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作文教學是教學難點之一,學生寫作能力提高速度緩慢,作文教學成效低下。認真分析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制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為主要的因素在于教師的教學改革推進力度不大,存在著墨守陳規(guī)的教學行為。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具有較強的教學研究能力,針對作文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關鍵詞】強化;改革;提升;作文;教學;成效
一、強化讀寫訓練,奠定作文教學良好基礎
當前初中生作文能力低下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文學積累嚴重不足,腦海中缺乏文學內(nèi)容,可供運用的優(yōu)美語段、詞匯匱乏,影響了教學成效的提高。筆者在教學中注重開展讀寫訓練來提升學生的文學積累,首先是開設了閱讀指導課。強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教會學生能夠熟練運用各種手法開展有效閱讀,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針對自身實際情況擬定閱讀計劃,一般情況下每學期閱讀量在80萬字左右,通過日積月累的方式來逐步增加學生的文學積累。為了提高閱讀成效,筆者還將學生藏書進行集中管理,統(tǒng)一配發(fā)閱讀,輪流保管,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閱讀條件。其次,筆者還增設了練筆活動,為每一位學生準備了讀寫筆記,將閱讀中優(yōu)美的詞匯語段摘記下來,并結合教學需要,安排學生進行一些小練筆活動,如描寫具體場景、人物特寫等,將平時作文教學中一些細節(jié)與難點單獨列出來強化訓練,為作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
二、強化學科滲透,提高作文寫作技巧指導
部分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人為地將語文教學與作文教學分離開來,其實,教師要利用好語文課堂教學的時機,滲透文章布局謀篇和寫作特色方面的教育,讓學生充分借鑒優(yōu)秀習作的手法,提升作文寫作水平。例如在教學《幼時記趣》內(nèi)容時,筆者在開展文章分析的時候就注重引導學生仔細揣摩文章特點,如文章是怎樣安排結構的,是怎樣進行選材來表現(xiàn)文章中心思想的,是怎樣抓住特點來刻畫人物特征的。在引導學生分析領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借鑒文章手法來回憶、描寫自己的童年,增強學生對此類型文章的寫作技巧。再比如教學《巍巍中山陵》時,針對學生對建筑類說明文寫作技巧缺乏的實際,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作者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描寫中山陵的,又是如何抓住各部分的特點進行詳略描寫的,讓學生掌握此類文章的寫作基本手法與技巧,再引導學生選取本地著名建筑物進行描寫,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強化范文引導,發(fā)揮下水作文示范效用
下水作文的作用不可小瞧,可以為學生提供最為直接的示范,教師要在作文教學中利用下水作文開展教學,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筆者在教學活動中首先寫作一篇下水文章,然后以此為內(nèi)容,啟發(fā)學生對教師的下水作文進行分析探究,討論教師是如何制定題目、安排結構、選擇素材以及遣詞造句的,通過深入的討論探究活動,來幫助學生明白這篇文章應該怎么寫,然后再指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寫作。通過下水作文的示范,學生能夠借鑒教師的手法,科學布局謀篇,選擇能夠充分體現(xiàn)文章主題的素材,如教學“我的同學”一文時,經(jīng)過筆者下水文示范,學生很快掌握了描寫人物外貌、表現(xiàn)性格特點的手法,然后在班級尋找寫作對象,所寫習作完成了結構合理、選材準確的教學目標,較好地表現(xiàn)教學主題。這樣效果的取得與下水作文示范作用關系非常密切。
四、強化互評互改,實現(xiàn)作文教學優(yōu)勢互補
許多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深有體會,就是教師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批改出來的作文,并沒有得到學生的重視,大部分學生只是簡單查看一下文章錯別字以及等地,很少能夠深入揣摩教師的評語,評講成效不明顯。針對這樣的情況,筆者嘗試開展學生自主評改,將作文評改的過程交給學生去完成,教師分三步對學生進行指導:一是尋找文章中的錯別字,二是分析文章的成功之處與有待改進之處,三是進行等地評定和評語撰寫。在第二和第三步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小組里面開展,集中大家的智慧來分析文章,提高評判的準確性和深刻性,結合文章寫作要求,寫出文章評語,同時集體研究評定等地,在評改結束之后要將作文與作者見面,面對面進行交流活動,提高評改的成效。學生在幫助其他同學指出存在問題的同時,也借鑒了文章的成功手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深化了對評改內(nèi)容的領悟,提升了學生的作文技巧。
五、強化實踐活動,增強生活積累素材感知
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還要著力構建“課堂+社會”的立體教學模式,充分整合各種有效資源,為學生積累豐富的作文寫作素材,使作文教學活動實現(xiàn)厚積薄發(fā)的效果。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細心觀察發(fā)生在身邊的事情,并善于梳理歸納,從看似平常的生活中尋找到有價值的素材,服務于作文寫作活動。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帶進社會生活開展各種實踐活動,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直觀感知,如筆者帶領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了老紅軍走訪活動,學生在聆聽了老紅軍戰(zhàn)士的敘述之后,深受感動,對于珍惜幸福生活、增強責任感等方面具有了更為直接的感知,寫出來的文章充滿了真情實感,毫無做作之嫌。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要立足教學實際和學生特點,不斷改進與優(yōu)化作文教學過程,才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新世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