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淳
再看普京
◎周志淳
1952年10月7 日,在列寧格勒一個普通工人居住的大雜院里,一個男孩呱呱墜地。這就是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現(xiàn)任俄羅斯總理。
普京的父親生于1911年,17歲那年應征入伍時結婚成家。1932年全家回到列寧格勒,住在郊區(qū)的夏宮附近。母親在一家工廠工作,父親在潛艇部隊服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普京父親報名上前線,在戰(zhàn)斗中他身負重傷。戰(zhàn)爭結束后,父親到葉戈羅夫車廂廠工作,他腿上一直帶著未取出的彈片。
普京曾有兩個哥哥,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列寧格勒遭德寇圍困時先后夭折。
母親41歲才生下普京這棵“獨苗”,因此,父母把他視為掌上明珠。普京在大院里玩耍時,媽媽不放心他,時常要從窗戶探出頭來,問一聲:“沃洛佳(普京昵稱),你在院子里嗎?”
稍大一點,普京可以和小伙伴們每周到公共浴池洗澡了。有一年冬天,普京背著父母,同幾個小伙伴乘電動火車去郊區(qū)玩。到了郊外,他們迷路了,走啊,走啊,不知走到了哪里。俄羅斯的冬天,零下三十幾度,天寒地凍,他們沒吃沒喝,要不是帶著火柴點起篝火,差點兒就把他們凍僵。
普京8歲那年,走進了學堂。普京先后在列寧格勒的兩所學校里接受過小學和中學教育。他先是在第一九三學校讀了8年書,而后轉入以講授化學課見長的第二八一中學,讀完了剩余的課程。
在學校里,普京是個不安分的學生。普京成名后,據(jù)媒體報道,人們在普京度寒假的鄉(xiāng)下找到一本塵封已久的學生手冊,上面記錄了11歲普京的所作所為。有的老師在普京的學生手冊上寫道:“普京在上課前把黑板擦朝同學身上扔去”,“回家不做作業(yè)”,“上課時大喊大叫”。有一次,普京在上課時不專心聽講,給另一個同學傳紙條,被老師逮住,挨了批評。
當時,普京學習成績并不好,在5分制的學習成績中,算術和自然課只得3分,繪畫2分,只有歷史和操行課得了5分。由于普京學習成績不夠突出,又十分調(diào)皮,在學校里一直得不到老師的青睞,其他同學三年級加入少先隊,普京直到小學五年級還沒能入隊。
在一位名叫維拉的老師耐心教育下,六年級時普京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他不僅在學習上有了巨大的進步,消滅了3分,還加入了少先隊,而且懂事多了。
一次上作文課,老師布置的作文題是《我的理想》。當時,老師念了幾篇范文,同時組織同學討論,以便幫大家打開思路。當老師打開普京的作文本時,不禁愣住了,普京寫道:“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間諜。”
看完普京的作文,老師簡直不敢相信這樣一篇立意深遠、論述精辟的文章會出自一個平時看起來性格內(nèi)向、孤獨、不安分的小學生之筆。從此,老師、同學對普京不得不刮目相看。
普京在作文中表述的思想、流露的報效祖國和人民的強烈愛國熱情是受了他父親的巨大影響。據(jù)說,普京的父親雖然是一名勤勤懇懇、樂善好施的普通工人,卻是蘇聯(lián)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的成員。
普京一直視維拉老師為第二母親,直到現(xiàn)在,普京還經(jīng)常去看她,他們一起在公園里漫步聊天。
16歲那年,普京跑到列寧格勒的克格勃辦事處,要求加入克格勃。辦事處的人員告訴他,他們只接收大學畢業(yè)生和退伍軍人。普京問收什么樣的大學生,回答:最好是法律系畢業(yè)生。
1970年,普京如愿以償考上了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
20世紀70年代的前蘇聯(lián)大學校園里,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每當夜幕降臨,各系都要組織各種晚會,然而,普京卻很少參加這些豐富多彩的晚會。夜晚,同學們總是能在學校的圖書館里見到他,他讀書時的神情十分專注,沒有人忍心去打擾他。
普京的學習成績在大學始終名列前茅,他各科成績都是5分。
進入大學后,普京迷上了桑巴式摔跤和柔道運動。學習之外,他花費時間最多的就是練習柔道。經(jīng)過幾年的刻苦訓練,普京不僅佩上了代表柔道運動最高水平的黑腰帶,成為運動健將,還在1974年獲得了列寧格勒市柔道冠軍的稱號。
在列寧格勒大學學習期間,普京的另一重大收獲是結識了對他未來命運產(chǎn)生重大影響、后來引導他踏入政界的經(jīng)濟法教師索布恰克。普京從三年級開始聽索布恰克的課,與索布恰克建立了良好的關系。普京的畢業(yè)論文《論國際法中的最惠國原則問題》被評為“優(yōu)”,就是由索布恰克主持審查的。
索布恰克是前蘇聯(lián)后期著名的改革派領導人,1990年索布恰克任列寧格勒市蘇維埃主席,后來正是他力邀普京加入他的政府,并把普京推薦給總統(tǒng)葉利欽,將普京引入政壇。
1975年夏,23歲的普京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畢業(yè),正式加入克格勃對外情報局工作。1984年,已提升為少校的普京被保送到紅旗學院,作為情報人員得到深造。1985年普京從紅旗學院受訓后,即被克格勃派往民主德國從事間諜活動。
1990年1月,對克格勃前途心灰意冷的普京離開德國重新回到家鄉(xiāng)列寧格勒,并在母校謀到一個職務:擔任副校長的外事助理。
一天,普京在列寧格勒大學辦公樓的走廊上碰見了大學時的恩師索布恰克。索布恰克問普京是否愿意到市蘇維埃工作,普京爽快地答應了。這對普京來說是一次重要的機遇,如果他當時沒有接受索布恰克的邀請,很難想象他會成為后來的俄羅斯總理、代總統(tǒng)、總統(tǒng)。
1992年,普京由主管對外聯(lián)絡的官員晉升為副市長。1993年,普京兼任市政府的日常事務委員會主席。1994年,他擔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兼任對外聯(lián)絡委員會、日常事務委員會主席。雖然索布恰克是市長,但他對經(jīng)濟事務、招商引資統(tǒng)統(tǒng)不感興趣,他的主要精力用在出國訪問,去莫斯科和各地出席會議。實際上,是普京在替索布恰克管理著大量市政府的工作。
普京漸漸成為圣彼得堡最有影響的實力派人物。
后來,普京的地位扶搖直上,1999年,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理。此后,普京就任兩屆俄羅斯總統(tǒng)。擔任總統(tǒng)屆滿后,普京接著就任俄羅斯總理至今。
摘自《再看普京》世界知識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