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古錢有躍進的表現(xiàn)
嘉德2010年秋拍,專門為歷代古錢特設專場,而有別于往年常見的將古錢、金銀錠、金銀幣合為
場的形式,2010年秋的“金泉古韻——博寶藝術網(wǎng)收藏歷代古錢”專場,767件拍品,成交總額為3635萬元,成交率達9成。這個成績相對于嘉德2010春拍金銀幣、金銀錠、古錢合為一場成交2415.05萬,是一個很大進步,而在2009年春、秋拍賣,嘉德將古錢、金銀錠、金銀幣合為場也僅僅成交一千多萬,數(shù)據(jù)的比較可見古錢在2010年有著躍進的表現(xiàn)。
“金泉古韻——博寶藝術網(wǎng)收藏歷代古錢”專場,成交過百萬元的古錢有四枚,當中三枚是戰(zhàn)國錢,這也反映了先秦錢幣和2009年一樣,仍是大熱品種。7126號拍品戰(zhàn)國燕“安陽”方足布銅范以224萬元成交踞此場榜首。內含燕系“安陽”布面模十二枚,此物在錢幣界是公認的銅范鼻祖,極為罕見,在中國鑄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且保存完美。
7197號拍品西夏天盛元寶折十大錢,直徑45mm,為博寶藝術網(wǎng)收藏品。天盛元寶是西夏仁宗天盛年間(1149~1170年)鑄造的漢文錢。天盛廿三年為西夏經(jīng)濟、文化的鼎盛時期,故在西夏諸錢中,天盛元寶是西夏錢幣中數(shù)量最多、鑄工最好、錢文最美的品種,是西夏經(jīng)濟文化高度發(fā)展的象征。過去泉界一直流傳著西夏無當字大錢的看法,此枚存世孤品天盛元寶折十大錢推翻了西夏無大錢的舊說,具有極其珍貴的研究價值,成交價134.4萬元。
同樣值得一提的孤品還有7512號拍品南宋乾道重寶。直徑34mm,為目前僅見之品,博寶藝術網(wǎng)收藏。乾道重寶為南宋孝宗乾道年間(1165~1173年)所鑄。是品“乾道重寶”為近年來之創(chuàng)見品,亦屬試樣大錢。其生坑綠銹,煞是可愛,錢文隸書旋讀,且制作頗為精良,有北宋崇寧大錢之風范。是錢由于史料無載,諸譜錄中亦未見有其蹤跡,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唯一孤品,可補乾道鑄錢品種之軼缺。成交價逾50萬元。
嘉德2010年春拍,古錢固不如秋拍出彩,但也不乏珍品,如2010年初,嘉德錢幣拍賣負責人郭學廣先生在接受本刊采訪時提到將于國內首拍的三孔布幣,即后來在201 0春拍古錢專場中的存世孤品——6308號拍品戰(zhàn)國趙鑄大型“武陽”背“一兩”三孔布,此錢經(jīng)過近40次激烈競價,最終以352.8萬元人民幣成交,創(chuàng)出古錢拍賣新紀錄。
誠軒:美國邱文明牧師舊藏錢樹亮相
2010年錢幣類拍品的熱度在北京誠軒亦得到充份體現(xiàn),誠軒2010年錢幣類拍品總成交額逾1.2億人民幣,是誠軒錢幣拍賣歷年來最好的成績。當中的古錢類拍品,表現(xiàn)也同步上揚。2010秋拍中的“古錢銀錠”專場,成交額達2165.54萬元,成交率超過90Z,是從未有過的新高。這個專場中的古錢類拍品約480余件,成交前列者多為清代錢樹所占據(jù)。錢樹,指一爐所出因未曾鏨切而與槽銅連成一體的一串錢,看去仿佛枝葉對稱的小樹,故稱“錢樹”。這種情形有點像紙幣未經(jīng)切裁的整版,當然要比鏨切后零散的一枚枚錢幣要珍貴,事實上,錢樹至今所見甚少。本場有征集白海外的美國邱文明牧師舊藏清乾隆、咸豐、同治、光緒年錢樹20件,頗為難得,如此多品種錢樹同時出現(xiàn)于拍賣會尚屬首次,且全數(shù)成交,可算2010錢幣拍賣一道獨特風景。
邱文明,美籍傳教士,著名的中國錢幣收藏家,1900年出生于英國伯明翰,6歲隨父遷居中國福建古田,受父親影響,童年起便收集中國古錢,成人后返美接受大學教育,在修得神學碩士后,又來華傳教,主要活動在華北地區(qū),1936年任職于天津匯文中學時即著有《中國歷代五金貨幣》一書。邱文明收藏中國錢幣與泉籍巨豐,號稱海外第一,自詡在海外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本次拍賣中的1472號拍品清代寶泉局“光緒通寶”小平錢四排七十四枚錢樹一棵,高64厘米,首尾全,保存極為完好,成交價67.2萬元。
華夏國拍:為古錢特設專場
華夏國拍2010秋季拍賣會在金銀錠、機制幣、軍用鈔票等專場外,單獨開設有歷代古錢專場,該專場成交額為1093.84萬元,430件拍品成交率達87%,也是不俗的成績。
6214號拍品,北宋“皇宋通寶”九疊篆書小平,直徑25mm,為極為罕見之品,成交價95.2萬元。九疊篆皇宋通寶,北宋仁宗趙禎寶元二年至皇祜末年(1039~1053)鑄,錢文有篆書、楷書對錢,光背,分小平、折二兩種。篆書中有九疊篆者,極其罕有,為古泉大珍。將“九疊篆”用于錢文,在數(shù)干種古錢幣中,“皇宋通寶”僅為孤例,故被歷代收藏家視為稀世珍品。關于皇宋通寶九疊篆的鑄造背景,現(xiàn)今錢幣學家一般認為該錢幣為“置樣錢”,或“開爐錢”,應非正用品流通錢幣。
6158號拍品新莽“國寶金匱直萬”,青銅質。“國寶金匱直萬”最早出現(xiàn)于藏泉家的目光之內應是百年前的事,之后此錢再無出土,存世極罕,向為泉界視為魁首奇珍。成交價66萬元。
清代咸豐鑄幣,其名目之繁多、版式之復雜,為中國歷代鑄幣之最。本場中的6383號拍品清代寶泉局“咸豐元寶”背“當三百”試鑄樣錢,直徑53.5mm,銅質精良,錢體工整厚重,鑄造精美絕倫,其文字及穿孔處均呈拔模斜度,字口深峻,如斧削刀切,筆力雄勁,錢文舒暢,富有神韻,錢文及內穿刻工精細,刀痕流暢自如,雕工精湛,此錢為咸豐錢中之大名譽品,極為罕見,且保存完美。成交近55萬元。
華夏國拍2010春季拍賣會可謂以錢幣為主,當中的古錢部分,又分先秦古錢專場和歷代古錢專場,先秦古錢專場198件拍品成交率達97%,反映了先秦古錢的大熱不減。歷代古錢專場382件拍品,成交率超過80%,也是不錯的成績。
泓盛:華東地區(qū)成交新高
泓盛2010年郵品、錢幣、紙鈔秋拍總成交額超過6700萬人民幣,為華東地區(qū)有史以來最高郵品錢幣成交額。當中的古錢幣、金銀錠、機制幣專場成交火爆,1100余項拍品成交1753萬,成交率達78%。其中齊國六字刀,品相極佳,存世稀少,以115萬元的高價成交;趙國西化直刀以12.6萬元成交:燕國大珍明化以11.5萬元成交;西漢王莽十布,完整成套較少見,以33.9萬元成交;西漢金餅多為西漢貴族陪葬使用,以21.8萬元成交;西漢五銖銅范以25.8萬元成交;三國東吳大泉五千,存世僅見五枚,以34.5萬元成交;北宋宣和折二試樣,起拍價3萬,經(jīng)數(shù)輪爭奪以21.2萬元成交;北宋圣宋折二試樣以17.2萬元成交;清咸豐元寶寶源當千黃銅樣錢以25.3萬元成交;清咸豐元寶寶鞏當千大錢,品相為所見最佳者,以30萬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