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友圖》作于1957年元旦,其時上海中國畫院成立不久,陸儼少經(jīng)吳湖帆、劉海粟等人的力邀和推薦,受聘為上海中國畫院第一批畫師,心情十分開心?!皣嬙菏菄嬜罡邔W習和研究機構,在其中我可以提高水平,作出貢獻?!?《陸儼少自述》)他是在放棄了安徽省文化局每月200元工資的調(diào)動條件后主動留在上海的,而畫院的津貼為每月80元。元旦到了,畫院舉行聯(lián)歡,這是畫院成立之后的第一次聯(lián)歡,全體畫師及工作人員一起歡聚,“節(jié)目中有互換禮物一項”(畫中跋語),此畫就是陸儼少為這次聯(lián)歡準備的禮物,而抽中這幅作品的是篆刻大家陳巨來。
陸儼少繪畫既注重師法自然,又依循董其昌一脈上溯王蒙、黃公望直追宋元,在傳統(tǒng)里面作拼搏,五十年代是其風格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時段,此畫即呈現(xiàn)出這一時段的特征。筆墨濕潤,蘊籍含蓄,云水繚繞其間,茅屋里高人抱拳嗬嗬,互致新年問候,通幅作品洋溢著一股歡快的情調(diào),非常吻合聯(lián)歡主題。之后不久(春節(jié)過后),他與應野平、楊可揚、趙延年等著名畫家一起去福建武夷山寫生,回來后就碰上了舉國上下一起上陣的“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陸儼少因為一句“上海美協(xié)只掛外國畫,像外國美協(xié)”而禍從口出,被劃成了右派,元旦聯(lián)歡帶給他的快樂頓時消失,這幅畫也因此成為當年快樂的紀念。右下角鈐“骨丸骸樓”印,“骨丸骸樓”是陸儼少的第二個齋名,取自上世紀四十年代末?!肮峭韬 倍质俏疝D(zhuǎn)的意思,因為自覺為人過于憨直,取此齋名是為了提醒自己遇事要圓滑些,不可太直,但是直到五十年代末陸儼少還是未能做到,吃了“禍從口出”的虧。憨直乃美德,是天性,與身俱來,要泯滅,難啊!
“四人幫”粉碎,“文革”結(jié)束,陸儼少才真正獲得了新生,從此他身心無拘,精神與繪畫面貌煥然一新。此印乃至“骨丸骸子”、“骨丸骸居士”等印陸儼少多鈐于他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末的作品上,其中尤以五十年代中后期為多見,自起用“穆如館”齋名后,“骨丸骸樓”齋號及其相關印章就停止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