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目前,我們開展教育工作的目標已經(jīng)不僅僅是局限在學生知識方面的培養(yǎng),而更多地是把目光關注在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上來。與知識性的學習不同,學生要想在能力上獲得提高,僅僅依靠教師的“灌輸式”教學是絕對行不通的,只有當學生真正地參與到了教學活動過程中來,才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其實不僅是從綜合能力的提高方面來看,事實上,教育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只有當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形成良好的互動,無論是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樣才能夠使得教學活動達到理想的效果。
生物學科是初中階段一門重要學科,它對于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方面具有非凡的意義,并且學生在初中階段所進行的生物學習活動也是學生系統(tǒng)地接受生物知識的起始階段,在這個重要時期,如果教師在生物教學中能夠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努力提高學生的參與性,這樣,不僅僅是對于生物學科的學習大有幫助,甚至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發(fā)展都是大有用處的。然而,現(xiàn)如今,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學生對于學習活動缺乏必要的熱情,包括生物這樣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只是被動的接受,而很少主動的參與,這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性較低呢?
一、現(xiàn)行的考試制度的影響
據(jù)一些專家學者調查研究,目前學生普遍存在著偏科的問題,這樣就給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造成了很多障礙。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都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所謂的“主科”上來,而對于生物這樣的“副科”卻缺乏興趣。難道真的是生物這門學科本身就枯燥乏味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事實上,與其它學科相比,生物學科還是一門比較引人注目的學科,有人曾經(jīng)就學生的學習興趣做過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們比較喜歡的科目往往首推生物、體育、美術、音樂等這些所謂的“副科”,但是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考試壓力的不斷加大,很多學生開始逐漸放棄了自己的興趣,轉而把興趣都集中在了一些在考試中占有很大分值的“主科”上來,這樣,長此以往就造成了偏科的現(xiàn)象。很多學生在平時上課的時候,只是在語數(shù)外這樣的主科上認真聽講,而對于生物這樣的學科,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往往采取一種敷衍的態(tài)度,甚至很多“愛學習的學生”在上生物課時還在孜孜不倦地學習數(shù)學、英語。試想,在這樣的思想影響下,學生又怎么可能會積極地參與到生物教學活動中來呢?由以上的事實可以看出,學生之所以對生物學科不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參與性低,并不是真的不喜歡生物這門學科,而是受到了考試制度的影響。
二、教學觀念落后
雖然新課改已經(jīng)實施了一段時間了,但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言,新型的教學模式依然資歷尚淺。很多教師在長期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之下,一時半會兒還無法適應新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依然習慣性地占據(jù)著主導地位,而剝奪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在生物教學中,往往就看到教師一個人在辛辛苦苦地講學,而學生則坐在下面無精打采地聽著教師的講授,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掌握的東西也都是教師講到的一些東西,而對于更深層次的知識,學生根本不會主動地去思考、去研究,這樣長此以往,學生就失去了主動學習的能力,一旦離開教師這根“拐杖”就顯得無所適從。
三、教學方法陳舊
現(xiàn)如今,很多年輕的教師往往比較受學生的歡迎,之所以如此,除了年輕教師儀表青春、語言活潑等原因以外,更重要的是,年輕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敢于打破過去傳統(tǒng)遞進式的教學模式,而采取一些新鮮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在上課之初就首先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所提的問題進行簡單的討論,并在討論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等到學生通過討論對于所學知識有了一定的認識以后,教師再在這些基礎之上進行系統(tǒng)的講學,這種教學方式不但能夠增加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同時也大大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參與性。而一些老教師在教學中卻過分強調教學活動的遞進性,在每堂課上都采取復習舊知識、講授新知識、鞏固新知識、布置作業(yè)這樣的老套路,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是按照自己事先設計好的思路進行教學活動,而在此過程,學生很難插進教師所設計的嚴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來,這樣自然就降低了學生的參與性,導致學生陷入了被動學習的泥潭。
了解了造成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參與性低的原因以后,我們應該針對這些問題實施哪些改進措施呢?
首先,我們要努力改變應試教育模式,雖然目前在我國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的最主要方式還是考試,但是并不等于我們就無法擺脫應試教育模式,我們完全可以在現(xiàn)有的評價機制上進行一些變通,例如,在生物學科中,我們可以把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學習態(tài)度、思維方式、實驗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也列入評價范圍之內,這樣就能夠盡量避免一考定終身的局面,從而使得學生就不會把眼光過度集中在考試上來,而更多地是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重點;其次,教師要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動參與對于教學活動的意義,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這樣對于素質教學的實施也是非常有利的;最后,就是教師要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著進行一些探究式教學、實驗式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總之,就是要通過靈活多樣的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才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必由之路。
總之,生物學科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一名生物教師,一定要充分激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性,爭取讓生物學科成為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助推器。
(作者單位:江蘇省大豐市三龍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