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著名作家魏巍在散文《我的老師》中深情的敘述了這樣一件事:作者的父親在“軍閥部隊里,好幾年沒有回來,我跟母親非常牽掛他”,而“我的那些‘小反對派’們有意刺激“我”,使我非常悲傷”。蔡蕓芝老師從兩方面“援助了我”,既批評了那些同學,又寫信“勸慰我,說我是‘心清如水的學生’”,平息了孩子世界里的“糾紛”。由此作者發(fā)出對老師的崇敬與感激:“在一個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師是多么慈愛,多么公平,多么偉大的人啊?!?/p>
“心清如水”表面意義為心地純潔,猶如水一般透明。“心清如水的學生”有何內(nèi)涵?現(xiàn)對此作一粗淺品談,敬請方家指正。
一、“心清如水的學生”折射出教師對學生最真切的關(guān)愛
魏巍出生于1920年,《我的老師》是他1956年為《教師報》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魏巍1930年離開平民小學,寫作時他與蔡老師已分別26年了。26年的時間沖刷不了魏巍對蔡蕓芝老師的想念,26年之后他最難忘的老師還是蔡老師。
蔡蕓芝老師讓魏巍如此難忘,她到底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呢?文章告訴我們,蔡老師溫柔而美麗,她從不打罵學生?!皟H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這僅僅的一次,還是她假裝的,因為“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在課外的時候,她教學生跳舞。在假日里,她帶學生到她家和她朋友家里玩,讓孩子們觀察蜜蜂、吃蜂蜜。她愛詩,還教孩子們讀詩。她還為孩子們排解小糾紛,又以書信的方式勸慰魏巍“心清如水”。
從蔡老師與學生們相處的事情中,我們看到了她的活潑、善良、親切,看到了她對學生傾注的一顆愛心,看到了她對學生的最真切的關(guān)愛!由此,魏巍發(fā)自肺腑的喊出:“像這樣的教師,我們怎么會不喜歡她,怎么會不愿意和她親近呢?我們見了她不由得就圍上去。即使她寫字的時候,我們也默默地看著她,連她握鉛筆的姿勢都急于模仿?!?/p>
二、“心清如水的學生”折射出教師對學生最深厚的影響
魏巍生在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讀了貧民小學。正是這所小學,讓她受到了蔡蕓芝老師的熏陶和影響,他依然記得蔡老師的右嘴角邊有榆錢大小一塊黑痣;他依然記得蔡老師讀詩的音調(diào),還能背誦她教的詩;他依然記得與蔡老師相處的日子里那些平常的小事,甚至她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都記得清清楚楚。
文章字里行間真切自然地流淌著魏巍對蔡老師的想念、敬愛與感激,“每逢放假的時候,我們就更不愿離開她。我還記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邊,看她收拾這樣那樣東西的情景。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里,對你是多么的依戀!”“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師??!至今回想起來,我還覺得這是我記憶中的珍寶之一。一個孩子的純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 ?/p>
由于受到蔡老師的深厚影響,從而使作者喜愛上了文學并走上了文學發(fā)展的道路,最終成為一名作家?!敖裉煜雭恚龑ξ业慕咏膶W和愛好文學,是有著多么有益的影響!”中學時代的魏巍便在鄭州的報紙上主編過《蘆笛》周刊和《鐵笛》周刊。后來又讀過幾年師范學校,接著參加八路軍,一直生活在戰(zhàn)士之中,在行軍作戰(zhàn)的間隙寫了大量詩歌,解放后,出版了散文集《誰是最可愛的人》,長篇小說《東方》等。
三、“心清如水的學生”折射出教師對學生最真誠的贊美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認為,“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zhì)是被人賞識的渴望”。蔡老師說我是“心清如水的學生”,也正是對我的最真誠的賞識、贊美。
小學生活潑、調(diào)皮,有時不遵守紀律。對于這樣的學生,蔡老師從不打罵,做到循序善誘、不厭其煩,讓學生意識到了她的可親、可信、可敬。蔡老師不擺架子,平易待人,能順應(yīng)學生的情感需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真正做他們的朋友?;谶@種毫無掩飾的交流,當學生之間出現(xiàn)糾紛時,學生才會視蔡老師為知已,敞開心扉暢所欲言。
在這樣自然樸素的情感交流下,教師準確地把握了學生的思想脈搏,詳細掌握了學生的現(xiàn)實思想情況,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心理諧振,思想同步,為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奠定了堅定的基礎(chǔ),也為教師排解學生之間的糾紛做了重要的鋪墊。
由于師生的心心相印,老師說出的話語就具有了情感的感染性、激勵性和動力性,讓學生深切的體會到,老師的話語是從心里發(fā)出的,從而達到了學生的心靈深處,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產(chǎn)生了互相感染的雙向效應(yīng),從而使教師的教誨暢通無阻的滋潤著學生的心田。
四、“心清如水的學生”折射出教師對學生最公正的評價
魏巍在對蔡老師處理這件事進行評價時說:“一個老師排解孩子世界里一件小小的糾紛,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來,那時候我卻覺得是給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個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師是多么慈祥,多么公平,多么偉大的人??!”
蔡老師為什么被學生永遠懷念?那就是因為她有一顆公正的心,給學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學生是一個個活潑的生命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維與追求,他們希望得到外界的信任,期待收獲肯定和贊譽,也更需要客觀、公正的評價。“心清如水的學生”正是出于教師對學生的公正而做出的最公正的評價。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古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