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前 戴友鵬 鄧嬋娟 任正偉
(金華市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金華 321017)
磺草酮(Sulcotrione)是由捷利康公司開發(fā)的三酮類除草劑,是對羥基丙酮酸雙加氧酶(HPPD)抑制劑[1],能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闊葉雜草和一些禾本科雜草,如馬唐、血根草、錫蘭稗、洋野黍、茄、龍葵、酸膜等,不僅對玉米安全,而且對環(huán)境、后茬作物安全。
圖1 磺草酮的化學結構式
文獻介紹的合成磺草酮及中間體的方法很多[2-4],結合國內原材料供應情況,選擇以2-氯-4-甲砜基甲苯為起始原料,經氧化、酰氯化、縮合和重排4步反應來合成磺草酮。根據已有文獻報道,氧化反應是2-氯-4-甲砜基甲苯在重鉻酸鈉、高錳酸鉀、次氯酸鈉、硝酸或空氣等氧化試劑的作用下[5-6],生成2-氯-4-甲砜基苯甲酸;?;磻且?-氯-4-甲砜基苯甲酸為原料,以1,2-二氯乙烷、乙腈等為溶劑,加熱回流條件下,以氯化亞砜為?;噭?,反應得到2-氯-4-甲砜基苯甲酰氯,尾氣中會產生有毒且高腐蝕氣體二氧化硫[7];縮合和重排反應基本采用一鍋法的方式進行,主要有2條路線,其一,是以二氯甲烷為溶劑,三乙胺為堿化試劑,1,3-環(huán)己二酮和2-氯-4-甲砜基苯甲酰氯反應,得到中間體烯醇,再加入重排試劑丙酮氰醇,反應得到磺草酮原藥,收率80%左右[8];其二,是以乙腈為溶劑,碳酸鉀為堿化試劑,反應得到堿式1,3-環(huán)己二酮,然后滴加2-氯-4-甲砜基苯甲酰氯的乙腈溶液,得到中間體烯醇,最后加入重排試劑1,2,4-三氮唑或丙酮氰醇,反應得到磺草酮原藥,收率83.6%[9]。
在參考上述文獻和大量探索性實驗的基礎上,設計了如下一條路線:以2-氯-4-甲砜基苯甲酸為起始原料,以乙酸乙酯為溶劑和固體光氣為?;噭磻?-氯-4-甲砜基苯甲酰氯;然后以乙腈為溶劑,碳酸鉀為堿化試劑,反應得到堿式1,3-環(huán)己二酮,滴加2-氯-4-甲砜基苯甲酰氯的乙腈溶液,最后加入重排試劑丙酮氰醇,反應得到磺草酮。有關合成路線如下:
圖2 磺草酮的合成路線
1.1 試劑與儀器
試劑:所有試劑均為市售化學純、分析純或工業(yè)品級。
儀器:BUCHI Melting Point B-545熔點儀;高效液相色譜儀為HITCHI L-7000系列。
1.2 實驗方法
1.2.1 2-氯-4-甲砜基苯甲酰氯的合成
向100mL三口瓶中加入10.0g(0.043mol)2-氯-4-甲砜基苯甲酸,5.1g(0.017mol)固體光氣和40mL乙酸乙酯,攪拌,加熱至50℃,滴加10mL乙酸乙酯和0.5mLDMF配成的溶液,在1h內滴加完畢,繼續(xù)反應2h。隨著反應進行,反應液由渾濁變澄清。反應結束后,脫溶得到10.6g淺黃色固體。熔點:116.4℃~118.4℃,收率98.5%,純度99.5%。
1.2.2 磺草酮原藥的合成
向250mL三口瓶中加入4.8g(0.043mol)1,3-環(huán)己二酮,14.8g(0.107mol)碳酸鉀,80mL乙腈,室溫下攪拌反應5h,反應液慢慢變成絮狀,然后成粉紅色漿狀。用80mL乙腈溶解10.8g(0.043mol)2-氯-4-甲砜基苯甲酰氯,10~15min內緩慢滴加到反應液中。1h后,加入0.1mL丙酮氰醇,升溫至50℃,反應4h,冷卻,過濾,得到濾餅,加入80mL水得淺黃色溶液,滴加濃鹽酸,使體系pH=1~2,析出固體,過濾,干燥,得12.1g磺草酮。熔點:137.0℃~140.0℃,收率86.9%,純度98.3%。
1.2.3 1,3-環(huán)己二酮的合成[11]
向300mL的三口燒瓶中加入130.0mL水和35.0g氫氧化鉀,攪拌至氫氧化鉀溶解完,然后,加入55.0g間苯二酚,攪拌反應1h。將制得的間苯二酚鉀鹽水溶液轉移至500mL的壓力反應釜中,加入0.5g自制鎳催化劑,氮氣置換釜內空氣三次,再用氫氣置換三次,通入氫氣至1.5MPa,升溫至120℃,攪拌反應,壓力降為0.5MPa時,再通入氫氣至1.5MPa,反應80min至不吸氫為止。將反應液冷卻到50℃以下,出料,過濾除去催化劑,將濾液轉移至500mL的三口燒瓶中,攪拌下滴入60mL濃鹽酸,室溫下進行酸化及重排反應1h。然后,將反應液冷卻至0℃~5℃,結晶,過濾,干燥,得到55.0g 1,3-環(huán)己二酮。熔點:103℃~104℃,收率98.1%,純度98.2%。
2.1 酰化反應的優(yōu)化
固體光氣?;ㄖ饕绊懸蛩赜蟹磻軇?、反應溫度以及固體光氣用量。殘留過多的固體光氣會對下一步反應有很大影響,因此,反應結束后應除去多余的固體光氣。
2.1.1 反應溶劑的選擇
溶劑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到固體光氣的用量,還要考慮環(huán)保和經濟性等因素。在相同情況下,考察不同溶劑對反應的影響,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磻蟹磻軇Ψ磻挠绊?/p>
從表1中可以看出,反應中甲苯、乙腈對固體光氣用量比較大,1,2-二氯乙烷、氯代苯和乙酸乙酯在反應中固體光氣利用率高,反應較為理想,但1,2-二氯乙烷、氯代苯毒性大且沸點高不易排除。因此,選擇乙酸乙酯作為?;磻娜軇?。
2.1.2 反應溫度對反應的影響
固體光氣比較活潑,易于和2-氯-4-甲砜基苯甲酸反應。但在一定溫度下,才可以加快反應進行??疾炝瞬煌瑴囟葘Ψ磻挠绊?,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酰化反應中反應溫度對反應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溫度越低,反應時間越長,溫度越高,反應時間越短,但固體光氣用量加大(隨著溫度升高,固體光氣分解損失加大)。因此,?;磻臏囟葹?0℃比較合適。
2.2 縮合和重排反應的優(yōu)化
磺草酮原藥的合成,對反應收率的影響主要是反應溶劑和反應溫度。
2.2.1 反應溶劑的選擇
反應溶劑的選擇和1,3-環(huán)己二酮堿化有關,由于碳酸鉀為無機鹽,在極性小的溶劑中溶解性小,很難解離出陽離子,因此該選擇極性大的溶劑。考慮到價格、回收套用、對環(huán)境友好等因素,本文選擇乙腈、乙酸乙酯、甲苯、二氯甲烷和氯代苯等不同溶劑中做了試驗,考察反應溶劑對反應的影響,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溶劑對反應的影響
從表3中可以看出,乙腈的極性比較大,1,3-環(huán)己二酮堿化比較徹底,產品收率和純度都比較理想,其他溶劑做溶劑時不僅收率較低,且純度更低。因此,選擇乙腈為反應的溶劑。
2.2.2 反應溫度的選擇
磺草酮原藥的制備主要經過堿化、縮合及重排三步,因此對應的也有三個反應溫度。堿化和縮合對溫度要求不是很高,考慮到生產成本,選擇在常溫下進行。本文著重考察了重排溫度對反應的影響,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重排溫度對反應的影響
從表4中可以看出,重排溫度越低,反應時間越長,溫度越高,反應時間越短且收率和純度都差不多??紤]到能耗等因素,重排溫度為50℃,反應為佳。
2.3 1,3-環(huán)己二酮的合成的優(yōu)化
1,3-環(huán)己二酮的合成反應,影響因素有:反應原料的配比、氫氧化鉀的濃度、反應溫度和反應壓力。根據初步單因素實驗研究結果,進行了正交優(yōu)化試驗研究。試驗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表,如表5所示。
表5 正交優(yōu)化因素水平表
表6 正交優(yōu)化試驗結果一覽表
由表6可以看出,影響反應收率的因素大小次序是反應原料的摩爾配比、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及氫氧化鉀的濃度。其中原料摩爾配比的影響最為顯著,等摩爾反應會造成反應不完全,因此,氫氧化鉀的比例要稍大才有利于反應完全進行。其次,反應溫度和反應壓力對反應重要的影響,溫度越高和壓力越大越有利于反應的進行,但溫度和壓力大于一定程度后,反應的改變不大。氫氧化鉀的濃度對反應的影響最小。綜合考慮較佳工藝組合為A2B3C2D3。
根據以上結果和分析,得出的較佳反應條件為:?;磻砸宜嵋阴槿軇?,DMF為催化劑,固體光氣為?;瘎腆w光氣和2-氯-4-甲砜基苯甲酸的摩爾比為1.2:1,在50℃反應3h,收率98.5%左右,純度99.5%左右;縮合和重排反應以乙腈為反應溶劑,碳酸鉀為堿化試劑,在室溫下進行5h的堿化反應和1h的縮合反應,然后在50℃溫度下,加入重排試劑丙酮氰醇,反應4h,得到產品,收率86.9%,純度98.3%;1,3-環(huán)己二酮的合成以間苯二酚和氫氧化鉀為原料,以自制的改性骨架鎳為催化劑,在120℃和1.5MPa的體系里反應得到1,3-環(huán)己二酮,收率98.1%,純度98.2%。
酰化反應中用固體光氣替代氯化亞砜,易于生產,不產生有毒的SO2氣體,用乙酸乙酯替代1,2-二氯乙烷和乙腈,降低了毒性和對環(huán)境的污染,符合綠色化工的要求;1,3-環(huán)己二酮的合成反應用氫氧化鉀為堿中和成鹽試劑,避免使用毒性相對較高的有機堿,使用自制的改性骨架鎳催化劑,代替價格高的貴金屬鈀催化劑和用量大的普通鎳催化劑,實現了在溫和反應條件下的高轉化率和高選擇性。該路線具有收率高、產物純度好、操作簡便和對環(huán)境友好等優(yōu)點,從而為工業(yè)化生產提供了重要依據。
[1]劉長令.對羥基苯基丙酮酸雙氧化酶抑制劑的研究進展[J].農藥,1999,38(2):5-9.
[2]郭勝,楊福明,張林.除草劑磺草酮的合成研究[J].農藥,2001,40(7):11-12.
[3]楊劍波,龐懷林,黃超群.硝草酮的合成研究與除草效果[J].農藥,2006,45(11):743-745.
[4]余剛,顧寧,秦林強,等.玉米田除草劑甲基磺草酮的合成[J].江蘇農業(yè)學報,2007,23(6):661-662.
[5]李祥龍,龐懷林,楊劍波.2-硝基-4-甲砜基苯甲酸的合成方法[J].精細化工中間體,2004,34(6):8-20.
[6]趙瑞強,尹荃,閆海生,等.液相催化氧化合成2-氯-4-甲磺?;郊姿幔跩].2009,48(2):99-101.
[7]Julian A G,William L D.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4-methylsulfonyl benzoic acid derivatives and intermediates:US,5079381[P].1992-01-07.
[8]Christopher G K.Certain substituted 3-amino-2-benzoylcyclohex-2-enones:US,4775411[P].1988-10-04.
[9]Robert O J,Thomas W B,Stephen M B.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cylated cyclic 1,3-dicarbonyl compounds:US,6218579[P].2001-04-17.
[10]徐振元,胡智燕,許丹倩.一種1,3-環(huán)己二酮的制備方法:CN,200510048956.X[P].2005-10-12.
[11]方衛(wèi)明.環(huán)己二酮類除草劑的綠色合成研究[D].浙江:浙江工業(yè)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