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有沒有人文氣息,有沒有文化,不是單靠造上幾個大而無當(dāng)?shù)奈幕铸埵降拇蠹涂梢宰C明的。
2010年有兩次機會訪問臺灣,而且第二次居然在臺北市中心地帶的永康街安頓下來,入住民居一個月。從駐留時間的長度看,這也可算是一次以臺北為基地的對臺灣社會生活與世態(tài)民情的較深入觀察。
臺北這個城市,在一些來自滿城摩天高樓,又有夸張情緒的大陸人看來,除了新光三越天地那個被臺北101大樓撐起來的地方可以表演、顯示自己的“翻身感”以外,臺北這地方基本上類似于中國大陸的二線城市。所謂“鄙之無甚高樓”是也。也許臺北是有那么點破舊,這是個各朝各代建筑相鄰相依的地方,加上市民個人權(quán)益較受保護,因此城市空間顯得成分復(fù)雜,肌理豐富。想想也是,那是個政府再怎么高叫“都市更新”,卻也不能以什么偉大事業(yè)為國爭光為大義名分大搞拆遷與土地儲備的地方。因此,臺北有點破舊那是自然,而且也是當(dāng)?shù)厥忻裾J(rèn)可的。
但是,在那個地方,有些事物的密度卻是高得令人愉快。比如,臺北有各種各樣的書店,包括那些越來越可愛的舊書店。這些書店的存在,讓臺北市民在淘書之外也多了陶冶氣質(zhì)的所在,因此也讓個城市平添了幾份書卷氣。臺北值得去“淘”、“陶”的書店,除了那個經(jīng)營模式很成功的誠品書店之外,還有專賣學(xué)術(shù)書的唐山書店、政大書城等,而二手書店,那更是個性各異,如“青康藏”、“雅博客”、“舊香居”、“茉莉”等??墒巧虾D?就連被認(rèn)為是“文化地標(biāo)”的書店,那里面賣書的人,說話是那么的大聲,眼光往往是那么的陰冷。
抬腳在臺北城里東行西走,只要你的腿腳想休息,經(jīng)常就能方便地進入一個內(nèi)裝、氣氛與吃口都不錯的咖啡館。不像在上海,除了那幾個買賣集中吆喝的地方(如新天地、田子坊等)有些價錢不菲的咖啡館之外,作為一種市民交流場所而不是炫耀性消費場所的咖啡館,就可以說是相當(dāng)?shù)纳莩蘖恕T谂_北,咖啡館并不是單純的消費活動場所,而是人們?yōu)榱俗陨淼木裥枨笈c人際交流而經(jīng)常選擇的方便所在。而有些咖啡館,也兼具傳播文化的功能。辦美術(shù)攝影展覽,開音樂會,都屬于一些咖啡館的正常營業(yè)范圍。一個城市有沒有人文氣息,有沒有文化,不是單靠造上幾個大而無當(dāng)?shù)奈幕铸埵降拇蠹涂梢宰C明的。一般來說,大都市都是人情冷漠的所在。但在臺北,還是能夠感受到許多親切與溫馨。當(dāng)然,這也許就構(gòu)成某些人不屑臺北的理由,“不夠大,才大家感情熱絡(luò)嘛”。也許是的,但我永遠(yuǎn)記得那個麗水街上的名喚“珠寶盒烘焙”的面包店里的年輕男女店員們的親切與明朗,也永遠(yuǎn)懷念金山南路高樓中的樂學(xué)書局里幫忙打包寄書的各位女士們。
現(xiàn)在深感遺憾的是,沒有更多地在臺北行走,沒有在臺北更多地拍照。不過,2011年有開放“自由行”一說,許多遺憾也許就等待在未來的臺灣自由行中來彌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