增高(P<0.05)。辛伐他汀治療組患者治療后 vWF、GMP-140、PAI-1濃度較常規(guī)治療組明顯下降(P <0.05),見表1。
表1 治療后PTS標志物水平比較( ±s)
表1 治療后PTS標志物水平比較( ±s)
*:P<0.05,與常規(guī)治療組比較。
組別 Fg(mg/dL)vWF(%)GMP-140(ng/mL)Pal-1(ng/mL)辛伐他汀治療組 498.0±84.6 94.5±21.4*12.8±5.4*22.6±3.4*常規(guī)治療組 517.6±101.3 174.0±25.3 31.8±6.4 50.3±6.5
CHF是大多數(shù)心血管疾病的最終歸宿,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事件是CHF較嚴重的并發(fā)癥[6]。目前臨床醫(yī)生對其危險性還缺乏足夠的認識。
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隨CHF的加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性相對增加。近年來他汀類藥物的非降脂作用已被充分證實,他汀類藥物治療CHF不僅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還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7]。他汀類藥物具有一定的抗凝、抗栓作用,主要作用于以下幾個方面:對抗血小板聚集[8-9];抑制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和降低多種凝血因子的產(chǎn)生[10-11];降低人血管平滑肌細胞和內(nèi)皮細胞Pal-1的表達;增強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的表達[12]。近年已有證據(jù)表明,阿托伐他汀類藥物可改善內(nèi)皮細胞功能、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活化、抗血栓以及改善纖溶酶原活性[13];在常規(guī)治療心力衰竭的基礎上加用氟伐他汀,可進一步改善CHF患者凝血指標異常[14]。
總之,CHF患者高凝狀態(tài)容易形成血栓,早期改善其內(nèi)皮細胞和纖維溶解功能可降低CHF患者高凝狀態(tài),降低血栓形成的危險。他汀類藥除了有較強的調(diào)脂作用外,還有非調(diào)脂作用,已有研究顯示他汀類藥具有抗血栓作用。應當指出CHF血栓形成是一個復雜的病理過程,受許多因素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1]Gibbs CR,Blann AD,Edmunds E,et al.Effects of acute exerciseon hemorheological,endothelial,and platelet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sinus rhythm[J].Clin Cardio1,2001,24(11):724-729.
[2]盧長彬.不同療程低分子肝素預防高齡心力衰竭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研究,2008,21(4):414-415.
[3]馬莉,楊蘭,陳天鐸,等.慢性心衰血栓事件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心血管疾病分冊,2003,30(1):18-19.
[4]陽遠舟,葉明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栓塞的早期診斷和處理[J].海南醫(yī)學,2009,20(10):80-82.
[5]包承鑫,王華,楊杰孚.慢性心力衰竭的血栓栓塞相關因素研究現(xiàn)狀[J].血栓與止血學,2006,12(4):173-174.
[6]李志斌,買買提·阿不都熱依木.慢性心力衰竭與血栓栓塞的研究現(xiàn)狀[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0,19(1):110-111.
[7]徐承坤,馬向鴻,馬吉瓊.辛伐他汀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3):286-287.
[8]Schafer A,Fraccarollo D,Eigenthaler M,et al.Rosuvastatin reduces platelet activation in heart failure:role of NO bioavailability[J].Arterioscler Thromb Vase Biol,2005,25(5):1071-1077.
[9]Thompson PD,Moyna NM,White CM,et al.The effects of hydroxyl-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inhibitors on platelet thrombus formation[J].Atherosclerosis,2002,161:301.
[10]趙春生,李俊峽.他汀類藥物非降脂作用的研究進展[J].華北國防醫(yī)藥,2009,21(4):18-19.
[11]Eto M,Kozai T.Cosentino F,et al.Statin prevents tissue factor,expression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role of Rho/Rho-kinase and aktpathways[J].Circulation,2002,105:1756-1759.
[12]項榮.他汀類藥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進展[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1):223-224.
[13]劉慧平,李凌,李黎,等.阿托伐他汀對缺血性心力衰竭血栓前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2007,2(12):718-719.
[14]劉鵬,張景軍,靳鳳琳.氟伐他汀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凝血指標的影響[J].中國心血管病雜志,2006,11(4):279-281.
10.3969/j.issn.1671-8348.2011.04.030
B
1671-8348(2011)04-0376-02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血栓栓塞事件的發(fā)生率明顯增高[1-2],是臨床常見死亡原因之一[3-5]。因此,預防CHF患者血栓形成非常重要。本研究對CHF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應用辛伐他汀,探討其對CHF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心功能及血栓前狀態(tài)(PTS)的影響。
2010-11-28
2010-12-22)
·綜 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