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實踐的反思性要求教師在實踐中反思實踐的內容和結果,分析其背后隱含的背景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并在實踐中檢驗假設,周而復始,循環(huán)往復。這一反思過程能幫助教師形成“實踐理論”,使教師在實踐總結的基礎上,將專家的理論與自身的實踐融會一體,從而使教師擁有一套能適應教學變化的富有個性特色的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的建構過程就是教師素質提高的過程??蓺w納為: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實踐十反思——教師素質的提高。
一、教學實踐的反思性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
第一,教學實踐的反思性有利于促進教師的自我教育,大量的教師教育的實踐告訴我們:教師教育,如果忽視教師的自主能動作用,那么,任何教育的實效將會受到影響、更難以培養(yǎng)出具有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高素質的教師。所謂教師的自我教育,是指作為教師主體的個人,自己對自己的教育。自我教育的過程,是自我認識、自我改造的過程,是實踐內化為意識的過程。教師的自我教育隨著教師自我意識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教師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將會促使教師自主性的教學行為的提高。使教師由不自覺到自覺、由他律到自律,由他教到自教的轉化。然而,教學實踐反思性過程,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教學行為、教學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并使教學實踐更具合理性的過程。在教師教育,特別是校本培訓中,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提高教師教學實踐的反思性能力上,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促進教師自我教育,只有教師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了,教師的素質才會得到真正的提高。
第二,教學實踐的反思性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理論素養(yǎng),教學理論素養(yǎng)是構成教師素質的核心內容。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每個教師都會形成一些對教學問題的理解和認識,這種理解和認識的背后必然有某種教學理論的支撐。實際上教師對某種教學理論的理解和認識并不能自動地對教學行為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實際的情況是: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將受到兩類教學理論的影響。一類是外顯的“倡導理論”。另一類是內隱的“運用理論”。
第三,教學實踐的反思性有利于促進教師由經(jīng)驗型教師向反思型教師轉變。反思型的教師不僅關注課堂內的教學問題,也關注制度和文化等課堂外的因素對教學的影響。不僅執(zhí)行教學中規(guī)定了的教育內容,同時也參與和促進課程的構建和學校的發(fā)展。不僅重視學生成長和發(fā)展,也積極完善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
二、教學實踐反思性的基本類型
美國著名的反思性實踐運動的倡導者肖恩,在他的《反思性實踐者》一書中指出:教學反思可分為兩個時段,第一個時段是在“行動”前和“行動”后。第二個時段是發(fā)生在“行動”之中。根據(jù)教學活動的內容及教學程序,教學實踐的反思性一般有以下三種基本類型。
1.教學實踐活動前的反思
這種類型的反思主要是在課前準備的備課階段,它有助于發(fā)展教師的智慧技能。教師智慧技能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看能否預測學生在學習某一教學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二是看能否尋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從目前教師備課的現(xiàn)狀來看,主要存在兩種不良的傾向:一是照搬現(xiàn)成的教案,不考慮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二是一些所謂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備課時,過分依賴多年積累起來的教學經(jīng)驗,這種習慣化的思維使他們不注重反思自己的經(jīng)驗,憑原有的經(jīng)驗設計教學方案,有的甚至照抄以往的備課筆記。針對這些問題,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先要對過去的經(jīng)驗進行反思,使新的教學設計建立在對過去經(jīng)驗與教訓的基礎上。
2.教學實踐活動中的反思
課前的教學設計方案是否合理,還需要經(jīng)過課堂教學實踐的驗證,教學實踐活動中的反思,主要指向課堂教學,主要解決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在反思中必須具備駕馭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因為這一階段的反思強調解決發(fā)生在課堂教學現(xiàn)場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假設涉及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學生在學習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時,出現(xiàn)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礙?你是如何機智地處理這些問題的?(2)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出現(xiàn)爭議時,你將如何處理?(3)當提問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該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時,你將如何調整原先的教學設計?(4)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某一問題時,思維異?;钴S,如果讓學生繼續(xù)討論下去卻不能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針對這種情況,你將如何進行有效的調控?
3.教學實踐活動后的反思
這一類型的反思主要是課后教師對整個課堂教學行為過程進行思考性回憶,它包括對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xiàn),以及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等。
三、教學實踐反思性的基本方法
隨著教學實踐反思性功能日趨明顯,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注重對自己教學實踐的反思。要提高教學實踐反思性效率,必須講究科學的方法,現(xiàn)介紹目前常用的幾種反思方法。
1.反思總結法。反思總結法是總結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學實踐活動中的經(jīng)驗與教訓的方法。
2.對話反思法。對話反思法是通過與其他老師研討交流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地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后的教學理念,進而提高自己教學監(jiān)控能力的方法。
3.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就是針對教學實踐中某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運用觀察、談話、測驗、調查問卷、查閱文獻等多種手段,分析并了解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設計一個研究方案,以求得問題解決的方法。行動研究法是一種自我反思的方法,也是目前比較盛行的科學研究方法。
(作者單位:江蘇常州市清涼小學)