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學講堂內(nèi)容介紹
作為北京市標志性品牌科學傳播活動——首都科學講堂,自2007年科技周首講啟動,每周一期,迄今已舉辦190多期,近200位專家、兩院院士及知名學者陸續(xù)做客講堂并與首都公眾朋友親切互動、交流,深得公眾喜愛。
為進一步改善和創(chuàng)新科學傳播形態(tài),首都科學講堂推出系列現(xiàn)場科學訪談——前“言”科學,話題更加聚焦百姓關(guān)注的熱點,以更為開放和活潑的交流形式與公眾一同探討科學。
講堂常設(shè)地點:首都圖書館一層多功能廳
講堂舉辦時間:每周日上午9:30——11:30
主辦單位:北京市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
承辦單位:北京科普發(fā)展中心
嘉星一族傳媒集團
首都圖書館
物理不僅僅是一門揭示客觀世界規(guī)律的科學,它還是一種智能,為人們提供了一整套獨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體系,折射出真、善、美的熠熠光華。李家明院士將通過介紹自身在物理科學的研究歷程,和物理愛好者一同分享物理研究中的樂趣。
前“言”科學:物理科學研究的趣味
特約嘉賓:李家明 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什么是非歐幾何?如何從歐氏平行公理催生非歐幾何?先人如何對此進行考證?期間發(fā)生了那些逸事?
前“言”科學:從平行公理到空間的彎曲
特約嘉賓:王詩宬 數(shù)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水資源在能源稀缺時代的戰(zhàn)略位置如何?三峽大壩建設(shè)與反壩活動爭論的真相是什么?最新的水電利用發(fā)展方向、三峽水利工程背后的故事、水能與低碳的最新動態(tài)盡在本周首都科學講堂!
前“言”科學:聚焦三峽——水能利用和我國低碳能源之路
特約嘉賓:陸佑楣 水利水電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有人說研究古生物既不能當吃又不能當喝,沒什么意義!有人說古生物學是21世紀展示高遠層次帶頭性的大學科。到底古生物研究對人們來說是個什么樣的存在?我們?yōu)槭裁匆P(guān)注它?它能為我們帶來什么?
前“言”科學:為什么要關(guān)注古生物
特約嘉賓:周忠和 世界知名古鳥類專家、著名古生物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