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自我控制的辯證法:幫助運動員處理8對關系的基本思想

        2011-01-03 13:11:14張力為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11年3期
        關鍵詞:心理學運動員比賽

        張力為,張 凱

        自我控制的辯證法:幫助運動員處理8對關系的基本思想

        張力為1,張 凱2

        運動員訓練和比賽的過程,實質上是不斷進行自我控制并不斷自我發(fā)展的過程。西方運動心理學幫助運動員進行自我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心理技能訓練,而中國運動心理學幫助運動員進行自我控制的方法除了心理技能訓練之外,還包括幫助運動員進行認知層面上的提升。討論如何應用辯證思想幫助運動員處理訓練、比賽中與自我控制問題相關聯(lián)的8對關系,即緊張與冷靜的關系,簡單與復雜的關系,拼搏與淡定的關系,充滿自信與放低位置的關系,有形與無形的關系,內(nèi)因與外因的關系,付出與得到的關系,比賽目標與人生目標的關系。最后指出:辯證思想是人類最高的智慧,也是幫助運動員應對各種難題、困境,進行有效的自我控制,達到平衡發(fā)展、穩(wěn)定發(fā)展和長期發(fā)展的基本思路。

        自我控制;辯證法;心理訓練;心理咨詢;運動員

        編者按:自1979年中國心理學會體育運動心理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和1980年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心理學會成立以來,新時期中國運動心理學30年來不斷發(fā)展,其重要標志乃是從20世紀80至90年代如饑似渴地學習西方學術傳統(tǒng)、借鑒國外研究成果,過渡到21世紀10年代開始認真思考中國運動心理學如何為世界運動心理學的發(fā)展做出實質性貢獻的問題。本刊此次以“優(yōu)秀運動員心理建設系統(tǒng)”為主題發(fā)表3篇論文(分別是:道與術:中國文化對運動員心理咨詢與心理訓練的啟示;望聞問切——中國運動員心理訓練的社會—文化脈絡初探;自我控制的辯證法:幫助運動員處理8對關系的基本思路),核心思想是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征出發(fā),探索構建優(yōu)秀運動員心理建設(心理訓練)系統(tǒng)的途徑。

        我們常在想,外國人有的,中國人要有;外國人沒有的,中國人也要有,就像中國乒乓球隊那樣,這才是我們做學術的目標。我們不能停止在言必稱歐美的層次上。這3篇論文希望吹起一個號角:用我們自己的理念和研究,爭取為世界運動心理學的發(fā)展作出貢獻。3篇論文定有許多紕漏,但它們體現(xiàn)了我們認真的思考、真切的實踐和長遠的設想。我們期待,這種探索能夠在西學東漸的漫長歷程中點燃“中國創(chuàng)造”的激情。

        自我控制是“個體對自己的心理與行為的主動調(diào)控過程,特別是指抑制短期沖動以追求長遠的更大目標的心理過程”[1]。運動員訓練和比賽的過程,實質上是不斷進行自我控制的過程。自我控制對于完成當前任務和人的長遠發(fā)展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運動員的成長過程,實質上就是自控自強的發(fā)展過程。心理訓練和心理咨詢的主要目標就是幫助運動員自控自強,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

        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運動心理學工作者在如饑似渴地學習、借鑒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運動心理學時,了解和認識了一個重要概念,即“心理技能訓練”(psychological skill training)。中國運動心理學工作者認識到,西方運動心理學工作者在“心理”與“訓練”之間加入“技能”一詞,寓意深刻。他們使用“技能”一詞[2-6],旨在強調(diào)心理調(diào)節(jié)能力恰如跳遠、投擲、騰躍、揮拍、傳球、跳水等技能一樣,是后天培養(yǎng)的,可以塑造的,需要系統(tǒng)磨煉的[7-14]。之后,中國運動心理學工作者在幫助運動員自控自強的工作中,刻意強調(diào)心理技能訓練與政治思想工作的不同[15],認真、大量地采用了從西方引入的目標設置、放松訓練、表象訓練、模擬訓練、生物反饋訓練、注意集中訓練等,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這些心理技能訓練方法的共同特點是,有科學理論依據(jù),可操作性強,有量化評價指標,確有成效。但是,中國運動心理學工作者在受益的同時也發(fā)現(xiàn),西方心理技能訓練的理念與方法雖然行之有效,但不能解決運動員所有自控自強方面的挑戰(zhàn),例如,放松訓練和注意集中訓練并不能完全解決運動員經(jīng)常面對的得失考慮、利益權衡問題。這時,中國運動心理學工作者開始考慮,是否還有其他途徑可以幫助運動員解決訓練、比賽中自控自強的難題[16-28]。他們在實踐中的探索發(fā)現(xiàn),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孕育和體現(xiàn)的辯證的思想、整體的思想、平衡的思想、中庸的思想,往往是幫助運動員自控自強的良藥。

        中國運動心理學工作者30年來慢慢經(jīng)歷著心理訓練理念的變遷(見表1)。他們面對的嚴峻挑戰(zhàn)和思考的核心問題有二:一是如何為中國頂級運動員備戰(zhàn)、參賽奧運會提供更有效的心理支持;二是如何在移植、借鑒西方心理技能訓練理念的基礎上,對心理訓練理念和方法的發(fā)展作出新貢獻。本文將從這2個問題出發(fā),探討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辯證思想、平衡思想和中庸思想融入運動員的心理訓練和心理咨詢的可能性。

        運動員在自控自強的過程中面臨的挑戰(zhàn)既有個性,也有共性。所有運動員都會遇到的挑戰(zhàn)包括比賽中的成功與失敗,訓練時的進步與退步,人際關系中的付出與得到等;不同項目遇到的特殊問題可能會是藝術體操中動作質量與藝術表現(xiàn),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中的起跳與落地,乒乓球中的近臺與遠臺等。不難看出,這些挑戰(zhàn)往往表現(xiàn)為既相互依存又矛盾對立的成對關系。因此,需要幫助運動員用辯證的思維方法來理解、把握和平衡這些關系。

        辯證法dialectics源于希臘語dialego,意為談話的藝術。從古至今,不同時期的哲學家對辯證法有不同的認識,但無論對于古希臘哲學家和康德,還是黑格爾和馬克思,辯證法都意味著一種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的思維方式,意味著一種宇宙觀。辯證法三個基本規(guī)律(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量變質變規(guī)律、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中的核心是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即任何事物內(nèi)部都是矛盾的統(tǒng)一體,矛盾無時不在,無時不有。這種規(guī)律要求我們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時,需要堅持一分為二、辨證統(tǒng)一的觀點。中國古代哲學很多學派都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與西方哲學思想有共同之處,如老子《道德經(jīng)》中“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老子·第二章)。但與強調(diào)對立二分的西方文化不同,中國古代辯證法思想更強調(diào)對立中的統(tǒng)一以及矛盾雙方在相互轉化過程中事物的變化與發(fā)展[29]。“陰陽”是中國哲學最基本的范疇,《周易·系辭上》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這里的“一陰一陽”不是兩點論,而是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疤珮O圖”更是直觀地表達了這樣一種辯證宇宙圖式[29]。中國人常說“物極必反”,這4個字就源于老子的“反者,道之動”(老子·第四十章)。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都是得失相間,利害相伴的。儒家的“中庸之道”、“過猶不及”,道家的“柔能克剛,齒以剛折,舌以柔存”,以及大家常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都闡述了在矛盾統(tǒng)一體內(nèi)對立雙方的相互轉化帶來的事物變化。

        本文將根據(jù)運動員在備戰(zhàn)、參賽奧運會的過程中經(jīng)常遇到的心理問題,分析和討論如何用辯證思想處理好8對重要關系以達到自控自強的目標。這8對重要關系是:緊張與冷靜的關系、簡單與復雜的關系、拼搏與淡定的關系、充滿自信與放低位置的關系、有形與無形的關系、外因與內(nèi)因的關系、得到與付出的關系、眼前目標與長遠目標的關系。處理這8對關系的基本原則是:第一,根據(jù)當前任務轉換關注重點;第二,保持兩者關系的張力與平衡。

        1 緊張與冷靜的關系

        緊張是運動員賽前最常見的情緒體驗[30]。多數(shù)運動員在比賽時都會感到緊張。高壓力下受到新異刺激,加之某些項目的高危險性(例如體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項目),運動員賽前自然會感到緊張,有時甚至是極度緊張。

        新異刺激包括外部刺激和內(nèi)部刺激。播音員的廣播(國外的賽事廣播員比賽期間會不斷忽悠觀眾Let us make some noise for our U.S.(Canadian)team!)、觀眾的喊叫、不熟悉的場地、因救治摔傷運動員造成比賽延遲等可歸入外部刺激,關于結果的思慮想法、受傷的恐懼等可歸入內(nèi)部刺激。

        緊張表現(xiàn)在3個方面:生理的表現(xiàn)包括想上廁所、肌肉發(fā)緊、心跳加快、目光呆滯等;情緒的表現(xiàn)包括忐忑不安的感受、失控的感受等;認知的表現(xiàn)包括對新異刺激的關注、對結果的關注、敏感性的增加、注意范圍的縮小、注意方向的失控等。

        鎮(zhèn)靜也表現(xiàn)在3個方面:生理的表現(xiàn)包括呼吸平穩(wěn)、肌肉放松或緊張適度、目光堅定等;情緒的表現(xiàn)包括平和感、控制感等;認知的表現(xiàn)包括將注意指向工作任務或應對策略、思維比較敏捷、思維保持必要的靈活性和變通性等。

        運動員通常都深知賽前鎮(zhèn)靜的必要性,但不了解緊張的必要性。其實,緊張是正常現(xiàn)象,有利有弊。緊張的積極效應包括注意范圍的縮小,注意時間的延長,全身能量的動員,疼痛感、疲勞感的減輕等;消極效應則有注意方向調(diào)整的困難,思維靈活性、變通性的下降,精細肌肉控制能力的下降等。運動員賽前一點都不緊張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一定是好現(xiàn)象。儒家“中庸”的“中”和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所主張的“中道為貴”(the golden mean)頗為相近?!爸小钡恼嬲x是“恰如其分”、“恰到好處”[31]。因此,運動員大賽前適度的興奮,可控的緊張,往往是達到最佳競技狀態(tài)的必由之路。

        幫助運動員應對緊張的有效方法是包括:第一,幫助運動員理解緊張和平靜的辯證關系,理解達到緊張和平靜動態(tài)平衡的必要性,理解平靜不是靜止,而是有控制的緊張。理解所有人賽前均會出現(xiàn)緊張,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對手可能比自己還緊張。第二,幫助運動員找出比賽前做好哪幾件事就可以使自己保持在“緊張,但可控”的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這些事可能是聽音樂轉移注意,可能是成功、正確的成套動作的表象,可能是詳盡周到的參賽程序。這些賽前準備可能會因人而異。第三,幫助運動員將注意指向可以控制的因素(如準備活動、參賽程序、出發(fā)策略、與教練員的溝通等),忽略不可控的因素(如天氣、裁判、抽簽等)。第四,或許也是最重要的是,通過積極的自我談話等方式,正本清源,掃除雜念。所謂雜念,常常是對因比賽勝負而生的名利得失過多關注并難以轉移這種關注,因而產(chǎn)生擔憂、害怕和焦慮。

        2 簡單與復雜的關系

        牛頓曾說“簡單的事情考慮得很復雜,可以發(fā)現(xiàn)新領域,把復雜的現(xiàn)象看得很簡單,可以發(fā)現(xiàn)新規(guī)律”。簡單與復雜都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視角和方法,只是在不同的時間,面對不同的情境,解決不同的問題時,簡單和復雜可以相互轉換??茖W似乎就是不斷將簡單的事務復雜化和復雜的事務簡單化的過程。在心理學研究中,為了解決潛變量和觀測變量的關系以及計算中介作用、調(diào)節(jié)作用而引入結構公式模型或者為了解決嵌套數(shù)據(jù)問題而引入分層線性模型,是典型的將簡單事務復雜化的過程。在物理學研究中,將能量、質量和光速的復雜關系用E=mc2這樣的公式表達出來,則是典型的將復雜的事務簡單化的過程。

        在訓練和競賽中,運動員也經(jīng)常會遇到需要將簡單的事務復雜化和將復雜的事務簡單化的情況。例如,運動員大賽前的準備周期長,工作細。通常,運動員都會在大賽前如奧運會前制訂比賽方案。比賽方案也稱比賽預案,是針對比賽的每個準備環(huán)節(jié)和可能遇到的特殊問題,建立相應的思維對策和行為對策,包括比賽程序活動預案和比賽突發(fā)事件預案。比賽程序活動預案指在常規(guī)流程中應采取的對策,如賽前一天、賽前晚上、賽前準備活動、第一輪比賽結束等環(huán)節(jié)中想什么、做什么。比賽突發(fā)事件預案指遇到特殊事件時應采取的對策,如上場時間改變、天氣變化、隊友失誤、賽前訓練狀態(tài)不佳時應采取的對策。一名運動員參加2010年冬奧會的比賽突發(fā)事件預案部分內(nèi)容見表2。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運動員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情況做了巨細無遺的準備。在制訂比賽方案和準備比賽的過程中,細節(jié)很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細節(jié)的準備越周全、越復雜越好。把所有可能都想到了,準備到了,就可以做到有備無患。但是,這不等于在賽場上、在臨起跳前、發(fā)球前、罰球前需要考慮得這樣冗長,這樣復雜。相反,關鍵時刻往往是越簡單越好,因為簡單導致果斷,復雜導致猶豫。因此,這名隊員在我們的幫助下,又制訂了關鍵時刻即上場前的心理準備要點,(1)暗示語:相信自己,I can do it!果斷,冷靜?。?)控制我能控制的!

        表2 一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運動員2010年冬奧會的比賽方案:比賽突發(fā)事件預案部分(節(jié)選)

        處理簡單與復雜之間關系的基本原則是,計劃要詳盡,準備要復雜;但是,執(zhí)行要果斷,行動要簡單。關鍵時刻要抓住主要矛盾和核心環(huán)節(jié),做到細致準備,重點關注。當然,不同運動項目有不同的技術戰(zhàn)術體能特點和比賽特點,貫徹這一原則時需要因運動項目而異。

        3 拼搏與淡定的關系

        拼搏是競技運動中的高頻詞,主要有2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在比賽中放下包袱,鼓足勇氣,拼命一搏;第二層含義是指在訓練中臥薪嘗膽,發(fā)憤圖強。第一層含義的實例如容國團的名言。1961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團體決賽上,中國隊在3∶4的不利情況下,容國團淌下了眼淚。女隊員丘鐘惠見了就問他,他回答說已負了兩局,隨即激動地說:“人生難得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他振奮精神,揮拍上陣,力挫素有兇猛雄獅之稱的日本隊員星野,以5∶3戰(zhàn)勝日本隊而首次問鼎斯韋思林杯,開啟了中國乒乓球雄踞世界乒壇半個世紀的神話。從此,容國團的“人生難得幾回搏”成為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運動員的格言,鼓舞著他們奮發(fā)圖強,不斷進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驕人戰(zhàn)績。第二層含義的實例如莊曉巖的名言。奧運冠軍莊曉巖曾說,“當一個好運動員,就要吃別人吃不了的苦,流別人流不完的汗,咽別人咽不下的氣”。

        相形之下,淡定似乎并不是競技運動使用的高頻詞,可能只在比賽的心理準備中才會用到。但是,淡定的作用在有些情況下比拼搏還重要?!吨杏埂返谝徽隆跋才分窗l(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個思想是在告誡,個人的行為或人的社會關系中,都有一個中點,使人在表達感情和滿足欲望時,知乎所止。當人的感情和欲望都表現(xiàn)得合乎分寸,他內(nèi)心便達到了一種平衡,這是精神健康所必需的。強調(diào)平和淡定有如下3個涵義。首先,平和淡定意味著在比賽前將比賽看作是人生的歷練,看作是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方式,即便是奧運會大賽,也不過是人生漫漫長路的一步,它既不是第一步,也不是最后一步。無論成敗與否,都可以從中獲取經(jīng)驗,使自己成為更成熟的人,更高尚的人。第二,平和淡定意味著在比賽中關注過程,關注動作,關注自己,屏蔽關于結果的想法,注銷關于失敗的擔憂,控制關于榮辱的念頭;意味著努力適度,避免欲速則不達;意味著以不變應萬變,以自己鎮(zhèn)靜、平和、篤信、堅定的不變心態(tài)去應對隨時可能突發(fā)的不利條件,即把控自己,以最佳心態(tài)面對非最佳條件。只有這樣,才有更大可能在比賽中達到流暢狀態(tài)(flow)。第三,平和淡定意味著在比賽后面對成功與失敗時做到“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莊子·逍遙游),做到“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窗外云卷云舒”(洪應明·菜根譚后集一八五)總的來說,拼搏與淡定是一張一弛的關系?!捌床c淡定”與“執(zhí)著與放下”密切關聯(lián)。執(zhí)著于事情本身,才能有每一次的拼搏;只有能夠做到放下現(xiàn)實的利益,才能做到淡定安然。

        國人說“執(zhí)著”,常為褒義。而佛教認為一切執(zhí)著都是煩惱的根源。這里所說的執(zhí)著,一個是我執(zhí),執(zhí)于一己之見;一個是法執(zhí),執(zhí)于既有的知識觀念。人正是因為有太多自我利益的得失牽掛,才會有無盡的煩惱與恐懼?!缎慕?jīng)》中有“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說得很深刻。所有的恐懼都來源于牽掛太多,才會患得患失。《金剛經(jīng)》上所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讓人們放下。這里的放下并不是放下要做的事,而是放下妄想、分別和對現(xiàn)實功利的執(zhí)著。美國奧斯卡金獎影片《阿甘正傳》中的阿甘,中國《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都是因為能夠放下所有的稱、譏、毀、譽、利、衰、苦、樂,而只是執(zhí)著于事情本身,才能夠達到至高的人生境界,也才能獲取更多的人生財富。

        4 充滿自信與放低位置的關系

        “自信是一生的話題”。張山曾在自己的奧運會比賽方案中引用了佛祖釋迦牟尼說的一句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32]。羅雪娟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曾說,“全世界可以不相信你,你卻不能不相信自己”,“我誰都不怕,但我相信誰都怕我?!盵33]。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賽中,兩跳如果得了264分的高分,自信的運動員會說:“這就是我!”而不那么自信的運動員可能就會暗自懷疑:“我能跳得這么好?我還能跳得這么好嗎?”而懷疑是叛徒,是自我超越的叛徒,最終會斷送通往勝利的可能。我們在比賽中常常簡單這樣的現(xiàn)象,在羽毛球比賽中,一局中連贏了6分,第7分輸了;射擊:連打6個10環(huán),第7發(fā)打了9環(huán)。除了可能的技術戰(zhàn)術體能的原因之外,另一個可能原因是那種懷疑自己、等待丟分的心理在暗暗作祟[34]。這些都說明,對于任何水平的運動員來說,對于任何級別的比賽來說,提高和保持自信從來都不會是多余的話題[14]。

        但是,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另一方面,放低位置,保持低調(diào),往往也成為賽前心理準備的重點。中國的老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似乎總能鞭策運動員“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在成績面前,在進步面前,在突如其來的勝利面前,應當迅速把高昂的頭放低,以便繼續(xù)攀登??纯磁实侵槟吕尸敺宓牡巧秸?,他們總是在低著頭,默默地、艱難地前行,直到最終到達頂點。因此,訓練比賽中的辯證法告訴我們,真正志向高遠的人,是那種心存夢想且埋頭攀登的人?!兜赖陆?jīng)》有“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者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老子·第七十六章)。守柔處弱是道家非常重要的思想,上善若水是因為水可以“居善地”,“心善淵”(老子·第八章),真正守柔,才能真正強大?!疤煜履崛跤谒?,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七十八章)。所以才會有“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第四十一章)。在競技體育中,運動員也會不斷遇到充滿自信和放低位置的矛盾與挑戰(zhàn)。處理這對矛盾的原則是:第一,根據(jù)對手的情況確定強調(diào)的重點:對于強大對手,要強調(diào)提高自信;對于弱小對手,強調(diào)放低位置。第二,根據(jù)自己的情況確定強調(diào)的重點:勝利后,強調(diào)放低位置;失敗后,強調(diào)提高自信;弱勢上升期,強調(diào)提高自信;強勢保持期,強調(diào)放低位置。第三,根據(jù)比賽的情況確定強調(diào)的重點,做到毛主席所說的“在戰(zhàn)略上藐視敵人,在戰(zhàn)術上重視敵人”。

        5 有形與無形的關系

        競技運動的特點之一是它的外顯性、公眾性。比賽是以身體運動的方式公開地展示個人潛能。它不像大多數(shù)學??荚嚕鞘且晕淖址柕姆绞诫[蔽地展示個人潛能。換句話說,比賽是一種有形的展示,考試是一種無形的展示。

        盡管競技比賽體現(xiàn)于有形,但比賽背后的長期的、艱苦的、系統(tǒng)的訓練卻是場上準備與場下總結的交織,有形訓練與無形訓練的融合。這里,所謂有形訓練,是指技術、體能訓練計劃之內(nèi)以身體活動為主的訓練;所謂無形訓練,是指技術、體能訓練計劃之外以其他活動為主的訓練,包括運動隊常見的寫訓練日記,開比賽準備會和總結會,開技術研討會,看錄像等。運動員往往更加重視有形訓練而忽視無形訓練。

        無形訓練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正式訓練計劃之中的活動,看似練身,實則練腦,或者是訓練身腦的配合。運動員所有的運動動作都是隨意運動,依靠大腦的運動中樞進行指揮和協(xié)調(diào)。無形訓練的重點是思維訓練、腦力訓練,是有形訓練的擴展和延伸。例如,中國乒乒球隊在集訓中安排有定期的技術研討會,集體觀看外國主要對手的技術錄像,進行詳盡的技術、戰(zhàn)術分析,作為制訂訓練計劃和比賽方案的基礎。中國乒乓球隊那些令對手眼花繚亂的技術發(fā)明和戰(zhàn)術創(chuàng)新,都是冥思苦想或靈感萌發(fā)的結果。再如,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每天訓練結束后都要安排集體觀看重放的技術錄像,及時總結當天訓練中技術上的優(yōu)點缺點。一名老隊員在訓練剛一結束精疲力竭之時,主動要求調(diào)閱錄像,分析自己的問題所在;一名年輕運動員則有在訓練之余反復觀看過去奧運會、世錦賽比賽錄像的習慣;另一名年輕運動員對制訂奧運會比賽準備方案精益求精,四易其稿,寫了3 487個字??梢哉f,無形訓練是沒有硝煙的爭奪戰(zhàn),對于經(jīng)驗不夠豐富的年輕隊員顯得尤為重要。優(yōu)秀運動員必須依靠無形的訓練,依靠無形訓練和有形訓練的結合,才能產(chǎn)生令人震撼和不斷超越的力量。

        6 外因與內(nèi)因的關系

        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內(nèi)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但二者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內(nèi)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jù),是決定性的因素,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起到加速或延緩的作用,外因要通過內(nèi)因而起作用。恰如古語所說:“物必先腐,而后蟲生之”。同理,一場比賽的勝負,既有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更有內(nèi)在自我的決定,如何理性看待內(nèi)因與外因的辯證關系,是每一位運動員都要認真思索的問題。

        關于內(nèi)外因的關系問題,運動心理學多在控制點(locus of control)的主題下展開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高水平的、獲得更多成功的運動員往往從內(nèi)部(能力和努力)來解釋比賽成績。Hall、Church和Stone的研究表明,國家級舉重運動員都屬于內(nèi)控型的人,但老運動員較新手相比更偏內(nèi)控[35]。Celestino、Tapp和Brumet對男子馬拉松運動員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內(nèi)控性與成績排序之間存在微弱但可靠的正相關[36]。Luff、Porat和Tenenbaum對7~11歲的男孩的研究發(fā)現(xiàn),和普通組兒童相比,高身體潛能組兒童更傾向于內(nèi)控[37]。

        一般而言,內(nèi)因具有更大的可控性,外因具有更大的不可控性。技術改進、戰(zhàn)術選擇、體能分配等,是明顯的內(nèi)部因素,具有更多的可控性。關注這些內(nèi)部因素,更容易使人產(chǎn)生控制感。天氣、場地、裁判、對手、觀眾、燈光、雪質等是外部條件,是不具有控制性的因素和不容易產(chǎn)生控制感的因素。有些因素,看似明顯的外部因素,但也包含內(nèi)部因素,如教練,是明顯的外部因素,但如何與自己的教練進行溝通、配合,則有內(nèi)部因素的成分。

        辯證處理內(nèi)因和外因的關系有兩個原則。第一,對于比賽的心理調(diào)節(jié)而言,始終應當以關注內(nèi)部因素為主,這是更容易發(fā)揮個體主觀能動性的心理定向。第二,對于外部因素,特別是不利的外部因素,則應采用坦然接受(霧大,但這是我必須面對的,別無選擇)、對等認知(霧大,但所有運動員條件對等)、順應(船到橋頭自然直)等認知方法加以應對。Cox認為,即使內(nèi)部歸因優(yōu)于外部歸因,但也不意味著所有的外部歸因都是消極的[2]。例如,如果一個隊被吹犯規(guī)的次數(shù)是對方球隊的兩倍,那么隊員將輸球解釋為裁判判罰失當,會帶來減輕壓力的自我保護作用。

        7 得到與付出的關系

        在運動隊,運動員教練員都容易理解得失相間、得失平衡的道理,即我們常說的“有失才有得”、“先失而后得”,“No pain,no gain”。運動員在訓練中付出得太多太多,不親身經(jīng)歷,難以真真切切地了解他們個中的甜酸苦辣。運動員站在領獎臺時舉起的獎杯,是平時奮斗中的淚水、汗水和血水鑄成的。例如,作者曾親眼所見,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在短短不到3個月的溫哥華冬奧會的最后的備戰(zhàn)訓練中,13名中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運動員中就有兩名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嚴重受傷(如十字韌帶斷裂),夢斷訓練場和比賽場,其中一人還不得不在2011年2月第二次進行手術治療。如表3所示,備戰(zhàn)、參賽奧運會的運動員面臨的許多心理困惑中,付出與得到的關系問題是反復出現(xiàn)的重要問題。在得失計較、利益權衡的過程中,人們都會有一種看重得到、看重眼前利益的傾向,運動員也是如此。運動心理咨詢的重要任務就是幫助運動員理解得失相間、利益平衡的道理,克服不合理信念,降低期待值,以合理期待取代不合理期待,以預防沒有達到高期待值產(chǎn)生的心理落差。

        表3 奧運會參賽隊員提出的各類心理問題[38]

        例如,針對表3中的第二類問題“為什么耕耘了卻得不到收獲?為什么付出了而得不到回報呢”,我們在咨詢中著力幫助運動員:1.正確認識付出與得到的先后關系:只有先付出,然后才有得到;2.正確認識付出與得到的數(shù)量關系:只有大付出,才有大得到;常常會出現(xiàn)付出了許多,卻沒有回報的情況,不能期待每一種付出都會有相應的得到;3.正確認識付出與得到的潛在關系:付出的是青春年華(容易看到),得到的是自我成長(不易看到)。這些道理,雖然易懂,也需要反復強調(diào),才能為運動員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困惑。

        為了提高團隊凝聚力,我們曾經(jīng)給某隊運動員留了一個作業(yè):請(不記自己姓名地)寫出你的一名(或幾名)隊友最令你欣賞的優(yōu)點。有一個結果出人意料:一名隊員分別寫下了所有隊友(12名)的優(yōu)點,同時,寫她的優(yōu)點的隊友(6名)也是最多的。這個結果印證了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而啟動這一良性循環(huán)的,首先是我為人人的精神。如果一開始就強調(diào)人人為我,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最終得到的將是人際關系的惡性循環(huán)。這就是生活的辯證法。

        8 比賽目標與人生目標的關系

        運動員經(jīng)常會與得失、勝負、進步與后退、成功與失敗打交道。每天一睜眼就要面對的訓練,一閉眼又要面對的比賽,周而復始,伴隨著整個運動生涯,沒有止息。比賽中跌宕起伏、令人窒息的氣氛,比賽后成者為王敗者寇的待遇,都讓運動員不得不關注當下任務和現(xiàn)實利益。運動員的目標,具體而明確,就是日訓練計劃、周訓練計劃、月訓練計劃,然后,這些計劃又會指向更長遠的目標,即以4年為周期的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這就是比賽目標。但是,除此之外還可以有什么追求呢?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之后呢?對此,運動員不到退役前往往不會考慮那么廣闊,那么久遠。

        運動心理學工作者肩負著兩個重要任務。第一,是要幫助運動員認識到:運動生涯僅僅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和組成部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運動經(jīng)歷是為了更加充實和豐富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為今后更漫長的人生道路積蓄智慧和力量。第二,是要幫助運動員覺知、理解和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發(fā)展目標。我們要幫助運動員理解:青少年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不斷學習、不斷成長。運動員的同齡人(小學、中學、大學)在學校的課堂接受系統(tǒng)教育以尋求自我發(fā)展,運動員則是以訓練比賽的方式不斷學習,不斷成長。這兩條路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是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途徑。人生的目標不僅在于獲取金牌、鮮花、獎金,更在于在成功面前學會進取,在失敗面前學會執(zhí)著,在選擇面前學會果斷,在困難面前學會堅持,在榮譽面前學會感恩,在獲得之前學會付出,在集體之中學會奉獻,在成果面前學會分享,在責任面前學會承擔……。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是沒有止境的,參加奧運會是人生的里程碑,但這即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Windows帶給我們的一個最重要啟示是:你有永遠開啟不完的視窗;你總是有機會開啟另一扇視窗;你無法確定將要打開的下一扇視窗是否會更加精彩;你完全有可能為自己、為他人創(chuàng)造一扇更精彩的視窗。因此,可以把人生的目標定位在不斷開啟新的視窗,不斷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上。只有這樣,生命或生活才具有不斷更新的意義。

        9 結 語

        歸納以上討論的8對關系,可以看出,前6對關系側重運動員比賽準備的具體心理調(diào)控,后2對關系側重運動員長期發(fā)展的宏觀辯證思路。當然,運動員不斷面對的挑戰(zhàn)絕不僅僅是這8對關系的把握與平衡。作者僅是根據(jù)自己近期的運動員心理訓練和心理咨詢實踐,提出一個幫助運動員提高應對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心理訓練和心理咨詢的框架或思路。

        辯證地看待、理解和處理訓練比賽中的問題,就是用發(fā)展的觀點、聯(lián)系的觀點、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理解和處理各種關系。辯證思想是人類最高的智慧,也是運動員應對各種難題、困境,進行有效的自我控制,達到平衡發(fā)展、穩(wěn)定發(fā)展和長期發(fā)展的基本思路。

        [1]黃希庭.簡明心理學辭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Cox R H.Sport psych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M].5th ed.NewYork:McGraw-Hill Companies,2002.

        [3]Hackfort D,J L Duda,Lidor R.Handbook of research in applied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M].Morgantown,WV: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5.

        [4]Horn T S.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M].3 rd ed.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2008.

        [5]Tenenbaum G,Eklund R C.Handbook of sport psychology[M].Boboken,NJ:John Wiley&Sons,2007:287-309.

        [6]Weinberg R S,Gould D.Foundation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M].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1999.

        [7]李京誠.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9-221.

        [8]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85-294.

        [9]殷恒嬋.體育運動心理學導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326-360.

        [10]翟群,曾芊.體育運動心理學應用指導[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1]張力為.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66-205.

        [12]張力為.現(xiàn)代心理訓練方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13]張力為,毛志雄.運動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14]張力為,毛志雄.運動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5]姚家新.競賽心理咨詢與心理訓練[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5.

        [16]劉淑慧.當代中國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46-453.

        [17]劉淑慧.論射擊運動員比賽中心理的內(nèi)適應[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15(3):87-91.

        [18]劉淑慧.射擊選手再奪奧運冠軍的心理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18(5):1-3.

        [19]劉淑慧,李京誠,李四化,等.一個奧運冠軍的誕生——記射擊運動員邱健的奮斗歷程[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22(4):80-83.

        [20]石巖,孫繼龍.國家隊訓練場(館)標語設置理論、問題與策略[J].體育科學,2008,28(11):36-34.

        [21]姒剛彥.追求“最佳”還是強調(diào)“應對”——對理想競技表現(xiàn)的重新定義及心理訓練范式變革[J].體育科學,2006(10):43-48.

        [22]姒剛彥.青少年運動員的逆境應對訓練[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8,23(3):185-186.

        [23]姒剛彥.中國應用運動心理學家的理論與實踐——原野上的樹與果[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

        [24]張凱,張力為.第九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暨第二屆華人運動心理學研討會論文集[C].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0.

        [25]張力為,畢曉婷.中國藝術體操隊北京奧運會備戰(zhàn)、參賽的心理訓練[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9,24(1):6-9.

        [26]張力為,張忠秋.中國運動員備戰(zhàn)、參賽北京奧運會的心理干預[C]//.中國心理學會.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9:1-3.

        [27]張忠秋.中國跳水隊北京奧運會備戰(zhàn)、參賽的心理訓練.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中國運動員心理訓練工作論壇上的報告[R].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8.

        [28]Zhang L W,Zhang K.Dialectics in self control:Eight relationships athletes have to face in their daily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s[C]//.Proceedings of the 16th Asian Games Science Congress.In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16th Asian Games Science Congress.Beijing:Beijing Sport UniversityPress,2010:209.

        [29]龐樸.中國文化十一講[M].北京:中華書局,2008.

        [30]張力為.賽前情緒的因素結構、自陳評定及注意特征[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1999.

        [31]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32]赤道祥根.一分禪[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

        [33]張力為.中國運動員奧運奪冠經(jīng)典案例心理分析[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8.

        [34]劉淑慧.射擊比賽心理:研究與應用[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35]Hall E G,Church G,Stone M.Relationship of birth order to selecte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ly ranked Olympic weight lifters[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80,51:971-976.

        [36]Celestino R,Tapp J,Brumet,M.Locus of control correlates with marathon performances: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79,48:1 249-1 250.

        [37]Luff D,Porat J,Tenenbaum G.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in yourng gymnasts [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86,63:59-64.

        [38]張力為.運動員備戰(zhàn)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心理問題[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6):721-725.

        Dialectics for Self Control:Approaches to Help Athlete Cope with Eight Relationships

        ZHANG Liwei1,ZHANG Kai2
        (1.School of Sport Sciences,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2.School of PE,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The process of athletic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is a process of self-control and self-development in nature.From perspective of Western sport psychology,the major method of helping athletes administer self-control is psychological skill training.From perspective of Chinese sport psychology,the ways to help athletes perform self-control include both psychological skill training and cognitive improvement.This paper discussed how to apply dialectics to handle eight relationships related to self-control,which athletes have to cope with during their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These relationships includ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nsion and calm,simple and complicated,fighting spirit and quiet mentality,confident and modest,tangible training and intangible training,internal focus and external focus,pain and gain,short term goal and long term goal.It is pointed out that dialectics is human wisdom at the highest level as well as the basic guideline for helping athletes cope with difficulties and dilemmas and it can reach effective self-control and achieve balance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self-control;dialectics;psychological training;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athletes

        G 804.8

        A

        1005-0000(2011)03-0185-06

        2011-03-15;

        2011-04-26;錄用日期:2011-04-30

        張力為(1956-),男,四川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自我觀念、心理疲勞。Email:liweizhang@hotmail.com

        1.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北京100084;2.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學院,北京100084。

        猜你喜歡
        心理學運動員比賽
        一位短跑運動員的孤獨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0
        我國優(yōu)秀運動員商業(yè)價值的開發(fā)
        冰雪運動(2019年2期)2019-09-02 01:41:26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發(fā)芽比賽
        大灰狼(2019年4期)2019-05-14 16:38:38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選美比賽
        比賽
        最瘋狂的比賽
        智慧少年(2016年2期)2016-06-24 06:12:54
        女人做爰高潮呻吟17分钟|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乌克兰少妇xxxx做受野外|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 AV无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色av成人噜噜噜| 国产七十六+老熟妇|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国产美女精品AⅤ在线老女人| 熟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 久草热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一本草久国产欧美日韩| 美女露出奶头扒开内裤的视频| 先锋中文字幕在线资源|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免费在线观看蜜桃视频| 国产实拍日韩精品av在线| 国产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 五月综合高清综合网| 国产精品成人有码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一级黄片天堂|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免费高清日本中文| 亚洲熟女天堂av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网站内射红桃视频| 婷婷开心深爱五月天播播| 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女优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色欧美与xxxxx| 极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av毛片一区二区少妇颜射| 蜜桃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